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科研创新 | 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新方式
栏目: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2-10-24 加入收藏
池塘养殖是指利用人工开挖或天然的池塘进行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是人们通过苗种和相关的物质投入,干预和调控影响养殖动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以期获得最大产出的复杂的系统活动。池塘养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水产养殖方式,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池塘养殖方式常见有常规池塘养殖、设施工程化池塘养殖、渔农复合池塘养殖等。温馨提示:文中蓝色字体可点击拓展阅读。分级序批养殖(也称分段养殖)是通过设施构建实现分级分批养殖的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分级序批式池塘养殖有效解决了池塘“轮捕轮放”存在的养殖生物相互影响大、生态效率低、连续生产可控性差以及设施化程度低、净化能力不足和排污效果差等问题,可大幅提高养殖系统的物质能量转化效率,实现自动分级、高效集排污和工业化水产养殖管理,是一种高度设施化、机械化的高能效池塘养殖系统。传统池塘养殖一般春季放养鱼种,秋冬季收获,时常会由于水产品集中上市,导致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迷、养殖效益低下,而每年的春夏季节则又会经常出现市场无鱼可买、“鱼价暴涨”的情况,水产品供给难以实现均衡上市。在一些地区,虽然采取轮捕轮放的方式,但由于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鱼类应急影响大、养殖风险高,养殖效果并不好。为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业水域生态工程创新团队针对大宗淡水鱼池塘轮捕轮放高密度养殖存在的养殖生物相互影响大、生态效率低、连续生产可控性差以及设施化程度低、净化能力不足和排污效果差等问题,研究构建了集分级、集污、排污、净化等功能的分级序批式养殖生产系统,该养殖系统可满足不同规格、品种的养殖要求和工业化养殖管理需要,同时可实现高效养殖、富营养物质资源化利用,是一种高度设施化、机械化、自动化的高能效池塘养殖系统。分级序批式池塘养殖系统一般由苗种分级培养区和成鱼分批养殖区组成。分批养殖池区约占池塘水面的20%左右,采用2种结构的多排鱼池组成,每个单元由3种规格的鱼池组成。在每个单元的养殖池之间的共用墙体对接线方向上设有分级过鱼闸门,可定期筛分鱼类,实现自动分级,三级养殖池的面积比为1:3.5:7。苗种分级培育区一般通过分水导流墙和格网分为大中小规格鱼种培育区,面积比为1:3:5。在长江中下游区域,一般每年的3月上旬在各级养殖池投放不同规格的鱼种;7月下旬,捕捞达到规格要求的第一级养殖池鱼类上市,同时将二级养殖池内的鱼种赶入一级养殖池,将三级养殖池内的鱼种赶入二级养殖池。9月中下旬,捕捞达到规格要求的一级养殖池的鱼类上市,同时打开一、二、三级鱼池的过鱼闸门,使各级养殖池沟通,11月中旬,将各级养殖池内的鱼类全部捕捞上市,清理上述分级养殖单元。在下一年的3月上旬,重复以上步骤,实现序批养殖。序批式养殖相比传统养殖模式优越性:(1)70%水面放养滤食性鱼类和种植水生植物,30%的水面中养殖吃食性鱼类,吃食性鱼类养殖区产生的代谢物、饲料残渣等可以进一步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转化为滤食性鱼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营养来源,产生额外收益,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美观效益和经济效益。(2)成鱼养殖区环状设计,有利于鱼类活动、集污、排污;(3)双出水系统设计,有利于循环和集中排污;(4)集污后发酵、生物絮团处理回用作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等,提升养殖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率;(5)利用过鱼装置实现轮捕轮放。(6)池塘设施化后可以研制新型投饲、增氧装置,为进一步实现全程智能化养殖管理奠定基础。综合收益:(1)一般池塘养殖平均每个月排水换水20%-30%,该系统每个月仅需补充5%以内的蒸发水;(2)一般池塘养殖一个周期内需要泼洒4-6次的水体消毒类制剂和杀寄生虫类制剂,该系统在正常运行下则不需要;(3)系统内有30%的面积种植了水生植物,有生态效益和美观效益;同时15%的面积种植的是可食用水生植物,平均每平米水面约有6-12斤的产量,附加了额外的经济效益;(4)系统通过定点定时的日常管理,尤其是投饲管理,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减少了投饲浪费率,从而间接降低了投饲系统和养殖污染输出;(5)序批式养殖模式可有效保障至少一半的养殖鱼类错开集中上市期,在相同养殖产量下平均提高了14%左右的直接经济收益。应用分级序批式养殖系统养殖团头鲂(又称武昌鱼,学名: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按全部水体计算的平均产量超过2250kg/667m2,滤杂食性鱼类产量150kg/667m2,节水减排超过50%以上,生态经济效益明显优于传统池塘,显示分级序批式养殖具有养殖容量可控、生态效率高、养殖效益高等显著特点,符合池塘养殖绿色、清洁、精准的发展需要,为我国池塘养殖“调结构、转方式”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jQuery(‘#qrcodeCanvas‘).qrcode({text:document.location.href,width:112,height:112}); 相关附件:

