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40年】萨玛长潭的华丽蜕变
栏目: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18-12-29
【致敬40年】萨玛长潭的华丽蜕变

洗马坪新农村

大坨村安置小区

道路建设

产业发展

通讯员 杨雯杰

一亿年前的造山运动,造就了这方神奇的仙山贡水;数千年的萨玛福佑,汇聚了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四十年的改革发展,成就了萨玛长潭的华丽蜕变。从1978年到2018年,四十年的风雨历程不仅给长潭河侗族乡带来空前的发展和繁荣,更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侗乡儿女的共同努力下,侗乡正逐步实现“萨玛长潭”的梦想,让“特色产业生态侗乡、民族文化旅游侗乡、社会进步和谐侗乡”的口号越唱越响亮。

抓经济 产业发展促蜕变

青山苍翠,碧水盈绿,晨雾袅如轻丝般缥缈舞动,犹如一副水墨画卷正徐徐铺开。眺望长潭河侗族乡大坨村,整齐划一、飞檐翘角的安置楼房凸显眼前,蜿蜒的水泥路连通着大坨村的各个角落,一梯梯的茶园整齐地爬满了整个山坡,或散落在房前屋后,在青山绿水间显得格外的嫩绿。

“茶叶一年可收入2到3万元,我在外打工,一年也可挣5万多元,忙完茶叶,爱人还可以到近边的农家乐帮忙,挣个万把块钱。”算起家里的收入,大坨村民王志双满脸喜悦。

走进长潭河侗族乡两溪河村,环绕的青山挡住骄阳烈日,小溪旁的翠竹掩映着一幢幢飞檐翘角的吊脚楼民居,干净整洁的村落让这个省级文明乡村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在新农村建设中,两溪河村凭借生态环境优势,瞄准发展旅游脱贫的大方向,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依托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以“党建+旅游”促脱贫为指导思想大力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如今的两溪河,特色养殖、休闲娱乐、民俗旅店、休闲酒吧已初具规模,2017年的全村人均纯收入已增长至8857元,真正实现了旅游脱贫的既定目标。

村道变宽了,村庄变美了,村风和谐了,村民吃上“特色产业饭”变富了。四十年来,该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倾情帮扶下,团结带领各族群众,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倾力打造“旅游名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到2017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69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01元。截至目前,该乡烟叶面积稳定在7500亩以上,茶叶面积达到3.8万亩(其中有机茶认证面积1280亩),年出栏生猪达11.5万头。各类专业合作社51个,家庭农场22个。茶叶加工企业29家,年产值7000多万元。组织农户种植高产大豆4672亩、辣椒1434亩、花椒1299亩、桃子722亩、冬桃130亩、猕猴桃130亩、李子623亩。发展黄柏、核桃等高效经济林5000亩。全乡基本消除产业空白村、产业空白户,人均特色主导产业达到1亩。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富硒产业、旅游产业等特色经济。”省委书记蒋超良的发展理念为长潭河侗族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长潭河着力推进旅游扶贫,完成“萨玛长潭”、大坨移民新村和两溪河旅游规划编制。力争将两溪河建成全县旅游扶贫示范村,将大坨建成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以旅游带动各产业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促脱贫 精准施策迈小康

“易地搬迁政策让我得了实惠,现在日子好过了,又让我们住进了新房子,我对以后的生活更加充满信心,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对咱们老百姓的关心。”从山坡木屋里搬到新居后的洗马坪村村民张应勇住进安置房后激动不已。

长潭河侗族乡党委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县委“富美宣恩”总体发展思路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工作目标,按照乡党委“三个侗乡”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奋发有为谋发展,扎扎实实补短板、强主板、固底板,千方百计破难题,为建设“萨玛长潭”迈出了坚实步伐。

围绕“一有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短板,扎实推进“9+5+N”项目建设。全乡2018年道路硬化28条124公里,新修道路37条124公里,完成生命防护工程10公里,实现了39个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20户以上组通砂石路的脱贫出列目标;新增及改造台区131个,供电能力不断提高。新建4G基站44个,通讯网络信号盲点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新建水池225个,铺设管道94万米,群众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完成危房改造848户。全乡易地搬迁已入住1448户,总入住率达到95.7%;发放各类支农贷款1850万元;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社会兜底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截至2018年末,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3349户10994人,已脱贫3327户10937人,15个贫困村出列,全乡贫困发生率35.7%从降至0.65%,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

四十年一个维度,数不尽的侗乡特色,列不完的发展变化,却是携手共进最好的见证。精准扶贫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每层波浪镌刻的都是侗乡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印记。

惠民生 和谐侗乡迎客来

“现在集镇道路两旁都种上了绿化树,早晨一打开门,眼前一片新绿,心情一天也舒畅,每天在风雨桥上聊聊家常,增进邻里感情,这是我们最享受的时刻!”这是长潭河侗族乡甘露上村居民对于集镇绿化、美化、亮化成效的真切感受。

该乡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侗乡人居环境越来越好,截至目前,该乡完成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诺西绿色幸福村建设,完成了新四河、兴隆至两河特色民居改造和村庄环境整治,改厕改圈共721户,建公厕15个,建村级文化广场39个。全面推行了“河长制”“山长制”,加强河流、森林资源管理。加强了“三乱”整治,严格控制“三边”建房行为,实行统一规划,城建、国土、电力、交通、水利、林业等部门联合审批制度。

景美了,风也更正了。早市买卖者的谦卑恭敬,傍晚老少们的载歌载舞,既体现着侗族人民淳朴的生活风气,也彰显着长潭河侗族乡党委、政府在惠民上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四十年来,长潭河侗族乡始终坚持把保障改善农村民生纳入重点工程。通过实施特色民居工程、危房改造,改善了贫困农户的住房条件,也使乡村面貌得到明显改观。修建了侗族门楼、风雨桥、文化长廊、侗乡风情公园等彰显侗族风格的特色建筑,完成了侗族风情街改造和集镇美化亮化工程,集镇品位不断提升。成功打造两溪河、大坨、诺西3个乡村旅游示范点。2014年,两溪河成功申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2015年,两溪河村、洗马坪村被评为省级“宜居村庄”;2016年,黄家寨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易家坪被评为全州“十大长寿村”,2018年两溪河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大坨村获省级生态乡村命名;长潭河侗族乡先后荣获“省级卫生乡镇”“恩施州魅力乡镇”称号。

“青瓦屋面、飞檐翘角、木门木窗、白脊白墙”如今的长潭河侗族乡风景如画、特色鲜明。长潭侗族乡作为湖北省12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浪潮中,奋勇直上,努力拼搏。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侗乡儿女将继续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开拓思想、艰苦奋斗,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