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恩施州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栏目: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1-02-01
恩施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恩施州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

现将《恩施州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恩施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1年2月1日

恩施州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接落实好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及湖北支持恩施的相关政策措施,抢抓机遇补短板、强功能,确保政策落实、项目落地,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州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抢抓中央支持湖北发展重大政策机遇,充分发挥中省预算内投资、中央抗疫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用,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为了项目干,聚焦公共卫生体系、交通、水利、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冷链物流和应急储备设施、城市、产业园区提升、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等十大领域,用三年时间实施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推动恩施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十大工程”

(一)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分管领导:高敬佩;牵头部门:州卫健委)

1.三年目标。全州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规范的发热门诊或诊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备传染病检验检测能力;承担传染病收治任务的医疗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每个县(市)设置2家核酸检测实验室,完成医疗机构可转换病区、重症监护病区(ICU)和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完善疾控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置。完成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和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

2.主要任务

(1)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推进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州疾控中心建设高等级(P3)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立卫生应急指挥与保障大楼,购买应急现场检测设备,提升微生物及理化实验室能力;县(市)级疾控中心实施应急保障用房、业务楼、P2实验室项目建设,提升检验检测能力、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

(2)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加强医疗机构可转换病区和重症监护病区(ICU)建设,做好传染病隔离区建设储备;县(市)实施传染病大楼项目建设,设立疫情防控临时救治场所,增加可转换病区床位,购置相关设施设备;建设孕产妇、新生儿等隔离病区。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县(市)医疗机构实施PCR实验室项目建设,提升检测能力,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设置规范的发热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规范的发热门诊和诊室。

(3)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建立统一指挥调度和应急救援机制,完善院前急救系统,恩施市中心城区打造“30分钟急救圈”,其他县(市)建设“120”急救指挥中心、应急保障中心。建立乡镇卫生院紧急救助站,购置移动医疗卫生服务车、救护车等应急设备。

(4)加强基层防控体系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卫生服务站,配置移动医疗卫生服务车和远程视频终端、生化分析仪、胸片(DR)、彩超等常规医疗设备,强化预检分诊、隔离观察、协同转运、应急处置等功能。为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智能健康服务包。加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卫生室建设。

(5)加强重大疫情信息平台建设。县(市)卫生机构开展重大疫情上报平台和县乡一体化信息化建设,购置县域医共体及办公和远程医疗系统、5G智慧医疗软件系统、移动医护系统、医院ERP系统、重症管理系统、疫情信息平台及配套设备,用于县级医疗机构和各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管理系统(HIS)、电子病历、门诊、住院、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防控、妇幼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各类业务应用。

3.重大项目及投资测算。全州三年拟实施项目52个,估算总投资50.03亿元。

(二)交通补短板工程(分管领导:田金培;牵头部门:州交通运输局)

1.三年目标。完成恩施机场迁建前期工作并动工建设,恩施民航旅客吞吐量达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0吨,航线达20条。郑万铁路巴东段建成通车,全州铁路通车里程达341公里。完成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项目预可研及可研、初步设计等工作,力争2022年开工建设。新开工建设高速公路242公里,全州建成、在建高速公路达830公里。建成一级公路65公里、二级公路490公里,全州二级以上国省道里程突破27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40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200座,完善农村公路安防1000公里。新增高等级航道16公里,到2022年全州高等级航道里程达158.4公里。

2.主要任务

(1)民航机场。积极争取航权及航班时刻增量,努力提升许家坪机场运营服务能力,推进一类航空口岸建设;着力做好机场迁建选址论证等前期工作,力争将恩施机场迁建项目纳入国家民用运输机场建设“十四五”规划,并尽早开工建设。

