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我们都是追梦人
栏目: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19-07-15
扶贫路上,我们都是追梦人

决战全面小康,精准扶贫号角吹遍神州大地,千千万万个扶贫工作队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奔赴最边远、最贫困、基础最薄弱的地区,投身脱贫攻坚。党的好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贫困村迎来发展致富的好时机。而在无数个为改善百姓生活质量不懈奋斗的扶贫日夜里,干部与群众的鱼水情谊越发深厚,“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强大内生动力,也在乡亲们的心中扎了根。今天我要讲的,是州农业农村局驻上李坪村扶贫工作队与贫困户陈永秀一家的故事。

上李坪村是巴东县的重点贫困村,初到这里,给工作队印象最深的,是村里几乎随处可见的土墙房,这些极具本地特色的自建房屋,大都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年久失修,墙体出现多处裂缝剥落,柱梁腐蚀严重,已无法支撑屋体,下雨天更是“在房中看海”,实属危房。这对农户们的安全居住造成极大威胁。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工作队到村后的一大重点工作,就是摸排全村危房情况,组织开展贫困户危房改造。逐户走访中,工作队来到了八组老党员陈永秀的家。

陈永秀和老伴黄治海已是70多岁的老人了,儿子黄江红2001年在河北保定务工时受伤,被鉴定为一级伤残,只能终身与轮椅为伴。儿子生活不能自理,孙女还在上学,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全家仅靠两位老人做点农活维持生计。一家四口就住在这栋老旧的土墙屋里,驻村工作队了解到他家危房现状,多次入户宣讲政策,动员他们进行危房改造,确保住房安全。针对家中没有劳动力,自己不能改造的实际情况,工作队聘请了专门的危房改造施工班子。施工前几天,陈永秀找到工作队,同志们原想着她会不会是反悔了,结果老人说了这么一番话:“危房改造是我家自己的事啊!国家政策好得很,但国家财力也有限,我自己怎么也要出一点。”听到这里,扶贫工作队都很受触动,眼前这位七旬老人,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岁,却因家庭变故,不得不挑起全家的重担,作为村里的老党员,任凭生活如何困难,她从未向组织伸过手、提要求,如今国家有了危改政策,她满怀感激,仍不忘出自己的那份力,“扶贫政策好,你们希望拉我一把,我自己当然也要使劲儿爬。”施工队伍进场第一天,陈永秀就将自筹资金1万元交到施工队手上,整整一万元,不知是老人存了多久的积蓄。家里改造期间,老两口忙前忙后,又是给工人们做饭,又是打下手,一想到全家人能住进改造后的新房,就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工作队的同志们也格外关注着这一家的危改,干部们总是抽出时间来到陈永秀家,帮着老人照看施工现场,对这个经历太多不幸的贫困家庭,队员们都很同情,更多的却是钦佩,在他们眼里,这是最弱小却又最坚强的一家人。改造如期完成,住了几十年的土墙房终于换上了青瓦白墙。

陈永秀自筹资金支持危改的事迹被工作队当做自力更生典型在村里宣传开来,带队领导说,这样的正能量值得去传播,去影响带动更多的群众,越是这样自强不息的贫困家庭,我们越要鼓励、扶持,倾尽我们所能帮助他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于是,扶贫工作队积极争取资金来源,拓宽社会捐助等多个资金渠道,利用统筹来的资金为陈永秀家修建沼气,考虑到陈永秀儿子黄江红行动不便,工作队将卫生间门口的石梯改造为配有扶手的斜坡,方便轮椅出入。老两口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今年村里发展中蜂养殖产业,陈永秀一家最先报名,申请了五桶中蜂,积极参加技术培训,他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不忘党恩,不忘一心为民的好干部呐!家里条件如今慢慢好起来了,孙女儿也快大学毕业了,全村脱贫我也能赶上了!”陈永秀激动地说。

工作队带队领导曾对陈永秀有这样一番评价,让我记忆深刻,他说:“我们常号召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怎样衡量其实并没有规则,陈永秀这名党员,从来没有停止过自主奋斗,她对生活仍有干劲,仍饱含希望,这何尝不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让一个遭受不幸变故的家庭在当今社会依然感受到温暖和幸福,一方面有我们工作队的努力,但更离不开的是陈永秀一家无比强大的内生发展动力。”

心怀梦想,奋力追梦,才能体悟奋斗价值,凝聚无穷力量。州农业农村局扶贫工作队追逐着全村出列的梦,以陈永秀为代表的万千上李坪村民们怀揣着过上好日子的梦,所有梦汇聚到一起,是“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庄严承诺,是“实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美好希冀。在这场脱贫攻坚战斗中,我们和老乡们坚守各自的岗位,我们都是战友。在这有笑有泪的扶贫路上,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