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都好办”,都办好!
栏目:宜都市 -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3-03-21 加入收藏

三江汇流 冯建 摄

宜都市“绿色发展”重大项目——鲟龙湾文化旅游产业园

宜都东阳光冬虫夏草三期项目全面投产 徐磊 摄

苏强格液压湖北公司3个月实现签约投产

宜都化工园成为宜昌化工转型的主战场

宜都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正式运行

宜都市第一个以施工图后置审查方式办理施工许可的项目(润宇新材料多甲基硅氧烷及副产品生产新建项目)

宜都市税务局精准退税为企业纾困解难

宜都市供水有限公司服务企业用水

 

前言

2022年11月29日晚,全球最大印染企业、国际领先化纤企业、国内四大民营化工龙头之一、世界500强排位第241位的盛虹集团发布公告,拟投资186.84亿元,在宜都化工园建设新能源材料项目。

去年以来,宜都市新增企业7252家、市场主体1.7万户,创历史新高,市场活力得以充分迸发。百亿、50亿项目接踵落地,市场主体呈“井喷式”壮大,离不开宜都举全市之力营造的良好营商环境。

近年来,宜都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宜昌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坚持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连续三年省营商环境评价获优异等次,先后有增值税留抵退税“精简达”、探索缩小施工图审查范围、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13个项目入选全省先行改革事项。

2022年

踔厉奋发勇作为 笃行不怠结硕果

2022年,是宜都营商环境厚积薄发、硕果累累之年。

坚持高点站位,抓好顶层设计。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宜都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主任,市发改局和市政务数据局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责、部门联动”的优化营商环境大工作格局。设立优化营商环境协调服务中心,抓实抓细协调督办、共性问题和难题破解等工作。

坚持系统推进,抓好任务落实。全面对标省委、省政府新“25条”,制定《宜都市分解落实省市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重点任务清单》《宜都市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重点任务清单》《宜都市贯彻落实中央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工作清单》等文件,明确重点工作任务、量化目标和具体举措。建立健全了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工作会商、问题交办、督查评价等闭环管理机制,市政府适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市营商办坚持月调度,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确保工作有序推进。畅通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渠道,做好营商环境问题投诉联动处理工作,设立营商环境观测点23个,及时反馈和回应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关切。

坚持控制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商事领域改革,企业经营成本不断降低。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件事”0.5日办结,为新设立市场主体免费发放5枚公章,为1442家企业节约开办成本42.9万元。在“一业一证”改革基础上,实施“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药店业、超市业、宾馆业等21个行业纳入承诺即入范围。深化水电气网用能联动报装,形成3个环节、9个工作日,报装零材料、线上零跑腿、服务零费用的“390”联动服务模式,97个项目享受改革成果。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企业办事成本不断降低。持续推动“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全市总体事项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95.53%,即办件占比达到98.08%,1640个事项实现“零跑腿”,1773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医保、公积金业务实现“宜荆荆恩”城市群“跨域通办”。持续强化税费政策保障,制度交易性成本不断降低。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提质扩面达到68项,新增“即申即享”政策清单20项,兑现惠企利民资金1.05亿元,惠及企业322家(次)。累计为458户纳税人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1.93亿元。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企业融资成本不断降低。实施信用培植,为41家企业解决融资超1.8亿元。持续推进实施“科创贷”,累计发放贷款56笔1.8亿元。创新开展金融+特色农产品服务,推出“茶叶贷”“柑橘贷”,累计发放贷款57笔5580万元。持续强化法治环境保障,企业司法成本不断降低。制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于强制四张清单,各行政执法部门运用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办理“首违不罚”案件70余件。优化破产案件简易审理程序改革,办结破产案件7件,其中香溪化工破产清算案件运用简易审理程序144天办结。

坚持思想破冰,抓好改革创新。坚持以“小切口”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大变化”,制定印发《宜都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方案》,从制度层面推出了一批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改革创新举措。2021年,宜都市财产行为税一体化纳税申报、用能联动报装、不动产登记和相关业务联动办理、企业财产保全担保联动、惠企政策“无申请兑现”等5项改革事项入选省先行区名单,全省复制推广。2022年,“探索缩小施工图审查范围”“增值税留抵退税精简达”“多测合一”改革等8项改革事项纳入全省先行区创建试点,是全省试点数量最多的县市之一。宜都市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之一,获评全省金融信用县(市、区)优秀单位,宜都市人社政务服务窗口被表彰为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宜都市“一业一证”改革获省政府领导肯定,省、宜昌市简报专题推介,首设“办不成事窗口”、政务服务周日不打烊、数据赋能“政采贷”、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改革经验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宣传推广。

2023年

锚定目标再奋进 奋楫争先谱新篇

2023年,是宜都高质量发展关键之年,也是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之年。

锚定新目标,奋战新征程。2023年,宜都市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全力提效能强服务,全力稳主体激活力,全力推改革谋创新,确保营商环境评价排名在全省前列,争取更多改革事项全省复制推广。

全力提效能强服务。更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更多领域大力推行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行业拓展至25个,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深入推进电子证照“一网通投”改革;更大力度降低税费成本,着力打好减税降费“组合拳”,推广“非接触式”办税,提升办税缴费的便利度和获得感;更大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强化银企对接,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更大力度降低用能成本,落实水电气报装“零收费”,持续深化用能联动报装,大力推进转供电改革;更大力度优化法治环境,大力推行规范柔性执法,严格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开展“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专项整治行动,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机制。

全力稳主体激活力。狠抓中央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及接续措施等一系列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惠企政策的贯彻落实,全面推行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机制,对市场主体的合法合理诉求,及时受理、快办快结。以“双千”服务为抓手,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协调解决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激发增长动力。建好用好宜都市场主体服务云平台,畅通企业诉求和权益保护反映渠道。