(2)铁路建设。扎实推进郑万铁路巴东段建设,确保2021年建成通车。加快推进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前期工作,力争2022年开工建设。推动安恩张铁路、恩黔铁路纳入国家规划并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3)高速公路。持续推进宜都至来凤高速公路鹤峰东段和张家界至南充国家高速公路宣恩(李家河)至咸丰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利川至咸丰高速公路、安康至来凤高速公路渝鄂界至建始(陇里)段、巴东至张家界沪蓉沪渝连接线前期工作,并尽快开工建设。

(4)干线公路。重点推进未通达国省道二级公路乡镇道路升级改造项目,加快推进普通公路“建养一体化”项目全面开工,实施全州国省干线公路达标行动,构建“布局完善、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国省干线网。

(5)四好农村路。打造“覆盖广泛、结构合理、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基础网,基本实现补短提升、便捷畅通,推动交通与乡村产业结合,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三年消危行动,推进桥梁基础资料数字化、危桥加固改造科学化、桥梁养护规范化,推动全州公路桥梁由应急管理转入常态管理。

(6)旅游交通。5A级景区实现两种以上快速通达方式,4A级以上景区通达二级以上公路,其他景区通达等级以上公路。

(7)水运发展。以“畅通内河航道网”为目标,加快推进鹤峰县溇水(鹤峰城区至江坪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进度,推进清江支流忠建河洞坪库区航道整治工程和恩施港青云崖旅游客运刘家湾、巴溪河码头前期工作。启动清江支流龙王河、野三河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

3.重大项目及投资测算。全州三年拟实施项目42个,估算总投资383.08亿元。

(三)水利补短板工程(分管领导:夏锡璠;牵头部门:州水利湖泊局)

1.三年目标。围绕全州防汛抗旱、农村饮水安全方面存在的短板,启动新一轮水利补短板工程,进一步完善清江等重要支流防洪工程体系,确保重点中小河流防洪标准达到10—30年一遇;不断优化全州水资源配置格局;进一步增强重点乡镇集镇排涝能力,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6.95万亩;新增或改善农村供水人口58.6万人,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2.主要任务

(1)防洪提升工程。实施湖北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开展清江、郁江重要支流和6条中小河流防洪治理,推进建始县城区等3个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对6条重点山洪沟进行治理。

(2)骨干水源工程。实施蛇皮洞、杨柳溪、田家坪等14个骨干水源工程,推进1个应急水源工程开工建设。

(3)灌排提升工程。实施三里灌区、水流坪灌区等11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实施4个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4)农村供水工程。启动7个农村供水提标升级工程。

3.重大项目及投资测算。全州三年拟实施项目29个,估算总投资56.43亿元。

(四)能源提升工程(分管领导:丁辉;牵头部门:州发改委)

1.三年目标。大力推进电力输供通道建设,实现220千伏大电网县(市)全覆盖,全面提升县域电网配供能力和互联互供水平,消除乡镇成片大面积低电压和整县电网全停风险。进一步完善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全力推进天然气乡镇全覆盖工程,加快应急储气能力建设,提高区域应急保供能力。加快鄂西页岩气勘探开发综合示范区建设,统筹推进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矿权出让、工业开采工作,到2022年,力争完成3亿方/年产能建设,其中利川、咸丰区块实现规模化工业开发,建始区块完成资源调查评价。全州能源基础设施和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2.主要任务

(1)推进电源点建设。推进淋溪河、峡口塘等水电项目开发,协调推进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新增风电10万千瓦,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

(2)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筑牢220千伏电网,优化110千伏电网,完善35千伏电网。疏导利川片区、鹤峰片区清洁能源外送瓶颈,推进解决县(市)交界区域长距离串接供电问题。持续提升城区配电网互供转带能力,继续实施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防止出现成片低电压。

(3)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天然气乡镇全覆盖工程,重点建设乡镇天然气管网和气源保障利用项目,建成恩施—宣恩—咸丰天然气管道(恩咸线)项目,推进利川—咸丰天然气管道(利咸线)项目建设,完善州域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储气调峰项目建设,提高区域应急保供能力。积极争取川气东送、西气东输忠武线利川市境内重点区域迁建改造工程。

