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对省第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20230044号建议的答复
栏目: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3-07-18 加入收藏
李兴兵代表:省第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20230044号建议提出的《关于以宜昌为龙头 把两坝一峡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辐射带动荆州恩施神农架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文旅产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省文旅厅党组高度重视人大代表的建议,会同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湖北安全监督管理局、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宜昌市人民政府、荆州市人民政府、恩施州人民政府、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深入了解宜荆恩神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积极推进联动发展。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宜昌特有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全新的城市定位,使其具有辐射带动荆州、恩施、神农架乃至整个鄂西南文旅发展的责任和潜力。宜昌是鄂西区域旅游的龙头,“两坝一峡”是宜昌旅游业的核心区域、黄金区域,是宜昌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点。宜昌、荆州、恩施、神农架四地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在全省都具有较强优势,具备强强联合、联动发展的优越条件和前景。近年来,各相关部门及宜昌、恩施、荆州、神农架四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带动宜荆恩神文旅产业建设和长江沿线旅游业发展。一、开展的相关工作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宜荆荆都市圈建设发展特别是文旅产业发展工作。2022年底蒙徽书记指出要“以宜昌为龙头辐射带动恩施州神农架林区文旅产业发展”。2022年9月,时任省委副书记、宜荆荆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召集人李荣灿主持召开宜荆荆都市圈建设启动会,全面安排部署宜荆荆都市圈建设启动工作,宜荆荆都市圈文旅产业发展加速推进。2023年7月1日,省推进三大都市圈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宜荆荆都市圈协调机制现场推进会议,省委副书记诸葛宇杰召集宜荆荆都市圈市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相关省直部门负责同志专题研究部署包括文旅产业发展在内的都市圈建设重点工作,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宜荆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都市圈发展提供遵循。(一)加强规划设计和统筹协调,建立联动发展机制一是加强文旅规划设计引领。中国民用航空湖北安全监督管理局指出,国家民航局《“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在“产业协同示范工程”相关专栏中安排部署“民航+文旅专项行动”,提出要“加强与文旅部门合作,创新航空服务产品......。结合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建设,优化国内航线网络,加密主要客源地间直飞航线。针对旅游市场需求和季节性特点,在航班时刻、航线开辟等方面加快制度创新,扩大国内航旅消费市场”。《“十四五”航空运输网络专项规划》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篇章中对“促进民航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作出安排,指出要“加强民航规划与旅游规划有效衔接,建立健全促进民航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协调机制。支持旅游地区的机场建设,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运输网络,鼓励航空公司执飞红色旅游航线,提高旅游目的地的便捷与通达性。推动民航与旅游企业、在线旅游平台等加强合作,丰富服务产品。”上述相关规划安排正在推进落实中。省发改委在牵头编制的《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程,建设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文化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等纳入规划重点内容,并将“长江三峡“纳入“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工作”专栏予以重点考虑。2023年 3月16日,省推进三大都市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宜荆荆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了都市圈发展五大核心任务,其中“以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文化旅游消费等服务业融合发展,重塑产业竞争优势”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认真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提出的“以宜昌为龙头辐射带动恩施州神农架林区文旅产业发展”指示精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带队赴宜昌、恩施、神农架等地深入调研,与省内外知名文旅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形成《关于以宜昌为龙头辐射带动恩施州神农架林区文旅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找出阻碍三地联动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破解问题的具体措施。宜昌市强化顶层规划设计引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点定位,围绕着力提升“两坝一峡”旅游度假品质和接待能力,完成《宜昌市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五年行动方案》《宜昌西坝、平湖片区总体发展规划》,目前正在开展《宜昌西坝、平湖片区城市设计》编制,规划水上公交、涉水娱乐、滨水碧道及周边轨道交通,将黄柏河核心岸线与城区两岛及滨江岸线整体联通打造,将西坝岛定位为长江魅力不夜岛,平湖半岛定位为三峡国际旅游岛。同时,“两坝一峡”全域旅游规划正在编制中,“两坝一峡”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两坝一峡”最美长江岸线初步策划概念已经形成。恩施州聘请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贾云峰团队编制《恩施州创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策划和实施计划》,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宜恩神”国际旅游极的合作,形成客源互送、市场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二是推动建立联动发展机制。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宜荆荆都市圈文旅部门制定《宜荆荆都市圈特色消费目的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细化落实《宜荆荆都市圈2023年文旅重点工作清单》。2023年5月25日,宜荆荆恩神五地文旅部门在宜昌召开2023年“宜荆荆都市圈文旅产业发展联盟”暨“宜荆荆恩神”精品旅游线路发布会议,推动成立“宜荆荆恩”城市群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联盟,签订《“宜荆荆恩神”区域文旅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完善文旅产业一体化联盟、博物馆联盟、图书馆联盟、文化馆联盟、文旅执法联盟等联动机制。会议现场发布十条《“宜荆荆恩神”精品旅游线路》,启动“宜荆荆恩神”百万游客圈内互送活动。三是强化区域交流合作。宜昌、荆州市两地旅行社不断开展客源互推,充分发挥两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互补优势。同时,为进一步规范旅行社、景区景点等市场主体经营行为,两地签署联合执法合作协议,不定期开展旅游秩序联合检查。恩施州旅行社加强对接,推出串联荆州古城、三峡大坝、神农架的跨区域旅游线路,实现抱团发展。神农架林区本着“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原则,先后与宜昌市兴山县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深入开展两地文化旅游交流深度合作,在交通互通、宣传互通、政策互通等方面达成共识,从根本上加速两地旅游一体化发展。邀请泛神农架区域参加神农架林区旅游发展大会,举办泛神农架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论坛,共同发起区域旅游合作倡议,积极参加宜昌等地举办的四季村晚、体育赛事等文化体育旅游活动。(二)加大产业布局和市场培育力度,提升承接吸纳能力一是加大文旅产业布局力度。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编制《长江(湖北段)文物保护利用规划》《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保护规划》,做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筹备工作,开工建设屈原文化公园等项目。推动都市圈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推进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指导宜昌、恩施做好评估验收。宜昌市2021年5月即组织召开“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和城市群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第一、二次工作会议,四地文旅局和骨干旅游企业,就合力推动城市群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达成基本共识,审议通过《“宜荆荆恩”城市群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联盟章程》《“宜荆荆恩”城市群文旅惠民卡工作方案》等。二是积极争取政策项目支持。省发改委根据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经积极汇报争取,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确认我省纳入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计划项目38个,其中宜昌有三峡大坝-屈原故里旅游基础设施、关陵文化遗址公园等6个项目纳入储备库,荆州、恩施、神农架等地均有项目纳入储备库。“十四五”以来,已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1680万元支持了6个项目建设。三是打造重点文旅节点。宜昌市坚持以创建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重要抓手,在三峡大坝、三峡人家、西坝平湖片区、西陵峡口等区域打造重点文旅节点,着力提升“两坝一峡”旅游度假品质和接待能力。围绕夜味、夜游、夜玩、夜赏、夜购等主题形态,倾情打造西坝不夜城,该项目于2021年7月开街,跻身“2021年度中国文旅消费创新案例”行列。立足坝区优势,拓展文旅产业链。对三斗坪镇灯光提档升级,开发“夜泊峡江”游轮专线项目,加快推进黄陵庙旅游综合区等项目。建设乐天溪镇集研学、旅游、康养于一体的湖北腾创研学教育产业园。以太平溪镇三峡许家冲培训中心为核心,探索培训中心+旅游合作社+民宿的共富产业模式。加快推进坝区相关景区扩容升级,三峡工程博物馆已对游客开放,石牌抗战纪念馆于5月喜迎宾客,三峡猴溪索道改造、世外桃源萌宠乐园等项目投入营运。