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州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20200096号提案的答复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1-02-03
关于对州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20200096号提案的答复

向毓明委员,州政协驻咸丰联络组,张毓彪委员,秦群燕委员,秦为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产业发展路径,加速我州工业经济发展的提案收悉,您的建议也正是恩施州工业经济发展正在研究解决的重点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工作过程

您的提案受到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明确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田金培同志领办,由州经信局主办。为保证提案办理成效,我局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向应才领衔,副局长杨琼担任责任领导,规划和科技技改科具体承办的工作专班,负责本提案办理工作。7月15日,田金培副州长亲自审定并签批同意提案办理工作方案。8月5日,我局组织州科技局、州公共检测中心、州硒资源开发保护中心等会办单位与主提案人见面,汇报办理思路,听取办理意见和建议。8月31日前,各会办单位分别将会办意见报送我局。综合各部门意见,我局于10月11日形成了提案答复,并报田金培副州长审定。

二、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顶层设计,规划产业发展路径

1.州领导领衔推动。4月15日,州政府党组成员韩冰主持召开县市科经局长会议,对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安排,5月9日,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兴发主持召开州直部门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协调会,与发改(能源局)、卫健、农业农村、自然资源规划局、住建、应急管理等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人座谈讨论。7月31日州政府召开专题推进会,安排部署细分领域产业集群规划工作。9月28日,田金培副州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县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汇报,并就细分领域产业集群规划工作提出了“到产业、到企业、到项目、到投资”的明确要求。

2.深入调研研究。5月11日印发《关于开展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基础研究和项目谋划的通知》,组织各县市和各行业主管部门深入分析各县市、各行业的基本现状、资源禀赋、发展前景,盘清底数、研究利弊,确定“十四五”期间产业发展方向、路径,针对性储备重点项目,为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奠定坚实基础。6月5日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十四五”重点产业谋划工作的通知》,组织和指导各县市开展细分领域产业集群谋划工作。6月中下旬对“十三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8月上旬,州经信局分管领导带队,对各县市“十四五”规划编制特别是重点产业谋划工作进行了指导。8月底,各县市和州直有关行业部门报送了各地和各行业的“十四五”规划编制调研报告。

3.明确发展思路。遵循工业经济发展规律,突出抓产业特别是细分产业的发展,把精准谋划重点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作为“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即依据州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交通区位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围绕恩施州“4+N”产业集群建设的总体部署,重点谋划建设细分领域产业集群,同时发展产业集群外的其它工业产业,以产业发展为主要抓手,在“十四五”期间形成各县市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加快发展、均衡发展的格局。

4.厘清发展路径。为实现总体发展目标,州经信局组织各县市认真梳理了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初步厘清了“十四五”期间全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即全州“十四五”末期建成若干个50亿以上规模的细分领域产业集群,每个县市发展3个以上各具特色的10亿以上规模的细分领域产业集群。

(1)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一是到2025年,全州水电、风电装机突破550万千瓦,发电行业规上产值突破50亿元。二是加快推进页岩气开发利用,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工业化开发。

(2)富硒食品产业集群。一是重点建设茶叶产业集群,形成恩施玉露、利川红、宣恩贡茶、鹤峰出口茶等若干个10亿以上细分领域产业集群,茶产业规上总产值突破50亿元。二是建设各具特色的食品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利川山桐子食用油产业集群和恩施、建始100万头生猪屠宰及深加工产业集群,鹤峰矿泉水产业集群。

(3)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一是依托本地药物资源,发展以利川“两黄”(黄连、大黄)、宣恩中药饮片、巴东医药中间体为代表的细分领域产业集群。二是以恩施高新区为重点,发展医药制造产业。三是发展壮大防护物资生产产业。

(4)绿色建材产业集群。一是整合非煤矿山产业,实现集中、有序开发,重点打造巴东1000-1500万吨砂石料产业集群。二是改造升级水泥及制品产业,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提高产能利用率,重点建设恩施、建始水泥及制品产业集群。三是延伸产业链,重点建设咸丰大理石、方解石(氧化钙)、利川钙基产业集群。

(5)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一是以恩施高新区、恩施市、宣恩县为重点,建设电子元器件、连接件产业集群。二是以利川市为重点,建设锂电池产业集群。三是以恩施高新区、宣恩县为重点,建设电子消费品产业集群。

(6)通用机械零部件产业集群。一是以宣恩县为重点,建设民用钻头产业集群。二是以利川、咸丰为重点,分别建设天然气、生物质炉具产业集群。三是以恩施高新区为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四是以恩施、咸丰为重点,建设阀门制造产业集群。

(7)其它。以建始、宣恩、巴东为重点,建设轻工纺织产业集群。

5.建立项目库。初步谋划“十四五”重点工业项目谋划项目509个,计划总投资1453.5亿元,其中在建类73个,总投资211.46亿元,推进类78个,总投资428.68亿元,策划类358个,总投资813.36亿元。谋划“十四五”期间5G网络基础设施等18个项目,投资总额36.39亿元。

