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干部胡福先:把“毕业论文”写在群众心坎儿上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1-11-19
人大干部胡福先:把“毕业论文”写在群众心坎儿上

记者:张国帆  通讯员:徐祖军

太和街村村口。

5个月前,58岁的恩施州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胡福先主动请缨来到建始县茅田乡太和街村,当起了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

多年来,胡福先从普通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从业经历丰富,对乡村振兴工作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临近退休的他再次踏上乡村振兴的征程,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总结理论。

“把‘毕业论文’写在群众心坎儿上!”在太和街村,胡福先用心用情用力挥洒汗水,村里干群干劲十足,产业兴旺,一片生机蓬勃

主动融入,把村民的事放心上

“村民的小事,是我们应该积极解决的大事。”

刚进村,胡福先遇到的麻烦事不少。张家长李家短,这些看似与乡村振兴工作不搭界的小事,却是胡福先抓在手上的大事。“乡亲们的纠纷解决了,气顺了,才有心思搞发展。”

村民王某叔侄因地界纠纷争吵10余年,胡福先带领驻村“尖刀班”和村支“两委”,分别入户做思想工作。经多方努力,巧妙化解了两家多年积怨。

“乡村振兴,村民是主体,党员是主力,支部是主心骨。”6月支部主题党日,胡福先以“推进五大振兴 打造幸福太和”为题,向在场党员描绘太和街村全面振兴的美好前景。

“邱家老屋”传人邱代武大受鼓舞,他带头响应号召,将自家位于村口的两亩地捐献出来,修建“上善广场”。在乡贤和周边群众支持下,成功建起占地1000平方米的“上善广场”。

如今的“上善广场”,既是村民文化活动广场,也是旅游集散中心,还是茅田乡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胡大仙’一来就把广场修好了,很多困难也逐步解决。”村民亲切地称胡福先为“胡大仙”,对这个有办法、有想法的人信任倍增,对村里未来发展充满希望。

胡福先在走访时,发现了一栋有180年历史的邱家老屋,挖掘出“上善太和”的来历和邱家十代人坚守善魂的动人故事,从中提炼出了“八无八有”新村规民约。

为引导党员群众传承并发扬太和“善文化”,他积极联系、汇报,争取资金,将老屋打造成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建立党建工作室,开展各种宣讲活动,构筑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与乡亲们打成一片、想到一处,一定要把自己融入村民中去。”胡福先积极参与村里的各种事务。

村民家里来了避暑的武汉客人,他主动前往与客人交流,了解客人的需求;村里的幼儿园同学毕业,他主动跑到毕业典礼上讲教育的重要性;走访群众后,他建起“乡贤群”,将村里发展变化告知大家,与村民交流互动;中秋节,他提笔写了《告乡亲父老的一封信》通过网络发给远在他乡的乡亲;邀请参加中、高考的学生家长,为学子们现场加油鼓劲;致信湖北美术、华中科技大学等出版社,建起农家书屋,打造书香太和;鼓励村民搜集遗落的山民歌,筹备山民歌大赛……

“‘胡大仙’”为人和蔼,说话做事非常接地气。村里有这样的‘当家人’,村民有福气,日子有奔头!”村民周孝珍称赞道。

胡福先(中)与村民交流开展电商培训。

思想破冰,把村民的心“捂”热

深秋时节的太和街村,秋染金黄,大地生辉。

驻村近半年来,村民干事创业的热情被点燃,民宿康养等产业蓬勃兴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最大的变化,是干群思想观念的改变,是内生动力的激发。”胡福先说。

进村伊始,在胡福先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紧紧拧成一股绳,争当经济发展指导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困难群众帮扶员、信访维稳调解员、服务群众办事员、突击攻坚战斗员,形成以村民为主体、党员为主力、支部为主心骨的格局。

“每天都有不同的事要做。为了村里的事,大家自觉加班到深夜是经常的事。”村主任刘德胜说。“尖刀班”与村支“两委”融为一体,同心同德,克难攻坚。

“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要有小切口。”胡福先的想法与茅田乡党委书记范妮的想法不谋而合。

思路决定出路。太和街村海拔1300米,是国家民委命名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将特色村寨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把传统民居改造与康养民宿发展结合起来!”胡福先率先喊出口号。

思想破冰,培训开路。通过开展乡村振兴理论培训、民宿知识技能培训等,将乡村振兴的政策和思路及时传达给群众,调动党员群众积极性,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通过举办篝火晚会、乡村音乐会、民宿长桌宴会等,群众的心被“捂”热,纷纷加入到乡村振兴的行列中来。

目前,全村引导提升民宿31家,新发展民宿29家。城里人来康养旅游,村民端牢“旅游碗”,吃好“康养饭”。

胡福先为建始县百名驻村“笫一书记”作题为《当好第一书记 推进五大振兴》的培训讲座。

胡福先为“第一书记”们当导游,释疑解难。

“另眼相看,挖掘民宿康养价值

“多用竹木土石花,少用钢筋水泥沙。”时下,建始县茅田乡太和街村民宿改造正酣。

“坚持用这种‘土’到家的理念打造民宿,更能体现乡土味。”胡福先说,“我们因地制宜,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民宿提档升级,实施精细管理,统一制订《太和美宿·六有公约》,增强村民发展民宿的积极性。”

“一定要用“另一只眼睛”看太和街村高山森林的康养价值。”胡福先与驻村“尖刀班”和村支“两委”统一思想:除了要深度挖掘高山森林的康养价值,通过民宿康养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还要有交通区划思维、物流区划思维,以太和街村的乡村振兴发展带动周边雪岩顶村等6个村共同发展。

经过深入调研和谋划,建始县茅田乡党委政府和州人大常委会驻太和街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决定,以民宿康养产业为抓手,彰显民族村寨特色,把太和街村当作3A级景区来规划建设,打造“上善太和”国际康养度假区,以建成“诗画田园、生态公园、和美家园、康养乐园”为目标,奏响乡村振兴的奋进号角。

产业蓬勃发展,处处生机盎然。太和街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农民以“土地流转+务工”的方式参与,大力发展蔬菜、民宿康养等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同时吸引外来客商发展食用菌基地70余亩,日产量达到1500公斤,4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目前,太和街村不断培育和引进市场主体,支持村蔬菜协会、中药材协会和村级集体经营公司做大做强;帮助能人宋召军成立湖北康养硒都旅游开发公司;动员外出发展的李先华回村开办康养中心和环保颗粒生产厂;与农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整村授信1亿元,为产业兴旺注入金融血液。

重新审视,“另眼”相看,太和街村干群一心,敢想敢干,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