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宜昌市防震减灾中心工作总结
栏目: 宜昌市防震减灾中心-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2-01-10
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一是认真编制《宜昌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经多轮修改和专家评审后,2021年9月,经市政府批准,以市发改委、市应急管理局名义印发实施,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和遵循。二是在市级重点专项规划《宜昌市应急体系建设“十四

   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一是认真编制《宜昌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经多轮修改和专家评审后,2021年9月,经市政府批准,以市发改委、市应急管理局名义印发实施,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和遵循。二是在市级重点专项规划《宜昌市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中,用大量篇幅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三是积极参与《宜昌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宜昌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专项规划(2021-2025)》等规划编制,推动防震减灾工作与各项事业有机融合发展。

  二、强化震情监测分析

   一是强化内部研究,坚持周碰头、月会商、半年及年度会商制度,全年召开内部碰头会议50多次;二是参与省级会商,起草月度、半年、年度会商报告11期,均在全省趋势会商会上进行专题报告发言,会商次数、会商报告总量位居全省市州前列。三是开展联合研判,会同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省地震局宜昌台等研究机构共同分析研判震情趋势,并形成专题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参考。四是按省局要求每周报告宏观观测结果,全年核实处理宏观异常报告3次。五是投资1.4万元,在秭归县杨林桥、九畹溪、郭家坝、屈原、归州、泄滩、沙镇溪等7个地震多发的乡镇建设了一批流动地震监测专用墩,为震后迅速架起流动监测台,对余震活动进行加密监测打下基础。

  三、强化监测台网维护

  一是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宜昌境内的3个地震预警基准站、6个地震预警基本站、8个地震预警一般站,全部设备安装到位,正式并网投入试运行,运行率99%以上。二是对辖区38套烈度仪进行全面摸排巡查,处理网络和设备异常10多次。印发专门文件,夯实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日常巡检维护责任。安排专项经费1.4万元,统一制作警示标牌,对停测的烈度仪进行返厂报修。三是加强台站观测环境保护,先后派出8批次20多人次,对宜都、兴山、秭归、当阳等地台站进行常态化巡查,及时处置宜都台供电中断等影响台站正常运行问题4次,全年台站正常运行率、数据完整率均达到99%以上。市级信息节点正常运行率、日志上传率达100%,在各市(州)中保持前列。

  四、强化抗震设防监管

  一是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的事中事后监管,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共检查383个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均达到《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二是严格落实《湖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415号),主动与市发改委衔接,明确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包含抗震设防要求的项目,确保“应评尽评”。三是积极参与“消危减土”工程,引导农民自建房具备基本抗震设防能力,投入资金10多万元,广泛开展农村工匠抗震技能培训活动,在当阳等地举办培训班10期,参培人员达1500多人。新编印农村民居抗震设防专业教材和图纸图册2000多套,供建筑工匠和农民群众参考使用,农民建房抗震设防意识和技术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四是抓好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应进行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的9个县市区及高新区全部开展了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定了《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成果运用标准》并转发至相关工业园区,从适用范围、文件依据、应用成果等方面对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成果的运用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推进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成果落地应用。

  五、强化行业应急准备

  一是抓好震情处置。2021年,宜昌市境内共发生2.0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地震为远安县2.2级地震。每次地震后都及时报告震情灾情信息,第一时间派人到现场,调查灾情、正面引导社会舆情,指导加强监测,排查地震安全隐患,防患滑坡、泥石流、岩崩等次生灾害发生。二是抓好装备建设。市级目前有3部卫星通信设备、4部对讲机、1台地震应急监测车辆、1台地震流动监测仪、9部地震现场调查终端、1套夜间应急照明设备、2架无人机等应急装备物资。定期试飞无人机,开展地震流动仪月标定操练,先后11次野外选点架台对流动仪正弦波、脉冲波进行标定操作,做好震后流动监测准备。三是抓好人员培训。2020年12月,举办全市地震业务培训班,对县市区地震工作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了县市区应对破坏性地震的基本环节和主要事项、地震报灾手机客户端操作等业务知识培训。2021年12月,还计划举办防震减灾业务工作培训班。四是抓好应急演练。2021年全市开展地震应急演练120余场。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前开展地震应急模拟桌面推演6次,检验快速响应、协调配合能力,优化地震应急处置流程。五是抓好模块准备。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以辖区发生中强破坏性地震为背景,形成应急处置相关模板,提高震后应急处置效率。

  六、强化科普大众宣传

  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六进”活动,以点带面不断强化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及应急避险能力,全年举办各类防震减灾科普讲座100余场次,市人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五中等多家单位专门邀请市防震减灾中心专家现场讲授地震知识。强化氛围营造,“5.12”和“7.28”期间,在城区设置咨询点22个,宣传横幅300多条、宣传专栏800余个,在《三峡日报》刊登防震减灾专版2期,联合三峡电视台制作防震减灾专题片4部。新编印《颤抖的地球》科普宣传册7000册,《中小学生地震灾害预防读本》《遇到地震怎么办》《农村建房抗震知识》等防震减灾宣传册1万6千余册,提供给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线下宣传使用,多措并举推动全市近150万人了解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投入1.5万元为市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综合实践学校地震灾害科普馆更新了宣传展板、模型等设施,赠送《中小学生地震灾害预防读本》等宣传资料1万余册。虽受疫情影响限制开馆时间,但截至10月底,科普馆已迎接小学、初高中学生、社会团体等各类参观体验团队50多场次,总人数近4000人。2021年,中国地震局、《湖北日报》、网易新闻、省应急厅、省地震局等门户网站和权威媒体对我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