感悟“传统村落”黄家寨
栏目: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19-06-18
感悟“传统村落”黄家寨

寨子中的房屋

寨子中的房屋

寨子中的房屋

废弃的窗格子

张建平 文/田长英 图

如今万花筒般变幻的现代生活节奏,让人应接不暇,不免使人心情浮躁。久居钢筋水泥丛林的人们,大都想寻一处宁静的山野,过一段闲适的慢生活。有人告诉我,黄家寨是一个好去处。

在长潭河侗族乡的群山中,有一座如大象的大山,从象鼻下来有一块平缓的台地,台地上有一个树木掩映的村落。只见寨子周围树木葱郁,竹林森森,黄家寨就掩映在这苍山翠竹之中。

挂在山际之间的云雾,这时不安分地飘过来,正好隐去了在半山腰的黄家寨。随着云雾的移开,雨后初晴的黄家寨,从远处遥望,几处吊脚楼木屋从低处向高处延伸,与周边的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像一幅水墨丹青,呈现出一片安静祥和的意境。

在突起的平台下面,有一条小河如玉带般环抱着黄家寨,环抱着树木葱郁的大山。我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不用关心房价的上涨,不用关心交通的拥堵,不用讨厌城市的喧嚣,也许他们并不富裕,但是他们却平静地生活在这里,与一树一叶、一山一水作伴,享受着大自然的清新,以祈福的名义敬畏着每一种存在的生命,感触着与之带来的从容与恬淡。

黄家寨在对面,去黄家寨必须趟过洗马河。我们沿公路走下去,来到河边。远看彼岸,千层石柱,层层叠叠,堪为奇观;回首此岸,草木青青,野花盛开,有蜜蜂来来往往忙着采蜜。河中水质清澈,清流婉转;有清池,有绿潭,有激湍,春风吹拂,阳光灿烂;细看水中,竟有鱼儿在水中自由嬉戏。我们为有这样完整的原生态的村落感到惊喜。

走进黄家寨,两三人才能围抱的高大桢楠令人惊叹,那可是珍贵的金丝楠木啊!纷纷扬扬的叶片洒在屋瓦上,洒在院坝里,洒在道路中,踩上去软绵绵的,别有一番韵味。环绕寨子四周的楠木、核桃、灯苔树、翠竹、棕树等,像绿色的云环绕在寨子周围,真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诗情画意。寨内百年老屋,都为穿斗式结构,柱头粗大,穿枋厚重,雕花门窗,或寿字窗,或万字格,凸显出黄家寨昔日的繁华。

屋与屋有小道相连,楼与楼有石梯相接,吊脚楼一正一厢房、一正两厢房,一栋栋,一丛丛,从中心向四周漫开,错落有致。寨中几乎家家养有蜜蜂,出出进进的蜜蜂,几成另一番风景。当地种地不打剧毒农药,多用生物农药。因为蜜蜂对农药很敏感,要确保寨中蜜蜂的生命安全。

寨后的缓坡地,保护得很好。据寨民介绍,黄家寨的老人去世了,从不葬在寨后缓坡地上,而是送到离寨数里的后山白果坪上安葬。确保这块台地不被坟冢占领。只是近几年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多了,村中缺少劳力,才有老人去世后葬在台地上。

黄家寨后有高山,前有河流,左有悬崖,右边是一片缓坡地,土地肥沃,与其它田园相距甚远。很适合玉米、土豆、蔬菜、空心李、桃树等生长。土质柔软细腻,植被生长良好。黄家寨的寨民,就是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数百年,创造了并创造着浓郁的农耕文化。

黄家寨的黄姓,为侗族,是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有关记载,黄姓以吴回(祝融)之子陆终为得姓始祖。陆终,吴回之子。周代时,其后被封于黄地,建立了黄国。后被楚国所灭,后代以原国名为氏,并尊陆终为其得姓始祖,我国的黄姓正是这样来的。黄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当代,黄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广东、四川、湖南、广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苏等地。

黄家寨的黄姓,出于江夏,堂屋神龛上敬奉着“江夏堂上历代祖先”,神龛两边的对联,虽字迹斑驳模糊却也认识,经考证,对联为:“宗功绵远千年固,祖德流长万古新。”黄家寨和其他村落一样,都具有祖宗崇拜的情结。

离开黄家寨时,我们走的是寨旁河上的软桥。凌空飞架在洗马河两岸的软桥,是黄家寨人千百年来出行的唯一通道。走在高高的软桥上,摇摇晃晃的,有点恐高的我,真是胆战心惊,生怕被摔下掉进河里。我想,也许正是这座软桥,迟滞了黄家寨奔向现代化的步伐,让黄家寨紧紧抓住了肩挑背驮、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的尾巴,相反也促使它,成了保存相对完好的、住建部公布的“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