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公示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9-04-01
2019年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公示

根据《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鄂政办函〔2018〕56号)和《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现将我州拟提名的2019年湖北省科学技术奖《生物硒资源研究与利用》《白术规范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等九个项目公示如下。如有异议的,请于7个工作日内,以实名、书面形式提出。提出异议时,应当对有异议的项目存在的不符合奖励条件的具体问题有清楚地表述,并尽可能提供事实证据。对于收到的任何异议材料,我们将严格按照规定办理。

联系人:张巍

电话:8417255

                          恩施州科技局

2019年4月1日

 

 

一、科技进步奖拟提名项目(五项)

(一)项目名称:白术规范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完成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恩施济源药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艾伦强、陈沫、李红英、陈菲菲、叶紫云、周武先、何美军
  项目简介:本项目通过对湖北省道地药材白术的资源评价、种子质量分级、种苗繁育、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初加工等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申报技术明专利2项,授权1项,发表论文10篇;制定了湖北省地方标准3项,恩施州级技术规程1项,县级地方标准2项(《白术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白术种苗生产技术规程》、《咸丰白术生产技术规程》、《白术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咸丰鸡腿白术》、《咸丰白术种子质量技术要求》),集成了覆盖白术生产全过程的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通过与企业、与药材专业村和贫困村签订服务协议的方式,构建了白术生产技术服务体系;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白术的种植技术水平,增加了白术产量,规范了产地初加工技术,稳定了药材质量,降低了农药和重金属残留,实现了白术“安全、有序、有效”生产。十年来,共开展技术培训22场,培训农户2500多人,建白术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2200亩,带动4000多户农民就近与就业,帮扶贫困户800多户,平均每年采挖2万亩,亩产(鲜白术)900公斤以上,年产值达1.08亿元,累积在恩施州推广白术面积25万亩,总产值达13.5亿元。
    本项目通过技术攻关,突破了白术生产中的部分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集成和示范,提升了白术规范化生产水平,增强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技术推广与服务成效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当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起到良好的科技支撑和示范作用。
   (二)项目名称:生物硒资源研究与利用

完成单位:恩施州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富硒产业技术研究院、恩施清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恩施德源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向极钎、杨永康、殷红清、朱云芬、陈永波、龙澜、问小龙、张亮、李亚杰、明佳佳、黄光昱、胡百顺、万海英、刘淑琴、覃大吉、马进、秦邦

项目简介:项目依托恩施州富硒资源优势,联合恩施州硒资源研究与开发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硒资源开发利用的企业,成立高素质的专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团队,开展恩施州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破解了一批制约特色硒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带动性的特色产业和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支撑引领作用大的科技型企业,培养一支特色硒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队伍,为硒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使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项目执行期及后期应用中,建成硒分析检测实验室和富硒功能食品实验室,购置形态分析仪、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等仪器设备50余台套,建成鱼饲料生产中试车间、硒蛋白提取分离中试车间等硒产品加工生产线5条;组建硒自主创新团队44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组成了协同创新团队,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0篇,制定标准5项,开发富硒产品10余个,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转化成果5项,服务支撑涉硒企业20余家,创社会经济效益过亿元。

(三)项目名称:恩恢264及其衍生系的选育及应用

完成单位:恩施州农科院

完成人员:李继辉,黄海清,李洪胜,李春勇,蔡娟,王刚,陈继富,文聃,陈应江,钟育海,王章伟,邓先胜,段德方

项目简介:恩施州独特的气候条件给予了稻瘟病最适合的温床,极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与流行,药剂防治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因此,选育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恩恢264及其衍生系是恩施州农科院自选的高抗稻瘟病恢复系,所配组合Ⅱ优264、中9优62、宜香优62在恩施及其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示范,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项目名称:藤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湖北民族大学、来凤金祈藤茶生物有限公司、湖北佰特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湖北仁和康源农业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董静洲、武芸、张驰、郑小江、周防震、罗祖友、王麒、王方、谭爱东
    项目简介:该项目属于生物医药领域,藤茶既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药茶,也作为提取二氢杨梅素的原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藤茶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种质退化、品质下降、提取工艺落后导致污染严重等问题。本项目主要研究了藤茶的种质创新、高产栽培和二氢杨梅素的高效零污染提取等;相关技术在来凤金祈藤茶生物有限公司和湖北仁和康源农业有限公司成功推广应用,促进藤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带动来凤县发展成为藤茶专业县,藤茶产业已经发展成

