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
栏目: 宜昌市防震减灾中心-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1-01-19
“十三五”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取得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性成果的五年,是我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完成“五个湖北”建设总任务的重要时期,是宜昌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实现“两个率先、两个进位”

   “十三五”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取得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性成果的五年,是我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完成“五个湖北”建设总任务的重要时期,是宜昌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实现“两个率先、两个进位”目标的关键时期。防震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性、基础性和科技型公益事业。不断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湖北省防震减灾条例》、《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和《湖北省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环境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湖北省地震局的正确领导下,宜昌市防震减灾工作加大“三大体系”建设,地震监测台网不断完善,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防震减灾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十二五”期间,经过积极争取,全市地震部门改善了办公环境、充实了人员力量、展现了全新的工作面貌。一是创新举措,增添了新手段。市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多次听取防震减灾工作汇报,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让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县市区政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全市通报。二是改善条件,塑造了新形象。市局新增了150平方米地震应急指挥大厅场所,提升了地震应急处置综合指挥能力。同时,争取资金采购地震监测预报和应急设备20多台套,解决了仪器设备“超期服役,带病运转”问题,震情速报信息节点实现县市全覆盖,为全市地震信息速报系统正常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完善机构,充实了新力量。县市区均按要求设立了地震局(办),地震系统机构更加完善;2014年,宜昌市地震局由副县级事业单位升格为正县级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增设办公室、增加2名参公编制、落实3名“以钱养事”人员指标,有力充实了防震减灾工作队伍。

   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健全。“十二五”期间,全市重点抓好应急预案修订、应急队伍建设等工作,防震减灾应急体系不断完善。一是修订了地震应急预案。以修订市县两级政府及地震主管部门应急预案为重点,集中开展预案编制评审备案工作,共新修订各类预案196项,预案总数达384份,基本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二是建强了应急救援队伍。先后出台了《宜昌市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宜昌市应急救援队伍联动机制》等13项制度和办法;依托市公安消防支队和应急专家,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成立了29支行业应急救援队伍;将驻宜武警交通第六支队的救援力量纳入我市地震应急统一管理,增加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救援机械装备36台、卫星综合通讯车、生命探测仪等高科技设备8套。三是妥善处置了有感地震。“十二五”期间,全市辖区共发生有感地震41次,最大震级M5.1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地震系统应急预案,迅速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余震监测、严密震情跟踪,及时发布震情信息,有感地震均得到妥善处置。

  震害防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地震系统不断增强预防为先的意识,逐步加强农村民居安全,防灾减灾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一是积极实施民居安全工程。结合扶贫搬迁、移民建镇、新农村建设、棚户区改造等相关项目,从规划选址、设计施工等环节层层把关,发放设计图集1100多套,培训农村工匠3000多人,确保集中建设的房屋抗震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共建成示范点59处建成农居11520户。二是强化抗震设防监督管理。大力开展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清理,参照省行政审批事项清单,编制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通过网站对社会公开,市地震局窗口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标准化服务窗口”。认真履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职能,各县市区加大辖区内未落实抗震设防要求的执法力度,市级对未进行抗震设防管理审批的建设项目下达《监察意见书》,对于违法且拒不改正的业主进行立案查处并给予相应处罚。

  公众防震意识进一步提升。加大防震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多渠道、大范围开展各项宣传活动,促进防震减灾知识深入人心。一是以示范创建发挥引导力。以示范创建工作为切入点,鼓励县市区开展省、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夷陵区实验小学等26所学校被认定为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其中当阳市实验中学等5所学校被认定为省级科普示范学校;宜都市陆城办事处名都社区等2个社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地震安全社区,兴山县古夫镇夫子社区等4个社区被认定为省级地震安全社区,夷陵区冯家湾社区被认定为市级地震安全社区。二是以科普宣传增强吸引力。结合“汶川地震纪念日”、“全省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周”、“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市县两级地震工作部门组织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累计组织宣传讲座180场次,放映防震减灾电影72场次,举办广场、社区咨询活动200余次,受众人群达500余万人次。三是以现代媒体增强影响力。在中国地震局门户网站和湖北省防震减灾网发布政务信息160多条;各县市区利用当地电视台等媒体播放各类地震科普宣传片80余场,组织中小学生收看“平安中国”防灾减灾专题公益宣传片600余场次,利用短信群发平台,推送防震减灾公益短信90000余条。

