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2016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7-08-14
恩施州2016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16年,恩施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等重要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中央、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策部署,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和头等大事来抓,凝心聚力,高位推进,成效显著。

一、主要做法

(一)筑牢决战保障,创新健全“五大机制”。一是健全领导机制。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党政主要领导分别任指挥长和第一副指挥长,州政府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由州长直接分管脱贫攻坚工作,联系州扶贫办。二是健全工作机制。5名州领导分别牵头组建“五个一批”工作专班,农业、发改、林业、教育、民政、卫计等部门分别主导落实,专人推进工作。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上强化行业部门扶贫责任,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加强驻村帮扶,全州有889支驻村工作队、1500多家驻村单位(含企事业单位)、12064名驻村队员、5.4万余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三是健全整合机制。全州落实上级精准扶贫财政专项资金(“五个一批”)84.8亿元;州本级预算安排扶贫资金3.99亿元;全州共统筹整合财政资金121.1亿元;出台《恩施州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办法》、《恩施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精准扶贫项目备案管理办法》,保障资金使用精准;加强审计监督,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得到了省纪委和省扶贫办的肯定。四是健全落实机制。制定“落实脱贫攻坚重要政策措施责任清单”和“精准扶贫年度任务清单”,限时、定标、点名落实扶贫责任。出台《州直、县市、乡镇精准扶贫目标责任考评办法》,考核权重分别提高到33%、70%、70%。五是健全监督机制。出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督查巡查办法》《精准扶贫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对扶贫责任落实情况、政策落地情况等进行精准监督,一月一督办、双月一报告。

(二)抓好靶向治疗,全面推进“五个一批”。 一是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全州729个贫困村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明确了主导产业。其中,648个村建立了1031个产业合作社,309个村建立了397个金融互助合作社,579个村对接了540家龙头企业。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全州已启动搬迁2.97万户9.64万人,占省2.07万户6.9万人指标计划的143.5%和140.3%,已交钥匙和已入住的共27747户89277人。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贫困人员转移成护林员7398名,人均工资4000元;兑现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3122.2万元,涉及1514个村9.8万户30万人,户均补偿320元;退耕还林25.88万亩,涉及833个村3.17万户10.15万人,户均补助4145元。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全面改薄”累计投资118684万元,启动661所中小学校舍建设项目1151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已累计投入2014、2015、2016三个年度资金共计14675万元,利用中央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启动园舍建设项目88个;300名贫困学生录取成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及幼儿园教师定向委培生,统招统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1047名;申报“泛海助学行动”贫困家庭大学新生专项资助2216人,共计1108万元。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全州11.35万户19.29万农村低保、1.76万农村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制定《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医疗救助实施办法》《临时救助实施办法》,提高保障标准,完善保障体系。

(三)强化精准发力,着力突出“六大工程”。一是着力实施整村推进片区攻坚。全州2016年启动实施674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实施项目7956个,投入资金97.5亿元,累计覆盖和带动贫困人口21.9万户(次)70.9万人(次)。新修及改造村组公路7647公里;新建水池(水窖)2011口、新修水渠27.8万米;发展特色种植业132万亩;新建和维修村委会275个、村卫生室260个。二是着力实施金融扶贫。用活金融服务网格资源,精确对接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产业生产和发展、搬迁安置等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采取“一项一策、一项一法、一项一品”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使金融服务精准到贫困人口、贫困户、扶贫项目。全州建立金融扶贫风险补偿金2.25亿元,撬动扶贫小额贷款14.63亿元,其中给167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7.85亿元,给1720家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发放贷款6.78亿元,带动贫困户3.02万户。在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571个。三是着力实施旅游扶贫。2016年恩施州被纳入国家第一批全域旅游创建试范区。旅游综合指数居全省“四强”,连续3年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均带动10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完成全州102个旅游扶贫试点村的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创新旅游扶贫模式,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3个县市新发展民宿旅游275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0余户。四是着力实施电商扶贫。2016年,我州来凤县、鹤峰县、咸丰县相继被纳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之列,恩施市纳入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之一。全州729个贫困村已建立电子商务乡村综合服务站511个,辐射带动贫困群众14980人从事电商产业,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五是着力实施光伏扶贫。2016年全州74个贫困村实施光伏项目69个,建设总规模容量10225千瓦。国网公司在巴东已建成3个7000千瓦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发电92万度,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可增加近3000元,惠及12个村5865人。六是着力实施社会扶贫。印发《关于深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完善了社会扶贫“1+N”政策支撑体系。积极主动对接定点扶贫的中直单位、省“616”对口帮扶单位和省内部分市对口支援力量,积极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督办“10·17”扶贫日活动,解决贫困村实际问题200多个,收集整理建议100多条。今年,在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州纳入到东西部扶贫协助范畴,争取到杭州市对口帮扶我州,目前,各项前期对接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完成减贫目标任务面临艰巨挑战。全州预计今年底还有贫困村455个,贫困人口39万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而且,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欠账很大,还有423公里行政村通畅工程建设计划未安排,211个村未实现“通客车”,400多个撤并建制村还未通公路;目前仍有62.3万人没有解决饮水困难。一半以上的小学服务半径超过4公里,农村义务教育“改薄”资金缺口达5.2亿元;全州还有1056个村卫生室建设未达标。

