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铺就绿色致富路
栏目: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19-05-15
返乡创业铺就绿色致富路

通讯员 郑家云 李玲 谭子林

在外打工多年后,她返乡创办家庭农场,开发道地中药材种植产业,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实现了由“打工妹”到“创业明星”的华丽转身。她就是椿木营乡白岩溪村宣恩县凯康家庭农场主易美玲。

返乡办农场

2015年6月,刚满23岁的易美玲从武汉长江职业学院毕业后,到鄂州市电子商务部门上班,工作一年后,又被调往利川市金土元种业有限公司上班,一干又是一年多。“当时,我在种业公司做管理员,每天都与药材销售打交道,觉得药材产业的优势很大,家乡的药材品种资源十分丰厚,于是我同父亲商量,决定返回家乡创业。”易美玲说。

2017年2月,易美玲回到家乡椿木营乡白岩溪村5组易家荡,看中白三七等药材产业前景的她,决定与父亲易凯然一起创办家庭农场,2017年3月18日正式注册“宣恩县凯康家庭农场”。农场日常事务由易美玲做主,大事与父亲商量决定,形成统一意见后,做好规划、记录,由易美玲安排落实,意见不能统一时,主意就由易美玲自己拿。

易美玲自己的田土荒地总共有10多亩,面积太小,于是她承租了邻里乡亲的荒地、熟土近30亩。到2018年,6亩好土全部建起了白三七保温大棚育苗基地,目前全部进入盛长期。农场坚持绿色发展的思路,种植药材不施化肥、农药,一律施用有机肥,用绿色防控方法防治病虫害。为控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地肥力,从2017年开始,年年施农家肥、火土灰肥、腐植酸肥。

制度化管理

易美玲认为,要办好家庭农场,首先要“懂行”,于是,她一有空余时间就研究药材种管理知识,积极参加县乡村举办的各类技术培训班。

参加各类培训,也让农场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农场制定了管理、财务、收益分配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行精细的成本核算制。成本包括土地租金、固定资产投资、购买生产资料、务工人员工资等,做到开支基本进帐。决算时,在抽取一定比例的生活开支外,将所剩资金全部用于发展再生产。

规范化的管理,让农场发展良好。到目前,农场共发展白三七保温育苗大棚57个,栽植半成品秧苗4亩,另外,种植七叶一枝花1亩、黄金7亩、白芨10亩、云木香50亩、川贝母2亩,初步评估,总计产值在300万元以上。

带农户增收

在易美玲看来,家庭农场虽然规模不大,但走产业化之路跟公司没有差别。开始两年,农场的业务局限在药苗的培育与管理。药苗生长成产品后,不能满足于仅仅出售秧苗和种籽,还要关注产品的精加工,搭建于电商平台,做到加工多少就能销多少,从无产品积压。

农场还通过技术指导、土地租金、劳务用工等渠道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土地区租金由开始的每年每亩100元增加到现在的每年每亩300元,还无偿提供指导技术,带动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种植药材。今年4月份,本村7户村民种植白三七秧苗,她连续指导3天没归屋。本村4组熊丕林、5组汤银生想发展种植贝母产业,去年6月,她无偿为每户提供优质种苗1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