   二、存在问题

   经过“十二五”的建设,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防震减灾的需求和国家、省地震局规划目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公共服务能力不足。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地震发生后的实时灾情信息等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和政府要求,服务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网络覆盖面亟待扩大,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

   震害防御能力较弱。我市抗御地震灾害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有差距,部分农居、城市老旧建筑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自建住房的抗震设防还有待加强,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场所“提高抗震设防要求”需要进一步强化。

   监测速报能力不足。监测预报能力与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烈度速报台网建设尚未全面开展,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能力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应急救援能力有待加强。应对破坏性地震的应急救援体制、机制有待加强。市县应急救援能力较弱,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缺少必要的现场应急装备,地震发生后,很难及时前往震中区开展先期现场工作,无法完成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下达的工作任务,造成被动局面。

   三、“十三五“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完成《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湖北省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目标任务,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党和国家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公共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最基本民生,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

   公共安全新形势。我市具有中强地震发生背景,历史上曾多次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中国西部南北地震带强震持续活跃逐步影响着湖北及周边地震活动形势。近3年,我市地震活动明显活跃,2013年秭归县与巴东交界处发生5.1级地震,为湖北省近40年以来最大地震;长江中游地震带也处在中强地震活跃期内,地震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地震灾害对经济的冲击日益增强,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愈发严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大,更容易诱发社会问题,地震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社会治理新要求。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将依法规范市县两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防震减灾责任和义务,理顺市县地震部门的职责和事权,提升社会组织和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增强地震部门依法全面履职能力,构建主体明确、权责清晰、运行高效、治理完善、监管有力的运行机制。

   科技引领新要求。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市跻身“创新驱动示范市”,防震减灾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创新,主要是地震科技创新。迫切需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注重科技引领,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继承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促进成果应用,提升科技对防震减灾工作贡献率。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统领,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服务“强、大、优、美”的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推进我市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融合式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创新驱动,通过大力开展地震安全基础能力和创新服务建设,强化社会管理,拓展公共服务,全面提升防震减灾基础能力,使全市抗御地震灾害能力特别是破坏性地震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为实现我市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体系效能显著,地震科技创新对防震减灾的支撑能力成果突出,公共服务水平优质高效,现代化防震减灾治理机制基本形成,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有效提升。

   三、主要发展指标

   (一)建设多元化防震减灾体系。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社会、公众共治的社会治理机制基本建立,地震部门与社会沟通、协调和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形成社会多元责任主体主动、规范、有序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局面。

   (二)提高地震预警与速报能力。建成宜昌市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提供全市重点地区的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和秒级地震预警服务。

   (三)提升防震减灾水平。抗震设防要求城乡一体化管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严格按照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标准设防,农村民居不设防的现状得到明显改变。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各类防震减灾示范点建设更加完善,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显著提升。

   (四)提高防震减灾信息服务能力。建成防震减灾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服务功能,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地震速报信息,向公众提供抗震设防、震情、灾情等综合信息服务。

   (五)完善地震应急准备体系。地震应急预案体系、物资保障体系、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满足全市城镇人口的应急避险基本需求。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防震减灾的需求和实现2020年防震减灾目标,将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和地震科技支撑(即“三体系、一支撑”),作为事业发展工作布局,实现防震减灾与全市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我市作为全国重点监视防御区,构造区断裂新构造运动较强,地震强度较高,应加快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集约化发展,重点开展三峡库区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公共服务体系等建设工程,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开展城市小区划,推进建设城市震害评估和应急决策系统,提升震灾防御和应急处置能力。围绕新型城镇化、易地扶贫搬迁等经济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保障地震安全。

   “三体系”,就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构建技术卓越、功能完善的现代化防震减灾工作体系。“一支撑”,就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和地震科学基础研究水平,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支撑。

   根据上述事业发展布局,围绕规划目标,为切实增强全社会抵御和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提升防震减灾四大能力、推进四大建设。

