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栏目: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2-01-26
恩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州政府各部门:

《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州八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21年6月公开发布。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方案》印发给你们。各县市、各部门要对照分工方案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州直有关部门要将《纲要》中可分解到县市的约束性指标落实到各县市,加强预期性指标的跟踪分析和政策引导。要推进任务落地见效,对《纲要》重大工作任务提出年度滚动工作计划安排,纳入政府年度工作重点事项。要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各牵头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各责任单位要积极协作配合。要完善规划评估机制,适时开展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中期评估确需对《纲要》进行调整时,由州发改委提出调整方案并按程序报批。

恩施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月26日

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方案

一、主要指标分工

主  要  指  标

牵头单位

责  任  单  位

(一)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4年

州教育局

州人社局

(二)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完成省定目标

州发改委

州经信局、州生态环境局、州住建局、州交通运输局、州农业农村局

(三)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省定目标

州生态环境局

州发改委、州经信局、州住建局、州交通运输局

(四)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完成省定目标

州生态环境局

州发改委、州经信局、州住建局、州交通运输局、州市场监管局

(五)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100%

州生态环境局

州发改委、州经信局、州住建局、州交通运输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水利湖泊局、州乡村振兴局

(六)森林覆盖率达到66.15%

州林业局

州自然资源规划局

州发改委

(七)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于29亿斤

州农业农村局

州发改委

(八)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59万吨标煤

州发改委

州经信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住建局、州水利湖泊局

(九)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速7%

州发改委

(十)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0%

州经信局

(十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7%

州发改委

州商务局、州文旅局

(十二)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到12%

州发改委

(十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48亿元,年均增速11%

州商务局

(十四)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速11.6%

州财政局

州税务局

(十五)外贸进出口额达到1.56亿美元,年均增速10%

州商务局

(十六)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速31.7%

州文旅局

(十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6.3万元/人

州人社局

州发改委

州教育局、州科技局、州经信局

(十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56%,增长4个百分点

州住建局

州发改委、州自然资源规划局

(十九)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0.5%,增长0.3个百分点

州科技局

州发改委

州教育局、州经信局、州财政局、州政府国资委、州农业农村局

(二十)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5件

州市场监管局

州教育局、州科技局、州经信局、州政府国资委

(二十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

州发改委

州经信局、州委网信办

(二十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全体达到7.4%(其中,城镇:7%,农村:8%)

州发改委

州农业农村局

州财政局

(二十三)城镇调查失业率小于6%

州人社局

州发改委

(二十四)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人

州卫健委

州教育局、州人社局

(二十五)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

州人社局

州财政局

(二十六)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0.43个

州卫健委

州发改委

(二十七)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5岁

州卫健委

二、重大工程项目分工

重大工程项目

牵头单位

责 任 单 位

(一)智慧旅游建设行动(专栏2)

州文旅局

州发改委、州政务局、州市场监管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二)硒产业重点领域(专栏3)

州硒资源中心

州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

(三)生物医药重点领域(专栏4)

州卫健委

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

(四)“三纵四横多联”骨架高速公路网(专栏5)

州交通运输局

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五)恩施机场公司迁建和通用机场建设项目(专栏6)

州发改委

恩施机场公司、州财政局、州交通运输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六)州城“十大公园”规划布局(专栏7)

州住建局

州林业局、州水利湖泊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恩施市人民政府

(七)州级重点乡镇(专栏8)

州住建局

州发改委,各县市人民政府

(八)产业化提升“六个一批”行动(专栏9)

州农业农村局

州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

(九)保护传承乡村特色文化工程(专栏10)

州文旅局

州委宣传部、州发改委、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生态环境局、州民宗委、州林业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十)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专栏11)

州生态环境局

州经信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水利湖泊局、州林业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十一)优化营商环境十项行动(专栏12)

州优化办

州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

(十二)特色文化重点项目(专栏13)

州委宣传部

州文旅局、州民宗委,各县市人民政府

(十三)教育“十大工程”(专栏14)

州教育局

湖北民族大学、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州广播电视大学、湖北恩施学院,各县市人民政府

(十四)卫生健康“六大工程”(专栏15)

