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关于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6号提案的答复
栏目: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2-08-17 加入收藏
省台盟: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放大武汉制造业外溢效应 推进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推动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是奋力打造制造强国高地的重要支撑,提案建议指导紧扣实际,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对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厅综合武汉市政府、省发改委等部门意见建议后,现将推进落实情况回复如下:    一、强化规划引领,做好顶层设计    呈请省政府出台《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在优化空间布局中明确“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充分发挥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武汉大力发展头部经济、枢纽经济、信创经济,发展光电子、汽车、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推动形成城市功能互补、要素优化配置、产业分工协作的现代化大武汉都市圈。出台《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引导推动武汉城市圈周边县(市、区)立足自身特色优势,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的产业链、供应链、资本链、人才链、创新链,加快构建研发在城市、制造在县域,头部在城市、链条在县域,融资在城市、投资在县域的协作共建共享格局。    二、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通    在武汉城市圈建设布局全省3个国家级、12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储备基地),推动双创示范基地专业化、功能化发展,推动示范基地创新平台提质升级,支撑和带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报请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支持武汉市整合区位相邻、产业相近、规模较小的开发区或功能园区,探索扶持共建、股份合作、托管建设等产业合作模式。    三、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    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积极引导武汉城市圈围绕光电子信息技术、汽车、现代化工及能源、大健康、现代农产品加工等优势集群,找准产业定位,凸显功能特色,推动错位互补的发展格局。持续推进武汉市全面创新改革,在编制重点专项产业规划、共建光谷科创大走廊、加快融通联动等方面协同发力,积极支持武汉切实做大规模、增强功能、提升能级,提高城市圈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编制武汉市产业地图,发挥产业地图在优化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加强招商引资服务、推动区域特色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协调武汉市产业布局、引导区域有序发展。组织武汉城市圈九市有关部门谋划编制武汉城市圈制造业产业链地图和产业招商地图,依托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和长江新区,明确光谷科创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临空临港枢纽经济带等重点产业集群,根据九市资源禀赋和客观产业基础,确定各自主导产业,促进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产业错位发展、融合发展。    四、强化园区共建,推动产业协同    深入推进“基地+集群+项目”联动发展,加快存储器、航天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做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光电子信息领域,依托长江存储、华星光电、京东方、长飞光纤等龙头企业,加强同鄂州、黄石、潜江、仙桃等城市企业合作;汽车及零部件领域,依托东风本田、上汽通用、小鹏汽车等在汉整机企业,强化汽车零部件省内本地化配套,辐射带动仙桃、孝感、咸宁等城市零部件产业协同发展;大健康领域,依托人福医药、稳健医疗、九州通、明德生物等企业,辐射带动天门、咸宁、仙桃等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以武汉市工业园区“两个一百”平方公里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园外园”、“飞地经济”等合作模式,依托武汉三大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和临空临港枢纽经济带,合作建设黄石、葛店、鄂州光电子产业园和洪湖新滩经济合作区、汉川合作示范区等重点园区。重点推进投资50亿元的锐科激光黄石激光器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投资13亿元的盛隆电器(鄂州)智能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投资10亿元长飞光纤潜江科技园五期扩产项目和投资5亿元的鼎龙潜江半导体材料项目建设,构建城市圈产业一体化协作发展新格局。    五、坚持数字赋能,推进数字化转型    出台《武汉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瞄准数字经济发展痛点难点,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转型升级。落实《武汉市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对互联网行业企业的研发费用、新增营收等给予奖补支持,指导互联网企业申报线上经济政策、各类贷款贴息政策、企业应急资金等,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在工业互联网方面,武汉国家顶级节点已成为中部地区的互联枢纽。截至6月,接入武汉国家顶级节点的二级节点26个,累计标识注册总量75.58亿个,累计接入的企业节点数量达2619家。武汉、孝感、鄂州、黄石等城市圈一批企业已接入二级节点,标识解析典型应用案例不断涌现,覆盖了汽车、光通信、电子信息、服装等多个行业,为武汉城市圈工业互联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强化金融支撑,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支持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意见》《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支持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方案》,明确在城市圈推广“汉融通”平台模式,实现城市圈金融机构与企业多层面、多方位对接,推动城市圈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推动城市圈内科技金融改革发展,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推进武汉城市圈金融系统一体化;建立制造业企业白名单,引导城市圈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楚天贷款码”开展银企线上对接,实现名单推送、融资进展监测、融资辅导等功能,打造银企融资线上对接“绿色通道”,目前“楚天贷款码”已覆盖武汉城市圈各市州、直管市区和24家主要商业银行,已有近4万户市场主体通过“楚天贷款码”平台提交融资申请,已办结约3.2万笔,发放贷款811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95%,融资满足率达65%,平均办理时限8天,最短办理时限1天;支持武汉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湖北分公司在周边县市合理布局,加快金融业务同城清算。依托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建立“四板”与“新三板”企业联通培训机制,打通企业升级“绿色通道”,畅通股权投资退出通道。 jQuery(‘#qrcodeCanvas‘).qrcode({text:document.location.href,width:112,height:112}); 附件:

