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全力以赴,迎战双重大考——湖北经济年度回眸(上)
栏目:伍家岗区 -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7-01-12 加入收藏
开局之年,大考之年。 2015年全省GDP增速8.9%,2016年一季度降至8.1%。甫一开春,经济下行压力扑面而来,难! 时至年中,特大洪涝灾害侵袭,湖泊告急,中小河流告急,农业生产和交通等基础设施遭受重创,难! 双重大考,压力空前。 在风雨中前

  开局之年,大考之年。

 

 

 2015年全省GDP增速8.9%,2016年一季度降至8.1%。甫一开春,经济下行压力扑面而来,难!

 

  时至年中,特大洪涝灾害侵袭,湖泊告急,中小河流告急,农业生产和交通等基础设施遭受重创,难!

 

  双重大考,压力空前。

 

  在风雨中前行,在挑战中奋进,荆楚儿女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开局答卷。

 

  稳增长,在下行压力中保持定力

 

  开局关系全局,首季关系全年。

 

  一季度,湖北GDP增速虽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低了0.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大幅放缓,同比回落12.6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同比下降31.4%。

 

  增速回落怎么看?

 

  寒意阵阵怎么办?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怎么看”和“怎么办”,作出重大理论创新和决策部署。

 

  关键时刻看定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

 

  必须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干成干好。”省领导要求全省上下,紧跟中央,保持定力。

 

  开春以来,省委、省政府启动重大项目开工月,紧紧抓住实体经济和有效投资的“牛鼻子”;细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总体方案,降成本为企业送来800亿元“大礼包”;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94项。

 

  谋远之举,力顶下行压力。

 

  “稳”是大局,稳的态势在显现——

 

  1至11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3.4%、11.5%,高于全国5.1、1.1个百分点。

 

  “进”是目标,进的力度在加大——

 

  1至11月,全省新开工项目19179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078个,增长6%。商业航天、存储器、新能源汽车三大国家级产业基地成功落户,为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积蓄发展后劲。

 

  “新”是力量,新的动能在成长——

 

  1至11月,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累计完成1017.48亿元,增长19.5%,增速比1至10月加快5.8个百分点;1至10月,全省电商交易额达1.1万亿元,位居中部第一。

 

  “好”是追求,好的趋势在累积——

 

  1至11月,全省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达82.9%。

 

  战洪魔,埋头苦干打响“三大决战”

 

  今夏,六轮强降雨袭击荆楚。

 

  田被淹了,房子被冲垮了,工厂进水了……望着暴雨倾盆、闪电肆虐的天空,有的受灾百姓哭了。

 

  数据显示:全省2000多万人受灾,受灾县市覆盖率近100%,直接损失700多亿元。

 

  灾情之重历史罕见。

 

  损失之大令人揪心。

 

  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叠加,全年目标能否如期完成?“决战灾后恢复重建,决战脱贫攻坚,决战四季度!”9月30日召开的全省灾后重建现场会上,省领导为全省干部群众鼓劲,打响“三大决战”。

 

  化危为机,灾后重建——

 

  特大洪涝灾害暴露出湖北防洪短板,痛定思痛,海绵城市、交通、电力、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启动,灾后恢复重建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大机遇;针对水毁房屋恢复,把房屋重建和易地扶贫搬迁结合,确保倒房群众春节前搬进新居,生活条件得以改善。

 

  埋头苦干,脱贫攻坚——“到2019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2015年在贵州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我省曾向党中央立下军令状。

 

  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良心、带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省、市、县三级5579个扶贫工作队下沉一线,精准帮扶。省发改委介绍,今年我省将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6.5万人、脱贫147万人、出列1601个贫困村的目标任务。

 

  克服定局思维,决战四季度——

 

  当前,虽然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湖北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改变。

 

  廓清迷雾、凝聚共识,湖北力量正在被激发。

 

  有效投资在发力。206个PPP项目落地实施,武孝城际铁路、武当山机场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运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深化。以去产能为例,今年,我省压减过剩钢铁产能338万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476万吨,关闭退出煤矿158处,化解过剩煤炭产能1011万吨,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知难而进,一步一个脚印务实重行

 

  良好开局,值得点赞。

 

  基本面“缓中趋稳、平稳向好”,但深层之忧不可忽视。

 

  忧在稳的基础不牢固。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五年前进三位,昂首跻身第一方阵。但若稍有松懈,就有被反超的可能,切不可大意,须坚持用“第一力度”抓“第一要务”。

 

  忧在结构性矛盾突出。

 

  新经济力量偏弱,澎湃新动能尚在培育形成阶段。既要保持合理经济增速,为转型升级争取更多时间和更大空间,又要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任务艰巨。

 

  忧在实体经济困难。

 

  前三季度,房地产税收增收规模占税收增量的43%,再次成为支撑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税源。新增贷款主要流向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制造业资金偏紧、融资难依然突出。

 

  刚刚结束的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要求抑制房地产泡沫,这意味着房地产将逐步回归理性,实体经济必须加快形成强劲支撑。

 

  忧在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大。

 

  我省缺煤少油乏气,九成以上电煤靠外调,能源结构又长期以煤炭为主,继续走资源消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老路已寸步难行。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最大公约数”,是重大考验。

 

  忧在世界经济依然严峻。

 

  美国经济复苏力度低于预期,欧洲经济尚未摆脱低增长状态,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不确定性增强。外需不足,“引进来”“走出去”也将面临更大挑战。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

 

  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面对挑战,面对困难,关键是知难而进。

 

  “少说多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扎扎实实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蓝图工程化、项目化,变成一个个具体行动。”刚刚召开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座谈会上,省委主要领导明确要求务实重行。

 

  带着迎战双重大考的精神财富,带着“中国梦”的憧憬,我们即将走进2017。

 

  筑梦征程上,一步一个脚印,荆楚儿女必将全力以赴,奋力前行。

 

  (周芳 吴文娟)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