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通知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3-01-08
鹤峰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通知


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持续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将太平镇奇峰关村关口石拱桥等11处历史建筑列入鹤峰县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现予以公布。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加强历史建筑保护宣传,积极研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措施,认真做好挂牌、测绘和建档工作,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共同做好我县历史建筑保护工作。

附件:鹤峰县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鹤峰县人民政府

2023年1月8日

附件:

鹤峰县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编号

所在位置

建筑名称

建筑价值特色描述

1

太平镇
奇峰关村四组

关口石拱桥

关口石拱桥系古容美‘四关四口’之一——奇峰关建筑群一部分,明朝时期为木桥,系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清康熙十三年改建成石拱桥,并建有关口和关庙等建筑,关庙和关口毁于1958年大兴水利建设,将关庙和关口的麻条石拆掉用于建张家湾水坝,现仅存此石拱桥,残缺欲垮,2012年10月由奇峰关村牵头组织民间集资修缮恢复。

2

走马镇

白果村五组

刘公桥

刘公桥于光绪十三年为纪念刘现典所修建。刘现典为维护当地群众的利益领头和林紫臣打官司,结果被当作罪犯拘押近两年,直到倾家荡产,最后在光绪皇帝的亲自干预和支持下胜诉。刘现典受到走马、白果、南北十几保群众的拥护和远道迎接,称颂他是老百姓的“清官”,因此修建此桥。刘公桥又是鹤峰、走马至湖南的主要干道,有“万里茶道”之称。

3

走马镇

周家裕村二组

唐氏民居

房屋结构为木质结构,建筑面积230平方米,建筑形制为五柱七棋四大间,建成年代为清代,其房屋柱础、神龛、窗户等建筑构件制作精美,能够代表本地古建筑的特色,具有一定的保护、研究价值。

4

走马镇

白果村五组

村史馆

白果村村史馆以时间为轴,用蜡像模型直观地展示明朝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民小康各个时期的村庄变化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直观展现了人民从吃不饱到小康生活深刻变化,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教育后人跟党走、感党恩。

5

走马镇

李桥村五组

贺龙家眷旧居

贺龙家眷旧居,建于民国时期,距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房屋坐北朝南,梁架为土家地区典型排架。“五柱四棋”土家民居的装饰主要在屋脊、山墙、檐口、挑柱、栏杆、门窗等部位,装饰手法多样,典雅、秀丽、明快、舒展、生动,建筑整体屋面形式均为人字形屋面,双坡,略举折,坡度较平缓,无升起。该建筑体现了鹤峰地区传统民居的地方特色、风貌特点以及聚落社会形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6

走马镇

梅坪村七组

第七区游击队旧址

建筑为鹤峰地区典型的传统民居建筑,民居结构形式为典型的木质穿斗结构﹐由落地柱、棋柱与穿枋一起构成主要承重构架。正房挑檐和挑廊主要靠挑枋承重,同时挑枋在建筑造型上也起着重要作用,造型典雅明快、质朴而不失精致,制作精美。建筑为砖木结构,保留了大部分特色构造和工艺做法,如格栅门窗、板门、方砖地面、石板地面、木板壁、小青瓦屋面和脊饰,对于研究传统建筑建造工艺、施工技术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科学价值较高。

7

走马镇

曲溪白族村四组

红四军整编旧址

建筑结构形式为典型的木质穿斗结构,由落地柱、棋柱与穿枋一起构成主要承重构架。正房挑檐和挑廊主要靠挑枋承重,同时挑枋在建筑造型上也起着重要作用,造型典雅明快,制作精美。建筑为木结构,保留了大部分特色构造和工艺做法,如格栅门窗、板门、石板地面、木板壁、小青瓦屋面和脊饰,对于研究传统建筑建造工艺、施工技术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科学价值较高。

8

走马镇

周家裕村二组

独立青年团诞生地

建筑为鹤峰地区典型的传统民居建筑,民居结构形式为典型的木质穿斗结构﹐由落地柱、棋柱与穿枋一起构成主要承重构架。正房挑檐和挑廊主要靠挑枋承重,同时挑枋在建筑造型上也起着重要作用,造型质朴而不失精致。建筑为木结构,保留了部分特色构造和工艺做法,如格栅门窗、板门、石板地面、木板壁、小青瓦屋面,对于研究该地区传统建筑建造工艺、施工技术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9

中营镇

红岩坪村一组

周庆成土家吊脚楼

该建筑修建于民国时期,由勤劳智慧的民间土家艺人设计修建,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木质土家吊脚楼。从伐木、动土到上梁都有浓重传统的仪式,要祭祀土家族祖先及各路神灵,以求保护土家子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富贵发达。吊脚楼冬暖夏凉,能防止野生动物侵扰,是土家人民的安全居所。

10

铁炉白族乡

铁炉村32号

徐家寨32号房屋

该建筑整体为木结构,由本地的木匠艺人建造,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房屋位于山腰,环境宜人,适宜居住,用料均为就地取材,是研究当地土家族建筑单体的重要标本。

11

燕子镇

石龙村二组

石龙街驿站

驿站房屋坐北朝南,为四合天井木质结构建筑,房屋现仅存过堂和大门,院落及后堂已毁,前院两侧房屋为后堂房屋整体迁移改建而成。现存房屋长23.7米,宽18.65米,面积422平方米。驿站东侧有一廊道,廊道两侧铺满石头,用块石包边,廊道宽1.35米。据当地村民田正贤老人介绍,驿站原为客栈,廊道为以前运输茶叶的骡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