州卫健委

州医保局、州应急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三、主要任务分工

工作目标

重点任务

具  体  举  措

牵头单位

责  任  单  位

(一)壮大实体经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1.打造四大产业集群

围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国优质休闲康养基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旅游景区品质,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培育旅游新业态,完善旅游配套服务,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

州文旅局

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做强硒科技,唱响硒品牌,协同发展硒服务经济,将恩施州建成全国硒产业创新创造中心、国际硒产品集散交易中心、科学补硒宣传推广中心。

州硒资源中心

州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民族医药和医疗器械制造,推进生物医药与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延伸生物医药产业链。

州卫健委

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加快鄂西页岩气勘探开发综合示范区建设,推进页岩气、天然气勘探工业化开采,巩固发展水电产业,有序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

州发改委

州经信局

州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州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2.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推进恩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布局形成“1+8”电子信息产业园。推进装备制造数字化赋能,发展智能家居、关键基础件、钻头、阀门、炉具等制造业,壮大以精密数控机床为关键设备的通用机械零部件产业集群。整合非煤矿山,改造升级水泥产业,延伸发展钙基深加工产业,打造新型建材示范基地。鼓励各县(市)发展轻工纺织、工艺品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打造服装鞋帽、箱包、徽章等产业集群,壮大块状经济。

恩施高新区

州经信局

州住建局、州商务局(招商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突破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应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发展现代商贸、健康养老、家庭服务、房地产业和其他生活性服务业。

州发改委

州商务局、州经信局、州地方金融局、人行恩施州中心支行、州邮政管理局、州人社局、州文旅局、州民政局、州大数据中心、州卫健委、州住建局、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二)完善基础设施,构建现代网络体系

1.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

大力实施交通强州战略,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构建“七干两支”铁路网、“三纵四横多联”高速公路网、“六纵五横”国省干线公路网,推进景区交通建设,提质升级农村公路,加快恩施机场公司迁建和通用机场建设,推进“两江三河五港口”建设。

州交通运输局

州发改委

恩施机场公司、州铁路办、州文旅局、州水利湖泊局、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2.建设安全高效水利网

加快推进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强化防洪排涝能力,协调推进利川(腾龙洞)、建始、咸丰、鹤峰县城防洪工程,强化防洪排涝能力。加快建设建始蛇皮洞、巴东钟坝河、恩施杨柳溪、宣恩石马、鹤峰洞长湾等一批重点水源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提标升级,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完善水文站网布局,加强水利安全生产管理,推动万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信息化平台建设。

州水利湖泊局

州河库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州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设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州水文局、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3.建设清洁低碳能源网

推进电力输供通道和配供电设施建设,疏导清洁能源输送瓶颈,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争实施川气东送、西气东输忠武线利川市境内重点区域迁建改造工程,完善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实施天然气乡镇全覆盖工程。推进煤炭转运物流体系建设,强化能源设施维护和风险管控,强化能源运行综合协调。

州发改委

州经信局

国网恩施供电公司

州住建局

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4.建设智慧现代信息网

实施“新基建+”行动,以5G网络、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城市建设为重点,构建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智慧现代信息网。

州经信局

州发改委、州科技局、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三)优化区域布局,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1.优化区域发展布局

坚持一核支撑,推动恩施市、恩施高新区、宣恩县合力打造州域经济发展内核,大力实施“强州城”战略,全面提升州城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支持恩施高新区建设国家级高新区。强化两翼并进,打通“建巴鹤”“利咸来”快速通道,形成以建始县、巴东县、鹤峰县为东翼和以利川市、咸丰县、来凤县为西翼,打造助推恩施州高质量发展的东西两翼,支持建始县、巴东县、鹤峰县率先融入“宜荆荆恩”城市群,利川市、咸丰县、来凤县加快对接渝东南、渝东北城市群。推进全域协同,实行“一县一品”“一业一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的块状产业集群。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州发改委

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交通运输局、州住建局、州政务局、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三)优化区域布局,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2.提升州城龙头地位

优化空间结构,构筑“一带、两翼、三组团”空间格局,推进城市服务功能提档升级,建成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区域物流集散中心和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提升形象魅力,推进州城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提高建管水平,推进旧城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城区出口路和绕城路建设,推进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

