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落实情况】与24轮强降雨赛跑,湖北省今年避险转移安置群众5.27万人次 预警机制筑起守护生命新防线
栏目:湖北省应急管理厅-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3-12-06 加入收藏
11月28日,2023年全省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座谈会在汉召开。今年在百年不遇、突破历史极值的强降雨考验下,我省通过强化“预测、预报、预警、叫应避险”机制,有效应对强降雨。汛期向全省14万应急责任人发送预警提示短信559余万条,发送山洪预警短信108万条,成功组织5.27万人次群众转移避险,共同构筑了守护江河安澜的强大防线。关口前移:拦蓄洪水36亿立方米今年我省汛情旱情总体平稳,但气候较为异常,先后遭遇春旱和秋汛,以及连续24轮强降雨,特大暴雨山洪灾害多发。据统计,今年全省汛期降雨量达1146.6毫米,比多年同期均值增加12%,且降雨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鄂西、鄂北,局部地区降雨量记录屡创新高,多地承受了历史极限压力——7月3日恩施州建始县1小时、3小时、6小时降水量均创百年一遇,汛期咸宁市嘉鱼县、黄冈市英山县等地,降雨量均刷新纪录。汉江秋汛期间,襄阳市汉江、南河、北河、唐白河、小清河、蛮河、沮河“一江六河”洪水同现,历史罕见。在极端天气考验下,全省把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关口前移,聚焦“防”与“减”发力。汛期到来之前,全省全面排查整治重点部位隐患1457处,尤其是小型水库塘堰、堤身蚁患、历史险工险段、城市地下空间等,排除一批可能引发灾害的“病患点”。今年汛期,17位省领导带队分赴检查督导防汛抗旱一线,全省5次启动防汛四级响应,省防办实时启动“战时”响应,应急、水利联合办公、联合值守,主要成员单位联动会商,当斧头湖、梁子湖超设防水位,及时调度抢排涝水,提前预泄预排;针对汉江秋汛,精准调度兴隆、碾盘山水利枢纽由控泄转为敞泄,成功应对短时间两波洪峰冲击。“拦、分、蓄、滞、排”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全省汛期调度涉湖泵站累计抢排5亿立方米涝水,调度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36亿立方米,既保护江湖安澜又确保夏季农田灌溉用水。转移避险:打通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7月7日12时到8日15时,黄冈市英山县遭遇入梅以来最大强降雨,境内24小时最大降雨量达250.5毫米,降雨超200毫米有6处站点,超100毫米有38处站点,当天降雨量位居全国第一。在黄冈市应急指挥中心,通过智慧应急平台,实时监测并分析预测降雨方位和降雨量,提前做好各项应对准备,英山县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向群众发布预警短信37125条,组织5500多人在山洪、地质灾害点和危险区域24小时排班巡逻。7月7日当天17时前,采取“干部包保,上门劝导”,帮助52户176人群众撤离危险区域,并发放生活“物资包”确保群众妥善安置,有效应对强降雨,实现零伤亡。7月3日,面对百年一遇的强降雨,建始县组织转移群众3000余人,成功避险,未发生人员伤亡。大冶“4·3”滑坡、鹤峰“5·26”滑坡均成功应对。成功避险背后,是我省建立临灾预警叫应机制。今年省防办制定《湖北省防汛救灾预警叫应“十条措施”》,为全省116个市(县)及所辖乡镇配备1250台桌面视讯终端,打通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一旦出现暴雨橙色、红色预警,将通过电话“点对点”叫应地方党政负责人,及时进行处置。汛期省级预警叫应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共计1156人次。让保护网覆盖更广些,让群众更有安全感,省内市州不断探索深化运用预警叫应机制。黄冈市试点 “预报预警—会商研判—精准调度—落实举措—检查督办”五步闭环制度,今年以来累计叫醒叫应12178人次、点对点调度指挥县89次、乡镇253次。随州市推出“一镇一册”防汛风险点、“一险一表”转移方案、“一户一张”明白卡等举措。枣阳市对病险水库、头顶坝实行驻坝防守,7月3日小南郊和下河水库出现洪水险情时紧急扩挖溢洪道,成功处置,消除了漫坝风险,受到国家防总和水利部肯定。未雨绸缪:为明年防汛再夯实基础据气象预测,当前的厄尔尼诺现象将至少持续至2024年上半年,对照历史典型洪涝年份分析,2024年我省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风险概率较高。省防办部署,按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标准和要求,展开2024年防汛抗旱各项准备。为提升防范应对极端强降雨能力,我省仍在不断深化预警叫应机制,在“十条措施”基础上,细化暴雨橙色、红色预警叫应措施,明确一旦遭遇极值暴雨,采取停工停业停课等“五停”具体实施标准。聚焦大江大河大湖和中小河流超标洪水、城区内涝、山洪灾害以及中小水库等防御重点,全省建立风险隐患清单。针对目前我省防洪工程体系还存在的薄弱环节,如还有7000余公里中小河流未开展系统治理,病险水库500多座,主要蓄滞洪区及沿江沿湖洲滩民垸存在安全设施建设不配套等问题,进行“补短板”重点治理。同时展开隐患排查整治,对查出的险情隐患实施清单管理,挂单督办、立行整治,短期不能彻底整治的落实应急度汛措施,杜绝“带病入汛”,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jQuery(‘#qrcodeCanvas‘).qrcode({render: "canvas", //也可以替换为tablewidth: 160,height: 160,text: document.location.href});

