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应城:小切口撬动大民生 小商讨凝聚大共识
栏目: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2-10-26 加入收藏
——应城市田店镇“擦亮小城镇”工作经验总结田店镇是应城市最西北的口子镇,北接安陆、西邻京山,212省道纵贯境内,大富水穿境而过。全镇国土面积64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人,下辖12个村1个社区,获评全国卫生乡镇、省级生态乡镇。近年来,田店镇积极谋划“擦亮小城镇”工作,今年抢抓功能镇区建设有利契机,集中三个月有效时间,投资3700万元补齐镇区建设短板,开展“五小”场所及周转房建设,镇域面貌实现大幅改善、镇区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城镇文化获得充分挖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从“要我拆违”到“我要拆违”,水域环境迎质变田店镇为大富水在应城的起源,水系连通工程实施后,针对蒲源龙滩广场周边危房较多、杂树丛生、垃圾随意倾倒的情况,群众反映最为强烈,镇党委政府决定以此处为切入点,围绕水文化和水环境主体,对大富水周边11200平米范围进行改造升级和污染治理。通过镇党委主导、社区“两委”班子带头、党员冲锋、群众参与的方式,组织号召大富水周边居民和社区群众拆违清淤清障,最终实现富水河水清河静、周边环境提档升级。针对群众前期不了解政策的情况,镇村两级全面动员,通过张贴公告、对社区937户住户和周边商户登门宣传政策等方式,获取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针对拆违中难啃的“硬骨头”,采取内外联动的方式,召集社区懂政策的乡贤、党员代表、社区干部、项目部工作人员等摆事实、讲道理,一起做工作。通过共同努力,共计拆除危房旧房25户2500平米,清除杂树400棵,拆违3000平米,迁坟2座,迁移铁塔基座1座、杆线9座,疏通排水系统2000米,原有脏乱差面貌彻底改观,实现“群众临水而憩、社区依水而兴”的美好愿景。同时,扎实做好“五小”场所及周转房建设工作,拆除镇政府院内6排48间危房,改造给排水管道3000米,实施强弱电管线入地工程,实现政府院内环境明显改善,干部居住条件显著提升、干事创业热情持续高涨。从“高大规划”到“花点小钱”,镇域旧貌焕新颜田店镇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将现实所需、党委政府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有机结合起来,细化实化《田店镇“擦亮小城镇”三年行动方案》,多次外出学习兄弟乡镇和周边县市区建设经验,邀请市政府分管领导、市直相关部门领导、镇班子成员、社区干部、群众代表多方参与方案评审,科学拟定项目清单,取消了费用较高且不符合本地情况的强弱电入地、集贸市场砖砌菜台和路面黑化、花费较高的景观树等设计,改为管线套管、市场木制桌台和压花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绿化树木,最终将原先规划的16项项目缩减为12项,初始4400万元预算资金压缩到3075万元,在节约资金、避免大拆大建的同时,杜绝“面子”工程、实现规划更接地气。施工过程中,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优先解决出行难、排涝慢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优化施工方案,通过在项目现场和群众代表探讨施工设计、在施工过程走访居民商户询问问题不足,先后更改蒲源龙滩广场地理区位、市场摊位摆放与分区设置、社区公厕前路段硬化等设计40余处,新增低洼路段球墨铸铁排水沟盖板、学校前垃圾处理设施、粮站前景观节点、百姓大舞台等设计20余处,新建停车场8处,增加停车位近300个,新建旅游公厕1座,解决停车如厕难问题。结合“五小”场所及周转房建设新建便民服务中心,改善群众办事环境,充分满足群众公共服务需求。通过功能完善与配套升级,真正做到上级要求与群众期盼相结合,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日常生活舒适度和便利度,实现矛盾在一线化解、服务在社区拓展、民心在基层凝聚的效果。从“视而不见”到“众人拾柴”,双向奔赴新生活为彻底解决镇区建设“三分建七分管”问题,答好“擦亮小城镇”后半篇文章,田店镇充分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营造“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美好家园干群共同建”的良好氛围。针对镇集贸市场为“露水市场”,存在商户混杂、环境无序、卫生隐患等情况,探索出行政执法、行业监管、群众监督、商户参与“四位一体”监管体系建设,坚持商户主体、完善日常监管、强化宣传引导,为市场主体发展和环境风貌改观注入活水。联合住建、城管、国土等部门,共同探讨创新管护机制,成立综合执法队伍,规范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发动组织镇村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参与日常环境整治和街道管理。引导群众主动参与“道乱占”“车乱停”“摊乱摆”等专项整治,确保镇区建得美、管得好、长受益。同时,围绕重点水域存在的风险隐患,落实“四个一”包保责任,深入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升水域群众的安全感,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水域治理格局。结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开展工程验收“双评价”、村规民约“双榜”示、社区治理“双评审”等工作,动员群众全周期参与项目建设、全方位参与社区管理、全领域参与文明风尚引导,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部群众一起干,全面提升群众的地域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干群共同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jQuery(‘#qrcodeCanvas‘).qrcode({text:document.location.href,width:112,height:112}); 相关附件: var annex = $("#annex"); var list = $("#list"); if(!list.has(‘li‘).length){ annex.hide(); }

