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变价值:恩施市5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山”实践探索
栏目: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1-10-22
颜值变价值:恩施市5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山”实践探索

颜值变价值

——恩施市5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山”实践探索

全媒体记者 郑彧 通讯员 张宏 全靓

暑热归,秋凉至。一场秋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站在五峰山上远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到处鸟语花香,人们用镜头留住美好的秋色。这是恩施市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恩施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做好产业升级转型、科技助力环保、加快环保项目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擦亮"蓝"天底色

大龙潭水库

秋天的州城,蓝天白云与青山绿水同框,通透清澈,美得脱俗。

绿色是恩施的底色。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恩施蓝”常常成为微信朋友圈刷屏的内容。近年来,奔着恩施的好生态,慕名前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截至2021年10月15日,州城空气优良天数为279天,优良率为96.9%。

为擦亮“恩施蓝”,恩施市将治理覆盖到各领域、全过程。

 “恩施四面环山,静风频率高达73%,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每年冬春之际干旱少雨,大气静稳,是一年中污染最严重的时期。”州生态环境局恩施市分局负责人介绍,从道路和建筑施工扬尘管控到餐饮行业油烟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到超限超载和油气回收,恩施市全力打响“蓝天保卫战”。

“建筑施工扬尘管控是我们空气环境治理的重要部分。”2021年1月初,随着恩施市“最严管控令”——《恩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建筑垃圾和散体材料运输管理的通告》和《恩施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全市建筑工地建筑垃圾处理和扬尘管控进一步加强。

狠抓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以工业减排为主要抓手,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措施,对所有直接和间接排放工业废气单位均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组合拳”持续发力,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2018年以来,州城空气优良天数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2019年,恩施市成为全省国家考核城市中首个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2020年,恩施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被州考核为优秀等次。“恩施蓝”成为州城靓丽风景。

打造“碧”水名片

清江河畔

“空气变好了、环境变美了,污水经过处理还可以回田灌溉庄稼。”恩施市龙凤镇龙马村村民刘某感叹,过去村子里的污水乱排,环境很差,自从建起了污水处理站,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风情龙马,慢慢生活。每年,龙马风情小镇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因此,需要具备更大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系统,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游玩体验。如今,龙马村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实现400吨的污水处理量,实现全村污水处理全覆盖。

守护一湾碧水。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城市和乡镇污水处理厂共计17座,恩施城区已建成污水收集管网268千米、乡镇污水收集管网292千米。开展农村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和厕所革等多种措施和手段,全方位地开展污水治理。

2021年8月30日,生态环境部关于各省(区、市)美丽河湖上报案例信息的公示中,恩施清江获评全国美丽河湖,这离不开科学的水源治理。

河道治理

加强黑臭水体、农业面源污染、非法排污、河道采砂,涉水企业入河排污口等重点排查整治监管;完成清江421个入河排污口的深度溯源;清江流域十年全面禁捕。

5年来,清江大沙坝国控监测断面、长沙河省控监测断面水质均值全面达标;大龙潭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改变以往河道“无人管”“管不了”的被动局面,恩施市全面推行河长制,设置河长257名、库长69名、小微水体河长241名,全市长度5公里以上河流实现全覆盖,159条河道实现常态化管理,河库面貌显著改善。

“一江春水入画来”,如今的清江,河流蜿蜒曲折、江面清波荡漾、岸边绿草如茵、山水间云雾缭绕,置身其中恍若仙境。

实现“绿”色转型

游客在二官寨村与村民齐跳摆手舞

村民劳作,游人徜徉,人景相生。这是近日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的动人景象。

智能环保、推广新能源、节能低碳……2021年,洞下槽村入选省级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试点。

好山好水出好茶,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洞下槽有机茶园四季常青。全村累计发展茶叶1.1万亩,成立4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抱团发展。该村人均年收入从8000余元增加到16000元。

像洞下槽村一样,恩施市许多小山村坚持走绿色发展路线,依山就势实现生态发展。

原始古村落盛家坝镇二官寨村,守住原生态,吃上旅游饭。在这里,游客们可以识农具、增农识,也可以下到田间地头,收稻谷、车谷子,体验农事。走累了,就驻足农家小院,品农家风味。

采富硒茶、看民族戏、吃农家饭、住侗家寨,是芭蕉侗族乡乡村旅游的缩影。依托国家3A级旅游景区枫香坡侗族风情寨建起农家乐集群,寨内发展生态茶园450余亩, 休闲景点20余处, 四星级农家乐3家, 三星级农家乐10家, 1个农民艺术团,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屯堡乡花枝山村好山出好茶,茶香引客来。将茶文化、体验、观光、民宿等巧妙融合在一起,推动茶旅融合发展。优美的风景、绝佳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茶文化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茶观光。

2021年5月,由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第三届茶乡旅游发展大会举办,恩施市推荐的“世界硒都茶旅生态走廊”入选“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线路”。

2021年10月14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生态文明论坛会上,生态环境部为恩施州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并授牌,恩施市与恩施州州市同城,在“两山”实践基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中贡献值尤为突出,为全州成功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贡献了恩施市含“绿”量。

绿色是恩施的底色,生态是恩施的基因,在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中,做大金山银山的价值,必须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牢记省委书记应勇关于“恩施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恩施的绿水青山成为一大特色、一个品牌、一座富矿”的嘱托,抓实“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大项目”四大举措,做好“土、硒、茶、凉、绿”五字文章,才能走好绿色崛起之路,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构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