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湖北省小麦马铃薯秋冬播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栏目:枝江市 -政策文件 发布时间:2023-09-06 加入收藏
各市、州、县农业农村局:为切实抓好今年秋冬播生产,抓实抓细各项生产技术措施落实落地,夯实夏粮丰收基础,较好完成我省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预期目标,我厅组织制定了《年湖北省小麦马铃薯秋冬播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年月日年湖北省小麦马铃薯秋冬播技术

各市、州、县农业农村局:

  为切实抓好今年秋冬播生产,抓实抓细各项生产技术措施落实落地,夯实夏粮丰收基础,较好完成我省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预期目标,我厅组织制定了《2023年湖北省小麦马铃薯秋冬播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3年9月6日                                

  2023年湖北省小麦马铃薯秋冬播技术指导意见

  2023年我省夏粮实现“三增”,总产连续4年增长,单产创历史新高,其中,小麦面积、总产、单产“三增”,单产再刷历史新高。今年,我省启动了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小麦、马铃薯单产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为切实抓好今年秋冬播生产,稳步推进夏粮单产水平再上一个台阶,特制定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技术路径

  立足抗灾秋播、科技秋播思路,努力提升小麦、马铃薯播种质量,加大优质品种、专用型品种示范应用力度,严把种子质量关,强化小麦“四适”播种、药剂拌种、机械匀播、肥水统筹、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以及马铃薯深沟宽垄、晚疫病监测防控、“马铃薯+”等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的集成推广,做到高质量播种,确保一播全苗,力争壮苗越冬,为明春小麦、马铃薯产量和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技术要点

  (一)小麦

  1、严把种子质量关。各地应加大合法的优质小麦原种及良种示范力度,引导农户择优选择地区适宜性更强、产量和抗性兼顾的优质小麦品种,减少盲目用种带来的生产风险。在种子选择上,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应提前开展本地区市场流通麦种发芽率测试工作,及时引导种植户合理适量用种,自留种的农户、种植大户在播种前也应进行发芽试验,避免因种子发芽率低造成减产。在北纬31度以南的江汉平原及鄂东地区,推广偏春性抗赤霉、耐穗发芽小麦品种,在北纬31度以北地区,推进发展半冬性中筋、中强筋高产小麦品种。在有条件和基础的地区,适度规模发展软质小麦、黑小麦等特色小麦,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2、严把播种质量关。一是精细整地。对秸秆全量还田和杂草基数大种类多的田块要先深旋(或深耕)灭茬灭草再进行机械播种,旋耕埋草深度应至少在12厘米以上。机械旋耕整地作业的田块旋耕深度应达到8厘米以上,每隔3-4年应深松1次,打破犁底层。对耕翻整地的田块,要求耕深大于20厘米,耕翻后应及时进行整地,要求土壤散碎良好,地表平整,满足播种要求。稻田要提前开沟降湿,若遇持续干旱,应造墒播种,抢住适播期,做到一播全苗。二是“四适”播种。即适期适量适墒适深播种。鄂北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20日-30日,鄂南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25日-11月5日,适播期内遇墒或造墒播种,适播期前后可抢墒播种,但不宜过早,正常年份小麦出苗期不宜早于10月20日,早播会造成小麦拔节抽穗期提前而导致减产,最迟播期不宜迟于11月15日,对于前茬作物腾茬晚、播种期明显晚于正常播期的田块,宜选用发育较快的偏春性品种。鄂北旱地每亩播种量10-12.5公斤,鄂北及鄂南稻茬麦每亩播种量12.5-15公斤。对超出最适播期(11月5日)的晚播小麦,每推迟1天播种每亩增加1斤播量,但总增加量不宜超过10斤。严格控制播种深度,当土壤墒情好、相对含水量为75%左右时,播种深度控制在2-3厘米,若土壤偏旱、相对含水量60%以下时,播种深度调节为3-4厘米。三是药剂拌种。选择包衣种子或进行药剂拌种预防冬季病虫害,对小麦条锈病越冬菌源区、地下害虫和根部病害重发区必须坚决杜绝“白籽下种”。四是机械匀播。改人工撒播为机械匀播,可选择窄行条播机(旱地小麦行距15-18厘米,稻茬小麦行距20厘米)、宽窄行条播机(宽行19-22厘米、窄行12-15厘米)和宽幅条播机等方式。播后及时镇压。

