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秭归扶贫开发攻坚纪实
栏目: 宜昌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12-10-19 加入收藏
秭归扶贫开发攻坚纪实
日期:2012-10-19 15:50

  一个国家贫困县,何以多次登上全国、全省扶贫大会发言席,甚至吸引非洲国家扶贫官员组团前来观摩?一个源于山乡的扶贫理念,何以写进《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秭归,在挑战贫困的征途中,实行易地搬迁、整村推进、差别式扶贫,多管齐下构建立体扶贫开发网,打响扶贫攻坚战,带领39万屈乡人民奔向富裕,作出铿锵回答。

 

万人下山奔小康
    青瓦,白面,马头墙。夏橙园内,一排排独具峡江风格的房屋,整整齐齐地分布于公路两侧。
    这不是规划图,而是地处大山深处的泄滩乡棋盘岭村居民点。这里居住着10户从高山上搬迁下来的村民。
    走进村民王健康的家,三层楼房宽敞气派,室内的地板砖一尘不染。此前,他们一家五口居住在海拔700米的高山上,生活极不便利。
    村党支部书记汪洪银介绍,两年前,他们搬迁到这个居民点,人均扶贫补助3000元,住上了新房子、用上安全水,公路就从门前通过。至今,全村搬迁下山的村民已达88户。
    秭归因地制宜地探索出“能人进镇,穷人入坪的梯次安置模式”、“政府做媒,牵线搭桥的插花安置模式”、“统筹规划,兴建小区的集中安置模式”、“广泛联络,投亲靠友的外迁安置模式”,捆绑使用林业、建设、民政等多部门的资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在全省率先将搬迁扶贫人平补助翻一番,让这些祖祖辈辈散居在穷山沟里的人们下山奔小康。  
    截至3月19日,秭归完成扶贫搬迁1.16万人,帮助3339个贫困户改造了危房,新建扶贫沼气池1.6万口。
    这种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吸引了国外扶贫官员的眼光。汪洪银说,非洲国家官员去年组团前来这里进行了观摩。

 

百村产业活起来
    初春时节,站在茅坪镇长岭村观景台上,环视四周,一片片茶园正悄然吐绿。
    村党总支书记韩庆国指着茶园介绍说,这就是万亩茶园生态灌区长岭示范区。目前示范区内有茶园3488亩,年收入可达1700万元。茶园里一处处白色的建筑引人注目。韩庆国说,那是田间灌溉水池,共有253口,可蓄水7000立方米。
    可在5年前,长岭村是一个负债220万元、人均纯收入仅2500元的“落后村”。“这些变化,得益于整村推进。”韩庆国说,5年前,扶贫、水利、交通、林业、电力、农业等县直单位结对帮扶,投入项目资金830多万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修路兴水种茶叶,几年下来,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秭归,像长岭村一样,走出“落后”的困境,形成支柱产业的村子有93个。秭归县扶贫开发办主任王功高介绍,目前已向这些重点村投入各类资金2.63亿元,投放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3800万元,配套硬化公路420公里,新修水渠4.6万米,新建水池、水窖4800口,扶持农户发展和改造柑橘、茶叶、烟叶等特色产业4.5万亩。其中,32个重点贫困村跻身全县前50强。

 

理念写进国家《纲要》
    去年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年-2020年)》发布,其“总体要求”部分写道,“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实行有差异的扶持措施”。
    看到《纲要》中的“差别式扶贫”理念,秭归人备感欣慰。王功高自豪地说,这一扶贫理念发源于秭归、推广于湖北。该县“根据农户不同的贫困原因,采取不同的扶贫措施;根据农户不同的贫困程度,实行不同的扶贫标准”,即差别式扶贫模式。
    截至目前,秭归累计投入扶贫资金950多万元,实施差别式扶贫到户项目125个,受益农户6780户,80%以上的农户有了稳定增收的致富项目。
    九畹溪镇槐树坪村,绝对贫困户颜伏红,因山体滑坡房屋成危房。该县先后扶持资金1.3万元,新建房屋、沼气池,发展优质柑橘,还帮扶饲养良种母猪。如今,他的债务已全部还清,年收入达1万多元。“实践证明,差别式扶贫让贫困对象均等享受到扶贫政策的阳光照耀,破解了扶贫项目进村容易、入贫困户难的问题,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使扶贫的意义体现得更加充分。”王功高说。
    这一扶贫新理念,引起了广泛关注。2010年9月,“差别式扶贫”模式入围第三届中国消除贫困奖创新奖。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