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夏季水产养殖管理技术建议
栏目: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3-07-10 加入收藏
夏季是水产动物生长的关键季节,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较多,水体环境变化大,易引起水产动物暴发疾病或死亡。为确保我省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参照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夏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结合我省实际,研究提出我省夏季水产养殖管理技术建议供各地参考借鉴。一、养殖生产(一)水质调控:夏季气温变化剧烈,水产动物代谢旺盛,水质变化快,要及时进行水质调控,确保养殖环境稳定。一是适量加注新水、保持水位。一般7-10天加水一次,水位保持合理水平,加注新水时,尽量避免将底质冲起。二是加强对池塘水环境的pH、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的监测,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换水、增氧等应对措施;三是实时调水、改底。高温期间要经常改善池塘底部环境,保持水体状况良好;强降水后要尽快降低水位,并使用净水、解毒类微生物菌剂(如EM菌等)调节水质,减轻鱼虾蟹应激反应。需要消毒处理的养殖池塘,应在天气变化前3天进行,水体消毒后(使用二氧化氯、碘制剂等消毒剂)约24小时,使用活化培养的益生菌菌液和氨基酸肥或生物渔肥重新构建藻类和细菌群落结构。   (二)及时增氧:高温闷热天气要实时关注水体溶氧含量变化,及时开启增氧机增氧或撒增氧剂,保持水体充足和相对稳定的溶解氧,谨防鱼类缺氧,避免泛塘死鱼情况发生。增氧机的使用应当遵循“三开两不开”的原则(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半夜开;傍晚不开、阴天中午不开)。具体开机时间,可根据池塘养殖品种、密度、天气情况等掌握。(三)水温调节。夏季高温会出现池塘表层水温较高但下层水温较低的情况,易导致水产养殖动物出现应激反应。可通过加深水位、设置遮阳网、使用低温水(井水)、适时开启搅水式增氧机等措施,减少水体温差。(四)水草管理:稻田养虾和池塘养蟹要定期维护稻田环沟和池塘中栽种的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水草,及时清理腐败水草,确保水草处于良好生长状态。夏季稻虾田环沟内应种植挺水型的茭白、浮水型的水花生、沉水型的轮叶黑藻等抗高温的水草,高温季节应保持60%的鲜活、干净水草覆盖度。(五)科学投喂:一是采用“少量多次”的投喂方式,按照“四定”原则(定质、定量、定点、定时)投喂。二是饲料要保持新鲜、无杂质、无霉变,应注意贮存条件,一次性采购的量不要太大,防止霉变,禁止投喂发霉的饲料。三是投喂次数和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气温、水质、鱼虾蟹摄食情况等不同因素,做出合适判断并及时调整,避免过量投喂败坏水质。阴天尽量少投喂饲料,雷雨天气时不投喂饲料;上午、中午可多投饲料,傍晚尽量少投喂饲料,大宗鱼类晚上一般不投喂饲料。夏季投喂以7-8成饱为宜,每次1-2小时吃完为宜。病害治疗期间控制投饵量。(六)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巡塘各一次,做到勤观察、细分析,找原因,快处理。一是观察水色、水质变化,鱼类活动、摄食情况和有无浮头、病害现象,发现残饵剩料及时清除,以防败坏水质。二是及时捞出患病鱼与死鱼,深埋病死鱼,切忌将死鱼随便乱扔,坚持对工具、器皿进行消毒处理。三是尽量少拉网或不拉网,减少鱼类损伤和应激反应,降低感染病害概率。二、疾病防控(一)预防为主:遵循“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一是做好水体消毒预防,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含氯、含碘等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二是合理用药预防,遇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提前1天停食,并向水中泼洒抗应激、稳定水质的药物。在饲料中定期添加适量增加免疫(如免疫多糖)的饲料添加剂,每投喂5-7天,停10-15天后再投喂,增强水产养殖动物体质,降低发病概率。不要定期往鱼池里泼洒杀虫药、投喂抗生素来预防鱼病,会破坏水环境和降低鱼的免疫力。