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财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2-02-25
州财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州财政局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财政部门的政治属性,扛牢抓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工作要求,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财政资源统筹,财政运行平稳有序,财政管理提质增效。预算执行分析、决算、非税收入管理、减税降费政策跟踪评估、政府采购、会计和评估监督检查、企业财务信息管理、财政预算管理基础数据编报等八项等工作受到省财政厅通报表扬。

一、2021年工作落实情况

(一)强化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

1.突出政治建设,做到政令财行。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领导干部示范学、党员干部集中学、线上线下同步学、组织测试检验学、讲堂讲座专题学”等方式,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州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贯穿到财政工作全过程。探索实施“1+1+N”模式(1名科室骨干中心讲、1名年轻干部侧重讲、N名机关干部随机讲),12月起开设“财政讲堂”,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做到学习与实践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以当家的思维履行好管家的责任,对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紧跟紧贴、靠前服务、抓好落实。

2.夯实组织基础,提升党建质效。落实落细“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双报到”等制度,严格按照“3+X”模式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扎实做好发展党员等工作,切实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2名党员和1名党务工作者荣获州委直属机关工委“两优一先”称号,州注师行业总支被省注师行业党委评为党史知识竞赛“最佳组织奖”。建立“一对一”(一名业务科长带一名年轻干部)传帮带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业务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引领带动作用,打造财政干部队伍“雁阵格局”。坚决把好干部标准挺在前面,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凡提四必”要求,择优建强财政干部队伍,提拔重用正科级领导干部2名,职级晋升四级调研员1名、一级主任科员4名、四级主任科员4名。

3.严格正风肃纪,激励干部有为。持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工作要求,印发实施《州财政局清廉机关建设工作方案》,以培育清廉文化、建设清廉家庭、打造清廉财政为载体,大力推动清廉机关建设。落实常态化廉政提醒谈话制度,党组书记对局党组成员、县级领导干部,党组成员对分管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对科室成员开展廉政谈话100余人次,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改进机关作风上动真碰硬,抓早、抓小、抓细,让严管作风成为常态。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局党员为群众办实事105件。聚焦为民办事解难题,为对口帮扶村修通产业路5.5公里,安装村内路灯180盏,协助销售农副产品,推广“青创贷”政策;聚焦帮企惠企纾困解难,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建立直达资金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切实做到惠企利民。

(二)强化收支管理,财政运行平稳有序

1.收入目标圆满完成。依法加强财政收入征管,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认真开展收入形势分析和研判,强化工作调度,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及减税降费、同期一次性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5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56.9亿元,同比增长29.6%;非税收入完成18.6亿元,同比增长3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全省排名第11位。

2.“三保”底线兜紧兜牢。全州各类民生支出312.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2.9%。全力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支出,从医保基金安排4.2亿元用于疫苗采购。支持教育发展,统筹教育发展资金17.1亿元。支持健康恩施建设,筹资29.6亿元用于全州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持就业创业,落实以工代训和稳岗返还补贴资金2792万元,设立欠薪应急周转金1050万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保工资,继续实行基本支出专用账户制度,对县市基本支出所需资金实行专项调度、专户存储。保运转,坚决落实“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取消无效和低效支出,2021年州直部门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下调10%,一般性支出压减20%以上。

3.预算执行严格规范。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力度,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强化预算编制管理,将项目作为预算管理的基本单元,所有支出以预算项目形式纳入项目库管理,坚持预算、资金跟着项目走,着力提升预算编制科学性。从严把紧预算支出关口,严控预算调整调剂和追加事项。推进部门所属单位预决算公开,州直部门所属单位2021年预算、2020年决算公开实现全覆盖。

