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侗族乡小红岩村:“三抓”绽放“平安花”
栏目: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4-03-22
芭蕉侗族乡小红岩村:“三抓”绽放“平安花”

(通讯员 黄威 刘文涛)3月,走进芭蕉侗族乡小红岩村,春日煦煦,春景熙熙,春耕忙忙,房前屋后整洁干净,左邻右舍往来和睦,一幅其乐融融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恩施市司法局驻芭蕉侗族乡小红岩村“尖刀班”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司法职能,深化共同缔造,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广泛凝聚群众力量,织密织牢矛盾纠纷联防联控联调网络,持续筑牢基层平安稳定防线。2023年,小红岩村被评为芭蕉侗族乡全乡唯一一个平安村。

抓党的建设 夯实“平安之基”

“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近年来,小红岩村持续强化党的建设,把政治引领贯穿“平安村组”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利用村干部、驻村辅警、法律顾问、乡村“法律明白人”等各类基层治理资源,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纵向上,建立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三级组织架构,健全权责明晰的治理体系,重点围绕队伍建设、制度完善、群众评价等内容,推动组织提升、党员争先、党风清廉,增强村党支部的组织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横向上,不断吸纳乡贤能人、创业能手、上进青年等人员进入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实行驻片包保负责制,全村37名党员下沉各自所属片区与农户结对,当好政策宣传员、平安守护员、文明倡导员、环境监督员、民意收集员,以干带群,以点带面,逐渐形成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群众自觉参与创建的基层治理体系。

抓法治宣传 凝聚“平安之识”

法治兴,乡村宁。“农村矛盾纠纷多发,究其根源,还是在于法治思维尚未完全形成和牢固。”恩施市司法局驻芭蕉侗族乡小红岩村第一书记王庭鲸说。

聚焦“关键少数”。“尖刀班”利用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契机,邀请律师为村干部开展法治培训,在日常村务工作和纠纷化解中实时普法,增强他们运用法治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向“绝大多数”,开展“一月一主题”精准普法,针对“三农”领域的热点问题、农村生产生活常见的高频问题、农民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提供政策解读、法治宣讲、法律咨询。利用微信群每日推介与农民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打造村组法治文化阵地空间,开展群众性法治文艺演出活动,推动法治元素融入村民日常生活,让其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提升法治素养。

立足“独特村情”。小红岩村山大人稀,村民居住分散,交通较为落后,要真正实现法治宣传教育“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单靠组织几场群众性活动远远不够。为此,“尖刀班”协同村支两委全员下沉、全面走访,每到一户,听诉求、记需求、讲政策、说法律、解疑虑,把打通“最后一公里”推向服务群众“零距离”,让法治宣传教育在一步一个脚印中走深走实。

抓矛盾化解 深化“平安之治”

“拖欠3年的工资终于拿到手了!”2023年10月30日,经过小红岩村“尖刀班”与欠债者胡某某的反复沟通,与恩施市法律援助中心、白杨法庭等多家单位的持续对接,历经调解、法律援助、起诉审判、强制执行,小红岩村村民崔某某、张某某等5人终于成功拿到胡某某拖欠3年的工资。

这是小红岩村“尖刀班”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小红岩村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广泛吸纳驻村辅警、乡贤能人、乡村“法律明白人”、退休“五老”等人员,组建“和事佬”矛盾纠纷调解队,对村内矛盾纠纷、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摸排,充分发挥组长“矛盾纠纷调解员、安全风险排查员、情报信息收集员、重点人员稳控员、普法守法宣传员”的作用,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

“一旦发现矛盾纠纷,工作人员会立即在微信群内进行通报,村委会、‘尖刀班’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能够当场化解的当场进行调解,短时间内无法化解的,先进行事态稳控,避免矛盾升级,而后我们会集体研判、联合多方力量集中攻坚,确保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小红岩村党支部书记曾明海说。

2023年,小红岩村警情、案情同比下降50%,无社情、舆情、稳情发生,无到市级及以上部门信访案件,无极端案(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乡村平安稳定得到有力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