全力推改革谋创新。围绕国家及省级先行改革试点、改革攻坚事项等,推动更多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或品牌,确保改革有成效、有亮点,群众和市场主体获得感强烈。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工作宣传,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对优化营商环境的知晓率、参与率。

全力建机制抓长远。持续抓好督办检查,用好营商环境问题投诉、处置、回应机制,大力曝光损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等破坏营商环境的反面典型。持续抓好营商环境评价,加强评价成果运用,对评价反馈的问题切实加以整改,全面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补短板强弱项,以评促改,以评促优。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宜都市委书记谭建国表示,接下来,宜都将立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始终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新高地,为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宜都提供强力支撑!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方勇华 通讯员 吴玲 袁昌盛

勇当优化营商环境“排头兵” 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宜都

好的营商环境如同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可缺少。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不能各自为阵、单打独斗,需要群策群力、抱团前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宜都在创造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的过程中,一批与市场主体、人民群众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单位,勇当“先行者”,甘做“主力军”,为宜都全力打造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新高地贡献力量,彰显担当。

宜都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让“都好办”成为群众满意品牌

持续推进告知承诺。以企业信用为基础,在宜昌率先开展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试点,将“一堆材料”简化为“一纸承诺”,选择书店、超市、美容美发等21个行业,实现“一表申请、一次承诺,现场拿证、一证准营”。“承诺即入”改革被评定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秀案例。

全面施行“一窗通办”。2023年2月6日正式运行“一窗通办”,成为宜昌首个实现“一窗通办”全科无差别受理的县市。将人社、医保、不动产、市场监管等部门的32个窗口整合为22个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32个部门1641个事项,采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让群众办事“只进一门,一窗通办”。

积极推动“三下沉”。下放280个政务服务事项到乡镇、55个事项到村(社区)办理,投放35台政务服务自助设备到全市所有乡镇,村民可自助办理175个事项,开发“都好办”微信小程序,绘制“15分钟便民服务圈”电子地图。

不断深化服务创新。持续推行“周日不打烊”,坚持“窗口围着群众转”,27名“政务客服”一对一线上解答群众办事咨询。组建“乐宜帮帮团”和“红色代跑团”,开展“下沉式审批”,变“群众跑腿”为“上门服务”。

宜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市场主体提供“保姆式”服务

宜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2022年,宜都市“缩小施工图审查范围”改革作为宜都市唯一的典型经验在湖北省复制推广,用水、用气年度考核评估工作在省内争先进位,获得宜昌“双冠”。

探索试点先行,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小切口撬动大改革”的模式启动“缩小施工图审查范围改革”先行区创建工作,有效解决企业长期以来反映的第三方施工图审查时间过长的问题,该项改革已被省级推广。

启动破冰提能,提升服务质效。通过分级分类监管,推行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审批业务并行办理,实现工改审批“减时效、减清单、提速度”,加速项目审批进度。

落实宽审严管,压实各方责任。对告知承诺事项并行出台监管方案,进一步压实行政审批人员、建筑行业服务单位各方主体责任,压实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终身责任。同时,对重点审批事项单独设定“监管直线”,筑牢筑实监管屏障。

实现降本增效,赋能企业发展。落实供水供气红线外投资零收费、特殊工程消防设计审查费用纳入政府购买、城市配套费、施工图审查不作为审批前置条件,有效帮助市场主题解难题、渡难关、增活力。

宜都市税务局

税惠赋能为企业纾困解难

宜都市税务局锚定助企纾困目标,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上出实招、创新招,让“便民办税春风”常吹常新。

打造“都好办心级服务”品牌,全省首创企业生命全周期登记、注销、股权转让“三同步”,3项业务三部门同步办理,30分钟办结。优化全市“十分钟办税圈”,7处24小时实体“都好办智税厅”、20处便民办税服务网点覆盖十镇一中心,让老百姓“家门口”办税方便快捷。

推行涉税中介监管“同心圆”工程,税务、财政、市场监管三部门联合表彰涉税中介“十强”,让高品质的涉税财务中介服务成为广大市场主体安心、放心、舒心的税务代理。税务信用做担保,金融机构全年发放“纳税信用贷”“出口退税贷”“留金贷”7.93亿元,为市场主体引得金融活水。

精准简便高效落实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构建政府、税务、财政、银行四方会商机制,搭建起网上申报退税3小时到账的退税“高速路”,成功创建了全省增值税留抵退税“精简达”改革先行区,退税金额全宜昌最多,办理效率全宜昌最快,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2022年,共为458户纳税人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1.93亿元、“六税两费”减免4411.65万元、税费缓缴1.36亿元。

宜都市人民法院

以优质司法服务护航企业发展

2022年,宜都市人民法院全面落实持续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要求,坚持“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理念,聚焦主责主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办理破产和执行合同指标位列宜昌第一。

聚焦中心大局,细化服务精度。签定《“当枝松宜”协同发展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实施意见》13条,凝聚优化营商环境的共识。实现诉前、立案、审理、执行、回访等各环节的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全链条提升办案效率。

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服务温度。打造集立案、咨询、调解、送达、速裁为一体的多功能诉讼服务中心,推进“胜诉退费”最多跑一次改革,对涉企案件进行线上线下双标识,推进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执。优化司法确认流程,以“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审结涉企案件25件。

聚焦职能延伸,拓展服务深度。组织法官走进企业常态化开展普法,为企业发展把脉问诊,帮助企业规避风险、解决问题、完善制度。与相关单位建立信息共享协作工作机制,促成执行查控数据融通共享,打通胜诉权益兑现的“最后一公里”。

本版图片由除署名外由宜都市发展和改革局提供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