(4)实施页岩气勘探开发。统筹推进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矿权出让、工业开采等工作。完成利川区块枫1井、龙页1井、红页1、2HF井,咸丰区块咸页1—5HF井,建始区块鄂建地4井、建地5井等勘探开发井组钻探工程,完成咸丰区块探矿权出让及各页岩气产区管网、输配气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3.重大项目及投资测算。全州三年拟实施项目23个,估算总投资146.81亿元。

(五)新基建工程(分管领导:丁辉;牵头部门:州发改委)

1.三年目标。全州规划建设5G基站5000个以上,实现州城城区、县城城区、工业园区、3A级以上景区、铁路、高速、国道、省道的5G网络全覆盖;城乡宽带用户接入能力达到1Gbps,州级出口带宽达到3000Gbps;郑万高铁实现通车,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动工建设;将互联网系统引入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完成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化改造,布局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突破5000个;建成“智慧恩施”政务云平台,改造升级电子政务内外网。基本建成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2.主要任务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分步建设5G基站,加快5G规模组网;实施光纤宽带网络升级工程,布局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争取长江经济带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落户恩施,推动电信、移动、广电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打造工业互联网,助力工业园区及企业高质量发展。

(2)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智慧恩施”政务云平台和数据资源体系、应用支撑体系,全州政府应用系统向政务云平台迁移,基本实现数据共享;升级改造电子政务外网,完成政务专网和政务外网业务整合,实现政府部门网络互联互通、信息交换,电子政务外网延伸到社区(村)。推进各领域“互联网+”融合创新,初步建成互联网+监管”、“互联网+精准脱贫”、“互联网+金融”及环境在线监测、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业务应用系统;完成恩施州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项目建设任务。

(3)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实现P2实验室覆盖全州县级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建成州疾控中心P3实验室。强化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风湿性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的功能。围绕硒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聚合湖北民族大学、省农科院中药材所、药业龙头企业等力量,加强基础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4)高铁和智慧交通。加快推进郑万铁路巴东段建设,确保2021年建成通车;推进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项目尽早开工。实施许家坪机场自助值机、智能安检、智能安防等智能项目,提高机场智能服务水平。以长江支流航道、清江航道、溇水航道为重点,推进电子航道图、电子航标、航道智能监测等内河航道智能化建设。建设普通公路“建养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全州普通公路“一张图”管理。

(5)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大脑及城市感知网络,统筹监控城市运行状况,为城市管理、重大决策、应急指挥提供大数据支撑。推进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化改造,探索智慧水务、智慧环卫、智能污水信息化平台建设,将互联网系统引入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完善环卫设施设备监管、检测硬件配套;推进市政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统筹实施智慧城管、智慧市政、智慧公交、智慧应急、智慧小区试点等建设项目,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建设智能充电服务平台,建成智慧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3.重大项目及投资测算。全州三年拟实施项目43个,估算总投资75.94亿元。

(六)冷链物流和应急储备设施补短板工程(分管领导:丁辉;牵头部门:州发改委、州应急局)

1.三年目标。补齐县域冷链物流设施短板,提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州县两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

2.主要任务

(1)针对农产品流通大规模、长距离、反季节特点,因地制宜推进县域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配建理货、分拣等冷链配送设施,保障农副产品全程冷链保存和运输。

(2)建设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基地。主要功能为储存、维修、分拣、装运、保养装备及器材,为区域开展专业救灾提供专业的装备器材。

(3)州级建成有效仓容3.5万吨以上的州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各县(市)分别建设有效中转仓容3000吨以上,有配套应急加工及供应能力,成品粮油低温储备库及仓容恩施市不低于2000吨、利川市不低于1800吨、其他县市不低于1000吨,满足本区域常住人口10天以上消费需求、单次投放100吨以上运输配送能力的县市粮食应急保障中心。

