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州政协九届一次会议20220239号提案的答复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3-01-04
关于对州政协九届一次会议20220239号提案的答复

覃颖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机制明晰权责推进社区治理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全州完善机制明晰权责推进社区治理工作的关心支持。提案提出了四条对策与建议契合我州推进社区治理工作发展思路。我局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制定了提案办理工作方案,专门落实了提案答复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并与州委组织部共同办理回复。

一、坚持党建引导,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一)完善“大党委”,打造协同共治平台。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轴心,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将党的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有机融合,形成了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要求,将州县牵头单位、责任单位、驻区单位纳入社区“大党委”。全州新组建社区“大党委”35个,调整优化原社区“大党委”50个,吸纳824名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大党委”委员。“大党委”每两月召开会议集中调度共驻共建重点工作,充分发挥牵头引导、统筹协调的作用。全面梳理“小微权力清单”,严格执行社区“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社区党组织纪检委员担任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机制。

(二)打造社区治理“尖刀班”品牌。选优配强社区治理“尖刀班”。从州、县直机关选派430人全脱产下沉社区3年,与社区工作者组成社区治理“尖刀班”,在不增加街道、社区财力负担的情况下,城市社区(村)工作力量较原来增加近40%。“尖刀班”以“六个进楼入户”为日常任务,为居民提供服务,排查化解邻里、物业、拆迁等矛盾。同时,根据恩施市社区区划调整的新情况,研究下发《关于调整恩施市城市的社区联系包保单位的通知》,优化调整联系包保单位,新成立的社区迅速组建尖刀班,深化州直部门联系包保社区工作。目前,所有新成立尖刀班及调整单位全部到位,确保人员不缺位、工作不断档。

(三)建立“四联”机制,推动重心下移。聚焦常态长效,树立创新思维,探索建立了州县领导联系指导、州县部门联系包保、驻区单位联系共建、下沉党员联系服务机制,引领带动工作重心、资源要素向基层向社区下沉下移。州委书记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到恩施市官坡社区报到,调研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等工作,联系并看望困难党员和群众,帮助社区解难帮困,为全州党员干部作出了良好示范。截止去年底,全州159名州县领导带头在105个社区建立联系点,主动联系困难群体326户,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330余个;到社区调研指导630余次,帮助办理实事480余个;召开居民座谈会370余次。明确424个州县部门联系包保85个社区(村)4大类24项治理任务,包保单位年终考核与街道(乡镇)对社区的考核结果关联,推动包保单位更加主动地围着社区转、帮着社区干,将部门资源优势、行业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和效能。987个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联合开展党建、文体等活动800多场次;驻区单位主动领办治理任务1300余个,为社区党组织协调办公场所125处。4.6万名党员担任“两长四员”或认领与职业特点、兴趣爱好相关的岗位,联系生活困难群众、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留守儿童等社区特殊群体1.2万户,联系社区居民27.1万户,联系辖区商铺、小微企业、摊点等各类市场主体3万余户,通过定期走访、上门服务、排忧解难,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群众身边。今年以来,州直单位党员下沉社区,支持做好州城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共核酸检测近90万人次。下沉党员干部开展安全防范知识宣传宣讲,共计38609名党员干部进楼入户开展防溺水、反电炸、防火防盗等安全知识宣传,惠及742368名群众。

(四)建立健全“三方联动”,构建小区自治模式。坚持用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去理顺、规范物业服务企业及业委会的日常工作,加快推进“红色物业”建设。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等方式,加大物业服务企业组建党组织力度,92家物业服务企业建立了党组织,159家物业企业有了党建指导员。着力提高业委会党员比例,全州已组建业委会627个,党员比例达60%的业委会389个,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促成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带动更多居民共同抓好小区治理。健全社区协商议事制度。坚持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制度,规范议事程序,积极探索居民议事会、居民理事会、恳谈会等协商形式,重视吸纳利益相关方、社会组织、外来务工人员、驻社区单位参加协商,定期就社区事业发展的重要事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协商,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五)深化新时代志愿服务,凝聚社会治理资源。加强与州委文明办、团州委、州妇联等单位的联动,共同抓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和志愿服务队伍壮大。截至2022年5月底,民政部门负责的“中国志愿服务网APP”实名注册124706人、志愿服务队伍2333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1075个、累计志愿服务项目时长145583小时;与州委文明办、团州委联合举办全州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常态化,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站挂牌比例达到100%。建立州委文明委成员单位志愿服务资源下沉工作机制,畅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志愿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举办恩施州首届志愿服务大赛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活动,打造了“张富清志愿服务先锋队”、“希望伴飞—让爱回家”等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和项目品牌。全州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万余场次,志愿服务者成为基层治理的助推力量。