州住建局

州发改委

州财政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交通运输局、州文旅局、州生态环境局、恩施高新区,恩施市人民政府

3.提升县城承载能力

优化城镇布局,坚持规划引领,注重因地制宜,严控过密过高建筑,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构建彰显山区地形特点、民族文化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品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山水园林城、民族风情城、精品旅游城,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推动民族风情元素与城镇建筑风貌融合。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人才、资本等要素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

州住建局

州发改委

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文旅局、州民宗委、州政务局、州生态环境局、州财政局、州人社局、州教育局、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4. 打造区域发展重要节点

充分发挥野三关镇独特区位和资源优势,打造恩施融入“宜荆荆恩”桥头堡。发挥椿木营乡、新塘乡、红土乡、官店镇、中营镇五个高山乡镇地缘相近、资源相同、气候相似的优势,打造乡村振兴区域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一批州级重点镇,推动发展基础好、交通条件优、带动能力强的乡镇做强做大,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集聚、环境风貌和城镇治理“五大提升工程”,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中心镇扩权赋能。

州发改委

州财政局、州交通运输局、州文旅局、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科技局、州人社局、州生态环境局、州政务局、州乡村振兴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5.做强做大县域经济

做强县(市)特色产业,推动各县(市)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打造一批市场竞争优势突出的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形成相对完整的特色产业集群。做强县城产业平台,加快恩施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加快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建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优化县域经济环境,探索推进强县扩权改革,优化行政管理体制,引导人才向县域流动,保障县域重大项目用地,加大金融倾斜力度,推动毗邻县协同发展。

州发改委

州经信局、州农业农村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交通运输局、州科技局、州市场监管局、州地方金融局、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四)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大力实施“一村一品+”行动,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提升安置区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强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稳定脱贫“331”工作模式,加强扶贫资产项目管理,充分发挥好东西部协作、山川协作、对口支援和社会力量帮扶作用,持续增强农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州乡村振兴局

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全域绿色战略和“一村一品+”行动,推动茶、烟、蔬、药、果、畜(禽)等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坚持“稳稻玉、扩土豆、增杂粮”,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与乡村旅游、康养、教育、互联网相融合。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乡村小微企业培育扶持机制,扶持壮大一批骨干型龙头企业,规范发展一批“六有”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打造农业示范品牌,提高品牌注册数量和含金量,加强原产地保护。强化科技支撑,加强本地优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强培训建设一支“一懂两爱”农业技术服务队伍。

州农业农村局

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3.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管理,科学规划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严格乡村建设规划许可,保护原生态村落和民族特色村寨。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巩固农村厕所革命成果,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大力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推进城乡“五网互联”,抓好“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巩固“村村通客车”成果,建设多功能的乡村物流站点。培育文明乡风,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体系,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加快推进殡葬改革,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州乡村振兴局

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成员单位、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四)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乡村土地利用管理政策体系、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大力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以县(市)为主、州级为辅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以奖代补”机制,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强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建立多层次、广覆盖、适度竞争、风险可控的现代乡村金融组织体系,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大对涉农保险的支持力度。

州农业农村局

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农业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成员单位、州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五)建设绿色恩施 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勘界落地,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严守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探索开展低碳试点,确保完成“十四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全力推进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创建世界地质公园。推进“山水林田库草”系统治理,加强裸露山体生态修复,推进河库长制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有序推进土壤治理与修复。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加强珍稀动植物保护,全面禁止非法猎捕、交易、运输野生动物等行为,严格落实长江、清江“十年禁渔”政策。

州生态环境局

州发改委、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公安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林业局、州水利湖泊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文旅局、州市场监管局、州商务局、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2.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大力推进散煤治理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统筹开展油、路、车治理和机动车船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城市扬尘管控,加强露天焚烧监管和秸秆综合利用。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重点流域与小流域综合治理行动,切实推进矿井涌水治理、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活污水治理,加强港口码头和船舶污染防治,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和排污总量控制。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严格落实重度污染耕地管控要求,统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协同控制。