3.重大项目及投资测算。全州三年拟实施项目19个,估算总投资21.10亿元。

(七)城市补短板工程(分管领导:孔发阶;牵头部门:州住建局)

1.三年目标。县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99%以上;县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完成率达到60%以上。全州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恩施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启动利川、来凤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县以上城市全部具备厨余(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县以上城市建成区平均道路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沟)2公里以上。县以上城市3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易涝点整治全部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开工500个以上,完工400个以上,基本形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恩施市、利川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其他县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以上。城市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9%和98%以上,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下。

2.主要任务

(1)补老旧城区短板。着力解决老旧小区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建筑物破损及管理机制不健全、社区治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谋划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园林绿化等方面的重点项目。

(2)补排水防涝短板。着力解决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不完善、抽排能力不足、排水管道不健全、城市易涝点整治不到位等问题,谋划推进城市排水管网、排水泵站、调蓄设施、易涝点整治、海绵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城市新区以及新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河道整治等项目严格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方法,老城区结合旧城改造、易涝片区整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逐步实施。

(3)补污水收集处理短板。着力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配套管网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到位、污泥处理处置缺失等问题,谋划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配套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改造、污泥处置、黑臭水体治理等方面的重点项目。

(4)补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短板。着力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不足、收集转运体系不完善问题,谋划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体系、厨余(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老旧填埋场整治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重点项目。

(5)补供水供气短板。着力解决城市供水供气设施能力不足、管网老旧、供水管网漏损率高、备用水源地不足等问题,谋划推进城市供水厂改造、老旧供水供气管网改造、供水分区计量、备用水源地建设、城市燃气调峰设施、城市集中供暖及管网设施等方面的重点项目。

(6)补地下综合管沟短板。着力解决城市地下综合管沟体系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马路拉链等问题,谋划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沟重点项目。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的新建道路要同步建设综合管沟,对老城区管网进行综合改造。

(7)补道路交通短板。着力解决城市路网密度不足、微循环不畅通,主次干道断头路、公共停车设施和充电桩不足等问题,谋划推进城市道路建设、桥梁隧道、快速路、公共停车场等方面的重点项目。

(8)补公共体育设施短板。所有县(市)达到“一场两馆”(1个不少于20000座标准体育场、1个不少于3000座体育馆、1个不少于1500座游泳馆)的标准,提升全州公共体育设施水平。

3.重大项目及投资测算。全州三年拟实施项目131个,估算总投资250.25亿元。

(八)产业园区提升工程(分管领导:丁辉;牵头部门:州发改委)

1.三年目标。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重点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改造升级项目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4个、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园区项目2个、农业产业强镇项目4个。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园区整体实力明显提高,农业发展平台优质高效。

2.主要任务

(1)创建国家高新区。实行全州“1+8”园区整体联动,以创新为引领,编制完成恩施高新区战略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完成恩施高新区扩区调区工作。认真落实创建国家高新区补短板工作方案,补齐政策措施、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平台短板,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

(2)提升园区建设水平。以园区集聚提质为重点,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全力推进恩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利川生物医药产业园标准厂房建设,重点推进咸丰县忠堡工业园区扩园项目,加快推进恩施高新区响水坝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稳步推进宣恩县创新创业(返乡创业)产业园项目、建始县黄土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配套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

(3)提档升级乡村产业园。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重点支持推进产业园区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增加精深加工产品种类和产品附加值,推动加工企业由小变大、加工程度由初变深、加工产品由粗变精,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园区。以镇(乡)为单位,依托1—2个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建设农业产业强镇。

3.重大项目及投资测算。全州三年拟实施项目18个,估算总投资50.43亿元。

(九)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分管领导:夏锡璠;牵头部门:州农业农村局)

1.三年目标。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78万亩,每年建设26万亩;农田粮食生产能力平均每亩提高100公斤左右。

2.主要任务

(1)田。通过归并和平整土地、治理水土流失,实现田面平整、田块相对集中,因地制宜建成等高水平梯田,基础设施占地率降低,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

