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用地要素保障,交通“壮筋骨”顺利开篇
栏目: 宜昌市交通运输局 -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2-12-29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使用土地的“大户”,作为线型工程的交通项目,具有使用土地需求大、跨越地域广、占用地类多等特点,土地供应成为交通项目落地落实的难点和焦点。近年来,宜昌市交通运输局积极与自然资源部门沟通协调,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打通最后一公里,让交通项目建设跑出“新速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使用土地的“大户”,作为线型工程的交通项目,具有使用土地需求大、跨越地域广、占用地类多等特点,土地供应成为交通项目落地落实的难点和焦点。近年来,宜昌市交通运输局积极与自然资源部门沟通协调,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打通最后一公里,让交通项目建设跑出“新速度”。

  强化用地跟踪服务,实现土地供应提速

  “十四五”时期,宜昌提出加快建设“三纵六横六方向”铁路网、“十线三环”高速公路网、“五纵七横’干线路网、“一干两支四库”高等级航道网,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融入“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为强化交通项目用地保障,市自然资源规划部门统筹运用市域调剂与争取省级同意预支方式保障建设用地规模指标、耕地占补指标、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经过近两年的周密谋划和精心组织,沿江高铁、宜来、当枝松、呼北高速等一批交通项目取得建设用地批复,全面掀起施工建设高潮。据统计,全市今年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用地供应达到2.04万亩,是去年0.42万亩的4.86倍,抓住了土地供应这个“牛鼻子”,宜昌交通“壮筋骨”实现了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

  持续开展方案优化,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为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自然资源部制定了一系列耕地保护措施,对交通项目土地使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遇事不避难,知难不畏难”,市交通运输局组建高速公路工作专班,会同工可研究单位从踏勘选线开始,提前开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精准确定路线走向,及时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进行比对,持续优化线位方案,尽量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通过增设桥梁和隧道加大工程投入,减少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规模;争取部省支持,容缺启动勘察设计,用初步设计线位反包工可线路方案,力求将建设红线范围确定更加精准;在新的“三区三线”划定关键期,统筹全市交通部门“精准上图”,将交通项目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降低后期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建立协作沟通机制,加快项目用地报批

  “初设批复到先行用地批复间隔时长仅28天”,“初设批复后,78天全线用地通过自然资源部会审”。这组数据蕴藏的背后,是全省交通项目用地获批的最新纪录。宜昌交通和自然资源部门通力协作,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推进当枝松土地报批的各项工作,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定期召开“土地攻坚日”会议,实行“一张桌子”办公,形成“带着问题来,形成措施走”的工作闭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建用地保障工作专班,前移“工作阵地”,将业务培训送到各县市区项目协调指挥部,细化任务、倒排时间,建立“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专人化”的“三化”工作机制,全方位跟踪服务用地组卷报批全过程,当枝松高速公路土地快速获批经验为全省土地报批提速提供了鲜活样本。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