高品质建设平湖湾区,三峡游轮中心项目码头工程项目已建设完成,游艇俱乐部今年具备对外开放条件,航站楼及五星级高端度假酒店、黄柏河岸线生态修复工程即将开工,大剧院、美术馆等公建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及项目选址。荆州市加快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不断提升文旅产业融合能力和水平;打造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加强文化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文旅力量;强力推进荆州古城创建国家级5A景区,依托荆州古城等山水人文资源,加快建设一批国际知名文化和旅游目的地。四是塑造“两坝一峡”品牌形象。宜昌市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提升“两坝一峡”品牌知名度,在2022“打卡中国·最美地标—你好,宜昌!”暨“大美三峡”网络国际传播活动中,来自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网红博主全程游览并推介“两坝一峡”。在2023“名人带您游”活动中,宜昌籍青年演员蔡文静出镜拍摄的《来宜昌就好》宣传片,多次取景“两坝一峡”,该宣传片在视频号播放量213万、点赞6.8万、转发7.1万,火爆出圈。搭建营销平台,组织“两坝一峡”市场主体先后参加在香港、澳门、深圳等省外重点客源地城市举办的宜昌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参加在武汉、襄阳、咸宁、黄冈、荆州、荆门举办的“春满峡江 花漾宜昌”2023年春季旅游产品推介洽谈会,促进“两坝一峡”旅游产品与渠道商深度合作。以奖励政策为引导,扩大游轮市场影响力,在2023年旅行社奖励政策中,对组织旅游包船来宜的组团社给予资金奖励。赴重庆市开展长江三峡豪华省级豪华游轮跨区域旅游合作恳谈会,调研长江港航物流联盟旅游客运专委会、重庆邮轮中心等,扩大“两坝一峡”品牌在邮轮市场影响力。五是积极培育文旅市场。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支持宜昌市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推荐三峡、百里荒等按照新标准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指导宜荆荆都市圈创建一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宜昌开展“两坝一峡”区域旅游港口和游船资源整合,打造长江游轮度假目的地。支持创建高等级旅游景区、高星级旅游饭店、等级旅游民宿等高品质旅游市场主体。联合省总工会举办首届“宜荆荆都市圈导游大赛”,选拔宜荆荆恩文旅“金牌代言人”。拿出1.4亿元专项资金对包含四地在内的旅行社“引客入鄂”实行奖励,推出包机、包列、包船奖等奖励措施。策划夏季旅游推广宣传,积极推介宜荆荆都市圈“凉”资源,激发夏季文旅市场消费潜力。加强市场一体化监管执法,指导都市圈文旅部门建立文旅执法联盟机制,深入开展文化和旅游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都市圈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安全和合法权益。通过美团、支付宝、云闪付、抖音、携程、同程、去哪儿网等各大线上平台,面向来鄂旅游的全国游客,按消夏、秋收、冬暖等阶段集中发放总额4个亿的“2023惠游湖北”文旅消费券,实现全省覆盖,可用于消费者在OTA及文化旅游数字平台购买旅游酒店和民宿、A级景区及大型主题乐园门票、旅游特色餐饮、荆楚粮油旅游商品、文化娱乐(剧场演艺、剧本娱乐、夜游项目)、各类旅游优惠卡、文惠通等产品或支付价款时使用。六是不断开发创新产品服务。省文化和旅游厅先后推出“屈原故里 壮美三峡-宜昌诗画之旅”等春节主题旅游线路,土家风情之旅、三国故事之旅、红色传承之旅等“相约春天赏樱花”主题线路,倾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指导文旅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围绕宜荆荆都市圈文旅资源,推动宜昌、恩施、神农架交通瓶颈突破,一体开发设计“宜神恩”核心旅游线路产品,做大做强湖北旅游品牌。扩大优质文旅消费产品供给,指导支持都市圈内开展“演艺进景区”“非遗进景区”等活动,开发夜游、沉浸式、智慧旅游产品,加强宜昌等地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审批指导,繁荣城市文旅经济,不断满足游客文旅消费需求。鼓励企业开发长江元素的文创产品,推动优质非遗产品、文创产品进景区、进文博场馆,向旅游商品转化。七是大力开展区域文旅宣传推介。省文化和旅游厅高质量承办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搭建辐射全国的高水平文旅交流合作平台,举办都市圈“峡江一脉”专场文旅推介会,重点专区鲜明展示宜荆荆都市圈文旅发展成果。启动“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主题宣传推广活动,会同兄弟省市弘扬展示长江文化。举办广州、深圳、北京等重要客源市场湖北文旅专场推介会,参加2023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组织都市圈重点文旅企业参与宣传推介。支持宜昌、荆州、恩施等地办好楚文化节、秭归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长江三峡(巴东)纤夫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文旅节庆活动,不断扩大区域文旅品牌影响力。制定2023年度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奖励政策实施方案,奖励项目共分5项,金额共计3000万元,奖补资金从省级财政专项经费中列支,申报奖励对象为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包括宜荆荆恩四地)。支持各市州根据自身品牌特色、特色资源优势开展主题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形成全省联动的强大合力,不断做好“钟情湖北”品牌宣传推广和“引客入鄂”相关工作。荆州市成功举办首届楚文化节,对楚文化传承利用情况集中展示,是加快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楚文化节以“传承创新楚韵荆州”为主题,开幕式、楚商盛会暨重大招商项目签约仪式、楚文化传承发展论坛暨第五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和2022中国电影大数据盛典等4大主体活动集中举行、好戏连台。同时,精心设计推出楚史展览、楚艺大观、楚戏汇演、楚肆赶集、楚地寻游5大板块11项系列子活动,真正意义上办成“城市的盛会、市民的节日”。(三)完善交通布局和资源整合,推动一体化发展一是推进宜昌神农架机场一体化协同运行。中国民用航空湖北安全监督管理局支持宜昌民航发展及鄂西机场一体化运行,积极推动宜昌民航业高质量发展,强化行业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对接,构建局地合作机制,2022年湖北监管局与宜昌市政府签署《民航湖北监管局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宜昌民航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支持宜昌民航规划建设、提高放行正常率和容量、提升安全设施和能力、加快国际航空口岸开放、支持宜昌民航创新发展、加大技术人才培养力度等六个方面开展协同合作。2022年完成宜昌机场T2航站楼转场投运,T1国际航站楼改扩建工程通过行业验收等阶段工作,宜昌机场成功入选民航局中小机场2022年度四型机场示范项目。积极支持以宜昌机场为骨干的鄂西机场一体化运行试点,2021年,湖北监管局向民航局申报《鄂西支线机场群航班正常一体化运行、协调和保障能力建设系统》课题项目,并获批立项。当年,完成神宜机场一体化阶段试点,实现神农架机场不正常航班转运或备降到宜昌机场,两地间的气象信息传送、航班运行决策、航班信息协调、综合交通协调等一体化运行。2022年至2024年开展第二阶段宜昌神农架襄阳机场一体化运行研究。2023年至2025年开展第三阶段研究,将实现宜昌、襄阳、十堰、恩施、荆州、神农架6个鄂西机场群整体一体化运行。受气候影响,神农架机场航班平均正常率、执行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航班正常性低导致航空公司不愿意飞,执行率远低造成旅客出行无法保证,导致航班客座率低,影响了航空公司执飞的积极性,航空市场陷入恶性循环。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探索破解机场航班运行不稳定难题的方法,制定更为灵活的不正常航班处置流程,在受天气影响不能执行神农架航班时,航班先改飞宜昌,再通过地面转运方式尽快将旅客送达目的地。牵头成立神宜协同运管委,每日提前对神农架机场天气进行会商,当航班无法降落神农架机场时,运管委协调各方综合决策,启动神农架宜昌机场协同运行方案解决不正常航班保障难题。运管委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航线变更、旅客信息告知、空地联运等相关保障工作。武汉神农架航线采用备降流程,外省直飞神农架航线采取改飞流程。自2021年5月23日首次实施神宜一体化协同运行以来,已运行两年有余,各项工作流程已基本固化,航班正常率、航司信心及旅客满意度提升明显,一体化运行整体趋于成熟。运行成效明显。截止2022年底,共实施改飞41班,备降14班,保障旅客1482人次,旅客改飞和备降接受度76%,旅客到达宜昌后地面转运接受度97%,旅客接受度不断升温。航班正常性显著提高,航空公司执行率和正常率均同比大幅提高,积极性明显增强。按照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最新改革方案,湖北机场集团对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襄阳刘集机场、十堰武当山机场、荆州沙市机场、恩施许家坪机场、神农架红坪机场等省内7家全资和控股民用机场实施统一运营管理。二是支持长江旅游客运发展。目前,长江干线运营的省际旅游客运企业共13家,省际旅游客船50艘、18759客位,其中湖北省22艘/6565客位,分别占总量的44%和35%,50艘客船平均船龄为14.9年,湖北省客船平均船龄为18.3年,其中到达特别定期检验船龄24年(包括24年)以上的老旧客船有10艘,占湖北省总量的45.5%;大多数旅游客船经营以长江宜昌至重庆之间的短线客船航线为主,部分旅游客船根据揽客情况不定期经营长江重庆至武汉、南京、上海之间的长线客船航线(经停宜昌)。据长江港航联盟旅游客运专委会统计,近三年长江省际旅游客运企业共计亏损17.5亿元,且多数企业除旅游客船主业外并无其他产业支撑,部分企业负债率接近100%,随时可能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社会资本对水上旅游行业投资信心受损,短期内市场难以完全恢复,对水上旅游行业形成了较大的下行压力。此外,湖北省省际旅游客船船龄偏大,船舶设施陈旧,既影响长江三峡旅游客运市场形象,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船舶运力亟需淘汰更新。码头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旅游资源开发受限,目前新建的大型省际游轮吨位普遍在5000吨级以上,与之相适应的客运码头严重短缺。重庆和湖北的客运码头尚不能完全满足《河港总体设计规范》关于趸船长度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此外,部分码头离岸较远、阶梯较高,船-岸-景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存在“最后一公里”连接通道不够便捷的问题。规划引领不够,“交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足。长江旅游客运市场整体性、系统性规划相对不足,沿线旅游资源、航线及码头布局、旅游客船服务功能、相关配套管理等各环节发展衔接不够紧密,长江上、中、下游联动发展不够充分,交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有所欠缺。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通过大力推行船型标准化,不断优化完善三峡船闸调度,适度提高过闸船舶吃水,三峡船闸2022年过闸通过量达1.56亿吨,超过设计能力56%。但随着沿江特别是三峡库区经济的发展,船舶过闸需求旺盛,过闸船舶在三峡坝区积压已成为常态,2022年过坝船舶平均待闸时间为172小时。长江省际旅游客船通过三峡船闸一直享受优先过闸的待遇,2018年,为鼓励更多的需过闸船舶分流至三峡升船机,考虑到三峡升船机(三峡工程专门为客船设计的快速过坝通道)投入运行,三峡船闸缺乏客船过闸应急疏散能力,长航局对《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调度规程》进行了优化完善,对通过三峡升船机的所有客船实施优先过闸(随到随过)调度,对从事三峡坝上港口至武汉及其以远航线的客船(长线客船)实施优先过闸(随到随过)调度(2022年共有3艘次长线客船装载1022名游客优先通过三峡船闸)。乘坐其它航线客船(短线客船)的游客可在坝上客运港口无缝换乘三峡旅游游船通过升船机游览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和宜昌市水上风景。