二、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减轻基层组织负担

(一)明确基层组织工作事务。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章程的规定,明确村级组织职能职责。对村级重大事项和村级日常性事务,根据责任分别建立清单,进一步厘清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职责权限。同时,按照实际情况减少各级各部门对村级组织的考核,村级组织的考核应以本村(社区)居民意见为主,减少以台账、挂牌等为考核依据。建立基层自治组织工作准入制度,规范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事务,对村级组织依法履职工作事项进行了规范。制定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对涉及村级组织重大决策类、日常管理类、便民服务类等工作的“小微权力”进行了规范。

(二)精简基层组织参加的会议。从严控制要求村(社区)组织参加的各类会议、培训和活动的数量、时间和规模,确需村级组织参加的会议和活动,鼓励采取综合性、视频形式召开。

(三)整合基层组织办公场所。优化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布局,加大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力度。截至当前,全州有93个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达标率为87.7%。1722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500平方米以上,达标率为95.5%。村级组织和工作机制原则上全部集中在综合服务设施中办公。以村(居)民群众为对象、村(社区)组织能够承接的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在综合服务设施中提供,全部实行了“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

(四)精简村(社区)工作机制和牌子。近年来,州委党建办和民政局将加大对各县市的督促指导力度,按照《中共恩施州委党建办关于全面清理规范村(社区)活动场所形式主义挂牌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村(社区)活动场所悬挂组织机构、标识标牌准入制度。新增机构组织、新挂标识标牌,以及需要退出的机构组织,均向县市党委办公室申请,由县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决定,未获批准同意,任何单位(组织)不得擅自新增组织机构、悬挂标识标牌。获得批准的新增组织机构、悬挂标识标牌按照《村(社区)活动场所标志挂牌规范》进行规范悬挂。截至目前,全州村(社区)一般按“一横三竖”在综合服务设施外部显著位置悬挂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标识。村级组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内部悬挂的标牌,一般在内部显著位置悬挂村级综合服务机构标牌。

(五)制定本地村级组织不予出具证明事项清单。为切实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逐步建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按照省级六部门《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第一批)》文件精神,州民政局联合州发改委、州公安局、州司法局、州人社局、州卫健委出台了《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第一批)》(以下简称《第一批清单》)(恩施州民政发〔2021〕13号),并同时印发了《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的告知书》,减轻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工作负担,把工作精力主要集中在依法组织村(居)民开展自治活动,依法协助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派出机关开展工作,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有关监督活动。

三、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一) 城乡社区治理模式不断创新。全州积极探索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法,建始县“1+2+N”(一份村规民约,乡风文明理事会、监事会,多个新乡贤)自治体系,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动社区服务提质和品牌打造,举办“思想破冰引领基层社区治理升级‘一区一品’”路演大赛。巴东推行“5544”,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法,即发挥5大作用,提高5大能力,补齐4个短板,加强4个保障,成效显著。巴东县罗溪社区探索了以“六抓”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社会治理“罗溪工作法”,得到了省、州领导高度肯定。全州开展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成效明显,涌现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和小区。如恩施市官坡社区治理“尖刀班”围绕“一个引领、两个重点”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大党委”推动共驻共建共享成效明显;机场路社区落实落细下沉党员“两定三联四参与”职责,推动党员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解放路社区探索党建引领“1234”社区治理服务体系,通过建2个服务网、3个公众服务平台,较好做实党群综合服务、特殊对象关爱、法律咨询援助、社会组织孵化4项服务。万福国际小区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探索“12110”工作模式和“四事”工作诀,是调处化解小区矛盾纠纷“由乱到治”的典型;福星城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成立党支部,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下的红色物业品牌,实现社区、业主、物业良性互动,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和谐家园小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改善人居环境、关怀弱势群体、化解居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党建引领微治理、微治理促进大和谐。

(二)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在社区建立社会组织联合会,赋予其对本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孵化培育、项目对接、专业培训、指导监督等职能,形成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四位一体”治理结构。2022年,争取省级社会服务与社会组织培育引导资金819万元,较去年增加47万元,谋划项目40个,涵盖了社工站示范点建设、社工人才培训、志愿服务等多类项目。我州将启动首届公益创投大赛,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在州委 州政府印发的《关于推动新时代全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举措》(州发〔2021〕7 号)文件中已明确,可用25%的福彩公益金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明确落实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工作岗位,实行“以钱养事”等事项。州妇联、州卫健委、州司法局等职能部门结合涉及的社会工作领域,加大政府采取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助力公益社会组织发展,同时加强对业务范围内的专业培训及指导,指导具备项目竞标资质的社工机构参与竞标,以项目化方式助推社会组织发挥动能。

