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经信局“比抓强促”改革项目工作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0-12-30
州经信局“比抓强促”改革项目工作

2020年,州经信局深入贯彻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求,持续开展“比抓强促”活动,着力抓好工业经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按照“五个四”工作思路,强调度,优服务,推进全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业经济基本情况

1-11月全州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呈现“增速回升、趋势向好”的总体特点。具体如下:

(一)工业增长持续回升。虽然疫情影响对我州工业冲击较大,但随着立讯、达翔等重点企业153个增长点的投产达效和水电企业的大幅增长,7月当月,我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首次转正,8月累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转正,1-11月,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1.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9.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1-11月,全州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48.8亿元,同比增长2.1%

(二)工业投资逐步恢复。1-11月,全州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9%,较上月上升7.6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8.6%,较上月上升9.7个百分点。全州累计开工工业项目479个(技改项目157个),截至目前,全州已投产工业项目122个,其中技改项目51,新增年产能(折算成产值后)约69亿元,其中技改新增产能(折算成产值后)约21.4亿元。

(三)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速推进。1-11月,全州累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25家新(小)进规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0.6亿元,同比增长409.0%,对全州规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182.2%。另外,1-11月,立讯精密工业(恩施)有限公司、湖北能源集团溇水水电有限公司等31家重点企业累计产值同比增长50%以上,31家企业累计完成产值38.3亿元,同比增长130.1%

(四)支柱工业呈现“三增两降”的运行特点。一是能源、食品、电子行业保持较高速增长。1-11月能源行业累计完成产值40.2亿元,同比增长47.5%。其中,20家水电企业11月当月发电量2.6亿度,同比增长79.2%;水电企业1-11月累计发电89.3亿度,同比增长85.3%食品行业首次实现转正,1-11月累计完成产值39.1亿元,同比增长0.6%,增速环比提高1.3个百分点,今年首次实现转正。电子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11月累计完成产值7.3亿元,同比增长132.2%,增速环比提高12.8个百分点,主要得利于立讯精密和达翔技术等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力,立讯精密1-11月累计实现产值3.7亿元,同比增长538.3%;达翔技术1-11月实现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52.7%二是建材、医药行业仍呈负增长,但降幅有所收窄。1-11月建材行业累计完成产值32.2亿元,同比增长-24.7%,增速环比提高2.4个百分点;医药行业1-11月累计完成产值6.2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环比提高12个百分点。

二、改革工作亮点

(一)强化调度稳预期。一是有序组织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根据疫情防控的形势变化,分阶段、分类分时指导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和达产达效。二是强化工作推进和责任落实。制定并下发《恩施州2020年工业稳增长行动方案》,对本年度工业稳增长目标任务、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三是完善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全州29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进入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做到了注册率和填报率两个百分之百。四是建立了运行分析快报机制。每月形成多方面、全方位的运行分析报告,第一时间将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报州领导及相关部门,为领导决策参考提供依据。五是建立重点行业周报制度。组建清洁能源、食品、建材、医药、电子6个重点工业行业工作专班,对重点行业发展情况和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实行周报供领导决策参考。

(二)狠抓项目稳投资。一是加强工业项目管理。印发《2020年全州工业投资工业技改行动方案》,对全州工业投资项目进行清单动态管理。对重点工业项目推行包保责任制并实行台账管理,按月监测项目投资和建设进度。立讯精密、白杨坪产业园、红太阳富硒健康、江坪河电站等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纳入省经信厅重点调度工业项目。积极向省厅争取将德源健康医用口罩项目作为重大技改项目上报至工信部。二是提振企业投资信心。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出台惠企政策,对当年落户、当年投产的重点工业项目给予奖励,对鼓励发展类重点生产企业,当年生产设备一次性投资达到2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在项目建成后按照设备投资额的20%、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给予补贴,有效降低了企业申报门槛,提高了奖励补贴标准。制订《恩施州2020年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考核办法》,着力推动工业园区的扩区调区、标准厂房建设、标准地出让、投融资担保平台作用发挥等重点工作。

(三)突出重点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一是积极争取申报一批疫情防控重点保供企业。通过向省经信厅申请和争取,全州124家企业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其中全国重点企业10家、地方重点企业119家。二是及时发布一批物资保供企业名单。通过县市推荐,按照企业有意愿、有资质、有能力的原则,全州确定了36家生活物资保供企业,并在州政府网站上进行公开发布。三是通过招商一批、转产一批的办法,支持医用防护物资生产企业投产。全州现有医疗物资保供企业8家,其中口罩生产企业5家、额温枪生产企业1家、医用防护服(含隔离衣)生产企业1家、酒精及消毒液1家。截至目前,已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有3家,省药监局进行现场核查1家,申报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2家。四是积极协助湖北一正药业公司申报开展中药配方颗粒使用试点工作。经多次赴省经信厅汇报,省经信厅、省药监局、省卫健委组织专家组对湖北一正药业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并于810日联合行文同意将湖北一正药业公司纳入湖北省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