州生态环境局

州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成员单位、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五)建设绿色恩施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3.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绿色矿山,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推行绿色生活方式,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推进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城市和各类节水载体建设,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活动,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总结凝练恩施特色“两山”实践经验和“两山”转化模式,打造恩施特色“两山”文化品牌。

州发改委

州生态环境局

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

4.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构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完成全州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开展乡镇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试点,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绿色金融地方标准,建设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探索建立县域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完善绿色发展考评机制。

州生态环境局

州发改委

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林业局、州地方金融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六)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发展新动能

1.加强创新体系建设

进一步理顺恩施高新区体制机制,加快恩施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步伐。加快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搭建国家级硒研究中心,加强硒领域基础研究、标准研究、应用研究,加快湖北恩施道地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推进有机茶产业技术研究院、藤茶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实施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开展“千企联百校”活动,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州科技局

州发改委、州农业农村局、州经信局、州市场监管局、州硒资源中心、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强化企业科技投入,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小微企业。

州经信局

州科技局、州科协、州工商联、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3.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深入推进人才强州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州委组织部

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4.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政府服务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等机制,推行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度。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加强创新服务供给,推进科技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

州科技局

州经信局、州财政局、州地方金融局、人行恩施州中心支行、州人社局、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六)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发展新动能

5.加快建设数字恩施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全州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服务手段数字化、智慧化。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政府向数字化、服务向精准化、管理向高效化转型,构建“1+2+N”数字政府建设技术框架。推进数字社会建设,建设社会服务领域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推动数字技术在公共服务、生活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全面融合。

州政务局

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七)推进全面开放,打造内陆开放重要节点

1.促进消费扩容升级

扩大消费规模,吸引外来消费,培育本地消费,全面促进旅游消费、康养消费、农村消费和新型消费。提档升级消费平台,完善中心城区和新建大型居住区的社区商业配套,加快提升社区商业服务质量水平。适应城市空间、人口结构、消费需求多元化的趋势,优化创新消费模式。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实施“恩施生产”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农村日常消费品质量监督检查,加强商业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市场价格行为监管。

州发改委

州市场监管局、州文旅局、州商务局、州农业农村局、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2.精准扩大有效投资

按照“突出产业、聚焦工业、引链建群、绿色发展”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项目,搭建对外开放交流平台,实施“恩商回归”工程。推进重点领域投资,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等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规范和加强政府投资管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拓宽投资融资渠道,争取更多的中央和省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探索和创新重大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

州发改委

州财政局、州商务局、州住建局、州经信局、州地方金融局、州文旅局、州硒资源中心、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3.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化、高效率、低成本的流通网络,畅通商贸流通渠道,提升供应链服务能力,促进商品和服务跨区域流通,推动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

州交通运输局

州发改委、州商务局、州水利湖泊局、州铁路办、州邮政管理局、恩施机场公司、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4.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通道,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不断拓宽开放领域和空间,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合作新局面,把恩施州建成内陆开放重要节点。

州商务局

恩施机场公司、州税务局、州铁路办、恩施海关、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八)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

1.深化要素市场改革

建立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主导产业聚集,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企事业单位人才流动机制,加强工业用地保障。推进要素市场化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市场决定机制、城镇建设用地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加快技术交易平台建设,构建全州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

州发改委

州委组织部、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人社局、恩施银保监分局、州地方金融局、州科技局、州政务局、州公安局、州市场监管局、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2.加强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州财政局

州税务局

州地方金融局

恩施银保监分局、州政府国资委、人行恩施州中心支行、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一流政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州、县(市)、乡(镇)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加强乡村政务服务创新,优化用水用电用气公共服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打造一流市场环境,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加大招投标改革力度,规范涉企收费,坚决取缔没有依据的收费项目,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打造一流法治环境,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加强信用法治保障,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州优化办

州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4.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加快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落实国家和省惠企政策,推行差异化信贷政策,发挥民间投资的主体作用。

州经信局

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州政府国资委、州工商联、州财政局、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九)繁荣民族文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1.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持续开展文明创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提升国民文化素养。

州委宣传部

州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

2.保护传承特色文化

加强特色文化保护利用,深入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和利用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等资源,擦亮三张文化名片,彰显恩施文化魅力。

