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盛宴来袭 | 刘玉堂教授做客名家讲坛,与现场观众共话千秋楚脉
栏目: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 -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1-09-26
2021年9月25日上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玉堂教授做客三峡文化讲坛·名家讲坛,作了题为“追寻楚脉”的精彩讲座,与现场观众分享了源远流长的楚文化精神,为宜昌市民带来一场楚韵十足的文化盛宴。拥有800年悠久历史的楚国曾经称霸南方,占据半壁江山,全盛时期的楚

  2021年9月25日上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玉堂教授做客三峡文化讲坛·名家讲坛,作了题为“追寻楚脉”的精彩讲座,与现场观众分享了源远流长的楚文化精神,为宜昌市民带来一场楚韵十足的文化盛宴。

  拥有800年悠久历史的楚国曾经称霸南方,占据半壁江山,全盛时期的楚国北到黄河,东达东海,西至巴蜀,南抵岭南,在吸收、融合以及创新之中形成的楚文化,对我国长江流域以及东南和西南地区影响深远,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宜昌作为楚文化发展的重要地望,与楚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在新时代发展中继承并发扬楚文化精神,必须结合现代语境,激活传统文化优秀因子,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让楚文化焕发生机、“活”在当下。

  宜昌市图书馆馆长刘明主持

  刘玉堂教授开场首先阐述了什么是楚脉,楚脉是楚文化的根脉、血脉、文脉,继而阐述了宜昌在楚文化中的重要性,称宜昌是“四度齐备,幸莫大焉”。那么这“四度”分别是什么呢?

  宜昌有长度,宜昌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跨度大。宜昌有厚度,宜昌地区有着众多楚国遗址,发掘出无数极具研究价值的历史文物,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于万福垴遗址出土的 “楚季”铜甬钟,该钟是我国第一次考古发现的西周时期刻有“楚季”铭文的楚国铜钟。宜昌有宽度,宜昌是楚文化与巴文化交汇之地,后期又有和秦文化的碰撞,文明在这里发展,在这里交融。宜昌有高度,宜昌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故里,刘教授将屈原誉为“楚文化的天际线”。

  刘教授以楚文化为引,从六大方面对楚文化进行深度剖析,分别是“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大象无形”的开放气度、“一鸣惊人”的创新意识、“上善若水”的和谐理念、“九死未悔”的爱国情结、“一诺千金”的诚信品格。刘教授不仅对楚文化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析,更就楚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了深度挖掘与阐述,先引经据典,解释历史典故的由来,再结合当今实际实例延展分析,挖掘楚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古今结合,生动详实,由浅入深,易于理解。

  比如“筚路蓝缕”是一种锐意进取、锲而不舍的创业精神,在新时代发展中,通过继承并发扬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矢志进取,奋力开拓,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屈原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写下的“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对祖国和人民发出的铿锵誓言,至今仍对爱国精神产生深远影响;“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诚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日益成为中国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等。

  将近两个小时的精彩讲座,刘教授渊博的学识、风趣的话语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在互动问答环节,观众们热情参与,现场氛围热烈。主办方还为互动观众准备了一份礼物,那就是刘教授所著的《楚脉千秋》,通过阅读书籍,让读者开阔文化眼界,在纸墨间继续感受楚文化的光与热。

  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讲座结束后,观众们纷纷表示对悠久的楚文化和深厚的宜昌历史底蕴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要为传承和弘扬楚文化精神做出自己的贡献。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我们坚信在荆楚儿女的不懈努力下,楚文化这朵华夏文明中的瑰丽奇葩,将在新时代的神州大地上常开不败,馥郁芬芳。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