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水平,服务荆州高质量发展
栏目: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3-12-14
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水平,服务荆州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法治建设单独作为一个部分,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主题进行专章论述、专门部署,这在我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头一次。由此可见,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司法局作为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法治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公共法律服务、法治政府建设等多项职能,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只有自觉服从服务于荆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履行职能作用中才能大有作为。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进依法治理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也应该看到,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司法行政事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意味着新课题、新使命,也带来许多新情况、新困难。经前期调研和实际工作体验,我认为当前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着司法行政机关实权小、部分工作开展难;法治宣传方式缺乏创新、普法效果不佳;基层调解力量欠缺,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存在薄弱环节;有关部门缺少配合,安置帮教难以推动;基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管理等困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司法行政部分工作的推动落实。针对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如何顺应新时代在“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水平,服务荆州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我有以下浅显见解。

突出政治引领,加强系统队伍建设。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不断提升司法行政干警业务素质,锻造其认真履职、严格执法、勤政廉洁、依法办事的能力。二是加强公共法律服务行业监管。践行法治为民宗旨,加强对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服务队伍的教育管理。强化对公证机构、公证员执业活动常态化监管,推动公证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公证业务。加强法律服务机构的执业纪律教育,严格规范律师服务收费,加强对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登记管理。加强基层法律服务所规范化建设,有效发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立足基层、面向基层的作用,为乡镇(街道)、村(居)和基层群众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便捷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组织引导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围绕平安法治荆州建设,强化政治责任,增强大局观念,严格依法依规执业,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社会各界提供精准、普惠、高效的法律服务。

聚焦统筹规划,夯实法治建设根基。一是建立健全依法治市工作体系。提升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政治站位,组织对各地落实依法治市建设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以督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法治荆州、平安荆州建设高质量发展。健全重大决策机制,全面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考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纳入各乡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加强行政复议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行政复议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更好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推进村民学法用法,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法律进村”主题活动。重点加强对村“两委班子”和“法律明白人”的法治培训,积极开展“订单式”精准普法宣讲活动。二是全面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广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扫黑除恶等专题普法宣传,将《反有组织犯罪法》普法宣传列入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普法责任清单,列入平安建设宣讲内容,使《反有组织犯罪法》走到群众身边、走到群众心里。把普法宣传教育贯穿于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深化社会大普法工作格局,培养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加大普法平台建设,引导媒体自觉履行普法责任。深入学习宣传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紧盯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和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学法,抓实青少年、基层组织负责人等“关键群体”法治教育。深入开展法律“多进”工作,全面落实媒体公益普法和以案释法制度,探索“互联网+”法治宣传,提升普法的精细化水平。组织引导各乡镇(街道)强化好普法宣教、营造守法氛围,以村民小组为基础,以创建“平安村居”为载体,结合“八五”普法,充分利用拉横幅、电子屏、宣传材料等形式,教育广大群众管好自己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坚决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陋现象和邪教组织。

防范社会风险,助力安全维稳工作。一是扎实开展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做细做实3+11+N”平台,将调解触角延伸到村、到组、到户,确保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响应。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群体维权诉求。积极融合“三网四站”(“三网”即网络化社会管理形成的“格格网”,各村(居)以协会形式形成的“民间网”,文化领域社团组织形成的“文化网”;“四站”即法治辅导站、法务前沿工作站、乡镇检察站、“以案释法”辅导站),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实现从被动到主动、从调处为主到防范为主的转变。加强对各级调解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和业务工作的指导管理,完善调解网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工作开展,加强基层调解组织与调处中心之间的对接。紧盯重要时期和重大节点,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动员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信访接待,扎实开展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健全各乡镇(街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月排查制度。对排查出的矛盾早介入、早调处,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上交,不激化。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认真履行重点人群管理职能。及时掌握特殊人群的动态信息,同步式、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对特殊人群的调查摸底,全面掌握特殊人群的分布状况、基本情况、特征信息,做到“四清”,即人员底数清、家庭情况清、心理特征清、目前情况清。及时落实相关安置帮扶措施及规范安置帮教日常管理工作。依法开展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工作,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定期排查和危险性评估;切实加强社区矫正监管工作,全面落实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措施,防止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防范能力。(刘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