(二)加大政策支持,助推工业经济发展

1.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2020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5000万元资金激励金融资本支持工业加快发展,并制定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和细则。一是出台激励企业技改的财政政策。对鼓励发展类重点生产企业,当年生产设备一次性投资达到2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在项目建成后按照设备投资额的20%、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补贴。对防疫期间扩产、转产、新建医疗防护物资且在疫情结束前建成投产的企业,按设备和洁净、无菌、灭菌设施投资额的50%、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给予补贴。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对当年税收过500万的非国有工业企业,按实际缴纳税收的1%给予一次性补助,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当年产值首次过5000万元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20万元;当年产值首次突破亿元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50万元。三是实行电费补助。为了巩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成果,应对疫情对我州农业加工企业的冲击,对县(市)非国有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按企业生产实际用电量给予电费补贴。根据2019年118家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测算,工业用电每度电均价0.76元(最低电价0.54元/kwh),按0.15元/千瓦时给予电费补贴,补助500万元,可撬动约3000万千瓦时的民营企业加工能力。

2.设立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2020年,州级财政预算安排了5000万元,用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对技改扩规、税收贡献、招商引资、企业上市、比抓强促等实行分类奖补。一是大力支持外贸自营出口,以海关公布的企业出口数据,对27家企业奖励297万元,奖励外贸自营出口企业“开口破零”,奖励外贸自营出口企业“三项工程”( 骨干企业龙头工程”、“成长企业壮大工程”、“开口企业实绩工程”),支持外贸自营出口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搭建 “走出去”平台等;二是下达“比抓强促”工作奖补资金2010万元。

3.加强科技资金投入。2020年州本级安排科技专项资金2000万元,专利保护资金200万元,支持科研创新、专利保护和产业发展。

4.加强人才投入力度。2020年州本级安排人才专项资金2000万元,大力实施“硒谷英才计划”,支持工业企业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落实企业引才补贴。支撑州内高校加强生物医药专业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对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开展学习培训给予补贴。

5.支持融资平台建设。州财政通过划转经营性资产、注入资本金等方式,做大做强州级投融资平台,支持投融资平台采取股权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基金、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我州产业建设。截止目前,州国投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州高新投公司注册资本达7.6亿元,投融资平台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逐步显现,新业态中小微企业逐步成长壮大。目前理顺高新区投融资体系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6.支持融资担保。对州农发担保公司自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之间,单户担保金额在500万元以下(含500万元)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担保贷款,新发生的代偿业务,按代偿金额的40%给予补助。年补助总额控制在1000万元以内,当年未用完的代偿补助基金可结转下年,按本规定继续使用。当企业贷款到期,逾期三个月以上,经核实确无还款能力的,合作银行划扣州农发担保公司的保证金,州农发担保公司履行担保代偿责任后,州农发担保公司凭银行原始扣款凭证及银行出具的代偿证明申报;对州农发担保公司自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为企业提供担保,收取的年担保费率降到1%以下(含1%)的,单户担保额度在500万元以下(含500万元)且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企业提供担保贷款的,按担保额度的1.5%给予担保费降费补贴资金;激励州内所有银行类金融机构2020年底对州内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和新增额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且新型政银担业务贷款规模占比不低于30%的,在确定政府性资金竞争性存放时给予倾斜;积极支持州高新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州级财政通过结算方式给予1000万元补助。

7.落实贷款贴息。积极为我州防疫重点企业争取中央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对获得中央专项优惠贷款支持的企业,省级财政统筹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进行贴息,截止2020年8月,全州30家企业34笔贷款获得中央专项优惠贷款18020万元,经省财政厅审核,按照应贴尽贴原则,预拨我州中央专项优惠贷款财政贴息资金246万元,已经全部拨付至企业。

8.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认真落实国家、省、州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积极清理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欠款,督促项目主体及时将工程款拨付项目施工单位。

9.推行政府采购。一是规范政府采购,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在采购文件中不得设置歧视性、排他性条款限制中小企业参与竞争。对于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项目,对小微企业的价格给予10%的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二是给中小微企业更多扶持,州内财政预算单位应当预留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的30%,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四是对满足采购合同约定支付条件的,采购人在收到发票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支付。

10.探索实施破产援助。州经信局、州法院、州财政局正在制定《恩施州企业破产援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暂行办法》,待政策出台后,财政按照相关程序安排资金。