宜昌市基本完成“两坝一峡”区域交通要素整合。三峡旅游集团通过收购、托管、入股等方式,基本完成“两坝一峡”区域旅游港口和游船资源整合工作,在旅游客运码头、船舶、旅客运输量等方面,均占市场份额的90%以上。创新推进低碳环保的水上旅游交通,已建成6艘“长江三峡”系列内河豪华观光游轮。世界上载电量最大、智能化最先进的新能源纯电动船“长江三峡1号”投入运营。三峡环坝旅游集团与三峡旅游集团联合打造三峡人家1号、三峡人家2号游船已投入运营,水上公交初具雏形。积极向上争取两坝通航政策,2021年6月,宜昌市人民政府、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共同签订了《关于打造长江三峡通航营商环境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长江三峡黄金水道的共建合力,对通过葛洲坝及升船机的“两坝一峡”游轮实行快速安检、便捷过闸政策,全力打造重点船舶便捷过闸绿色通道。2022年3月21日,长江航务管理局发布《关于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过坝船舶分类调度安排(试行)的通告》,进一步规范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调度,明确提出“长线客船按照申报过坝时间予以优先安排”的客船优先过闸政策。三是完善旅游公路交通保障。省交通运输厅于“十四五”初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谋划全省14个4A以上景区旅游公路项目183公里,其中宜昌市3个,恩施州2个,共计31公里。近期,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公路项目发展机制,以更好支持我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工作专班系统梳理全省旅游公路情况,重点研究项目技术方案。宜昌、恩施、荆州、神农架林区共涉及9条旅游公路,共计131公里,总投资18.5亿元。截至2023年6月,已建成2条(G347神农架鸭子口至太子垭路面大修项目、神农架燕子垭至天门垭公路改扩建项目),正在建设3条(夷陵区仙湖公路、宜都市杨守敬书院旅游公路、鹤峰县宜来高速公路鹤峰东互通连接线中坝至长岭段改建工程),正在推进前期工作4条(后河天门峡景区旅游公路、S233省道恩施市马鞍龙至屯堡段、建始县S339小西湖至黄鹤峰林景区公路、利川团堡至玉龙洞旅游公路)。宜昌市打造省内首条国家级公路风景道G348三峡公路,目前已完成25.13公里道路改造,串起葛洲坝、三游洞、三峡人家、三峡国际房车露营地、三峡大坝等多个景点。成为游客休憩、研学观摩、野外露营的网红打卡点,被中国公路学会授予“2022年度交旅学融合公路”称号。恩施州积极向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打破交通瓶颈。加快恩施州内旅游公路提档升级建设,利川玉龙洞旅游公路提档升级项目已纳入交通运输部“十四五”规划项目库;积极推进宜来高速鹤峰段(特别是加快宜来高速五峰段建设),实现宜昌、鹤峰两地核心景区最快1小时连接;向上呼吁启动巴张高速G42至G50连接线和翻坝高速延长线建设,构建宜昌至巴东1小时交通圈。荆州市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都市圈铁三角轨道交通“半小时”通达,推进三峡机场、荆州机场联动协作,积极融入全国远程直达航线和中短途国际网络,为两地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交通保障。二、下一步工作举措(一)继续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区域文旅发展。省文化和旅游厅继续指导做好宜荆荆都市圈文旅建设发展工作,指导“宜荆荆恩”城市群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联盟发挥积极作用,协调推进区域文旅发展。宜昌市进一步加大市级层面统筹协调力度,统筹市直相关部门、相关县市区力量,全力推动“两坝一峡”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荆州市不断内挖潜力、外塑形象,力争在文化和旅游市场上不断争创优势,推动宜昌、荆州文旅事业联动发展。恩施州积极配合省级相关部门做好旅游整体规划,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良性竞争,优势互补,将各地特色和优势整合,真正做到强强联合,增加四地旅游吸引力。神农架林区加强区域合作、整体联动,将著名景区等旅游资源联动发展,共同做大“市场蛋糕”。(二)继续加强政策支持,破解旅游交通瓶颈。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鼓励游轮企业兼并重组,集约化经营,鼓励老旧船舶报废更新、优化运力结构,共促长江游轮旅游业提档升级。积极配合湖北省文化和旅游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支持宜昌旅游经济的发展,推动客运码头改造升级,引导客船利用三峡升船机快速过坝,鼓励部分过闸货物通过疏港铁路运输。省发改委继续指导各地积极做好文旅项目的前期工作,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年度安排计划,继续争取资金支持。积极支持湖北机场集团做大做强,协调湖北机场集团和地方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创新宜昌、荆州、恩施、神农架“机场+旅游”模式,加强与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客货“双枢纽”机场的衔接,增加至主要客源城市的航线,打造国内重要旅游支线机场。省文化和旅游厅继续对四地开展文旅宣传活动、旅行社“引客入鄂”实行奖励。省交通运输厅继续指导相关市州加强交通规划与旅游规划衔接,加强旅游公路谋划,做好旅游公路技术方案指导服务,进一步织密旅游公路网。结合旅游公路道路类别、建设性质、技术等级积极争取补助资金。加强统筹调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衔接相关部门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土地、生态红线等要素制约问题。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提档升级,为促进旅游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宜昌市将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向交通运输部争取,恢复短线游轮优先通过三峡大坝、葛洲坝的政策。积极探索拟定优惠政策,从制定航运产业链专项规划、加大航运企业金融支持、加大航运市场主体培育等方面,给予政策及资金补贴支持,有效推动全市航运企业新建和改造新型船舶,促进航运产业扩量提质。恩施州联合三地加快推进沿江高铁建设,构建宜昌至恩施1小时交通圈;尽早打通宜昌鹤峰之间的旅游断头路,加快建成宜来高速鹤峰段(特别是加快宜来高速五峰段建设);尽早打通宜昌巴东之间的旅游断头路,启动巴张高速G42至G50连接线和翻坝高速延长线建设,构建宜昌至巴东1小时交通圈;加快建设巴东三峡游轮中心,让巴东成为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长江沿线游轮旅游停靠地、补给地和集散地;争取开通宜昌至恩施旅游专线,增加宜昌始发恩施列车趟次。(三)继续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宜昌市发挥三峡机场、三峡旅游集团等骨干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在航线开辟、资金争取、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强区域合作,合力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神农架林区探索知名景区结盟、联营、打包等新机制,创新区域间旅游合作机制,加强旅游区域连线,推动一体化发展,深化“一江两山”和“三峡双神”精品线路培育,构建区域旅游合作体,实现客源互送、互惠互利,构建以“诗人、美人、野人”为主题的周边区域旅游合作项目,优化“船进神农架”旅游线路。巩固扩大省内及长三角主要客源市场,深度拓展珠三角、渤海湾及周边省市旅游市场,加强与长江三峡旅游联网、与武当山旅游协作,加强与武汉、宜昌、襄阳等高铁沿线城市合作,打造高铁旅游联盟,推进旅游区域合作。(四)继续扩大文旅消费,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省文化和旅游厅依托长江三峡、荆州古城、恩施大峡谷等世界级山水和人文资源加快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依托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加快发展游船观光、游轮度假等消费业态,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抓手,推动共建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旅游线路产品。进一步扩大假日消费潜力,通过非遗活化、旅游演艺等“文化进景区”活动,扩大优质文旅消费产品供给,满足游客文化消费需求;逐步完善夜游、夜演、夜娱等夜间经济形态,推动形成省内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发展城市游、自驾游、露营游、休闲游等业态,培育开发基于5G、虚拟技术、人工智能的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消费项目,进一步培育发展新兴消费。恩施州立足三地优势,打造“三峡游轮+”旅游线路,推进三峡水上游产品链接陆路游产品,引导游客上岸,形成船进车出、车进船出的旅游环线;打造“长江三峡游+恩施(神农架)山水游”“宜昌都市游+恩施康养游”“清江土苗文化游”等多日游线路产品。积极探索推行宜昌、恩施、神农架旅游年卡,引导景区对三地居民推出不同程度的门票优惠措施,尽快实现“一卡通”。推进三地互为工会职工疗休养基地,引导工会职工跨区域疗休养。神农架林区支持神旅集团、兴发集团、荣盛康旅等重点旅游企业做大创强,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打造战略引擎和合作平台,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支持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旅游市场,参与旅游业发展,培育乡村旅游中介服务组织等新型主体,支持鼓励国有旅游景区与民菅旅游企业相互持股,发展混合所有制旅游企业。重点引进一批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和管理服务品牌。鼓励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客运企业、旅游餐馆、旅游商品和传媒公司等组建经营联合体,支持跨领域的大型旅游企业加快发展,培育壮大乡村旅游中介服务组织。支持区内旅游企业到重要客源地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推进旅游资源整合,激活旅游市场主体,支持旅游企业以资金、品牌、市场为纽带,实现规模化经营、集团化扩张、网络化发展。(五)继续深入推动机场一体化运行,构建空中一张网体系。中国民用航空湖北安全监督管理局根据宜昌民航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继续做好民航领域业务指导和工作协调。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将进一步强化与政府的沟通、协作,由神农架林区政府牵头推进与鄂西地区各市州政府合作,出台政策鼓励旅行社大力开发跨地区旅游产品,合理设置线路和交通方式,探索“航班降落点即为旅游始发站”的模式,进一步提升旅客的乘机体验。认真总结神宜一体化运行一年来的成功经验,形成鄂西机场群一体化协同运行方案。以鄂西机场群一体化作为整体来谋划、建设、发展,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制定鄂西机场群一体化建设方案,做到鄂西机场群在发展空间上同谋划,基础设施上同建设、资源要素上同配置、发展成功上同分享。积极统筹鄂西机场资源配置,实现协同运行一体化。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建指点、走前列、谱新篇”,着力抓好“机场建设、航线网络、平台建设”等。积极构建鄂西机场群一体化建设新格局,推动解决湖北民航短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战略落地。积极响应湖北省“引客入鄂”政策,积极整合机场、携程网、省客运集团、航空公司四方优势资源,强强联手,按照“机场搭平台、携程网建渠道、航企设计产品、省客运集团做服务”的思路,加快建立遍布全省各县市的航空市场销售渠道和地面运输服务体系。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年7月18日主管领导姓名:李述永联系电话:027-68892366经办人姓名:刘靖联系电话:027-68892321邮政编码:430071抄送: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1份)省政府办公厅(1份) jQuery(‘#qrcodeCanvas‘).qrcode({text:document.location.href,width:112,height:112}); 附件:

