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有效]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180552号建议的答复
栏目:湖北省教育厅-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8-07-26 加入收藏
[有效]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180552号建议的答复

张桂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扶持引导我省青年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特别是社会工作相关人才培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青年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的一种新兴形态和主体力量,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青年社会组织日益蓬勃发展,在服务青年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您在建议中分析了我省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就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环境,加强青年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特别是做好青年社会组织相关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厅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学习和研究,专门调研高校社会学类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情况,全面梳理、分析我省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有关做法成效。现就有关人才培养的建议答复如下:
     1.重视社会治理人才培养规划。一是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我厅在《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人才培养”。近年来,我们按照规划要求,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围绕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相关民生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积极支持高校加快社会治理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改善相关人才培养资源条件建设,强化人才培养保障。二是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提升高校培养社会治理相关人才规模能力。每年发布省属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指南和专业目录,在其中明确提出支持高校积极增设社会民生、公共服务领域急需的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培养国家和省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目前全省17所高校设置有社会学、社会工作等23个本科专业点,4所高职院校设置青少年工作与管理、社会工作等5个高职专科专业点,每年培养社会工作研究生、本专科生约1200余人,人才培养规模与招生人数逐年加大。
    2.加大相关重点专业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力度。一是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在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立项3个社会学类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获批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以专业为单位,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综合改革。二是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在社工类专业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围绕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特色拓展课、实践课等内容构建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华中农业大学探索由理论基础课程、研究方法课程、实务技能课程三大功能模块构成的“圈层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湖北文理学院建设《社会工作概论》课程群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群,使课程建设朝基础与实务并重、成规模方向发展,取得较好效果。三是加强专业教学资源条件建设。相关高校普遍建立社会模拟调查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购买海内外社会学专著建立专业阅览室,形成了以优质教学资源为支撑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3.深化高校社工类专业教学改革。一是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指导高校紧密联系社会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推进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学习方式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精神。如武汉大学改革专业培养模式,推进社会学类大类培养,给学生更多自主空间。华中科技大学实施大类招生、一对一导师制和国际化培养,突出学生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培养。二是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推进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我厅支持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同武汉黄陂区王家河街道办事处、江汉区司法局、武汉侨亚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企业建成社工类省级实习实训基地3个,投入专项经费约100万元,加强社工类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高校也持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先后与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中南分公司、东莞市乐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东省平远商会、长沙市培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10余家企业、社会组织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长江大学建有深圳市融雪盛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升阳升社工服务社、尚德社工服务社等实习基地10个,设立社工服务站、为社区提供社工服务。湖北师范大学构建黄石、武汉、沿海“三位一体”实习实训基地,为大学生实习提供良好专业实践平台。三是推进社工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一大批学生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湖北省社会调查大赛、湖北省社会工作案例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高级别奖励,一大批学生获得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武汉理工大学成立“逸飞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6个社会工作机构,成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社区社会服务的主力军,创立了本土社会工作的“武汉理工模式”。
    4.推进协同育人加快培养专业人才。一是建立形成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如江汉大学与武汉市民政局、江岸区民政局、开发区民政局等多部门签订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共建协议,先后创办2家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1家社会组织评估机构,探索形成“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湖北文理学院实施“协同育人337工程”,打造校地企“三元联动”人才培养特色。黄冈师范学院依托湖北省社会学学会,与黄冈市民政局、广州市民政局、湖北罗田“燕尔谷”等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建立合作育人机制。二是以服务地方为导向提升大学生专业综合素质能力。武汉理工大学与市团委、省团委、团中央及教育部等合作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产生了全国“自强之星”、省市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获得志愿服务金奖、银奖多项,创青春、创新创业、互联网+等各级竞赛奖多项,培养了一批大学生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依托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基地开展残疾人研究,培养残疾人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长江大学与荆州市民政局、荆州市救助管理站、荆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荆州市第一军休所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长期提供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服务成果在民政部评选中多次获奖,得到民政部高度认可。湖北师范大学在黄石地区围绕社区服务,在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农村社区精准扶贫、社区公益创投、失独家庭帮扶等四个领域同当地政府、相关单位开展专业服务和实践研究。湖北工程学院在孝感市成立“孝感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依托中心承接大量社会工作研究和服务项目,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在社会服务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成效显著,“阳光社会”已成为学校服务孝感行动计划的重要品牌。三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学创新人才。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有关高校与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著名高校签订社会学2+2双学士学位联合培养协议、社会学3+2本硕学位贯通联合培养协议,在海外高校建立数个专业实习基地,开展社工专业大学生赴海外高校交流学习,坚持海外访问和参加国际会议,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国际化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四是在高职院校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打造全社会服务体系。支持高等职业院校主动承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有关社会服务类职业培训,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结合学校特色率先开展老年教育等社工类服务,面向社区成员开展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民主法治、文明礼仪、生态文明等面向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教育活动。五是做好社工类专业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我厅建立信息台账和动态数据库,掌握社工类专业大学生困难群体基本情况和就业动态,实施精准对接和就业指导,重点推荐就业。同时,统筹制订就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对社工类专业教师开展师资队伍调研和培训,整合信息化服务方式,采取就业网站、就业微信、就业APP“三位一体”立体化服务方式,为社工类专业大学生提供精准推送、精准对接、精准服务,着力提升就业质量。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探索建立高校学历教育、专业培训、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青年社会组织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加强高校社会工作通识教育,以实务应用为导向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成果,提高实践教学在专业教育中的比重,加大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力度,鼓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投入实务领域,兼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不断提高实务教学能力,努力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不断提高青年社会组织专业化服务水平提供智力支撑。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关心,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湖北省教育厅
2018年7月26日
 

附件: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