(四)优化服务保市场主体。一是政策支撑。梳理中央、省、州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并编印成册,发放到每个企业,提高企业对政策的认知度,增强企业获得感;代州指挥部起草了《关于促进工业产品销售支持中小企业疫后重振的通知》(恩施州防指文〔202072号);参与起草了《关于加强常态化防控物资保障工作的通知》(恩施州防指文〔202075号);联合州财政局代拟了《关于利用财政资金激励金融资本支持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恩施州政发〔20202号),并出台了相关细则。二是服务企业。恩施州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签约中介服务机构80家,首批13家中介机构入驻办公;落实中小企业服务补贴券制度,截至目前,为227家企业发放服务补贴券192.75万元;建立“政商”交流互动机制,先后举办四期企业家沙龙活动;建立领导包联重点项目(企业)机制,州经信局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实行“1+2+4”包保联系机制,帮助企业战胜疫情和洪灾,共渡时艰,走出困境。三是解决难题。广泛推介州内保供企业产品,破解工业产品销售难。在州外,积极开展“百企千品进央企”、硒品入杭、东西部扶贫协作等活动;在州内,积极协调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生活物资、防护物资采购方面优先考虑本地企业产品。与建行、工行推进“企业氧舱”工作,与中行推进“制造复元直通车”活动,破解企业融资难,截止目前,入舱企业246家,已与185户入舱企业建立信贷合作,发放贷款100612.45万元,为97家企业办理延期业务,金额累计29898.37万元。推动“清欠”工作,破解民营企业账款回收难,全州实现无分歧欠款全部清零。落实电力市场化交易政策,破解企业用电成本降低难,全年218家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近2000万元。四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印发《2020年全州工业企业培育行动方案》,开展规下工业企业梯级培育,实施企业进规成长工程,稳定规上企业,盘活困难企业,培育税收过千万企业,壮大产值过亿元企业。截止目前,全州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

三、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一是市场主体不多不大。全州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3户,仅占全省总数的1.8%,企业整体规模偏小,截止目前,全州没有1家上市企业,没有1家企业入围“湖北民营经济百强”,在库的过10亿元工业企业仅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清江水布垭发电厂1家国有企业。二是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

(二)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州内融资担保平台经营困难,融资担保体系呈现出“县级平台散小弱、州级平台功能萎缩、与省级担保平台的对接合作尚未形成规模”的特点,担保等外部增信对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的“垫脚石”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工业投资降幅较大。续建项目投资和建设进度延缓,部分新建项目企业投资信心受到影响。2020年全州计划建设工业投资项目和计划投入均较去年有所下降。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千方百计稳增长。一是紧盯已投产工业(技改)项目、新(小)进规企业和面上重点企业等工业增长点,促其产能发挥,拉动工业较快增长。二是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分析力度,更好的为规上工业企业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性参考。三是加强对工业稳增长工作问题的交办、督促和指导,促进全州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二)不遗余力抓投资。围绕“4+N”产业集群、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设计、5G基站建设、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认真谋划一批项目,积极争取一批项目,大力招引一批项目,推动新基建落实落地。一是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加强工业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推进和落实,聚焦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设计、5G基站建设、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认真组织外出招商、向上争取工作。二是紧盯江坪河电站、板桥风电、洲际食品、徕福硒业、华视智能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度,做好协调服务,切实加快工业项目的推进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三是紧盯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升级机遇,引导企业合理进行技术改造,促使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三)尽心尽力保市场主体。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各项惠企政策,全面启动落实保供企业贷款贴息、技改补助、电费补贴等政策措施。二是大力实施企业进规成长工程,推动2000万元以下小微工业企业做大规模“小进规”,推动在建工业项目投产达效“新进规”,对近两年退出规模以上的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核查,对市场需求回暖且生产经营好转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促使企业再进规。三是大力实施规上企业稳规工作,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复工复产,摆脱当前危机,脱离退库边缘,促使企业稳定在规模以上正常生产经营。四是大力实施税收过千万企业培育和产值过亿元企业壮大工程,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助推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