   一、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一)提升监测速报能力。优化地震监测台网布局,更新仪器设备,提升地震台站监测能力,全面实现地震监测台网现代化。强化对三峡库区地震活动、断层微震活动监测,进一步提升地震速报能力,实现三要素自动速报、人机交互速报、灾情快速获取及速报。

   (二)提升烈度速报与预警能力。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提高烈度速报精度,加强三峡库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

   二、提升城乡抗震能力

   (一)全面落实抗震设防法规和标准。各县(市、区)政府要认真贯彻实施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保一般建设工程、移民搬迁工程、新建改建工程等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对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工程要督促其加固整改,确保达到抗震设防标准,切实将国家有关抗震设防法规、制度和标准落实到每项工程建设之中。

   (二)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统筹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涉农项目,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组织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秭归县、兴山县、远安县、夷陵区等重点区域要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抗震设防示范户、示范村,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组织开展建筑工匠培训,普及建筑抗震知识,推广抗震技术标准。开发推广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农村民居设计图集和施工技术,逐步建立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制度。

   (三)保障城市地震安全。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城市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开展城市老旧建筑物、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普查和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推进地震小区划工作,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新、改、扩建的一般建设工程提供科学、经济、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推进建设城市震害评估和应急决策系统,建立地震安全信息数据管理和应用服务机制,满足抗震设防管理和服务的需求。

   (四)保障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将地震安全性评价、专用地震监测设施、减隔震措施等落实到位,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高于当地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强化交通、电力、通信、水利水电、输油气管线等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

   三、提升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一)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新要求,加强地震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建设,夯实市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领导、指挥协调能力建设和地震部门应急管理职能。坚持以检促改,以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为依托,加大县(市、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检查力度,完善考评指标体系,促使市级应急救援队伍具备在震后3小时内抵达震中,县级应急救援队伍具备在震后2小时内抵达震中,开展先期应急处置的能力。

   (二)加强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实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基础设施和人口密集场所地震应急预案全覆盖,增强地震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建立地震应急决策系统,完善灾情速报网络,搭建基于“大数据”的灾情获取平台。各县(市、区)政府要定期组织辖区内的机关、大型事业和中小学校开展防震避震应急演练,尤其是要强化在校学生防震避震应急演练。

   (三)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应急救援联动,建立上下联动、军地联动、区域联动、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震时形成合力。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做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和建设,在市、县(区)城区街道及学校、医院、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

   四、提升地震科技支撑能力

   (一)推进最新科技成果应用。加强地震工程基础建设与技术开发应用,组织开展新型结构抗震、隔震、减震和健康诊断等,灾害评估模型、现场灾害调查系统等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与开发,认真总结和推广应用。

   (二)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省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创新能力项目落户宜昌,建设地震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公共检索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实行创新绩效评价、择优扶持制度,引导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

   五、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建设

   (一)完善治理体系。构建由法律法规、组织机构、政策规划、应急预案、标准计量、行业制度、部门制度、单位制度组成的防震减灾制度体系。修订和完善我市政府规章,加强抗震设防要求、地震应急救灾管理等方面的地方立法,积极开展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地方标准建设。落实各级地震部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优化防震减灾行业治理格局,提升防震减灾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坚持依法行政。开展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地震应急等工作的监督检查,保证防震减灾法律制度落实到位。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执法能力培训和执法检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法制意识。

   六、推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完善公共服务产品。制定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清单,包括地震速报、灾情速报、地震烈度分布、地质构造与断层分布、抗震设防要求、地震预警、地震安全性评价等,以及公众地震科学技术、应急避险知识的普及。

   (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在现有信息节点基础上,探索建立采集、加工、服务为一体的防震减灾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地震速报与预警服务系统、震害防御服务系统、应急救援服务系统、政务服务系统。将各类地震科技成果、数据和信息,经过科学测定、搜集、整合、汇总处理后,通过信息发布系统和网络查询服务系统,向政府、公众、生命线工程管理单位、科学研究等提供服务。同时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需求,提升地震安全的社会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七、推进防震减灾文化建设