(三)加快平台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1.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州委、州政府先后出台了《恩施州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九条措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专利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2.高新区创建取得阶段成效。2017年10月,省政府批准恩施州高新区为省级高新区。2018年,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启动。省政府向国务院报送恩施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的请示,按照创建国家高新区要求,争取省政府于2019年4月同意恩施州高新区与恩施经济开发区整合更名为恩施高新区。2019年,州领导2次到科技部、3次到科技厅汇报争取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科技部、科技厅表示大力支持,省科技厅分管领导8月专程到高新区调研指导。高新区的两个规划已送达科技部。高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园区骨架日渐拉开,“4+N”产业集群加速发展,优质项目加快集聚,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全州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23家增至2019年5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9.66亿元增长到2019年30.78亿元。立讯精密、达翔技术等一批招商引资落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将在未来几年快速壮大。

4.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2016-2019年,争取到国家、省科技资金7066万元,州级安排科研经费5265万元。四年申请专利6500件,完成科技成果登记212项,转化科技成果91项。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15项。全州建成各级各类创新平台51家。2020年8月,经积极争取,省委组织部、省经信厅选派18名专家为全州中小微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占全省239名专家的8%。

5.检测平台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州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不断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不断扩展检验检测业务范围,全力满足政府监督抽检任务,同时尽最大能力接受社会委托送检,主动服务于市场主体,支持产业发展。中心年均检测业务超10000批次,2016年-2019年,年均受理社会委托检测业务占总检测量的53.94%。与此同时,中心大力开展科研工作,2019年,参与湖北省科技项目1项,在州科技局立项1项,自主开展了《多途径分析单体有机硒形态和样品前处理优化方法研究》等科研工作8项,牵头和参与标准制修订16项,其中,牵头制定的恩施州地方标准《包装用箬叶》、合作起草的《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富硒食品中无机硒的测定方法》、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饲料原料 干黄酒糟》、配合拟定的恩施州富硒农产品种植技术标准9项、富硒畜禽养殖标准5项均已发布实施。检验检测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开展为恩施州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技术支撑。

(四)加强部门联动,引导重点产业发展

1.加快发展我州生物医药产业。

(1)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大力扶持香连药业、华阳(恩施)药业、巴东时珍堂、八峰药化、腾升香料等一批本土成长性较好的企业,支持国药、人福、一正、晟美康、金祈藤茶等一批招商引资企业发展壮大。大力招商引资,积极推介恩施优质生物医药资源,争取在药品、保健食品、中间体提取和医疗器械制造等领域引进一批重大项目、投产一批重点产品。2020年,各县市至少要新建1个中药饮片或生物医药精深加工项目。加强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恩施高新区已签约的天下汇通、千海兴龙、建始德林沃等中药饮片和保健食品生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华阳(恩施)药业中成药生产、一正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试点、利川黄连产业园建设、巴东晟美康医药原料提取等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包保责任,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见效。

(2)加宽延伸医药工业产业链。在制药生产方面,重点加强已有的90个药品文号和7个保健食品文号的生产,培育2至3家大型中药饮片生产企业、1至2家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将具有显著疗效的医院内部中药制剂整合生产,在州内医联体医院内部使用。同时,把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加宽延伸产业链条:一是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开展有效物质单体提取,制造生物医药原料药,向医药中间体延伸。二是利用中药材资源和硒资源,开发富硒中药材保健食品。三是利用中药材资源开发香精香料、护肤品、化妆品。四是利用大量的中药材“边角料”研发生产中兽药和畜禽饲料添加剂。五是结合日常医疗卫生应急物资保障需求,引进或建设一批医疗器械、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企业。

(3)加强重大平台建设。一是加强恩施高新区生物医药园区建设,建好园区的水、电、路、气、环保、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必要的标准化厂房,不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合作,利用其政策、科研、人才、信息等优势,建好“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恩施生物产业园”这个大平台。二是建好市场平台,引进投资主体,建设恩施高新区中药大市场项目,开展中药材标准化加工、收储养护、质量检测、物流配送、质量追溯服务和大数据信息服务,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中药现代流通体系,形成药材、产品、人才、信息流通的大平台。在中药材主产区椿木营乡规划建设中药材产地加工、产地交易、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区域性中药材集散中心,带动“四县五乡”高山片区中药材产业发展。三是建好科研平台。完成投资9800万元的中药材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开展检测、科研、标准制定等产业支撑工作。规划建设全州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公共中试平台,争取国家重大专项支持,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平台。申报建设湖北省道地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产、学、研”科技孵化平台,加强生物医药应用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4)切实服务企业发展。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对生物医药企业和项目,进行了广泛调研,召开了全州生物医药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的问题和困难,帮助协调解决。围绕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落实包保责任,实行专班服务。帮助指导药业企业申报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试点、药品注册和生产许可、保健食品注册或备案、医疗器械注册和生产许可、药包材登记及按期换证等行政审批工作。建立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库,加强分类指导,开展规模企业和亿元企业生产调度,在生产融资、土地使用、营商环境等方面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2.加快发展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

