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州人大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交流发言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1-03-31
在州人大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交流发言

州人大常委会农村工委副主任  王新林

(2021年3月29日)


尊敬的柯主任、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本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体会作以下汇报,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明确学习意义,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紧迫感

(一)党史学习教育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内在要求。维护党的权威和党的领袖的权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领导的革命事业之所以屡受挫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坚强的领导核心,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因为它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党重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透过百年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做到“两个维护”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深刻阐述了《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二)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为民宗旨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应当是全体党员干部在学党史过程中要寻找的答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收藏着一份特别的入党宣誓书,宣誓人贺页朵,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以榨油的职业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1年党组织批准他入党,识字不多的贺页朵在简陋榨油房内,一笔一画把入党誓词庄严写在了一块红布上。观察这张布质的入党宣誓书,尽管24个字中有6个别字,但这质朴而无畏的誓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通过党史学习,能够更加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三)党史学习教育是事业开拓进取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我们的事业曙光在前、前途光明,但同时又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要带着发展中的新问题向历史探求方法、寻找出路、坚定方向。要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奋斗精神,涵养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二、明确学习重点,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方法论

(一)牢牢把握核心要义,“学”到深处。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全书四十篇,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中国共产党历史、革命历史、建军历史、抗战史、改革开放、革命精神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系统阐述,充分论述了党的光辉历程、伟大贡献、伟大精神、重大理论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历史发展经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来,真正把工作摆进去,推动学思践悟、学到深处。

(二)牢牢把握关键方法,“悟”到远处。要通过学懂、学透、学通,增强对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党史》重要内容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坚持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深刻领会道理学理哲理,进一步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

(三)牢牢把握目标遵循,“办”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这个目标遵循是不能变的,也只有围绕这个目标,才能把握办事方向、原则和方法,才能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事,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明确学习目标,彰显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我国正处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在战略的政策叠加期、历史交汇期,二者互为支撑、有机融合的局面日渐形成。中央持续关注重视“三农”问题,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职能优势,学以致用,彰显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开创地方人大工作新局面,是人大农工委干部亟需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的学习目标。

(一)把握党史学习教育促进人大农工委工作的政治性。要认真学习《宪法》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尤其是《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相关内容,学习党的各项理论知识,自觉的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级党委的重大决策,在工作中践行、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中央设置了五年过渡期,这五年对我们恩施州的发展至关重要,正好抢抓相关政策机遇补齐短板,探索经验,努力推动建成“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四大产业集群”。

(二)注重党史学习教育促进人大农工委工作的创新性。依据宪法、法律和州人大常委会赋予的工作职能,认真总结和运用工作中所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果。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各种调研活动,有计划的邀请代表、专业人士对农村改革发展情况开展视察和检查,为地方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提供有建设性、可行性的意见与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加强和改进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监督,不断健全监督机制,提高监督工作水平。当前尤其是要要加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产业项目建设、烟叶收购项目建设、非洲猪瘟防控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强化对相关农业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促进人大农工委工作的实效性。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秀美乡村建设、脱贫攻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民增收等事关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问题,把握重点,抓住关键,注重实效。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实施重点监督,对“热点”问题主动监督,对突发性问题及时监督,对“难点”问题跟踪监督,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从而促进农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尤其是对于茶叶产业的绿色化、有机化加强跟踪问效,对加强民族村寨、传统村落、全域旅游建设带动群众增收实施重点监督,对农村“桥头堡”,农业“发动机”,农民“领头雁”“土专家”“产业工人”的培育引导加强监督指导。

(四)增强党史学习教育促进人大农工委工作的针对性。开展调查研究,是党史理论的精神要旨,也是做好人大农工委工作的基础。只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握实情,了解农村、农业、农民,人大农工委工作才有针对性,才能获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客观全面地掌握第一手材料,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意见,为人大行使职权提供依据,为常委会决策提供参考,为农民增收作出积极努力。聚焦基层,聚焦问题,监督破解当前乡村治理中的突出问题。紧密联系实际,尊重村民意愿,综合考虑各地的地理、人文、产业、习俗等因素,平稳推进解决“村小而多”、农村行政管理效率偏低的问题。同时聚焦当前农村“楼房空”“田土荒” “杆线乱”“坟墓多”等问题,倡导树立农村新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