11月28日,2023年全省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座谈会在汉召开。今年在百年不遇、突破历史极值的强降雨考验下,我省通过强化“预测、预报、预警、叫应避险”机制,有效应对强降雨。汛期向全省14万应急责任人发送预警提示短信559余万条,发送山洪预警短信108万条,成功组织5.27万人次群众转移避险,共同构筑了守护江河安澜的强大防线。

关口前移:

拦蓄洪水36亿立方米

今年我省汛情旱情总体平稳,但气候较为异常,先后遭遇春旱和秋汛,以及连续24轮强降雨,特大暴雨山洪灾害多发。

据统计,今年全省汛期降雨量达1146.6毫米,比多年同期均值增加12%,且降雨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鄂西、鄂北,局部地区降雨量记录屡创新高,多地承受了历史极限压力——7月3日恩施州建始县1小时、3小时、6小时降水量均创百年一遇,汛期咸宁市嘉鱼县、黄冈市英山县等地,降雨量均刷新纪录。汉江秋汛期间,襄阳市汉江、南河、北河、唐白河、小清河、蛮河、沮河“一江六河”洪水同现,历史罕见。

在极端天气考验下,全省把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关口前移,聚焦“防”与“减”发力。汛期到来之前,全省全面排查整治重点部位隐患1457处,尤其是小型水库塘堰、堤身蚁患、历史险工险段、城市地下空间等,排除一批可能引发灾害的“病患点”。

今年汛期,17位省领导带队分赴检查督导防汛抗旱一线,全省5次启动防汛四级响应,省防办实时启动“战时”响应,应急、水利联合办公、联合值守,主要成员单位联动会商,当斧头湖、梁子湖超设防水位,及时调度抢排涝水,提前预泄预排;针对汉江秋汛,精准调度兴隆、碾盘山水利枢纽由控泄转为敞泄,成功应对短时间两波洪峰冲击。

“拦、分、蓄、滞、排”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全省汛期调度涉湖泵站累计抢排5亿立方米涝水,调度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36亿立方米,既保护江湖安澜又确保夏季农田灌溉用水。

转移避险:

打通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

7月7日12时到8日15时,黄冈市英山县遭遇入梅以来最大强降雨,境内24小时最大降雨量达250.5毫米,降雨超200毫米有6处站点,超100毫米有38处站点,当天降雨量位居全国第一。

在黄冈市应急指挥中心,通过智慧应急平台,实时监测并分析预测降雨方位和降雨量,提前做好各项应对准备,英山县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向群众发布预警短信37125条,组织5500多人在山洪、地质灾害点和危险区域24小时排班巡逻。7月7日当天17时前,采取“干部包保,上门劝导”,帮助52户176人群众撤离危险区域,并发放生活“物资包”确保群众妥善安置,有效应对强降雨,实现零伤亡。

7月3日,面对百年一遇的强降雨,建始县组织转移群众3000余人,成功避险,未发生人员伤亡。大冶“4·3”滑坡、鹤峰“5·26”滑坡均成功应对。

成功避险背后,是我省建立临灾预警叫应机制。

今年省防办制定《湖北省防汛救灾预警叫应“十条措施”》,为全省116个市(县)及所辖乡镇配备1250台桌面视讯终端,打通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一旦出现暴雨橙色、红色预警,将通过电话“点对点”叫应地方党政负责人,及时进行处置。汛期省级预警叫应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共计1156人次。

让保护网覆盖更广些,让群众更有安全感,省内市州不断探索深化运用预警叫应机制。黄冈市试点 “预报预警—会商研判—精准调度—落实举措—检查督办”五步闭环制度,今年以来累计叫醒叫应12178人次、点对点调度指挥县89次、乡镇253次。随州市推出“一镇一册”防汛风险点、“一险一表”转移方案、“一户一张”明白卡等举措。枣阳市对病险水库、头顶坝实行驻坝防守,7月3日小南郊和下河水库出现洪水险情时紧急扩挖溢洪道,成功处置,消除了漫坝风险,受到国家防总和水利部肯定。

未雨绸缪:

为明年防汛再夯实基础

据气象预测,当前的厄尔尼诺现象将至少持续至2024年上半年,对照历史典型洪涝年份分析,2024年我省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风险概率较高。省防办部署,按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标准和要求,展开2024年防汛抗旱各项准备。

为提升防范应对极端强降雨能力,我省仍在不断深化预警叫应机制,在“十条措施”基础上,细化暴雨橙色、红色预警叫应措施,明确一旦遭遇极值暴雨,采取停工停业停课等“五停”具体实施标准。

聚焦大江大河大湖和中小河流超标洪水、城区内涝、山洪灾害以及中小水库等防御重点,全省建立风险隐患清单。针对目前我省防洪工程体系还存在的薄弱环节,如还有7000余公里中小河流未开展系统治理,病险水库500多座,主要蓄滞洪区及沿江沿湖洲滩民垸存在安全设施建设不配套等问题,进行“补短板”重点治理。同时展开隐患排查整治,对查出的险情隐患实施清单管理,挂单督办、立行整治,短期不能彻底整治的落实应急度汛措施,杜绝“带病入汛”,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