为恩施州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解决藤茶种质资源、栽培和原料深加工的基础上,本项目还研发出一序列深加工产品和制定了行业标准,为藤茶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该项目的系列技术在来凤县和咸丰县进行了成功的推广应用,并促进来凤县发展成为藤茶专业县,来凤县藤茶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万亩。继来凤县发展成为藤茶专业县之后,咸丰县也跟进发展藤茶产业,已经发展藤茶近3万亩。在藤茶深加工方面,二氢杨梅素提取技术在来凤金祈藤茶生物有限公司建立了提取车间和节能环保提取生产线,成功地生产97%纯度的二氢杨梅素,为藤茶产业向医药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项目经过近五年的生产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形成了来凤县藤茶专业县。成为恩施州民族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五)项目名称:强骨康疏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完成单位: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咸丰县中医院、恩施州中心医院

完成人员:向阳、袁林、苏林冲、姜锦林、冯佳、赵小丹、向诗非、龚书识、何三山、刘义、覃梅

项目简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出现的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退行性骨病,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风湿免疫科与中医科一起对恩施抗风湿土家族苗族药物及民间验方进行搜集整理,根据恩施州土家名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经验方经临床加减化裁而成强骨康疏方,临床疗效确切。本研究采用去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运用强骨康疏方进行治疗,以雌激素治疗进行对照。初步认为强骨康疏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是通过影响骨基质细胞表达RANKL/OPG及干预 TGF-β/Smads 信号转导通路,有效减少骨量丢失,改善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同时运用动物进行急性毒性实验来验证强骨康疏方临床运用的安全性;另采用2013年至2014年在民大医院风湿免疫科和中医科确诊的原发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了初步的临床研究,对照组按常规的碳酸钙联合骨化三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强骨康疏方,经过一年的临床资料跟踪统计,证实了强骨康疏方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强骨康疏方运用本地区中草药制成,药源充足,价格低廉。该项目运用动物实验,对强骨康疏方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发现强骨康疏方通过影响RANKL/OPG及干预 TGF-β/Smads 信号转导通路,有效减少骨量丢失,改善骨组织的显微结构,无明显药物毒性反应,为后期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通过在民大医院和咸丰县中医药、恩施市中医院近几年的临床运用,该方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并给医院带来了数十万元的直接经济收入,如能大量推广应用,还可带动药农进行种植加工,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技术发明奖拟提名项目(一项)

(六)项目名称:异色瓢虫人工大量繁殖方法及控蚜技术

完成单位: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华中农业大学、恩施自治州植物保护站

完成人员:王瑞、夏鹏亮、周兴苗、谭军、任晓红、谷勇

项目简介:项目围绕核心发明专利技术“一种人工大量繁殖异色瓢虫的方法”(专利号:ZL201210433202.6)开展相关配套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一是在异色瓢虫人工饲料优化、养殖场所设计、分类喂养方式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建立一套完整的养殖流程与规范,实现异色瓢虫规模化养殖。二是针对武陵山区气侯特点和蚜虫发生规律,开展异色瓢虫释放时期、虫态以及方式等方面研究与应用,形成靶向明确、精准释放、高效控制的生物防治蚜虫技术体系。项目主要创新点:(1)配制养殖异色瓢虫的最优人工饲料,针对不同虫态制定不同食物组合方式及其配套养殖技术。 (2)确定各虫态最优保藏条件,设计了异色瓢虫越冬保护装置。(3)推行了田间二次扩繁、幼虫释放和卵释放等多元化田间释放技术。

应用与成效:2015-2018年间,在恩施州建立起以恩施市为中心、涵盖宣恩、利川、巴东、鹤峰、咸丰5个县(市)的“1+5”养殖示范基地,累计繁育异色瓢虫1400多万只,在主要经济作物(烟叶、果树、蔬菜等)释放面积达到72.5万亩,平均防治效果达75%左右,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1亿元以上。通过推广异色瓢虫控蚜技术,减少防蚜类化学农药使用量80%以上。释放区异色瓢虫自然越冬种群密度提高了85%-140%,田间蚜虫密度减少45%-60%。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产品安全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