   (一)凝练核心理念。丰富预防为主、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防震减灾文化内涵,凝练核心理念,用核心理念引导舆论、凝聚共识,推动地震灾害社会共治。弘扬“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坚守奉献”的防震减灾行业精神,增强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引领防震减灾事业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

   (二)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探索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公园和避难场所建设内容,结合科技馆建设防震减灾主题展厅。加大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和新闻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新媒体作用,充分发挥科技馆、地震监测台站的科普宣传功能,提高全民防震减灾素质。建立完善抗震救灾舆论引导机制,健全应对地震灾害的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地震信息,做好相关的科学解释和说明工作,增强公众抗御地震灾害的信心。

   八、推进防震减灾强化信息化建设

   (一)完善信息网络。利用全省防震减灾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在地震信息网络、信息共享的应用。强化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

   (二)强化信息整合。集成防震减灾信息资源,挖掘、保存历史及现今地震科学和工作重要文献、科研、科考、科学总结档案信息,收集整合基础探测、观测数据信息。

  第四章 重点项目

   紧紧围绕全市地震灾害背景和震情实际,抓住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薄弱环节、公共服务能力短板,突出烈度速报与预警、城乡抗震设防、水库诱发地震等重点领域,对接国家和省级防震减灾重大战略、工程和举措,着力实施全局带动性强、成效显著、影响深远的重大工程和项目,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一、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建设工程

   为城市提供基于所在县城实际站点观测记录计算的地震烈度速报;为乡镇提供经插值计算和场地校正技术处理的推测烈度速报供参考。

   根据上述目标要求重点建设以县级城市为单元的基本站和一般站,新建基本站8个、一般站42个,并改造原有测震台网,使新建和改造台站的平均台间距达45公里左右。采用预警技术大大缩短公众关注4级以上地震的地震参数速报时间,提高应对地震反应能力。

   二、民居震害防御工程

   通过对农村民居的抗震性能进行普查和分析评价,建立民居基础资料数据库,研究推广农村民居防震技术,编制科学设防、经济实用、符合民俗风情的农村民居建设图集和技术指导手册。建设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网络和现场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指导,科学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差的突出问题,有效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地震应急决策系统

  建设地震应急决策系统,有利于在地震发生之时对震区基本情况、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帮助市委、市政府作出准确的决策,为下一步救援提供重要依据,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建设地震应急决策系统,完成市、县、乡、村四级基础数据统计工作。研究开发符合宜昌本地地质构造的应急决策辅助模块,根据各地方基础数据,能够快速推算出某地发生地震的基本情况,模拟地震发生实时三维动态图,实现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

   四、城区地震小区划

  开展地震小区划,判断未来地震可能发生的地域、震级,确定地震破坏的最强地段,为城市防震减灾和制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使新建的重要设施、生命线工程以及可能导致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项目避开活断层。

  在城区及国家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城镇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小区划。开展活断层区域探查与详细探测、精确定位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包括活断层钻探及岩芯样品分析、活断层的年代学系统测定和活断层地震危险性综合评价;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城市市区地震小区划,包括潜在震源区、地震烈度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工程地震钻探、动三轴样品取样和测试、土层剪切波速测试和地面卓越周期测试,场地地震烈度小区划,场地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和场地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编制城市地震区划图、完善抗震设防标准;开展地震灾害风险分析与震害防御能力评价。

  五、科普知识宣传展厅

  结合市科技馆建设,在城市科技馆建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专用展厅,专门用于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地震体验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建设地震体验屋、科普知识宣传专区、应急避险体验区等,每年定期组织学生、机关干部、重点企业职工等前往展厅开展地震体验活动,不断提升广大群众防震减灾意识,掌握地震应急逃生本领。

  第五章 实施保障

  一、组织保障

  依法履行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领导体系。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防震减灾工作重大问题,实行防震减灾目标责任管理。建立健全地震工作机构,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加强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建设。

  二、法制保障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湖北省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强化监督检查,确保防震减灾法规的有效实施,使防震减灾工作进一步法制化和规范化。

  三、经费保障

  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防震减灾目标相适应的投入机制,提高防震减灾专项资金额度,主要用于地震台网建设与维护、农村村民住宅和城市社区地震安全指导、应急救援处置及装备建设、技术培训与演练、群测群防等工作。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