李兴兵代表:

省第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20230044号建议提出的《关于以宜昌为龙头 把两坝一峡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辐射带动荆州恩施神农架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文旅产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省文旅厅党组高度重视人大代表的建议,会同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湖北安全监督管理局、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宜昌市人民政府、荆州市人民政府、恩施州人民政府、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深入了解宜荆恩神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积极推进联动发展。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宜昌特有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全新的城市定位,使其具有辐射带动荆州、恩施、神农架乃至整个鄂西南文旅发展的责任和潜力。宜昌是鄂西区域旅游的龙头,两坝一峡是宜昌旅游业的核心区域、黄金区域,是宜昌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点。宜昌、荆州、恩施、神农架四地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在全省都具有较强优势,具备强强联合、联动发展的优越条件和前景。近年来,各相关部门及宜昌、恩施、荆州、神农架四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带动宜荆恩神文旅产业建设和长江沿线旅游业发展。

一、开展的相关工作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宜荆荆都市圈建设发展特别是文旅产业发展工作。2022年底蒙徽书记指出要“以宜昌为龙头辐射带动恩施州神农架林区文旅产业发展”。20229月,时任省委副书记、宜荆荆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召集人李荣灿主持召开宜荆荆都市圈建设启动会,全面安排部署宜荆荆都市圈建设启动工作,宜荆荆都市圈文旅产业发展加速推进。202371日,省推进三大都市圈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宜荆荆都市圈协调机制现场推进会议,省委副书记诸葛宇杰召集宜荆荆都市圈市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相关省直部门负责同志专题研究部署包括文旅产业发展在内的都市圈建设重点工作,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宜荆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都市圈发展提供遵循。