  3、严把苗情质量关。一是“三沟”配套。旱茬麦厢宽3.5-4米,稻茬麦厢宽2.5-3米,小麦播后及时开好“三沟”,厢沟深25厘米,宽30厘米;腰沟深30厘米,宽35厘米;围沟深35厘米,宽40厘米,机械开沟和人工开沟相结合,做到沟沟相通,沟直底平,能排能灌,连阴雨前后及时清沟排渍。二是高效施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肥、高效缓释肥、商品有机肥等物化产品的应用。氮肥分次施用,基肥占50%,拔节肥占25%-30%,穗肥占10%,视苗情可在冬前(3叶期)追施10%-15%的氮肥;磷肥、钾肥全部基施。施用有机肥的田块,基肥用量可适当减少;在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钾肥用量可减少20%-30%。可采取种肥同步一次性施肥技术,肥料主要选择长效(缓释)肥料。三是防除杂草。播种后至出苗前使用异丙隆及其复配剂兑水均匀喷施于地面,进行土壤封闭除草处理。把握麦田杂草两个出草高峰,即播种后10-30天和翌年小麦返青至拔节前,冬前杂草小、对药剂敏感,麦田除草应抓住冬前杂草敏感期施药,防早防小,有效压低冬前杂草基数。对冬前除草效果不好或未及时化除的麦田,待气温回升后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化除时间在小麦拔节前进行,以免产生药害。四是冬前促弱控旺。在小麦3-4叶期,对基肥不足、麦苗瘦弱、群体不足田块,根据苗情适量追施平衡肥,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冬前小麦有旺长趋势的田块,选用与拖拉机轮距相配套的圆柱型镇压磙结合中耕镇压2-3次,或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25克兑水15公斤均匀喷雾,不重喷漏喷,可有效控制小麦旺长,防止越冬期拔节和后期倒伏发生。

  (二)马铃薯

  1、推广优质脱毒种薯。选用优质脱毒种薯,根据种植季节、茬口和市场需求选择适销对路品种。平原、丘陵、低山地区宜选择华薯16号、中薯5号、华薯2号、华薯4号、华彩3号、早大白、费乌瑞它等早熟品种,恩施州低山地区还可选择米拉、鄂马铃薯10号、华渝5号等中早熟、中晚熟品种。积极种植专用型马铃薯品种,打造品牌和发展订单生产。

  2、推广深沟宽垄栽培。用起垄机进行起垄,垄距1.1米,垄高20厘米左右,每垄开双沟,沟距20厘米,人工在开好的播种沟中“品”字形摆种,株距20厘米,播种密度6000穴/亩左右,播种后人工覆土。在适宜机械化操作的地区,推荐采取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技术。在平原、丘陵、低山等区域可适度发展双膜(拱棚+地膜)或三膜(大拱棚+小拱棚+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将成熟期提早至4月中下旬,抢高价位、获高收益。

  3、推广绿色高效实用技术。一是适时播种。平原、丘陵、低山地区马铃薯冬种播期宜为12月底至翌年2月上旬前,选择晴朗天气、墒情较好的条件下播种,播好后腹膜,防止大风把膜吹掉,早熟品种每亩5500穴左右,播种深度8~12厘米,防播种过浅出现青皮现象。二是施足底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确定适宜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冬马铃薯覆盖地膜后追肥不易,必须一次性施足底肥,腐熟农家肥可亩施2000公斤左右,化肥一般亩施专用复合肥100公斤(16:13:16或17:6:22)、尿素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农家肥和尿素结合耕翻整地施用,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匀。其它化肥做种肥,播种时开沟点施,避开种薯以防烂种。适当补充微量元素。三是防控病虫草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综合应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辅助使用化学防控措施。重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充分应用晚疫病预警监测系统,加强预测预报,及时防控。如遇到敏感发生时期,雨后天晴要加强药物防治力度,7-10天防治一次。预防性药剂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每次用药量175-225克等。对已发病的田块要选用治疗性药剂,在发病初期及早用68.75%银法利(氟菌·霜霉威) 60-75毫升;或76%克露(霜脲·锰锌)100克等喷雾防治。为提高防效,治疗性药剂不同年份要轮换交替使用。此外,播种后于盖膜前喷施芽前除草剂,提高除草效果。

  4、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多熟间套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农田产出效益。在山区推广“薯+玉米+豆”“薯+玉米+红苕”“薯+药材”等;在平原推广“薯-稻”“薯-棉”“薯-稻-薯”“薯-毛豆-萝卜”等多熟种植模式。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良种示范与推广。一是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充分认识良种在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引入和筛选优质高抗型小麦和马铃薯品种,开展品种展示、规模生产示范等工作,搭建好看“禾”选种平台,引导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选种优质良种,助力优良品种示范推广与应用。二是加大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引种、套包等假冒伪劣小麦种子经营行为。

  (二)加强播后田间管理。一是各级农业农村局应充分调动农技推广、植保、土肥和综合执法等部门技术力量,组建专家技术服务团队,采取现场观摩、室内培训和线上指导等方式,做给农户看、带着农户干;在关键节点及技术环节组织服务团队进村入户下田,指导农民落实清沟理厢、冬前镇压、肥水调控、化控除草等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开展分类管理。二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制定防灾减灾预案和技术措施,加强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做到病虫防控关口前移。三是加强苗情监测,及时看苗施肥、促苗早发、促弱转壮,确保壮苗越冬,打好丰产基础。

  (三)加强典型宣传引导。一是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广泛宣传各地秋冬播生产的好经验、好措施、好典型,为夺取夏粮丰收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加强信息调度,精准掌握夏粮生产各环节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夏粮生产管理各项措施顺利开展。

http://img.zcbk.cn/pictures/20240321/yichang/erweima/7648747.pn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