(1)培育市场主体。科学编制《恩施州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十四五”规划》,合理布局原料基地和生产基地,优化硒食品精深加工区域规划布局;支持涉硒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不断提升涉硒企业转化增值能力;支持涉硒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建立大型企业集团或利益联结机制,提升涉硒企业引领行业发展能力;支持涉硒企业牵头成立科技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融合”一体化发展。

(2)提高科技支撑力。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和协同创新;加快构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硒产品创新技术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利;完善涉硒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州内现有涉硒科研资源、科技型龙头企业,打造国内权威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各类硒研发机构;持续推动硒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创建省级、国家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3)优化硒产品结构。依托优势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硒茶、硒粮油蔬果、硒畜禽水产、硒饮用水等精深加工的主导产品;坚持功能性食品发展导向,重点发展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老年营养食品和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食品及硒蛋白、硒多肽、硒多糖、硒代氨基酸等科技含量高、营养价值高的拳头产品;科学利用硒矿资源,有序推进开发硒生物肥料、硒食品原料及营养强化剂、硒日化用品等重点产品。

(4)全力打造硒品牌。进一步扩大“世界硒都·中国硒谷”影响力,充分发挥好“恩施硒茶”“恩施土豆”等区域公用品牌的效应,打造统领全州硒产品的区域公用品牌;积极推动地理标志类商标申报工作;积极挖掘品牌资源,大力支持企业或协会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通过招商引资推介、旅游推介、组织参展等合作交流平台大力推介恩施硒品牌、硒产品。

(5)创新营销模式。支持企业利用现代电子商务、新媒体等平台,建立多元化营销模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原则,深化硒博会市场化改革,积极打造“掌上硒博会”“天天硒博汇”平台;支持协会和企业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硒产品专营店和销售专柜;整合全州硒品牌和产品资源,与品牌电商合作开设州域及县市域硒产品特色专区,鼓励涉硒企业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品牌旗舰店;深化“硒品出山”“硒品入杭”等工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完善工厂及基地出口备案,拓展海外市场;大力培育硒产品商贸营销品牌,提升销售能力。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突出抓好规划引领

州发改委正在组织科学编制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工业经济发展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州经信局正在编制恩施州工业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州卫健委、州硒资源开发保护中心正在分别编制生物医药和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的“十四五”发展规划,目前均已完成初稿。下步我们将认真调研,充分听取和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力求做到规划具有前瞻性、可行性、操作性和科学性、指导性,促进“十四五”期间我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

1.聚焦细分领域,深化产业研究。目前州县细分领域产业集群的谋划虽已初具雏形,但围绕细分领域产业集群分行业进行研究的深度还不够,下步将分行业开展产业政策研究、产品加工方向研究、目标市场研究,进一步梳理和明确恩施州重点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布局谋划重点项目。

2.加强部门协作,确保规划同步。在重点产业谋划上,清洁能源、硒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均有专门部门负责“十四五”专项规划,发改、经信、自然资源和规划、卫健、农业农村、住建、硒资源开发保护等部门将加强联络、信息共享,在全州资源型工业细分产业的发展路径谋划上充分会商保持一致。

(二)突出抓好工业企业疫后重振

1.当好“店小二”。继续做好工业地产品“百企千品进央企”活动,帮助工业企业拓展市场。持续开展“123”企业家培训、企业家沙龙等活动,提升企业家能力素质。继续开展政、银、企担保合作,持续推进“企业氧舱”建设,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

2.落实惠企政策。加大国家、省、州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政策的知晓率和认可度;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及早落实隐形冠军企业奖补、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重点企业奖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能真正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

(三)突出抓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1.继续做好国家高新区创建申报工作。对标国家高新区评价体系,指导恩施高新区加强补短板工作,完善创建条件。积极争取科技部、省科技厅支持。衔接省科技厅安排专家到恩施高新区指导调研,争取科技部组织专家来恩施高新区现场调研论证,争取早日建成国家高新区。

2.引导支持工业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发挥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围绕建设“4+N”产业集群建设,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产品开发,转化科技成果。

3.支持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或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联合院士等优秀科学家及其团队共同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支持规上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支持立讯精密、达翔技术等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积极申报省级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和科技创新推广重点产品。

4.着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争取在高新区创建湖北省技术交易恩施分中心。提升硒谷、国创孵化器两个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能力,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精准化服务,征集科技型企业的技术需求,开展线上线下技术对接服务。加大国家、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力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和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

5.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宣传、辅导培训、指导服务。加强后备企业培育,加强招商引资企业跟踪服务,切实组织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力争“十四五”末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

恩施州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0年10月28日

主管领导姓名:杨 琼   联系电话:18971879003

经办人姓名:陈嘉涛      联系电话:13635743699

邮政编码:445000

抄    送:州督查考评办公室(2份)

         州政协提案委员会(2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