三是加强巡塘检查,每天池边检查鱼虾蟹的活动状况、摄食状况,观察到有活力差、逃避反应弱、体色暗淡或发黑、鱼外观有缺损、翻白、浮头、离群、昏睡不动、厌食的个体,可能是出现问题,要及时检查确定病因。(二)精准治疗:绝大多数养殖鱼类在夏季更易发病,应重点关注草鱼出血病、鲤浮肿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大口黑鲈病毒病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等细菌性疾病。1.病毒性疾病。病鱼体表一般有出血,眼球突出或凹陷、烂鳃以及鳃出血等症状,目前尚无有效控制养殖鱼类病毒病的药物。病情发生后,不能盲目用药,否则易引起更高死亡率。一般应停止换水、停止用消毒和杀虫药、停止拉网操作,保持溶氧在较高水平,及时捞出池中病死鱼做无害化处理,保持水质稳定;少量使用大黄末、维生素待养殖鱼自身免疫力逐步恢复;养殖尾水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对疑似发病样品要送实验室进行诊断,确诊为阳性后,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置。2.细菌性疾病。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鱼体受伤后及时采取消毒措施。发病鱼的治疗采用内外结合方式进行。外用药可以采用含氯石灰(水产用)或聚维酮碘溶液等全池泼洒,一般连用2次,间隔1天。内服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氟苯尼考粉、恩诺沙星粉(水产用)、盐酸多西环素粉(水产用)等,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一般连用5-7天,用黏合剂拌饵投喂,同时饲料投喂量减半,保持水中溶氧充足,水质清新。3.寄生虫病。夏季常见,尤其多暴发于水质较差的池塘,养殖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质调节,科学投喂,提高养殖鱼体抗病力。要注意两点,一是健康鱼也会感染少量寄生虫,这时不必用药,只有寄生虫数量较多时,才用杀虫药。二是需要确定寄生虫的种类,有选择性的使用针对性强的杀虫药。(三)规范用药:一是合理使用药物。一旦发现疾病,先确诊病症,然后合理用药、对症下药、科学用药。二是防止药物滥用。不得向池塘泼洒抗生素,不得低剂量内服抗生素预防疾病,不得使用违禁药物。三是严格落实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使用白名单制度。严格遵循《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2年1、2号》规定使用水产养殖药物,不盲目听信某种药物效果,不使用假、劣兽药、人用药、原料药以及所谓“非药品”“动保产品”等国家未批准药品(无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四是加强药物的鉴别能力。加强假、劣兽药的鉴别能力,可在“国家兽药综合查询”APP中查询兽药信息,避免买到假、劣兽药,造成更大损失。三、防灾减灾(一)设施维护:夏季高温季节易出现强对流、暴雨天气,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防范暴雨洪涝。对可能存在风险的塘堤、进排水系统、养殖设施进行检修,加强防逃设施的检查和加固,防范鱼虾蟹逃逸;定期检修维护生产用船、增氧机、投饵机、水泵、发电机及用电线路等设备,确保在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二)储备物资:洪涝易造成基础设施、机械设备等损毁,应提前做好防备,适当储备编织袋、木桩、防逃网片等物资。(三)安全生产:水产养殖人员要做好夏季高温室外作业时防暑降温、防雷电大风冰雹强对流等恶劣天气应对措施,谨防安全生产事故,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如若洪水到来,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将仓库货物转移至安全的地方,减少损失。(四)灾后复产:洪涝灾害后要尽快抢修水电路、池埂、进排水、渔业机械等设施设备,确保及时恢复生产。及时将死亡鱼类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受灾池塘进行清理、消毒,加强灾后疫病监控。对存塘情况进行检查和科学评估,调整养殖计划,确定补充苗种的品种和养殖密度,遵循“稀养速成”的原则,重新选择生长快、适应性强,效益好的品种进行养殖,力争实现当年上市,减少灾害损失。 jQuery(‘#qrcodeCanvas‘).qrcode({text:document.location.href,width:112,height:112}); 相关附件:

夏季是水产动物生长的关键季节,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较多,水体环境变化大,易引起水产动物暴发疾病或死亡。为确保我省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参照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夏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结合我省实际,研究提出我省夏季水产养殖管理技术建议供各地参考借鉴。

一、养殖生产

(一)水质调控:夏季气温变化剧烈,水产动物代谢旺盛,水质变化快,要及时进行水质调控,确保养殖环境稳定。

一是适量加注新水、保持水位。一般7-10天加水一次,水位保持合理水平,加注新水时,尽量避免将底质冲起。二是加强对池塘水环境的pH、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的监测,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换水、增氧等应对措施;三是实时调水、改底。高温期间要经常改善池塘底部环境,保持水体状况良好;强降水后要尽快降低水位,并使用净水、解毒类微生物菌剂(如EM菌等)调节水质,减轻鱼虾蟹应激反应。需要消毒处理的养殖池塘,应在天气变化前3天进行,水体消毒后(使用二氧化氯、碘制剂等消毒剂)约24小时,使用活化培养的益生菌菌液和氨基酸肥或生物渔肥重新构建藻类和细菌群落结构。

   (二)及时增氧:高温闷热天气要实时关注水体溶氧含量变化,及时开启增氧机增氧或撒增氧剂,保持水体充足和相对稳定的溶解氧,谨防鱼类缺氧,避免泛塘死鱼情况发生。增氧机的使用应当遵循“三开两不开”的原则(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半夜开;傍晚不开、阴天中午不开)。具体开机时间,可根据池塘养殖品种、密度、天气情况等掌握。

(三)水温调节。夏季高温会出现池塘表层水温较高但下层水温较低的情况,易导致水产养殖动物出现应激反应。可通过加深水位、设置遮阳网、使用低温水(井水)、适时开启搅水式增氧机等措施,减少水体温差。

(四)水草管理:稻田养虾和池塘养蟹要定期维护稻田环沟和池塘中栽种的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水草,及时清理腐败水草,确保水草处于良好生长状态。夏季稻虾田环沟内应种植挺水型的茭白、浮水型的水花生、沉水型的轮叶黑藻等抗高温的水草,高温季节应保持60%的鲜活、干净水草覆盖度。

(五)科学投喂:一是采用“少量多次”的投喂方式,按照“四定”原则(定质、定量、定点、定时)投喂。二是饲料要保持新鲜、无杂质、无霉变,应注意贮存条件,一次性采购的量不要太大,防止霉变,禁止投喂发霉的饲料。三是投喂次数和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气温、水质、鱼虾蟹摄食情况等不同因素,做出合适判断并及时调整,避免过量投喂败坏水质。阴天尽量少投喂饲料,雷雨天气时不投喂饲料;上午、中午可多投饲料,傍晚尽量少投喂饲料,大宗鱼类晚上一般不投喂饲料。夏季投喂以7-8成饱为宜,每次1-2小时吃完为宜。病害治疗期间控制投饵量。

(六)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巡塘各一次,做到勤观察、细分析,找原因,快处理。一是观察水色、水质变化,鱼类活动、摄食情况和有无浮头、病害现象,发现残饵剩料及时清除,以防败坏水质。二是及时捞出患病鱼与死鱼,深埋病死鱼,切忌将死鱼随便乱扔,坚持对工具、器皿进行消毒处理。三是尽量少拉网或不拉网,减少鱼类损伤和应激反应,降低感染病害概率。

二、疾病防控

(一)预防为主:遵循“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一是做好水体消毒预防,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含氯、含碘等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二是合理用药预防,遇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提前1天停食,并向水中泼洒抗应激、稳定水质的药物。在饲料中定期添加适量增加免疫(如免疫多糖)的饲料添加剂,每投喂5-7天,停10-15天后再投喂,增强水产养殖动物体质,降低发病概率。不要定期往鱼池里泼洒杀虫药、投喂抗生素来预防鱼病,会破坏水环境和降低鱼的免疫力。三是加强巡塘检查,每天池边检查鱼虾蟹的活动状况、摄食状况,观察到有活力差、逃避反应弱、体色暗淡或发黑、鱼外观有缺损、翻白、浮头、离群、昏睡不动、厌食的个体,可能是出现问题,要及时检查确定病因。