(三)强化资源统筹,服务中心精准有效

1.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筹措并向上争取财政扶贫及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19.9亿元(中央及省到位16.8亿元,州级预算安排3.1亿元),争取武汉市对口帮扶恩施州项目资金2.56亿元。落实28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建设资金1.1亿元、104个村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资金5200万元。州级财政安排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资金5078万元、16个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补助资金4800万元、州直驻村工作队帮扶专项资金3335万元、县市脱贫人口医疗保障补助资金2000万元。消费帮扶成效明显。在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上,全州实现交易总额6.5亿元,在市州级城市中排名全国第一,有7个县市的交易额位居全国县域交易额前10名。驻村帮扶推深做实。严格落实“四不摘”工作要求,局机关117名干部继续结对帮扶白岩村和白果坝村脱贫户,选派6名财政干部到两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州财政局驻白岩村帮扶工作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服务“四大”举措保障有力。全州落实12亿元资金用于生态林业保护,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落实24.8亿元资金用于交通建设,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持旅游业恢复发展振兴,落实旅游宣传营销、A级景区免门票补贴、恢复发展奖补等资金5200万元,兑现航空航线补贴资金2.1亿元。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落实沿江高铁首期资本金8800万元,落实州农博园、州档案馆新馆、州委党校新校区、恩施高新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一般债券资金2.3亿元。支持重大产业建设,落实支持高新区发展专项补助1亿元,农业产业发展资金2250万元,“比抓强促”补助资金2800万元,兑现重点工业企业贷款贴息、中小企业服务券补贴、外贸自营出口企业发展、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值等奖补资金5663万元。

(四)强化改革创新,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1.财政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全州均采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完成2022年预算编制工作。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现绩效目标管理和州级绩效评价全覆盖。落实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全州累计发放惠企利民资金30.2亿元。持续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2020年度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顺利通过省级审核。启动行政事业单位电子票据改革,试点单位电子票据全面上线运行。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改革。

2.财政管理提质增效。落实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财政暂付性款项管理的规定,州本级财政暂付性款项实现清零,提前完成财政部规定的2023年消化目标。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全州政府债务余额394.4 亿元,风险总体可控。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加强《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等财经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强化国有资产管理,严把资产管理“入口”关,采取重点监控、分类处理等方式,督促部门向内挖潜、盘活存量。开展2021年省级重点项目(资金)专项监督、会计评估监督检查、预决算公开情况等财政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保障资金安全。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自给水平不高,近三年自给率均不到20%。二是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全州财政系统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推动问题解决落实落地。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州财政局将紧紧围绕州委“立足大生态、构建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的战略部署,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严格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的政策导向,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继续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把恩施建设成为美丽湖北绿色崛起重要一极作出财政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创建“政治型、学习型、效能型、清廉型”财政机关为引领,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财政新实践。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将“两个维护”落实到财政工作全过程。持续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提升财政干部法纪意识和底线思维,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深化作风建设成果,持之以恒抓好财政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坚持以才聚财,常态化开展“财政讲堂”,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财政队伍。

(二)紧盯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财政收支管理。围绕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的目标,持续加强对传统主导行业的跟踪研判,有效巩固财政收入“基本盘”;围绕培育壮大以现代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富硒产业、新型工业为主体的绿色产业体系和彰显“土、硒、茶、凉、绿”特色优势的工作要求,整合州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确保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坚决落实“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坚持“三保”优先,全力以赴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围绕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四大”举措,集中财力保重点。

(三)落实惠企政策,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等的支持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通过预留采购份额、按最高上限执行价格评审优惠等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持续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推行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四)加强风险防控,进一步守好运行底线。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和限额管理,新增政府债务严格控制在省定债务限额以内。认真落实偿债资金,足额安排预算资金偿还到期债务利息,杜绝违约风险。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严禁各类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按照“谁举债、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切实规范县市财政暂付性款项管理,严控增量,积极消化存量。科学研判财政收支形势,持续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五)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严格执行《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预算约束。落实常态化资金直达管理机制,推动惠企利民政策落地见效。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推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升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完善“花钱必问效”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强化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