省台盟: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放大武汉制造业外溢效应 推进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推动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是奋力打造制造强国高地的重要支撑,提案建议指导紧扣实际,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对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厅综合武汉市政府、省发改委等部门意见建议后,现将推进落实情况回复如下:
    一、强化规划引领,做好顶层设计
    呈请省政府出台《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在优化空间布局中明确“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充分发挥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武汉大力发展头部经济、枢纽经济、信创经济,发展光电子、汽车、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推动形成城市功能互补、要素优化配置、产业分工协作的现代化大武汉都市圈。出台《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引导推动武汉城市圈周边县(市、区)立足自身特色优势,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的产业链、供应链、资本链、人才链、创新链,加快构建研发在城市、制造在县域,头部在城市、链条在县域,融资在城市、投资在县域的协作共建共享格局。
    二、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通
    在武汉城市圈建设布局全省3个国家级、12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储备基地),推动双创示范基地专业化、功能化发展,推动示范基地创新平台提质升级,支撑和带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报请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支持武汉市整合区位相邻、产业相近、规模较小的开发区或功能园区,探索扶持共建、股份合作、托管建设等产业合作模式。
    三、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
    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积极引导武汉城市圈围绕光电子信息技术、汽车、现代化工及能源、大健康、现代农产品加工等优势集群,找准产业定位,凸显功能特色,推动错位互补的发展格局。持续推进武汉市全面创新改革,在编制重点专项产业规划、共建光谷科创大走廊、加快融通联动等方面协同发力,积极支持武汉切实做大规模、增强功能、提升能级,提高城市圈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编制武汉市产业地图,发挥产业地图在优化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加强招商引资服务、推动区域特色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协调武汉市产业布局、引导区域有序发展。组织武汉城市圈九市有关部门谋划编制武汉城市圈制造业产业链地图和产业招商地图,依托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和长江新区,明确光谷科创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临空临港枢纽经济带等重点产业集群,根据九市资源禀赋和客观产业基础,确定各自主导产业,促进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产业错位发展、融合发展。
    四、强化园区共建,推动产业协同
    深入推进“基地+集群+项目”联动发展,加快存储器、航天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做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光电子信息领域,依托长江存储、华星光电、京东方、长飞光纤等龙头企业,加强同鄂州、黄石、潜江、仙桃等城市企业合作;汽车及零部件领域,依托东风本田、上汽通用、小鹏汽车等在汉整机企业,强化汽车零部件省内本地化配套,辐射带动仙桃、孝感、咸宁等城市零部件产业协同发展;大健康领域,依托人福医药、稳健医疗、九州通、明德生物等企业,辐射带动天门、咸宁、仙桃等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以武汉市工业园区“两个一百”平方公里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园外园”、“飞地经济”等合作模式,依托武汉三大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和临空临港枢纽经济带,合作建设黄石、葛店、鄂州光电子产业园和洪湖新滩经济合作区、汉川合作示范区等重点园区。重点推进投资50亿元的锐科激光黄石激光器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投资13亿元的盛隆电器(鄂州)智能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投资10亿元长飞光纤潜江科技园五期扩产项目和投资5亿元的鼎龙潜江半导体材料项目建设,构建城市圈产业一体化协作发展新格局。
    五、坚持数字赋能,推进数字化转型
    出台《武汉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瞄准数字经济发展痛点难点,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转型升级。落实《武汉市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对互联网行业企业的研发费用、新增营收等给予奖补支持,指导互联网企业申报线上经济政策、各类贷款贴息政策、企业应急资金等,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在工业互联网方面,武汉国家顶级节点已成为中部地区的互联枢纽。截至6月,接入武汉国家顶级节点的二级节点26个,累计标识注册总量75.58亿个,累计接入的企业节点数量达2619家。武汉、孝感、鄂州、黄石等城市圈一批企业已接入二级节点,标识解析典型应用案例不断涌现,覆盖了汽车、光通信、电子信息、服装等多个行业,为武汉城市圈工业互联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强化金融支撑,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支持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意见》《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支持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方案》,明确在城市圈推广“汉融通”平台模式,实现城市圈金融机构与企业多层面、多方位对接,推动城市圈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推动城市圈内科技金融改革发展,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推进武汉城市圈金融系统一体化;建立制造业企业白名单,引导城市圈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楚天贷款码”开展银企线上对接,实现名单推送、融资进展监测、融资辅导等功能,打造银企融资线上对接“绿色通道”,目前“楚天贷款码”已覆盖武汉城市圈各市州、直管市区和24家主要商业银行,已有近4万户市场主体通过“楚天贷款码”平台提交融资申请,已办结约3.2万笔,发放贷款811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95%,融资满足率达65%,平均办理时限8天,最短办理时限1天;支持武汉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湖北分公司在周边县市合理布局,加快金融业务同城清算。依托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建立“四板”与“新三板”企业联通培训机制,打通企业升级“绿色通道”,畅通股权投资退出通道。

附件: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