(2)土。通过土壤改良,增加农田有效土层厚度和耕作层厚度,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养分。

(3)水。通过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系统,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水质、灌溉保证率、灌溉水利用系数和农田防洪排涝标准。

(4)路。通过田间道路建设,合理优化道路布局,提高道路的荷载标准和通达度,充分满足农业作业、农业物资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的要求。

(5)林。通过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解决防护体系不完善、防护效能不高等问题,扩大农田防护面积,提高防御风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6)电。结合农村电网改造等工程建设,合理布设变电站,通过完善农田电网、配备必要的输配电设施,满足现有机井、河道提水、农田排涝、喷微灌等设施应用的电力需求。

(7)技。通过加快推广农业良种良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完善农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提高良种覆盖率、肥料利用率、农林有害生物统防统治覆盖率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8)管。通过明确管护责任、完善管护机制、健全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资金,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3.重大项目及投资测算。全州三年拟实施项目25个,估算总投资3.97亿元。

(十)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分管领导:孔发阶;牵头部门:州生态环境局)

1.三年目标。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处置短板,健全全州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处置和利用体系。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全州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完成沿清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推进沿江1—15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着力解决沿江化工污染突出问题。全州主要河流和重点湖库生态功能得到有效保护,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州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的国控、省控断面比例达到100%。长江、清江出境断面力争稳定保持Ⅱ类水质;乡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

2.主要任务

(1)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补短板。推动现有医疗废物处置扩能提质,加快推动医疗废物、危险废物集中和处置设施建设,积极鼓励跨县(市)建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在全州7个县(市)(恩施市除外)建设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设施,配备充足的具备相关资质的车辆,补齐县级医疗废物收集转运短板,建立健全全州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体系。对现有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设施和水泥窑处置设施进行改造,形成充足的应急储备能力。

(2)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强化环境保护底线约束,贯彻落实生态红线与环境准入制度,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健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及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水平。完成沿清江1—15公里范围内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

(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为基本要求,推进实施300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粪污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任务,推动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

(4)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以国家、省长江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的我州突出问题整改为重点,积极开展与问题整改相关联的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城乡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源地保护等建设项目,维护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安全。

(5)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以长江、清江流域为治理重点,积极开展水环境质量提升、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恢复等项目,不断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

3.重大项目及投资测算。全州三年拟实施项目15个,估算总投资18.11亿元。

三、保障措施

(一)统筹推进,分级负责。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州财政局要会同各牵头部门,在统筹各类资金的基础上,分别提出“十大工程”的筹资方案。各牵头部门要按照本行动方案确定的三年目标、主要任务,结合工程实际和资金统筹安排情况,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建立滚动项目库,做实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向省有关部门汇报争取支持,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见效。各县(市)要相应建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制定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的全过程服务,确保完成“十大工程”目标任务。

(二)完善要素,强化保障。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安排协调机制,加强与“十大工程”牵头部门的沟通衔接,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申报、分配方面,重点保障“十大工程”资金需求,加大财政性资金支持力度,有效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积极利用以往年度财政结余资金保障必要项目。州财政局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申报、使用、管理的培训和指导;州发改委要积极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支持;其他牵头部门要加强相关行业上级专项资金的争取;州地方金融局、人行恩施州中心支行、恩施银保监分局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十大工程”的融资支持,保障项目建设需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对“十大工程”项目用地给予重点支持,更大力度盘活存量土地,增加土地供给。各级林业部门要确保做好“十大工程”项目林地报批工作。各级项目审批部门要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和快速反应机制,简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审批效率。

(三)加强督办,定期通报。将“十大工程”推进情况纳入州委、州政府督办范围,对推进不力的部门和县市,实施约谈问责。州发改委要加强对“十大工程”项目推进情况的跟踪督办,州财政局要加强对“十大工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情况的跟踪督办,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问题,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州委、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