(一)加强规划设计和统筹协调,建立联动发展机制

一是加强文旅规划设计引领。中国民用航空湖北安全监督管理局指出国家民航局《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在产业协同示范工程相关专栏中安排部署民航文旅专项行动,提出要加强与文旅部门合作,创新航空服务产品......。结合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建设,优化国内航线网络,加密主要客源地间直飞航线。针对旅游市场需求和季节性特点,在航班时刻、航线开辟等方面加快制度创新,扩大国内航旅消费市场。《十四五航空运输网络专项规划》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篇章中对促进民航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作出安排,指出要加强民航规划与旅游规划有效衔接,建立健全促进民航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协调机制。支持旅游地区的机场建设,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运输网络,鼓励航空公司执飞红色旅游航线,提高旅游目的地的便捷与通达性。推动民航与旅游企业、在线旅游平台等加强合作,丰富服务产品。上述相关规划安排正在推进落实中。省发改委在牵头编制的《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程,建设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文化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等纳入规划重点内容,并将长江三峡纳入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工作专栏予以重点考虑。2023 316日,省推进三大都市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宜荆荆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了都市圈发展五大核心任务,其中以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文化旅游消费等服务业融合发展,重塑产业竞争优势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认真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提出的以宜昌为龙头辐射带动恩施州神农架林区文旅产业发展指示精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带队赴宜昌、恩施、神农架等地深入调研,与省内外知名文旅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形成《关于以宜昌为龙头辐射带动恩施州神农架林区文旅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找出阻碍三地联动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破解问题的具体措施。宜昌市强化顶层规划设计引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点定位,围绕着力提升两坝一峡旅游度假品质和接待能力,完成《宜昌市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五年行动方案》《宜昌西坝、平湖片区总体发展规划》,目前正在开展《宜昌西坝、平湖片区城市设计》编制,规划水上公交、涉水娱乐、滨水碧道及周边轨道交通,将黄柏河核心岸线与城区两岛及滨江岸线整体联通打造,将西坝岛定位为长江魅力不夜岛,平湖半岛定位为三峡国际旅游岛。同时,两坝一峡全域旅游规划正在编制中,两坝一峡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两坝一峡最美长江岸线初步策划概念已经形成。恩施州聘请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贾云峰团队编制《恩施州创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策划和实施计划》,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宜恩神国际旅游极的合作,形成客源互送、市场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二是推动建立联动发展机制。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宜荆荆都市圈文旅部门制定《宜荆荆都市圈特色消费目的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细化落实《宜荆荆都市圈2023年文旅重点工作清单》。2023525日,宜荆荆恩神五地文旅部门在宜昌召开2023年“宜荆荆都市圈文旅产业发展联盟”暨“宜荆荆恩神”精品旅游线路发布会议,推动成立宜荆荆恩城市群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联盟,签订《宜荆荆恩神区域文旅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完善文旅产业一体化联盟、博物馆联盟、图书馆联盟、文化馆联盟、文旅执法联盟等联动机制。会议现场发布十条《“宜荆荆恩神”精品旅游线路》,启动“宜荆荆恩神”百万游客圈内互送活动。

三是强化区域交流合作。宜昌、荆州市两地旅行社不断开展客源互推,充分发挥两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互补优势。同时,为进一步规范旅行社、景区景点等市场主体经营行为,两地签署联合执法合作协议,不定期开展旅游秩序联合检查。恩施州旅行社加强对接,推出串联荆州古城、三峡大坝、神农架的跨区域旅游线路,实现抱团发展。神农架林区本着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原则,先后与宜昌市兴山县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深入开展两地文化旅游交流深度合作,在交通互通、宣传互通、政策互通等方面达成共识,从根本上加速两地旅游一体化发展。邀请泛神农架区域参加神农架林区旅游发展大会,举办泛神农架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论坛,共同发起区域旅游合作倡议,积极参加宜昌等地举办的四季村晚、体育赛事等文化体育旅游活动。

(二)加大产业布局和市场培育力度,提升承接吸纳能力

一是加大文旅产业布局力度。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编制《长江(湖北段)文物保护利用规划》《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保护规划》,做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筹备工作,开工建设屈原文化公园等项目。推动都市圈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推进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指导宜昌、恩施做好评估验收。宜昌市20215月即组织召开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和城市群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第一、二次工作会议四地文旅局和骨干旅游企业,就合力推动城市群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达成基本共识,审议通过《宜荆荆恩城市群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联盟章程》《宜荆荆恩城市群文旅惠民卡工作方案》等。

二是积极争取政策项目支持。省发改委根据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经积极汇报争取,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确认我省纳入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计划项目38个,其中宜昌有三峡大坝屈原故里旅游基础设施、关陵文化遗址公园等6个项目纳入储备库,荆州、恩施、神农架等地均有项目纳入储备库。十四五以来,已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1680万元支持了6个项目建设。

