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州”应知应会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3-08-30
恩施州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州”应知应会

2019年5月,中央依法治国办印发《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提出从2019年启动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评估认定开始,每两年开展一次,梯次推进,树立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标杆。

今年,中央依法治国办将组织开展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省委依法治省办将先期启动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

要想摘得“国标”,务必先过“省考”。按照州委、州政府部署要求,州本级政府要全力争创第三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州。

为进一步提高全州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州委依法治州办收集整理了法治政府建设相关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全力以赴,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恩施、法治恩施!


1.习近平法治思想最初是在什么会议上提出来的?

答:在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我们党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

2.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3.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答:“十一个坚持”。①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④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⑤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⑥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⑦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⑧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⑨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⑩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⑪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4.中国新时期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答: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什么?

答:“四个全面”,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6.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答:法治。

7.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答:公平正义。

8.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答:坚持党的领导。

9.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答: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10.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1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什么?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什么?

答: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1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什么?

答:建设法治政府。

13.法治建设的“一规划两纲要”是指?

答:《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

14.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对法治政府的定义?

答: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15.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到2025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各地区各层级法治政府建设协调并进,更多地区实现率先突破,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16.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的要求?

答: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着力实现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把该管的事务管好、管到位,基本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

17.法治政府建设的几大任务是什么?

答:有九大任务。①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②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③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④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⑤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⑥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⑦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⑧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⑨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

18.法治政府建设的战略定位是什么?

答: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对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19.如何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每年召开部署安排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的专题会议不少于1次。

每年3月1日之前,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应当向本级党委和政府、上一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同时抄送本级督察单位;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向上一级党委和政府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同时抄送上一级督察单位。

20.《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确定的督察对象有哪些?

答:地方各级党委、地方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政府部门的党组织;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21.《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组织实施督察工作的主体是谁?

答: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和地方各级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组织开展。

22.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②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③上一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④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⑤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23.每年4月1日之前,地方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的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应当通过何种方式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答:通过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24.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①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②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善;③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④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⑤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⑥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⑦重大突发事件依法预防处置;⑧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⑨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落实到位。

25.法治政府建设的“五治”指的是什么?

答:“五治”指的是法治、精治、善治、智治和政治。

法治强调实体合法与程序合法并重的底线性要求;精治旨在解决对行政裁量权的有效规制促进个案正义以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兼具力度与温度的以人为本的高水平执法;善治着重解决政府缺位、越位和错位等问题,着力实现政府职能深层次转变,以实现社会共治目标;智治突出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的科技保障,大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水平,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攻克法治政府建设痛点、难点和堵点;政治则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构成中国特色法治政府建设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

26.党委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应当履行哪些职责?

答:(1)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本地区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将法治建设纳入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

(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

(3)严格依法依规决策,落实党委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加强对党委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

(4)支持本级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依法办事,不得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

(5)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政法机关领导班子建设;

(6)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法治氛围。

27.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应当履行哪些职责?

答:(1)加强对本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重大问题,为推进法治建设提供保障、创造条件;

(2)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依法制定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3)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4)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行政,推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

(5)自觉维护司法权威,认真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

(6)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组织实施普法规划,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

28.如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答:(1)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湖北省营商环境问题投诉联动处理办法》,全面清理废除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特别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

(2)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

(3)坚持守信践诺,强化政府诚信建设,严格兑现向行政相对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

(4)对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依法依规进行补偿;

(5)不存在干预企业依法自主经营活动的行为。

29.如何理解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答:(1)法治架起“防护网”。法治能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而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产权就是保护生产力。

(2)法治竖起“边界线”。法治能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化手段,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

(3)法治托起“公平秤”。只有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才能构建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造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最大限度减少欺诈、违约、制假售假、投机取巧等不规范行为,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30.如何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答:(1)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

(2)强化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和考查。

3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①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②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③优化政府组织结构;④完善宏观调控;⑤加强市场监管;⑥创新社会治理;

⑦优化公共服务;⑧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32.什么是“放管服”改革?

答:“放管服”改革指的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33.什么是行政审批?

答:行政审批是指行政机关(包括有行政审批权的其他组织)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经过依法审查,采取“批准”“同意”“年检”发放证照等方式,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资质、确认特定民事关系或者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行为。

34.什么是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

答: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开展行政审批时,要求申请人委托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开展的作为行政审批受理条件的有偿服务,包括各类技术审查、论证、评估、评价、检验、检测、鉴证、鉴定、证明、咨询、试验等。

35.什么是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答: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向行政机关申请办理行政事项时,行政机关以书面形式(含电子文本,下同)将证明义务、证明内容以及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人书面承诺已经符合告知的相关要求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不再索要有关证明并依据书面承诺办理相关行政事项的工作机制。

36.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要推进什么法定化?

答: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37.什么是“双随机、一公开”?

答:“双随机、一公开”就是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38.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

答: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遵循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则。

39.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期限?

答: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要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

40.政府信息不予公开的情形包括哪些?

答:(1)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以及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2)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不得公开。但是,第三方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予以公开。

(3)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信息,包括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内部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不予公开。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讨论记录、过程稿、磋商信函、请示报告等过程性信息以及行政执法案卷信息,可以不予公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上述信息应当公开的,从其规定。

41.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的情形包括哪些?

答:(1)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职能;

(2)不及时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3)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其他情形。

42.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会被追究什么责任?