——应城市田店镇“擦亮小城镇”工作经验总结

田店镇是应城市最西北的口子镇,北接安陆、西邻京山,212省道纵贯境内,大富水穿境而过。全镇国土面积64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人,下辖12个村1个社区,获评全国卫生乡镇、省级生态乡镇。

近年来,田店镇积极谋划“擦亮小城镇”工作,今年抢抓功能镇区建设有利契机,集中三个月有效时间,投资3700万元补齐镇区建设短板,开展“五小”场所及周转房建设,镇域面貌实现大幅改善、镇区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城镇文化获得充分挖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要我拆违”到“我要拆违”,水域环境迎质变

田店镇为大富水在应城的起源,水系连通工程实施后,针对蒲源龙滩广场周边危房较多、杂树丛生、垃圾随意倾倒的情况,群众反映最为强烈,镇党委政府决定以此处为切入点,围绕水文化和水环境主体,对大富水周边11200平米范围进行改造升级和污染治理。通过镇党委主导、社区“两委”班子带头、党员冲锋、群众参与的方式,组织号召大富水周边居民和社区群众拆违清淤清障,最终实现富水河水清河静、周边环境提档升级。

针对群众前期不了解政策的情况,镇村两级全面动员,通过张贴公告、对社区937户住户和周边商户登门宣传政策等方式,获取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针对拆违中难啃的“硬骨头”,采取内外联动的方式,召集社区懂政策的乡贤、党员代表、社区干部、项目部工作人员等摆事实、讲道理,一起做工作。通过共同努力,共计拆除危房旧房25户2500平米,清除杂树400棵,拆违3000平米,迁坟2座,迁移铁塔基座1座、杆线9座,疏通排水系统2000米,原有脏乱差面貌彻底改观,实现“群众临水而憩、社区依水而兴”的美好愿景。

同时,扎实做好“五小”场所及周转房建设工作,拆除镇政府院内6排48间危房,改造给排水管道3000米,实施强弱电管线入地工程,实现政府院内环境明显改善,干部居住条件显著提升、干事创业热情持续高涨。

“高大规划”到“花点小钱”,镇域旧貌焕新颜

田店镇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将现实所需、党委政府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有机结合起来,细化实化《田店镇“擦亮小城镇”三年行动方案》,多次外出学习兄弟乡镇和周边县市区建设经验,邀请市政府分管领导、市直相关部门领导、镇班子成员、社区干部、群众代表多方参与方案评审,科学拟定项目清单,取消了费用较高且不符合本地情况的强弱电入地、集贸市场砖砌菜台和路面黑化、花费较高的景观树等设计,改为管线套管、市场木制桌台和压花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绿化树木,最终将原先规划的16项项目缩减为12项,初始4400万元预算资金压缩到3075万元,在节约资金、避免大拆大建的同时,杜绝“面子”工程、实现规划更接地气。

施工过程中,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优先解决出行难、排涝慢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优化施工方案,通过在项目现场和群众代表探讨施工设计、在施工过程走访居民商户询问问题不足,先后更改蒲源龙滩广场地理区位、市场摊位摆放与分区设置、社区公厕前路段硬化等设计40余处,新增低洼路段球墨铸铁排水沟盖板、学校前垃圾处理设施、粮站前景观节点、百姓大舞台等设计20余处,新建停车场8处,增加停车位近300个,新建旅游公厕1座,解决停车如厕难问题。

结合“五小”场所及周转房建设新建便民服务中心,改善群众办事环境,充分满足群众公共服务需求。通过功能完善与配套升级,真正做到上级要求与群众期盼相结合,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日常生活舒适度和便利度,实现矛盾在一线化解、服务在社区拓展、民心在基层凝聚的效果。

“视而不见”到“众人拾柴”,双向奔赴新生活

为彻底解决镇区建设“三分建七分管”问题,答好“擦亮小城镇”后半篇文章,田店镇充分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营造“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美好家园干群共同建”的良好氛围。

针对镇集贸市场为“露水市场”,存在商户混杂、环境无序、卫生隐患等情况,探索出行政执法、行业监管、群众监督、商户参与“四位一体”监管体系建设,坚持商户主体、完善日常监管、强化宣传引导,为市场主体发展和环境风貌改观注入活水。联合住建、城管、国土等部门,共同探讨创新管护机制,成立综合执法队伍,规范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发动组织镇村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参与日常环境整治和街道管理。引导群众主动参与“道乱占”“车乱停”“摊乱摆”等专项整治,确保镇区建得美、管得好、长受益。同时,围绕重点水域存在的风险隐患,落实“四个一”包保责任,深入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升水域群众的安全感,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水域治理格局。

结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开展工程验收“双评价”、村规民约“双榜”示、社区治理“双评审”等工作,动员群众全周期参与项目建设、全方位参与社区管理、全领域参与文明风尚引导,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部群众一起干,全面提升群众的地域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干群共同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相关附件: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