三是打造重点文旅节点。宜昌市坚持以创建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重要抓手,在三峡大坝、三峡人家、西坝平湖片区、西陵峡口等区域打造重点文旅节点,着力提升两坝一峡旅游度假品质和接待能力。围绕夜味、夜游、夜玩、夜赏、夜购等主题形态,倾情打造西坝不夜城,该项目于20217月开街,跻身“2021年度中国文旅消费创新案例行列。立足坝区优势,拓展文旅产业链。对三斗坪镇灯光提档升级,开发夜泊峡江游轮专线项目,加快推进黄陵庙旅游综合区等项目。建设乐天溪镇集研学、旅游、康养于一体的湖北腾创研学教育产业园。以太平溪镇三峡许家冲培训中心为核心,探索培训中心旅游合作社民宿的共富产业模式。加快推进坝区相关景区扩容升级,三峡工程博物馆已对游客开放,石牌抗战纪念馆于5月喜迎宾客,三峡猴溪索道改造、世外桃源萌宠乐园等项目投入营运。高品质建设平湖湾区,三峡游轮中心项目码头工程项目已建设完成,游艇俱乐部今年具备对外开放条件,航站楼及五星级高端度假酒店、黄柏河岸线生态修复工程即将开工,大剧院、美术馆等公建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及项目选址。荆州市加快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不断提升文旅产业融合能力和水平;打造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加强文化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文旅力量;强力推进荆州古城创建国家级5A景区,依托荆州古城等山水人文资源,加快建设一批国际知名文化和旅游目的地。

四是塑造两坝一峡品牌形象。宜昌市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提升两坝一峡品牌知名度,在2022“打卡中国·最美地标你好,宜昌!大美三峡网络国际传播活动中,来自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网红博主全程游览并推介两坝一峡。在2023“名人带您游活动中,宜昌籍青年演员蔡文静出镜拍摄的《来宜昌就好》宣传片,多次取景两坝一峡,该宣传片在视频号播放量213万、点赞6.8万、转发7.1万,火爆出圈。搭建营销平台,组织两坝一峡市场主体先后参加在香港、澳门、深圳等省外重点客源地城市举办的宜昌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参加在武汉、襄阳、咸宁、黄冈、荆州、荆门举办的春满峡江 花漾宜昌”2023年春季旅游产品推介洽谈会,促进两坝一峡旅游产品与渠道商深度合作。以奖励政策为引导,扩大游轮市场影响力,在2023年旅行社奖励政策中,对组织旅游包船来宜的组团社给予资金奖励。赴重庆市开展长江三峡豪华省级豪华游轮跨区域旅游合作恳谈会,调研长江港航物流联盟旅游客运专委会、重庆邮轮中心等,扩大两坝一峡品牌在邮轮市场影响力。

五是积极培育文旅市场。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支持宜昌市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推荐三峡、百里荒等按照新标准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指导宜荆荆都市圈创建一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宜昌开展两坝一峡区域旅游港口和游船资源整合,打造长江游轮度假目的地。支持创建高等级旅游景区、高星级旅游饭店、等级旅游民宿等高品质旅游市场主体。联合省总工会举办首届宜荆荆都市圈导游大赛,选拔宜荆荆恩文旅金牌代言人。拿出1.4亿元专项资金对包含四地在内的旅行社引客入鄂实行奖励,推出包机、包列、包船奖等奖励措施。策划夏季旅游推广宣传,积极推介宜荆荆都市圈资源,激发夏季文旅市场消费潜力。加强市场一体化监管执法,指导都市圈文旅部门建立文旅执法联盟机制,深入开展文化和旅游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都市圈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安全和合法权益。通过美团、支付宝、云闪付、抖音、携程、同程、去哪儿网等各大线上平台,面向来鄂旅游的全国游客,按消夏、秋收、冬暖等阶段集中发放总额4个亿的“2023惠游湖北文旅消费券,实现全省覆盖,可用于消费者在OTA及文化旅游数字平台购买旅游酒店和民宿、A级景区及大型主题乐园门票、旅游特色餐饮、荆楚粮油旅游商品、文化娱乐(剧场演艺、剧本娱乐、夜游项目)、各类旅游优惠卡、文惠通等产品或支付价款时使用。

六是不断开发创新产品服务。省文化和旅游厅先后推出屈原故里 壮美三峡-宜昌诗画之旅等春节主题旅游线路,土家风情之旅、三国故事之旅、红色传承之旅等相约春天赏樱花主题线路,倾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指导文旅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围绕宜荆荆都市圈文旅资源,推动宜昌、恩施、神农架交通瓶颈突破,一体开发设计宜神恩核心旅游线路产品,做大做强湖北旅游品牌。扩大优质文旅消费产品供给,指导支持都市圈内开展演艺进景区”“非遗进景区等活动,开发夜游、沉浸式、智慧旅游产品,加强宜昌等地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审批指导,繁荣城市文旅经济,不断满足游客文旅消费需求。鼓励企业开发长江元素的文创产品,推动优质非遗产品、文创产品进景区、进文博场馆,向旅游商品转化。

七是大力开展区域文旅宣传推介。省文化和旅游厅质量承办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搭建辐射全国的高水平文旅交流合作平台,举办都市圈峡江一脉专场文旅推介会,重点专区鲜明展示宜荆荆都市圈文旅发展成果。启动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主题宣传推广活动,会同兄弟省市弘扬展示长江文化。举办广州、深圳、北京等重要客源市场湖北文旅专场推介会,参加2023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组织都市圈重点文旅企业参与宣传推介。支持宜昌、荆州、恩施等地办好楚文化节、秭归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长江三峡(巴东)纤夫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文旅节庆活动,不断扩大区域文旅品牌影响力。制定2023年度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奖励政策实施方案,奖励项目共分5项,金额共计3000万元,奖补资金从省级财政专项经费中列支,申报奖励对象为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包括宜荆荆恩四地)。支持各市州根据自身品牌特色、特色资源优势开展主题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形成全省联动的强大合力,不断做好钟情湖北品牌宣传推广和引客入鄂相关工作。荆州市成功举办首届楚文化节,对楚文化传承利用情况集中展示,是加快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楚文化节以传承创新楚韵荆州为主题,开幕式、楚商盛会暨重大招商项目签约仪式、楚文化传承发展论坛暨第五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和2022中国电影大数据盛典等4大主体活动集中举行、好戏连台。同时,精心设计推出楚史展览、楚艺大观、楚戏汇演、楚肆赶集、楚地寻游5大板块11项系列子活动,真正意义上办成城市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三)完善交通布局和资源整合,推动一体化发展

一是推进宜昌神农架机场一体化协同运行。中国民用航空湖北安全监督管理局支持宜昌民航发展及鄂西机场一体化运行,积极推动宜昌民航业高质量发展,强化行业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对接,构建局地合作机制,2022年湖北监管局与宜昌市政府签署《民航湖北监管局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宜昌民航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支持宜昌民航规划建设、提高放行正常率和容量、提升安全设施和能力、加快国际航空口岸开放、支持宜昌民航创新发展、加大技术人才培养力度等六个方面开展协同合作。2022年完成宜昌机场T2航站楼转场投运,T1国际航站楼改扩建工程通过行业验收等阶段工作,宜昌机场成功入选民航局中小机场2022年度四型机场示范项目。积极支持以宜昌机场为骨干的鄂西机场一体化运行试点,2021年,湖北监管局向民航局申报《鄂西支线机场群航班正常一体化运行、协调和保障能力建设系统》课题项目,并获批立项。当年,完成神宜机场一体化阶段试点,实现神农架机场不正常航班转运或备降到宜昌机场,两地间的气象信息传送、航班运行决策、航班信息协调、综合交通协调等一体化运行。2022年至2024年开展第二阶段宜昌神农架襄阳机场一体化运行研究。2023年至2025年开展第三阶段研究,将实现宜昌、襄阳、十堰、恩施、荆州、神农架6个鄂西机场群整体一体化运行。