(二)精准治疗:绝大多数养殖鱼类在夏季更易发病,应重点关注草鱼出血病、鲤浮肿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大口黑鲈病毒病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等细菌性疾病。

1.病毒性疾病。病鱼体表一般有出血,眼球突出或凹陷、烂鳃以及鳃出血等症状,目前尚无有效控制养殖鱼类病毒病的药物。病情发生后,不能盲目用药,否则易引起更高死亡率。一般应停止换水、停止用消毒和杀虫药、停止拉网操作,保持溶氧在较高水平,及时捞出池中病死鱼做无害化处理,保持水质稳定;少量使用大黄末、维生素待养殖鱼自身免疫力逐步恢复;养殖尾水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对疑似发病样品要送实验室进行诊断,确诊为阳性后,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2.细菌性疾病。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鱼体受伤后及时采取消毒措施。发病鱼的治疗采用内外结合方式进行。外用药可以采用含氯石灰(水产用)或聚维酮碘溶液等全池泼洒,一般连用2次,间隔1天。内服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氟苯尼考粉、恩诺沙星粉(水产用)、盐酸多西环素粉(水产用)等,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一般连用5-7天,用黏合剂拌饵投喂,同时饲料投喂量减半,保持水中溶氧充足,水质清新。

3.寄生虫病。夏季常见,尤其多暴发于水质较差的池塘,养殖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质调节,科学投喂,提高养殖鱼体抗病力。要注意两点,一是健康鱼也会感染少量寄生虫,这时不必用药,只有寄生虫数量较多时,才用杀虫药。二是需要确定寄生虫的种类,有选择性的使用针对性强的杀虫药。

(三)规范用药:一是合理使用药物。一旦发现疾病,先确诊病症,然后合理用药、对症下药、科学用药。二是防止药物滥用。不得向池塘泼洒抗生素,不得低剂量内服抗生素预防疾病,不得使用违禁药物。三是严格落实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使用白名单制度。严格遵循《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2年1、2号》规定使用水产养殖药物,不盲目听信某种药物效果,不使用假、劣兽药、人用药、原料药以及所谓“非药品”“动保产品”等国家未批准药品(无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四是加强药物的鉴别能力。加强假、劣兽药的鉴别能力,可在“国家兽药综合查询”APP中查询兽药信息,避免买到假、劣兽药,造成更大损失。

三、防灾减灾

(一)设施维护:夏季高温季节易出现强对流、暴雨天气,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防范暴雨洪涝。对可能存在风险的塘堤、进排水系统、养殖设施进行检修,加强防逃设施的检查和加固,防范鱼虾蟹逃逸;定期检修维护生产用船、增氧机、投饵机、水泵、发电机及用电线路等设备,确保在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二)储备物资:洪涝易造成基础设施、机械设备等损毁,应提前做好防备,适当储备编织袋、木桩、防逃网片等物资。

(三)安全生产:水产养殖人员要做好夏季高温室外作业时防暑降温、防雷电大风冰雹强对流等恶劣天气应对措施,谨防安全生产事故,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如若洪水到来,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将仓库货物转移至安全的地方,减少损失。

(四)灾后复产:洪涝灾害后要尽快抢修水电路、池埂、进排水、渔业机械等设施设备,确保及时恢复生产。及时将死亡鱼类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受灾池塘进行清理、消毒,加强灾后疫病监控。对存塘情况进行检查和科学评估,调整养殖计划,确定补充苗种的品种和养殖密度,遵循“稀养速成”的原则,重新选择生长快、适应性强,效益好的品种进行养殖,力争实现当年上市,减少灾害损失。


相关附件: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