答:行政机关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的,由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3.什么是地方政府规章?

答: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44.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哪些事项作出规定?

答:(1)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2)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事项。

45.地方政府规章制定程序是什么?

答:(1)立项;(2)起草;(3)审查;(4)决定;(5)公布。

46.什么是行政规范性文件?

答: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是指除政府规章以外,由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法律法规授权实施公共管理的组织,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的,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的公文。

47.如何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督管理?

答:①严禁越权发文、严控发文数量。②把握好“严格制发程序、认真评估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严格审核把关、坚持集体审议、及时公开发布”等6个环节。③健全责任机制、强化备案监督、加强督查考核等。④未经合法性审核或经审核不合法的文件不得提交集体审议

48.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包括哪些?

答:(1)制定有关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2)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规划;

(3)制定开发利用、保护重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4)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实施的重大公共建设项目;

(5)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49.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答: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50.什么情况下的重大行政决策草案不得提交讨论?

答:决策草案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决策机关讨论。

51.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制度落实到位,集体讨论率达到多少?

答:100%

52.什么是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

答:决策机关违反《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造成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当及时作出决策而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应当倒查责任,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对决策机关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53.为什么要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答:(1)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2)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水平;

(3)有利于增强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

(4)有利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54.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55.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措施是什么?

答: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保障。

56.什么是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答: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57.什么是行政执法公示?

答:行政执法公示是指行政执法机关通过一定载体和方式,在事前、事中、事后主动向社会公众和行政相对人公开行政执法信息,自觉接受监督的活动。

58.什么是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

答: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是指行政执法机关采取文字记录、音像记录的方式,对执法程序启动、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等环节进行记录的活动。

59.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包括哪种方式?

答: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包括文字记录和音像记录,以文字记录为主体,以音像记录为辅助,执法记录仪记录只是音像记录方式的一种,不能认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就是执法记录仪记录。

60.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涉及哪几类行政执法行为?

答: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涉及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征用、工伤认定等行政执法行为。

61.法制审核是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必经程序吗?

答:法制审核是行政机关作出重大执法决定必经程序,行政执法机关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前,应当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

62.一般情况下,违法行为在多少时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答:两年。

63.在行政处罚中,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将给予较重的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怎么做?

答:由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64.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多少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多少日?

答:30日,30日。

65.行政强制措施权是否可以委托?

答:不能。

66.除非紧急情况,行政机关不得在什么情况下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答: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

67.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需要告知当事人哪些内容?

答: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

68.行政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是否可以因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或者申辩而加重处罚?

答:不能。

69.什么是“一事不再罚”?

答: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

70.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享有什么权利?

答:应当告知当事人享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71.什么是行政强制?

答: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维护国家与社会的管理秩序,保证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依法采取强制手段或依法申请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手段迫使行政相对人履行特定行政法上的义务或者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强制分为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72.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哪些?

答:①限制公民人身自由;②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③扣押财物;④冻结存款、汇款;⑤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73.对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应当如何处理?

答: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损毁。

74.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行政机关如何处理?

答: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75.问: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多少日内,到指定的银行或者通过什么方式缴纳罚款?

答:十五日,电子支付系统。

76.什么是行政复议?

答: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制度。

77.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

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78.什么是行政诉讼?

答: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79.行政诉讼的期限?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80.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什么情况处理?

答:按照撤诉处理。

81.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是否可以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

答:不可以。

82.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目标之一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什么权利?

答: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83.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措施是什么?

答: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纠错问责和行政赔偿机制;加快建设廉洁政府。

84.如何处理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

答: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和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检察建议应当100%按规定回复。

85.坚持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要完善哪些机制?

答:推动完善信访、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86.什么是行政调解?

答:行政调解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职权范围内,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通过沟通、说服、协调、劝导,促使各方当事人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争议纠纷的活动。

87.如何加强行政调解工作?

答:依法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交通损害赔偿、治安管理、环境污染、社会保障、房屋土地征收、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行政调解,及时妥善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各职能部门规范行政调解范围和程序,组织做好教育培训,提升行政调解工作水平。坚持“三调”联动,推进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

88.如何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

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各地区各部门防范化解本地区本领域重大风险责任。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强化突发事件依法分级分类施策,增强应急处置的针对性实效性。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置程序和协调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注重提升依法预防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和快速反应能力。加强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危机沟通,完善公共舆情应对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突发事件哄抬物价、囤积居奇、造谣滋事、制假售假等扰乱社会秩序行为。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增强应急处置法治意识。

89.什么是公共法律服务?

答:公共法律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基本法律需求而提供的法律服务、服务保障措施以及其他相关服务事项。公共法律服务主要包括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法律查询、法律便利、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村(居)法律顾问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

9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法律服务的“两快两全”指示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

91.“法律七进”指哪“七进”?

答:“法律七进”指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村)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进万家。

92.国家宪法日是哪天?

答:12月4日。

93.哪些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要进行宪法宣誓?

答: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94.我国宪法经历了几次修改?

答:五次。

95.宪法的地位是什么

答: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2.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3.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4.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5.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96.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大法,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共制定颁布了四部宪法,现行宪法是哪部宪法?

答:“八二”宪法。

97.哪一年“依法治国”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写入宪法?

答:1999年“依法治国”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写入宪法。

98.现行宪法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哪个机关?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9.根据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否有宗教信仰自由?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100.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的主体?

答: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