受气候影响,神农架机场航班平均正常率、执行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航班正常性低导致航空公司不愿意飞,执行率远低造成旅客出行无法保证,导致航班客座率低,影响了航空公司执飞的积极性,航空市场陷入恶性循环。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探索破解机场航班运行不稳定难题的方法,制定更为灵活的不正常航班处置流程,在受天气影响不能执行神农架航班时,航班先改飞宜昌,再通过地面转运方式尽快将旅客送达目的地。牵头成立神宜协同运管委,每日提前对神农架机场天气进行会商,当航班无法降落神农架机场时,运管委协调各方综合决策,启动神农架宜昌机场协同运行方案解决不正常航班保障难题。运管委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航线变更、旅客信息告知、空地联运等相关保障工作。武汉神农架航线采用备降流程,外省直飞神农架航线采取改飞流程。

2021523日首次实施神宜一体化协同运行以来,已运行两年有余,各项工作流程已基本固化,航班正常率、航司信心及旅客满意度提升明显,一体化运行整体趋于成熟。运行成效明显。截止2022年底,共实施改飞41班,备降14班,保障旅客1482人次,旅客改飞和备降接受度76%,旅客到达宜昌后地面转运接受度97%旅客接受度不断升温航班正常性显著提高,航空公司执行率和正常率均同比大幅提高,积极性明显增强。

按照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最新改革方案,湖北机场集团对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襄阳刘集机场、十堰武当山机场、荆州沙市机场、恩施许家坪机场、神农架红坪机场等省内7家全资和控股民用机场实施统一运营管理。

二是支持长江旅游客运发展。目前,长江干线运营的省际旅游客运企业共13家,省际旅游客船50艘、18759客位,其中湖北省22/6565客位,分别占总量的44%35%50艘客船平均船龄为14.9年,湖北省客船平均船龄为18.3年,其中到达特别定期检验船龄24年(包括24年)以上的老旧客船有10艘,占湖北省总量的45.5%;大多数旅游客船经营以长江宜昌至重庆之间的短线客船航线为主,部分旅游客船根据揽客情况不定期经营长江重庆至武汉、南京、上海之间的长线客船航线(经停宜昌)。据长江港航联盟旅游客运专委会统计,近三年长江省际旅游客运企业共计亏损17.5亿元,且多数企业除旅游客船主业外并无其他产业支撑,部分企业负债率接近100%,随时可能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社会资本对水上旅游行业投资信心受损,短期内市场难以完全恢复,对水上旅游行业形成了较大的下行压力。此外,湖北省省际旅游客船船龄偏大,船舶设施陈旧,既影响长江三峡旅游客运市场形象,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船舶运力亟需淘汰更新。码头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旅游资源开发受限,目前新建的大型省际游轮吨位普遍在5000吨级以上,与之相适应的客运码头严重短缺。重庆和湖北的客运码头尚不能完全满足《河港总体设计规范》关于趸船长度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此外,部分码头离岸较远、阶梯较高,船景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存在最后一公里连接通道不够便捷的问题。规划引领不够,交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足。长江旅游客运市场整体性、系统性规划相对不足,沿线旅游资源、航线及码头布局、旅游客船服务功能、相关配套管理等各环节发展衔接不够紧密,长江上、中、下游联动发展不够充分,交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有所欠缺。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通过大力推行船型标准化,不断优化完善三峡船闸调度,适度提高过闸船舶吃水,三峡船闸2022年过闸通过量达1.56亿吨,超过设计能力56%。但随着沿江特别是三峡库区经济的发展,船舶过闸需求旺盛,过闸船舶在三峡坝区积压已成为常态,2022年过坝船舶平均待闸时间为172小时。长江省际旅游客船通过三峡船闸一直享受优先过闸的待遇,2018年,为鼓励更多的需过闸船舶分流至三峡升船机,考虑到三峡升船机(三峡工程专门为客船设计的快速过坝通道)投入运行,三峡船闸缺乏客船过闸应急疏散能力,长航局对《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调度规程》进行了优化完善,对通过三峡升船机的所有客船实施优先过闸(随到随过)调度,对从事三峡坝上港口至武汉及其以远航线的客船(长线客船)实施优先过闸(随到随过)调度(2022年共有3艘次长线客船装载1022名游客优先通过三峡船闸)。乘坐其它航线客船(短线客船)的游客可在坝上客运港口无缝换乘三峡旅游游船通过升船机游览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和宜昌市水上风景。宜昌市基本完成两坝一峡区域交通要素整合。三峡旅游集团通过收购、托管、入股等方式,基本完成两坝一峡区域旅游港口和游船资源整合工作,在旅游客运码头、船舶、旅客运输量等方面,均占市场份额的90%以上。创新推进低碳环保的水上旅游交通,已建成6长江三峡系列内河豪华观光游轮。世界上载电量最大、智能化最先进的新能源纯电动船“长江三峡1号”投入运营。三峡环坝旅游集团与三峡旅游集团联合打造三峡人家1号、三峡人家2号游船已投入运营,水上公交初具雏形。积极向上争取两坝通航政策,20216月,宜昌市人民政府、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共同签订了《关于打造长江三峡通航营商环境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长江三峡黄金水道的共建合力,对通过葛洲坝及升船机的两坝一峡游轮实行快速安检、便捷过闸政策,全力打造重点船舶便捷过闸绿色通道。2022321日,长江航务管理局发布《关于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过坝船舶分类调度安排(试行)的通告》,进一步规范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调度,明确提出长线客船按照申报过坝时间予以优先安排的客船优先过闸政策。

三是完善旅游公路交通保障。省交通运输厅十四五初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谋划全省144A以上景区旅游公路项目183公里,其中宜昌市3个,恩施州2个,共计31公里。近期,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公路项目发展机制,以更好支持我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工作专班系统梳理全省旅游公路情况,重点研究项目技术方案。宜昌、恩施、荆州、神农架林区共涉及9条旅游公路,共计131公里,总投资18.5亿元。截至20236月,已建成2条(G347神农架鸭子口至太子垭路面大修项目、神农架燕子垭至天门垭公路改扩建项目),正在建设3条(夷陵区仙湖公路、宜都市杨守敬书院旅游公路、鹤峰县宜来高速公路鹤峰东互通连接线中坝至长岭段改建工程),正在推进前期工作4条(后河天门峡景区旅游公路、S233省道恩施市马鞍龙至屯堡段、建始县S339小西湖至黄鹤峰林景区公路、利川团堡至玉龙洞旅游公路)。宜昌市打造省内首条国家级公路风景道G348三峡公路,目前已完成25.13公里道路改造,串起葛洲坝、三游洞、三峡人家、三峡国际房车露营地、三峡大坝等多个景点。成为游客休憩、研学观摩、野外露营的网红打卡点,被中国公路学会授予“2022年度交旅学融合公路称号。恩施州积极向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打破交通瓶颈。加快恩施州内旅游公路提档升级建设,利川玉龙洞旅游公路提档升级项目已纳入交通运输部十四五规划项目库;积极推进宜来高速鹤峰段(特别是加快宜来高速五峰段建设),实现宜昌、鹤峰两地核心景区最快1小时连接;向上呼吁启动巴张高速G42G50连接线和翻坝高速延长线建设,构建宜昌至巴东1小时交通圈。荆州市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都市圈铁三角轨道交通半小时通达,推进三峡机场、荆州机场联动协作,积极融入全国远程直达航线和中短途国际网络,为两地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继续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区域文旅发展。省文化和旅游厅继续指导做好宜荆荆都市圈文旅建设发展工作,指导宜荆荆恩城市群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联盟发挥积极作用,协调推进区域文旅发展。宜昌市进一步加大市级层面统筹协调力度,统筹市直相关部门、相关县市区力量,全力推动两坝一峡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荆州不断内挖潜力、外塑形象,力争在文化和旅游市场上不断争创优势,推动宜昌、荆州文旅事业联动发展。恩施州积极配合省级相关部门做好旅游整体规划,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良性竞争,优势互补,将各地特色和优势整合,真正做到强强联合,增加四地旅游吸引力。神农架林区加强区域合作、整体联动,将著名景区等旅游资源联动发展,共同做大市场蛋糕