(三)建立健全“党建+志愿服务”机制。一方面,在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组成上,吸纳一大批有影响力、有精力能力的社会人士参与社区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比如物业服务企业代表人士、退休党员干部等方面人员,推动实现决策共谋。另一方面,在小区“两长四员”组成上,吸纳18532名下沉党员干部担任楼栋党小组长、楼栋长、安全员、卫生员、文体员、房管员,社区治理力量得到极大的增强。另一方面,全州统筹下沉党员组建志愿服务队626支,大力开展帮残助困、邻里守望、文明劝导、科技科普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建始县“七彩”志愿服务队、巴东县“童伴妈妈”、来凤县“张富清先锋队”、宣恩县“四点半”课堂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在下沉党员的影响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加入志愿服务活动中来,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助推力量。目前,全州共成立志愿服务总队8支、志愿服务小队2000余支,有注册志愿者约30万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万余场次,服务时长达55万小时,形成了“人人争做志愿者,人人都是志愿者”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建立健全职业体系。州及8县(市)都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或《实施办法(细则)》等,从明确人员范围、合理配备员额、规范选任招聘、完善薪酬体系、落实相应待遇、拓宽发展空间、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建立考核机制、建立退出机制等10个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全州根据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职责、社区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相关专业水平等综合因素,确立社区工作者正职、副职、委员和专职工作人员四类岗位共十八级的等级序列,形成较为完整的职业发展体系。

(二)严格实行员额管理。社区工作者配备坚持总量控制、控超补缺、动态调整的原则,对行政或事业编制之外符合法定劳动年龄的社区工作者实行总量管理,合理配备社区工作力量。社区“两委”成员按照5-9人配备,专职社区工作者配备标准按400-600户配备一名,原则上实行“一人一网”。全州8县(市)主城区87个社区新划定网格789个,核定社区工作者员额1392名,其中“两委”665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员额727名。

(三)坚持公开选任聘用。按照县(市)统一招聘、街道(乡镇)统一管理、社区统一使用的原则,全州由县(市)民政部门牵头,人社、政法、财政等部门配合,建立工作专班,组织开展对原“两委”成员及工作人员的考核(考试)转任和新进人员实行统一招聘工作。截至当前,全州已选任聘用1129人,其中:原有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考核、考试实行转任的有928人,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201名,“两委”成员487人、专职社区工作人员642人。

(四)加强履职考核管理。加强履职管理,落实“全科全能,岗在网格(小区)”要求。部分县(市)已制定出台了城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对岗位职责、日常管理、考核机制、岗位晋升、退出、激励等都做了相关规范。同时,各街道办事处(乡镇)根据各辖区实际情况,对社区工作者的管理进行了细化。建立了城市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参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做好城市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管理、利用工作。如建始县坚持围绕“五评五看”开展班子运行评估,推行“两委”干部ABC和负面情况纪实管理。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制度,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居民满意”原则,按照群众评议与组织考评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核专职社区工作者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

(五)保障薪酬待遇。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比照当地上年度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0.8倍至1.2倍的要求确定城市社区工作者薪酬标准。全州各县(市)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较改革前不同程度提高,薪酬月平均增加800元左右,其中“两委”成员400元左右,专职工作者1000元左右。人均薪酬增长最高的县市(恩施市)达到51%。

(六)强化培训提升能力。严格按照培训计划,组织部门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职能,5月成功组织全州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重点培训。重点培训班充分结合社区工作实际,精心设计了“理论课”“专业课”“典型课”“现场课”“廉政课”五堂课,采取专题讲座、业务辅导、典型引路、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等方式,确保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干得好。培训班邀请了恩施州物业专家库成员肖满意,为120名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了主题为“物业服务与社区综合治理”的业务辅导,从物业管理的概述,我州行业的现状与问题、如何破解难题、社区在物业管理中的地位与成效、党建引领下的“三方联动成效”等5个方面,对加强“红色物业”建设提升物业管理服务和社区治理水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通过培训,社区工作者服务能力水平都得到有效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确保自治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高质量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计划在2022年底完成《恩施州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编制,争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项目落地实施,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继续推动2021年出台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真正将“三方联动”机制落实到位,把工作做实,总结典型及时推广。

二是为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计划在9月中旬举办一期社区专职工作者重点培训班。培训采取专题讲座、业务辅导、典型引路、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等方式开展社区治理理论与实务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服务居民的水平。

三是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的环境,推进职业化队伍建设,吸引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到社会组织就业,为社会组织充实专业化人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助力公益社会组织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中心工作中,让更多社会公共事务和专业服务由社会组织来完成。

恩施州民政局

2022年8月29日

主管领导:邓友章       联系电话:8206307

经办人:谭晓芬       联系电话:821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