池塘养殖是指利用人工开挖或天然的池塘进行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是人们通过苗种和相关的物质投入,干预和调控影响养殖动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以期获得最大产出的复杂的系统活动。池塘养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水产养殖方式,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池塘养殖方式常见有常规池塘养殖、设施工程化池塘养殖、渔农复合池塘养殖等。温馨提示:文中蓝色字体可点击拓展阅读。

分级序批养殖(也称分段养殖)是通过设施构建实现分级分批养殖的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分级序批式池塘养殖有效解决了池塘“轮捕轮放”存在的养殖生物相互影响大、生态效率低、连续生产可控性差以及设施化程度低、净化能力不足和排污效果差等问题,可大幅提高养殖系统的物质能量转化效率,实现自动分级、高效集排污和工业化水产养殖管理,是一种高度设施化、机械化的高能效池塘养殖系统。

传统池塘养殖一般春季放养鱼种,秋冬季收获,时常会由于水产品集中上市,导致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迷、养殖效益低下,而每年的春夏季节则又会经常出现市场无鱼可买、“鱼价暴涨”的情况,水产品供给难以实现均衡上市。在一些地区,虽然采取轮捕轮放的方式,但由于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鱼类应急影响大、养殖风险高,养殖效果并不好。为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业水域生态工程创新团队针对大宗淡水鱼池塘轮捕轮放高密度养殖存在的养殖生物相互影响大、生态效率低、连续生产可控性差以及设施化程度低、净化能力不足和排污效果差等问题,研究构建了集分级、集污、排污、净化等功能的分级序批式养殖生产系统,该养殖系统可满足不同规格、品种的养殖要求和工业化养殖管理需要,同时可实现高效养殖、富营养物质资源化利用,是一种高度设施化、机械化、自动化的高能效池塘养殖系统。

分级序批式池塘养殖系统一般由苗种分级培养区和成鱼分批养殖区组成。分批养殖池区约占池塘水面的20%左右,采用2种结构的多排鱼池组成,每个单元由3种规格的鱼池组成。在每个单元的养殖池之间的共用墙体对接线方向上设有分级过鱼闸门,可定期筛分鱼类,实现自动分级,三级养殖池的面积比为1:3.5:7。苗种分级培育区一般通过分水导流墙和格网分为大中小规格鱼种培育区,面积比为1:3:5。在长江中下游区域,一般每年的3月上旬在各级养殖池投放不同规格的鱼种;7月下旬,捕捞达到规格要求的第一级养殖池鱼类上市,同时将二级养殖池内的鱼种赶入一级养殖池,将三级养殖池内的鱼种赶入二级养殖池。9月中下旬,捕捞达到规格要求的一级养殖池的鱼类上市,同时打开一、二、三级鱼池的过鱼闸门,使各级养殖池沟通,11月中旬,将各级养殖池内的鱼类全部捕捞上市,清理上述分级养殖单元。在下一年的3月上旬,重复以上步骤,实现序批养殖。

序批式养殖相比传统养殖模式优越性:

(1)70%水面放养滤食性鱼类和种植水生植物,30%的水面中养殖吃食性鱼类,吃食性鱼类养殖区产生的代谢物、饲料残渣等可以进一步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转化为滤食性鱼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营养来源,产生额外收益,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美观效益和经济效益。

(2)成鱼养殖区环状设计,有利于鱼类活动、集污、排污;

(3)双出水系统设计,有利于循环和集中排污;

(4)集污后发酵、生物絮团处理回用作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等,提升养殖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率;

(5)利用过鱼装置实现轮捕轮放。

(6)池塘设施化后可以研制新型投饲、增氧装置,为进一步实现全程智能化养殖管理奠定基础。

综合收益:

(1)一般池塘养殖平均每个月排水换水20%-30%,该系统每个月仅需补充5%以内的蒸发水;

(2)一般池塘养殖一个周期内需要泼洒4-6次的水体消毒类制剂和杀寄生虫类制剂,该系统在正常运行下则不需要;

(3)系统内有30%的面积种植了水生植物,有生态效益和美观效益;同时15%的面积种植的是可食用水生植物,平均每平米水面约有6-12斤的产量,附加了额外的经济效益;

(4)系统通过定点定时的日常管理,尤其是投饲管理,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减少了投饲浪费率,从而间接降低了投饲系统和养殖污染输出;

(5)序批式养殖模式可有效保障至少一半的养殖鱼类错开集中上市期,在相同养殖产量下平均提高了14%左右的直接经济收益。

应用分级序批式养殖系统养殖团头鲂(又称武昌鱼,学名: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按全部水体计算的平均产量超过2250kg/667m2,滤杂食性鱼类产量150kg/667m2,节水减排超过50%以上,生态经济效益明显优于传统池塘,显示分级序批式养殖具有养殖容量可控、生态效率高、养殖效益高等显著特点,符合池塘养殖绿色、清洁、精准的发展需要,为我国池塘养殖“调结构、转方式”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相关附件: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