(二)继续加强政策支持,破解旅游交通瓶颈。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鼓励游轮企业兼并重组,集约化经营,鼓励老旧船舶报废更新、优化运力结构,共促长江游轮旅游业提档升级。积极配合湖北省文化和旅游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支持宜昌旅游经济的发展,推动客运码头改造升级,引导客船利用三峡升船机快速过坝,鼓励部分过闸货物通过疏港铁路运输。省发改委继续指导各地积极做好文旅项目的前期工作,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年度安排计划,继续争取资金支持。积极支持湖北机场集团做大做强,协调湖北机场集团和地方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创新宜昌、荆州、恩施、神农架机场旅游模式,加强与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客货双枢纽机场的衔接,增加至主要客源城市的航线,打造国内重要旅游支线机场。省文化和旅游厅继续对四地开展文旅宣传活动、旅行社引客入鄂实行奖励。省交通运输厅继续指导相关市州加强交通规划与旅游规划衔接,加强旅游公路谋划,做好旅游公路技术方案指导服务,进一步织密旅游公路网。结合旅游公路道路类别、建设性质、技术等级积极争取补助资金。加强统筹调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衔接相关部门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土地、生态红线等要素制约问题。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提档升级,为促进旅游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宜昌市将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向交通运输部争取,恢复短线游轮优先通过三峡大坝、葛洲坝的政策。积极探索拟定优惠政策,从制定航运产业链专项规划、加大航运企业金融支持、加大航运市场主体培育等方面,给予政策及资金补贴支持,有效推动全市航运企业新建和改造新型船舶,促进航运产业扩量提质。恩施州联合三地加快推进沿江高铁建设,构建宜昌至恩施1小时交通圈;尽早打通宜昌鹤峰之间的旅游断头路,加快建成宜来高速鹤峰段(特别是加快宜来高速五峰段建设);尽早打通宜昌巴东之间的旅游断头路,启动巴张高速G42G50连接线和翻坝高速延长线建设,构建宜昌至巴东1小时交通圈;加快建设巴东三峡游轮中心,让巴东成为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长江沿线游轮旅游停靠地、补给地和集散地;争取开通宜昌至恩施旅游专线,增加宜昌始发恩施列车趟次。

(三)继续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宜昌市发挥三峡机场、三峡旅游集团等骨干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在航线开辟、资金争取、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强区域合作,合力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神农架林区探索知名景区结盟、联营、打包等新机制,创新区域间旅游合作机制,加强旅游区域连线,推动一体化发展,深化一江两山三峡双神精品线路培育,构建区域旅游合作体,实现客源互送、互惠互利,构建以诗人、美人、野人为主题的周边区域旅游合作项目,优化船进神农架旅游线路。巩固扩大省内及长三角主要客源市场,深度拓展珠三角、渤海湾及周边省市旅游市场,加强与长江三峡旅游联网、与武当山旅游协作,加强与武汉、宜昌、襄阳等高铁沿线城市合作,打造高铁旅游联盟,推进旅游区域合作。

(四)继续扩大文旅消费,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省文化和旅游厅依托长江三峡、荆州古城、恩施大峡谷等世界级山水和人文资源加快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依托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加快发展游船观光、游轮度假等消费业态,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抓手,推动共建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旅游线路产品。进一步扩大假日消费潜力,通过非遗活化、旅游演艺等文化进景区活动,扩大优质文旅消费产品供给,满足游客文化消费需求;逐步完善夜游、夜演、夜娱等夜间经济形态,推动形成省内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发展城市游、自驾游、露营游、休闲游等业态,培育开发基于5G、虚拟技术、人工智能的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消费项目,进一步培育发展新兴消费恩施州立足三地优势,打造三峡游轮+”旅游线路,推进三峡水上游产品链接陆路游产品,引导游客上岸,形成船进车出、车进船出的旅游环线;打造长江三峡游恩施(神农架)山水游”“宜昌都市游恩施康养游”“清江土苗文化游等多日游线路产品。积极探索推行宜昌、恩施、神农架旅游年卡,引导景区对三地居民推出不同程度的门票优惠措施,尽快实现一卡通。推进三地互为工会职工疗休养基地,引导工会职工跨区域疗休养。神农架林区支持神旅集团、兴发集团、荣盛康旅等重点旅游企业做大创强,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打造战略引擎和合作平台,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支持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旅游市场,参与旅游业发展,培育乡村旅游中介服务组织等新型主体,支持鼓励国有旅游景区与民菅旅游企业相互持股,发展混合所有制旅游企业。重点引进一批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和管理服务品牌。鼓励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客运企业、旅游餐馆、旅游商品和传媒公司等组建经营联合体,支持跨领域的大型旅游企业加快发展,培育壮大乡村旅游中介服务组织。支持区内旅游企业到重要客源地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推进旅游资源整合,激活旅游市场主体,支持旅游企业以资金、品牌、市场为纽带,实现规模化经营、集团化扩张、网络化发展。

(五)继续深入推动机场一体化运行,构建空中一张网体系。中国民用航空湖北安全监督管理局根据宜昌民航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继续做好民航领域业务指导和工作协调。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将进一步强化与政府的沟通、协作,由神农架林区政府牵头推进与鄂西地区各市州政府合作,出台政策鼓励旅行社大力开发跨地区旅游产品,合理设置线路和交通方式,探索航班降落点即为旅游始发站的模式,进一步提升旅客的乘机体验。认真总结神宜一体化运行一年来的成功经验,形成鄂西机场群一体化协同运行方案。以鄂西机场群一体化作为整体来谋划、建设、发展,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制定鄂西机场群一体化建设方案,做到鄂西机场群在发展空间上同谋划,基础设施上同建设、资源要素上同配置、发展成功上同分享。积极统筹鄂西机场资源配置,实现协同运行一体化。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建指点、走前列、谱新篇,着力抓好机场建设、航线网络、平台建设等。积极构建鄂西机场群一体化建设新格局,推动解决湖北民航短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战略落地。积极响应湖北省引客入鄂政策,积极整合机场、携程网、省客运集团、航空公司四方优势资源,强强联手,按照机场搭平台、携程网建渠道、航企设计产品、省客运集团做服务的思路,加快建立遍布全省各县市的航空市场销售渠道和地面运输服务体系。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718

主管领导姓名:

李述永

联系电话:

027-68892366

办人姓名:

联系电话:

027-68892321

码:

430071



抄送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1份)

省政府办公厅(1份)

附件: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