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我们见证了宜昌速度”——聚焦欣旺达东风宜昌电池生产基地首批产品下线
栏目:宜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3-10-11 加入收藏

  首批,正式下线!

  10月10日,欣旺达东风宜昌电池生产基地首批电芯产品下线,标志着宜昌动力电池产能再增20Gwh。

  时钟拨回至去年9月18日,秋意渐浓的武汉,在省政府主要领导见证下,欣旺达、东风公司与宜昌正式签约,投资120亿元建设欣旺达东风宜昌电池生产基地。

  “项目要在一年内量产,宜昌能做到吗?”尽管已经签约,但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企业不是没有疑虑。

  “我们已经创造了项目建设‘邦普速度’,定能再创‘欣旺达东风模式’。”市委、市政府回答掷地有声。

  锚定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宜昌高新区将43项总任务细化到天、明确到点、落实到人,持续营造“比学赶超”工作氛围,全力保障项目建设。

  星光不负赶路人。300多个日夜的奋力拼搏,最终换来了项目的如期量产,也让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威直言:“我们在这里见证了‘宜昌速度’!”

  那么,是怎样的沃土,滋养着项目快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又是怎样的“双向奔赴”,将政企合作愿景如约变成了发展实景?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签约即冲刺,服务零距离

  “首批电芯的下线,标志着宜昌新能源电池产业已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10月10日,宜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郭康新谈到该项目时说。

  回首一年历程,“签约即冲刺”“开工即决战”,是所有建设者的感受,也是对“欣旺达东风模式”的生动诠释。一沓6.6公斤重的工作日报,记录着这一年的足迹。

  签约当天,市委即对项目如期开工进行部署;第二天,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建立“指挥部+工作专班”服务推进机制……彰显着服务项目建设的满满诚意。

  此后,5天完成一期645亩土地出让规划条件核发,10天取得项目用地批文,20天实现净地交付,30天完成场平施工……签约42天后,项目正式开工。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将该项目建设纳入“四个重大”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项目现场调研,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这些强力保障,确保了项目每天都在“拔节生长”。

  对此,东昱欣晟运营副总监孟振表示:“‘欣旺达东风模式’,彰显着服务项目建设的‘宜昌速度’,凝结着全市上下的辛勤付出,展示着地方的良好营商环境。”

  他举例说,今年5月中旬,因生产需要,东昱欣晟对厂房提出改造需求,此时距离交付仅剩半个月时间。

  负责厂房建设的是宜昌产投集团。对于企业的需求,该集团项目负责人周波没有任何迟疑,紧急加派了千余人赶工,最终在交付前夜完成改造。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去年10月,项目开工在即,面临施工用电需求,宜昌高新区快速协调国网宜昌供电公司用半个月时间为项目增配了3座高压变电站。

  这样的服务,不是偶然。在项目启动之初,宜昌高新区便提出“内学邦普、外学楚能”,切实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零距离服务,确保问题解决不隔夜。

  看着眼前并排矗立的洁白厂房,纵横交错的柏油马路,项目指挥部办公室牵头负责人朱源媛感慨地说:“看到项目最终开花结果,自己心里感到无比自豪。”

  投产即满产,产业生态优

  “不少客户急着要货,我们要加班加点赶制产品。”

  10月10日,欣旺达东风宜昌电池生产基地电芯生产车间,项目经理罗林华正仔细查看生产情况。

  往常,新投产项目产能一般较小,但该项目投产即满产,3条电芯、模组和1条电池包生产线已全速运转。

  罗林华说:“几乎每天都有订单、每天都要交付。”

  在他看来,能实现投产即满产,既需要企业练好内功,也离不开地方良好的产业生态。

  “近年来,宜昌积极抢抓机遇,构建了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闭环,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

  企业负责人田东成说:“通过与多家宜昌本土企业合作,实现了上下游有效协同,提升了产业链竞争力。”

  为了让“宜昌造”动力电池更好走向市场,企业技术团队在生产工艺上下足了功夫,确保产品品质。

  企业工艺高级工程师耿献飞介绍,在今年9月试生产时,为了让电芯获得更好性能,他们在前期就对50多项关键工艺指标进行了严格验证,确保首批电芯样品界面就达到了无析锂、无紫斑的最佳状态。

  这不是孤例。正极模切车间里,25岁的生产组长凌飞正带领团队详细记录着极片数据,力争丝毫不差。

  他表示,经过激光切割的极片长度能够精确到毫米,车间目前已生产20万米极片,合格率高达99.9%。

  这样的高标准,在从电芯生产到电池包组装全程86道工序中都可以见到,只为让“宜昌造”享誉全球。

  “我们还将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努力用我们的产品宣传宜昌、推介宜昌,吸引更多配套企业到宜昌高新区投资兴业。”田东成表示。

  宜昌即故乡,人才支撑强

  10月10日上午,得知“种”在家园的项目“结”出了硕果,家住土门小区的向明海也十分高兴。

  67岁的向明海是土门村人。去年9月,欣旺达东风宜昌电池生产基地启动,他家处在征收范围内。

  收到征迁通知后,他带头签约,带动项目区内62户征迁户主动配合征迁工作,让宜昌高新区20天即完成土地征收710亩,有力确保了项目落地。

  “这里民风淳朴,更坚定了我们投资宜昌高新区、尽快启动项目二期的信心!”欣旺达董事长王威表示。

  不仅企业充满信心,来自各地的人才,也用回归故乡、加盟宜昌的实际行动,为宜昌高新区投下赞成票。

  同样家在土门村的小伙谢飞去年听说家乡落户了大项目,他辞去了外地工作,回来第一时间就给东昱欣晟公司投了简历,如愿成为了该公司质量部的一名技师。

  来自山西的宋英梅,最终和丈夫决定落脚宜昌高新区,一起入职东昱欣晟公司。她说,这座城市的发展环境和产业实力吸引了她,如果顺利,她打算定居宜昌。

  不久前,宋英梅通过宜昌宜才码认证,被认定为E类人才,享受到了生活、住房等补贴政策。

  “我们在市直部门支持下,积极用好人才政策,协助企业通过社招、派遣等形式广招人才,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宜昌高新区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玉菡说。

  据了解,目前东昱欣晟共有职工700多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占到九成。“我们坚信,随着更多的企业、人才选择宜昌,这座城市一定活力满满、动力强劲!”东昱欣晟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彭志威说。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雷鹏程 谭强明 通讯员 黎荣华 图:白龙岗纪事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