三、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奖(一项)

(七)项目名称:土家医特色疗法的挖掘整理及推广应用

完成单位: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恩施州中心医院、恩施市中心医院、利川市民族中医院、建始县中医院、咸丰县中医院、巴东县中医院、宣恩县中医院、

鹤峰县中心医院、来凤县中心医院、利川市人民医院、建始县人民医院、咸丰县人民医院、巴东县人民医院、宣恩县人民医院、建始民族医院

完成人员:袁德培、曾楚华、袁林、杨付明、刘哨兵、谢慧臣、向远彩、张健

项目简介:对土家族民间特色疗法进行挖掘整理的基础上,精选“土家医赶酒火疗法治疗肩周炎技术”等8项土家医特色疗法,撰写操作技术规范文本,拍摄培训视频光盘,并进行了推广应用。

各合作推广单位反馈,通过参与项目,提升了专科特色和医疗服务能力。与恩施州内各二甲以上医院合作,对其医务人员进行了3期培训,在临床推广应用,共服务13000余人次。如利川市民族中医院、建始县中医院以土家医适宜技术参加湖北省中医联盟组织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比武竞赛,均荣获一等奖;参加竞赛的利川市民族中医院“三百棒棒击疗法”、建始县中医院“推酒火土法”被授予“中医绝活”称号,两项疗法均为我们推广的土家医特色疗法。

四、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创新(二项)

(八)完成单位:湖北恒贸茶油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湖北恒贸茶油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油茶产业研发、种植示范、精深加工于一体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注册资金2180万元,现有职工人数48人,大专以上人员16人,其中科技人员6人。建有山茶油基地35000多亩。

公司围绕恩施州特色山茶籽等油料资源,与武汉轻工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依托国家粮食局粮油资源综合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与转化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开展系列科技创新,承担(过)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日处理10吨油茶籽粕制取茶皂素技术中试”和湖北省科技支撑公益性研究“油菜籽冷榨饼正己烷亚临界状态浸出工艺研究”等项目。截止到目前共申请专利20项,授权专利19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3项,鉴定成果5项,上述技术在公司实际生产中进行了应用转化,生产出了冷榨茶籽油、浓香菜籽油及茶皂素等产品,近三年累计投入研究开发经费543万元,占销售收入的5.05%,其中2018年研究开发经费投入195万元,占年销售收入5.25 %。

企业近三年累计实现新增销售额456万元,新增利润130万元。2018年产品销售收入3722万元,缴税119万元,利润总额387万元。公司产品远销国内10余省份,荣获中国轻工产品质量保障中心“中国著名品牌”和湖北省粮油协会“放心粮油示范企业”。

(九)完成单位:恩施徕福硒业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恩施徕福硒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致力于中国硒谷富硒产业链条集成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2005年创建并落户恩施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注册资金2000万元,建有占地15000平方米的徕福硒业产业园、占地1000亩的二坡山地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2018年员工总数89人,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36人,占总人数的40%,其中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27人,占总人数的30%,实现销售收入为15313万元,利税1629万元,资产总额为19661万元,资产负债率为46.9%,研发经费投入796万元,占销售收入的5.2%。富硒高山蔬菜产品占据湖北省硒产业市场的70%。

公司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民族大学、江南大学等联合共建了恩施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恩施州富硒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请专利44项,其中授权的发明专利12项,制定富硒产品标准17个(参与制定地方标准4个),获得湖北省科技成果登记证书13个,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度,排名为第五名)、中国名优硒产品、中国特色硒产品、湖北名牌产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第三届恩施州清江质量奖提名奖、恩施州企业科技创新奖等成果荣誉。产品通过武汉、深圳等地分公司及硒品体验店、恩施名优硒品专柜远销湖北、广东、江浙、北京、山西、湖南、河南等地。

公司2017年启动了IPO上市工作,2018年被列入湖北省“银种子”后备上市企业,将全力推进“硒品产业化、产业金融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