州委宣传部

州文旅局、州民宗委,各县市人民政府

(九)繁荣民族文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3.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全州“四馆三场两中心”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路,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档升级广电事业,升级优化广电设施,推动智慧广电建设。推进新闻出版业转型,发挥“互联网+”“智能+”效应,推动报纸、期刊、出版与移动网络、移动端等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推进体育强州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发展民间传统体育,提升体育办赛水平,健全体育设施共建共享机制。

州文旅局

州委宣传部、州民宗委、州大数据中心、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4.繁荣发展文化产业

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网络影视、动漫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等产业深入融合,健全特色文化产品营销体系。构筑文化产业平台,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打造一批文化特点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乡镇和村庄。培育文化产业主体,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入,孵化一批小微文创企业。

州委宣传部

州文旅局

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成员单位、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5.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巩固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州民宗委

各县市人民政府

(十)坚持以人为本,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1.稳定就业促进增收

实施就业提升计划,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抓好“能人返乡、专家联姻、博士引进”三项行动,建好恩施州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全面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面优化就业服务,围绕重点群体、重点区域、重点平台和重点企业,优化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落实和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发挥好第三次分配作用。

州人社局

州委组织部、州发改委、州农业农村局、州民政局、州教育局、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十)坚持以人为本,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2.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推进各阶段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高中阶段普及多样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设智慧校园,实施重点学科培植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创建全省一流大学。稳步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教育办学体制,强化教学研究,推进教育评价和督导改革,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大终身学习理念宣传,构建方式灵活、资源丰富、学习便捷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州教育局

州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州委老干部局、恩施高新区、湖北民族大学、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州广播电视大学、湖北恩施学院,各县市人民政府

3.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建设急危重症救治、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公共卫生应急储备中心。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持恩施州中心医院、民大医院等打造“名院、名科”,建设武陵山区域医疗中心,全面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深入推进中医药强州建设,完善中医医院建设和中医科室设置,建成武陵山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

州卫健委

州发改委、州医保局、州应急局、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4.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多层次社保制度,推进社保转移接续便捷通畅,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织密织牢社会救助网络,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完善低保对象认定体系,加强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强化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健全退役军人教育管理机制,支持自主创业,做好优待抚恤。

州人社局

州卫健委、州民政局、州医保局、州退役军人局、州残联、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5.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优化生育政策,健全关爱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实现青少年、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州民政局

州卫健委

州发改委、州妇联、团州委、州残联,各县市人民政府

(十一)完善治理体系,推进州域治理现代化

1.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快法治恩施建设,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州委政法委

州委组织部

州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民主法治领域改革专项小组成员单位、州委依法治州委员会成员单位、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2.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好用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三支队伍”。推进“大数据+基层社会治理”,建好“两个中心”、“雪亮工程”,深化平安恩施建设。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规范社会组织准入门槛,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和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州委组织部

州委政法委

州民政局、州司法局、州政务局、州大数据中心、州公安局、州信访局、团州委、州妇联、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3.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优化升级恩施州公共信用平台,完善信用信息目录。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规范信用红黑名单的认定公示和退出机制,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完善激励和惩戒措施清单,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协同机制。构建信用新型监管机制,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全面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培育壮大信用服务市场,建立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合作机制,引进培育一批优质信用服务机构,提供高质量信用服务产品。

州发改委

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十一)完善治理体系,推进州域治理现代化

4.强化公共安全保障

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建立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强化国家安全审查、监管和执法,深入抓好政治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推进“智慧动员”、民兵训练保障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经济安全,严格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坚持“房住不炒”理念,推进网络安全系统能力建设,加强城市安全保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加快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大应急队伍和应急装备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深入推进平安恩施建设,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强化人防物防技防。

州委政法委

州发改委

州应急局

州市场监管局

州委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州防范化解政治和社会领域重大风险指挥部成员单位、州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重大风险指挥部成员单位、州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州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领域重大风险指挥部成员单位、州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州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州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州委平安恩施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恩施高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

5.完善应急保障体系

提高灾害监测水平,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基地,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建立体系健全、权责清晰、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

州应急局

州气象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财政局,各县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