二是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创新制约因素依然存在。一些县市虽然探索实施了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大数据扶贫、片区开发扶贫等措施,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受到一些政策的制约,创新力度与精准扶贫的要求、困难和任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金融扶贫改革,受政策性银行扶贫信贷投放力度不够、金融服务配套设施落后等因素影响,贫困地区金融参与精准扶贫的效果不明显。

三是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还有极其繁重的任务。部分群众还有“等靠要”思想,对摆脱贫困缺乏主动性。进一步深入基层教育引导群众、增强信心、提高脱贫能力、打开“脑门”,已经成为扶贫攻坚的重要任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7年是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紧盯脱贫攻坚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强有力的举措合力攻坚,确保2个贫困县、30个贫困乡镇、239个贫困村、21.41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紧扣目标抓项目。瞄准贫困对象、对照脱贫标准、紧盯脱贫目标,坚持以“五个一批”“十大工程”为载体,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建什么”的原则,落实项目、对接政策、统筹推进。进一步整合扶贫资金,规范和优化统筹资金的范围、渠道、运行方式和使用方向,探索精准扶贫过桥贷款新途径,当年项目资金安排不留缺口,彻底解决资金不够用、用不出、用不准、用不好的问题,确保扶贫资金发挥高效益、贫困群众得到真实惠。

(二)兑现政策抓督办。对照政策清单、对照工作短板、对照工作重点,加大督查巡查力度,强化督办考核结果运用,对脱贫成效显著的县市、州直单位予以表彰,对工作落实不力的部门和地方严厉追责,对整改不到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约谈问责,对不作为乱作为、违规违法的行为严肃查处。

(三)破解瓶颈抓创新。立足破解工作难题,进一步健全完善产业扶贫机制、驻村帮扶机制、分类扶持机制、资金统筹机制、精准考评机制、脱贫激励机制、第三方评估机制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等,积累探索硒产业+、互联网+、旅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可资推广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农业新型主体帮带贫困户的利益链接共享机制,创新帮扶模式,优化帮扶途径,完善支持政策,强化效益到户,破解产业扶贫到户效益难以持续的问题,走出具有恩施特色的扶贫路子。

(四)转变作风抓落实。围绕“抓党建、转作风、促脱贫”的总体思路,再掀学习贯彻精准扶贫方略的新高潮。强化责任担当,弘扬“当代愚公”精神,夯实党员干部精准扶贫责任,使其在精准扶贫一线接受教育、锤炼品行、转变作风,把做合格党员的落脚点放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上。深入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克服浮躁心理,真正沉下身子、苦干实干,用脱贫攻坚理论政策指导工作实践。加强开拓创新,主动破解发展难题,带领贫困脱贫致富。建设高素质扶贫系统队伍,当好参谋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