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的力量一片林的信仰
栏目: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3-06-13
一棵树的力量一片林的信仰

海拔1800多米的巴东县绿葱坡镇三尖观林场,高山奇寒,乱石嶙峋,荆棘满地,人迹罕至,人称“背脚子不敢打杵、货担子不敢摇鼓”。

1968年,李能阳的父亲李正国转业到当时的九盘公社任党委书记,组织了“消灭荒山绿化祖国”千人大会战,他带领1000余名群众种下500余亩树。如今,这些树已长到大碗口那么粗,成了三尖观林场的一部分。

众人栽树的场面,让年仅5岁的李能阳毕生难忘。他小小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护林的种子。

童年,李能阳经常和父亲一起巡林,父亲给他讲目光所及每一棵树和它背后的故事。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父亲经常教导李能阳的话,他至今铭记。

在父亲临终前一个月,父亲撑着身子问李能阳:“你在林场当场长已20多年了,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无论多难,我都要守着林场。”李能阳回答。

父亲点了点头,舒了口气说:“去吧,去守着那片林,不用守着我。”

李能阳的儿子李飞见证了爷爷对父亲的嘱托,原本不理解父亲工作的他,决定陪伴在父亲身边。

2006年,李飞成了林场的免费劳动力,什么苦活累活都抢着干,当场长的父亲却没有给他发过一分钱工资。

2007年,在李能阳带领下,林场开始试验林下种植黄连。当黄连试验成活时,李飞搬来四盆黄连、两把藤椅,在林场大门口和父亲拍了一张合照。照片上帅气的脸庞和现在两颊高原红的李飞大不一样,以至于难以辨认出他们是同一个人。

2008年,李飞申请入党,成了一名党员。李飞栽树、巡林的样子也和父亲越来越像。

在李能阳珍藏的照片中,有一张10年前的林场职工合影。如今,还有2人坚持在林场帮工。

李能桃是李能阳的亲妹妹,也是林场职工。“我们早上六点半就上工,想尽办法在陡坡、岩缝、山坳中栽树。”她说,哥哥带领大家从天亮干到天黑,渐渐地,树苗“霸占”了茅草地。

87岁的老护林员张祚双回忆那段造林史时说:“李能阳第一个上山,最后一个下山,栽树有股狠劲儿。”

1万多个日子,李能阳带领护林人在贫瘠的山坡、沟谷种活近200万棵树,1.38万亩人工林在“鄂西屋脊”争先恐后地生长。放眼望去,一棵棵笔直大树如万箭齐发冲向天际。

“林场虽高寒,造林护绿的温度一直很高!”手指上、手掌上共缠着6张创可贴,创可贴下面冒血的裂口还泛着绿,闻上去一股青草味。李能阳的脚踝也因为风湿,鼓出一个乒乓球大的包,手腕也肿得变形。但这些,丝毫逼退不了他护林的热情。

每一片林哪年栽苗、哪年丰山,李能阳如数家珍。

“这棵树114岁,那3棵56岁,这片林20岁,那片林12岁……”李能阳像父亲炫耀孩子考上重点大学一样,满脸骄傲。

绿葱坡镇林业站老站长石永林估算,三尖观林场林木价值已超亿元。无论是职工工资无着落,还是负债20万元,李能阳都没有砍过一棵树卖钱。

林场驻地前有一棵高大的厚朴树,今年114岁。李能阳喜欢在树下乘凉,仰望树干向上、阳光透枝。

上个世纪90年代,林场穷得揭不开锅,在罕见“万元户”的年代,有人以8000元高价购买这棵树,被李能阳坚决拒绝。

他说:“植树更要护树,要以有限生命守护绿色生命!”担心古树被人偷盗,他和职工们在枝梢安上风铃、树下栽满刺藤。

种下一棵树,管好一片林。没有条件成功,创造条件也要干成。

红豆杉号称“植物大熊猫”,属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育苗是一项技术难题。李能阳尝试7月采种、晾晒微干,再沙藏、保湿半年,次年春天均匀播种到疏松、透气的森林土壤中,红豆杉种子奇迹般破壳了。

“和育苗较真上了,他有一种钢铁般意志,天天泡在苗圃里!”林场职工李安俊说。

5年试种、失败3次,李能阳手捧红豆杉树苗,高兴得像个孩子。目前,李能阳已成功育苗杉树、椿树、漆树、厚朴树等10余种树,苗圃基地也增至50余亩。

李能桃在林场干了半辈子,她说:“哥哥把林业时代精神传递给了我们。”

2019年、2020年,县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相继在三尖观林场挂牌,县林业部门也在林场争创打造“省级林下经济试点”,“林业+药材+康养”模式正渐渐打开“林海春天”。

俯瞰三尖观林场,一棵棵树形似哨兵方阵,头顶蓝天、根立青山。大风吹过,松涛阵阵,如响亮的口号。一棵树的力量,一片林的信仰,在八百里巴东,李能阳筑起“两山”实践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