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印发《在“抗疫”和“保供”工作中做好县级生活生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管理的行动方案(试行)》的通知
栏目: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1-05-20
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印发《在“抗疫”和“保供”工作中做好县级生活生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管理的行动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县供销社,省社资产公司及各出资企业,机关各处室:

现将《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在“抗疫”和“保供”工作中做好县级生活生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管理的行动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贯彻落实。


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

2020年3月9日


在“抗疫”和“保供”工作中做好县级

生活生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管理的行动方案

(试行)

按照省防指15号、24号文件精神,以供销社现有网络为载体,建设县级生活生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是省委、省政府在“抗疫”和“保供”工作中,登高望远,科学指挥的关键决断、治本之策。为认真贯彻全国总社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本着平时抓市场、战时抓供给的原则,提出如下行动方案:

一、主要作用

(一)建成保供“稳定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市场失灵,供销系统补位。有效缓解物资供需矛盾,及时向社会公开物资储备数据,确保保障渠道托底,不断货、不脱销,不假冒。帮助实现群众心理托底,避免恐慌性抢购。

(二)建成稳价“压舱石”。采取省外调运增品种、调结构,省内供销专业合作社自产保生鲜,保货足。一旦市场价格高于去年同期,就地投放,平抑物价,努力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提升,从“能买到”向“价格实惠”的提升。

(三)建成产销“对接地”。发挥供销社扎根农村、联结城乡优势,做好两个对接:一是农产品进城对接。组织领办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832扶贫消费平台、中百、武商、供销e家、武汉供销电商等对接,解决市民买菜、鱼、肉、蛋难的问题;二是工业品下乡对接。加强配送龙头企业与乡镇基层社、超市和村级综合服务社对接,解决村民日常急需的问题,进一步体现供销社在“工农产业融合、城乡双向流通”的价值和作用。

(四)建成滞销“储备库”。一是注重发挥集散辐射功能。联购联销联储,提升配给能力,一个储备中心覆盖2-3个乡镇甚至相邻的多个县,为稳定市场提供可靠支撑。二是注重强化冷链物流功能。全省供销农批市场、地头冷库等冷链设施大力开展滞销农产品收储,打好抗疫供应“时间差”。

(五)建成战时“应急仓”。在应急时刻,利用供销社的品牌公信力和体系优势,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种植养殖大户、经销商、超市和城乡社区紧密链接起来,形成信息共享、集中采购、批量运输、分散配送、预约取货的应急保供新模式,变“线下”为”线上”、“自购”为“代购”、“直供”为“点供”、“被动”为“主动”,帮助解决产销脱节、农产品滞销等买难卖难的痛点、难点问题。

二、主要储备功能、储备量、保供时间

一是农村生活物资。储备阶段性急需的生活物资:粮、油、肉、蛋、菜。成品粮、食用油储备保持在30天以上周转量,猪肉(冷鲜肉、储备冻肉)、鸡蛋的库存保持12天以上周转量,蔬菜库存保持4天以上周转量。扩大牛肉、羊肉、禽肉、水产品等储备供应。农村主要生活品货物量在7-11天。

二是农业生产资料。储备化肥、农药、种子、农膜、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储备基本保供时间3个月左右。

三是防疫救灾物资。基本防护物资包括口罩、一次性手套、民用防护服、消毒液、洗手液、喷雾器等。

四是药品。主要由供销社有药品经营资质的企业储备。  

五是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编织袋、复膜编织布、救生衣、应急灯、水泵、深井泵、移动净水设备、储水罐、救生器材等。

三、主要建设模式

1、“农批市场”型。以供销系统农批大市场为依托,建立应急储备中心。

2、“物流中心”型。以各市县供销e家等仓储物流中心为主体,建设应急储备中心。

3、“出资企业”型。以供销社出资企业为主体,负责农村生活生产物资保供,建立应急保障体系。

4、“专业合作社”型。以供销社领办创办的专业合作社建设生活物资应急储备中心,为城区超市、居民配送蔬菜、米面油等生活物资。

5、电商平台“云仓”型。通过电商平台的信息管理,依托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共同建立产、供、销、配供应链。

6、“联合社会”型。采取政府主导、财政补助方式,由县供销社牵头,联合当地实力企业合作建设粮油、副食、牛奶及生鲜冷链物流四类县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

