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40年】连厢舞出幸福生活
栏目: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19-01-11
【致敬40年】连厢舞出幸福生活

通讯员 徐兰珍 

每天下午吃过晚饭后,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李家河集镇居民张秀华都会和她的姐妹们来到凤山广场,跳几首广场舞,打几曲连厢。

“打了四十几年连厢,已经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张秀华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县除了狠抓经济建设,也十分重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加大连厢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老百姓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幸福指数也不断提升。

说到连厢,今年已经78岁的侯安星老人最有发言权。他是民间艺术大师周树庭的得意门生,滚龙连厢绝艺表演和活态传承的领军人物。2007年,侯安星被宣恩县政府命名为宣恩县第一批优秀民族民间艺人。2010年被省文化厅确认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滚龙莲厢绝艺传承人。

“那时候师傅他们串乡表演滚龙连厢,农村的红白喜事都有他们的身影。我第一次看见就迷上了,就问别人这是什么,他们告诉我是‘连厢’,于是我就恳求师傅教我学这门手艺。”1964年,侯安星正式拜师学艺,成为周树庭的关门弟子。

受当时的经济条件限制,整个农村文化生活的群众基础非常薄弱,老百姓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来发展连厢之类的娱乐爱好。

“因为那时候经济条件不好,老百姓为了挣工分,要填饱肚子,生活条件有限,没有空闲时间去打连厢;即使有人想打,又没有合适的场地,连厢的发展,真的很不容易。”侯安星说,因为自己是养路工人,有工资,也有一定的空闲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打连厢一直没有荒废。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广场、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所也逐步完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越来越有声有色,老百姓打连厢的热情更是慢慢高涨。

“打连厢场面活跃,还锻炼身体,活动筋骨。这个东西发展这么好,我也很高兴,我也有责任,我也应该尽我的责任,尽力把连厢传承下去。毕竟我是传承人,当然要对得起这个身份。”提起打连厢,侯安星有说不完的话。

在侯安星的积极推动下,滚龙连厢成为宣恩县“一县一品”文化品牌,李家河文化馆成为省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众多舞蹈学院学子、专业团体和民间文化爱好者纷纷前来拜师学艺,仅侯安星亲手指导过的弟子已有千余人,熟练掌握滚龙连厢技艺的也有50余人。随着全民健身的普及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工作的开展,这项古老的艺术算是后继有人了。

小姑娘冯佳怡是侯安星的关门弟子,和当年的侯老一样,也是聪明伶俐,爱唱爱跳,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到广场上打连厢。“打连厢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而且让我为家乡有这么优秀的民族文化而自豪。”小姑娘说,她愿意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爱上这份文化遗产。

“我们要搞文明城市建设,再就是老百姓生活富裕起来了,他光吃好穿好还不行,还有精神追求,还有文化追求。我觉得这种群众文体活动一方面锻炼了大家的身体,再就是能够把我们宣恩县城的文化活动、文化氛围带动起来。”宣恩县城市民黄泽让说。

如今,打连厢这项传统文化活动,不仅活跃于基层文化站与各大广场,还走进了中小学校,已然成为宣恩的一张特色文化品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40年来,我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断取得新成就,宣恩人幸福指数的攀升,也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