7、“政(府)”建“供(销)”管型。由政府出资建设县级生活物资应急储备中心,交由供销社管理运营。

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其他建设模式。

四、建设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

(一)储备中心选址

各地供销社要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依托现有仓库、商超、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商公司等资产、经营设施等进行建设和提升,达到运行有序、高效可靠的目标。

(二)统一标识和名称

统一规范使用中国供销社LOGO,名称:XX县(市、区)生活生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

(三)分类建库

建设初期,各地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因地制宜建立储备种类目录清单,对粮、油、肉、蛋、菜等物资进行分类分库储备,做到堆码规范、标识清晰、运转顺畅。

(四)硬件设施

各地供销社要根据各地人口、地域和存载量,对中心应具备的功能、体量、投资额进行科学测算和规划。

1、分类设置成品粮、食用油等专门仓库,场地面积不小于10000平米。根据储存数量、品种、时间,采取自建、共建、租用等方式科学配置相应容量的高温、低温、急冻类型冷库设施。

2、有条件的可配套配送车10台以上,争取社会共建。

3、逐步推行使用标准化的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装备设施、工具器具、作业流程、物流计量、信息系统等,使用农村物流运输的托盘、集装篮、笼车等标准化运载单元和专业化包装、分拣、装卸设备。

(五)储备方式

根据储备物资种类视不同情况采取实物储备、活体储备、协议储备、动态周转相结合的储备方式。适时调整、优化储备种类、数量、运营模式。

(六)规范管理

1、制度管理:制定采购、财务、调运、安全、卫生等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协调调度程序,优化信息流程、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推进应急生产、流通、储备、运输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和应急信息交换、数据共享。

2、安全管理:配备质检、防疫、消防等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严格质量检测、卫生防疫、消防安全等措施。

3、运营管理:县级供销社负责指导监督管理储备中心经营主体规范运行。应急物资使用实行统一调度、动态管理。市级供销社加强对县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体系建设的指导、监督、检查。                                                                      

(七)支持政策

省供销社负责争取省委省政府补贴、周转金贴息及抗疫费用补贴、纳入重点保供企业名录等支持政策。各级供销社也要主动对接落实落地国家、省里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出台相应的配套支持政策和社会各界支持。

五、经营配送方式

各地供销社在抗疫隔离期间,可采取“两直、双线、无接触”模式。即:直接切入、直插到底,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服务上门、无接触交货,努力打通城乡配送“最后一米”。

(一)入驻官方平台。推出当地储备中心+专业合作社+电商服务APP,进驻政府或官方传媒服务平台或官方微信公众号,让供销社社区保供突击队与社区服务平台无缝对接。

(二)自建对接平台。可利用供销e家、“供销集市”平台,增加功能模块,将各地自建的“供销社农超对接供求平台”集成,达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

(三)龙头企业配送。龙头商超企业开展移动“菜篮子”工程,线上接单,统一调度,采用“县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乡镇商超--村组(社区)”配送模式,保障农村生活物资供应。

六、工作要求

(一)把中心建设作为“一面镜子”。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发11号文件五年来,各市州县供销社综合改革的质量和成败如何,能不能体现供销机构贡献、供销责任担当、供销治理能力,这次是一面镜子;关键时刻,切实扛起保供“国家队、主渠道、主力军”责任。各级供销社是否“抓得住、用得上、信得过”,是不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和综合平台,这次是一次大考。

(二)坚持“三不”工作状态。即:不等、不靠、不讲条件。“宁可建而不用,不可用而无供”,先动手,不观望,无问西东,不计成本,不掉链子,主动出战,积极服务农村生产、生活物资保供稳价。

(三)破解“两个关键”。一是“融资”:做好项目建设、升级改造规划,争取纳入发改委、商务部门等部门项目库,争取项目资金、政府债券、商业银行等优惠贷款支持。二是“配送”。通过整合系统网络资源、与专业物流企业对接等方式,完善配送体系。

(四)落实战时机制。全省供销干部职工化危为机,枕戈待旦,投入战时行动、战时节奏。各级供销社党组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坚持战时工作法,调动系统一切资源力量,致力打赢供销系统防疫“阻击战”和物资后勤“保供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