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石榴籽”盛开“团结花”
栏目: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3-07-01
[阳春三月,漫步郧西县夹河镇腰滩河回族村,在碧波荡漾的汉江河和青山交相辉映中,随处可见彰显民族团结的特色墙绘,可观赏到各民族群众参与的花灯、龙船表演,还有村落里三五成群老乡围坐一起聊着家里的“幸福事”场景……呈现出民族大家庭相亲相爱的动人画面。, 郧西县位于鄂西北边陲,总人口51万,散居回族、苗族等17个少数民族群众5500人,外来流动务工经商少数民族200余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多举措、全方位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近日,该县被命名为“2022年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加强组织领导唱响团结“最强音”, “龙王滩小区喜事多,衣食住行变化大,党的民族政策好,日子越过越红火……”农历正月十五,悠扬的歌声在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龙王滩易地扶贫搬迁小区久久回响,51岁的小区居民杨洪亮跟着舞蹈队一起唱跳着花灯戏,玩着龙灯、狮子,脸上难掩喜悦之情。, 龙王滩易迁小区居住着回、汉等居民469户、2090人,是郧西县最大的扶贫搬迁小区。近年来,该小区以党建为引领,深化“支部+民族团结进步”管理,完善小区服务网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进网格、进家庭、进楼栋,促进各民族群众之间相亲、相融,打造各民族共荣共乐的幸福小区。, , , , 郧西县委、县政府每年专题研究民族工作2次以上,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党建、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构建多元责任体系,筑牢民族团结根基。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民族团结示范户”等评比表彰活动。发现培育了魏登殿、唐富平、李小龙等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典型。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虎坪村和观音镇天河口村等先后荣获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新建“民族团结之家”11个、民族团结进步互助会10个,开展座谈会、联谊会和慰问等活动153场次,为村民解决子女就学、经商、紧缺防疫物资等急难愁盼问题300多件、维权18人次。“一花引来百花开”,形成了“一个影响一片,一片带动一群”的良好民族团结氛围,凝聚起共绘“同心圆”强大磁场。, 强化宣传教育把牢思想“定盘星”, “我们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努力推动‘爱我中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郧西县实验小学校长陈波告诉笔者。该校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主题班会、文艺表演、民族节日交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 , 郧西县始终坚持以思想引领铸牢民族团结进步之“魂”。组建宣讲团2个,开展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巡回宣讲33场次,组织培训9期。在民族宗教界开展“三爱五史五个认同”主题教育活动120余场次,向各族群众赠送《中国共产党郧西历史》等书籍1800余册,利用王家坪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等红色基地,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发以“郧剧”和“郧西三弦”为主导的系列民族文化品牌,提档升级《坎子山的脊梁》《魏登殿送礼》等文化精品项目,举办“七夕”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以优秀的作品、先进文化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加快乡村振兴铸造繁荣“动力源”, “今年16个大棚草莓又喜获丰收,村里举办了集采摘、美食、游乐为一体的采摘节,县内外游客和‘网红’纷纷前来打卡。”观音镇垭子湾回族村党支部书记魏国清说,该村探索“党建+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新模式,发展林果园700余亩、蔬菜230亩,马头山羊1200多头,带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兴、村民富。, , , , 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为促进民族乡村高质量发展,郧西县在政策、资金、项目上大力扶持。开发利用房前屋后山场资源,突破性发展庭院经济、订单经济,培育了以烟叶、畜牧和蔬菜为主的支柱产业,成立了郧西县泗峡祥辉农产品深加工有限公司、坎子山无公害蔬菜等合作社27个,吸纳社员1400余户,年收购农产品1亿多元,带动户均增收1.3万元。争取帮扶资金4000余万元,实施道路、学校、养老院等一批民生项目建设。统筹资金1亿多元,推进湖北口回族乡特色小镇建设,开发坎子山石林、涝池大院“郧西会议”遗址等一批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打造生态环境优良、富民产业兴旺的特色乡村,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扬帆正当时,起航砥砺行。站在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新起点上,郧西县将用扎实的行动、优异的成绩,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郧西篇章。, (郧西县委统战部供稿), ][]

阳春三月,漫步郧西县夹河镇腰滩河回族村,在碧波荡漾的汉江河和青山交相辉映中,随处可见彰显民族团结的特色墙绘,可观赏到各民族群众参与的花灯、龙船表演,还有村落里三五成群老乡围坐一起聊着家里的“幸福事”场景……呈现出民族大家庭相亲相爱的动人画面。

郧西县位于鄂西北边陲,总人口51万,散居回族、苗族等17个少数民族群众5500人,外来流动务工经商少数民族200余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多举措、全方位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近日,该县被命名为“2022年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加强组织领导唱响团结“最强音”

“龙王滩小区喜事多,衣食住行变化大,党的民族政策好,日子越过越红火……”农历正月十五,悠扬的歌声在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龙王滩易地扶贫搬迁小区久久回响,51岁的小区居民杨洪亮跟着舞蹈队一起唱跳着花灯戏,玩着龙灯、狮子,脸上难掩喜悦之情。

龙王滩易迁小区居住着回、汉等居民469户、2090人,是郧西县最大的扶贫搬迁小区。近年来,该小区以党建为引领,深化“支部+民族团结进步”管理,完善小区服务网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进网格、进家庭、进楼栋,促进各民族群众之间相亲、相融,打造各民族共荣共乐的幸福小区。


微信图片_20230316162215.jpg


郧西县委、县政府每年专题研究民族工作2次以上,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党建、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构建多元责任体系,筑牢民族团结根基。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民族团结示范户”等评比表彰活动。发现培育了魏登殿、唐富平、李小龙等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典型。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虎坪村和观音镇天河口村等先后荣获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新建“民族团结之家”11个、民族团结进步互助会10个,开展座谈会、联谊会和慰问等活动153场次,为村民解决子女就学、经商、紧缺防疫物资等急难愁盼问题300多件、维权18人次。“一花引来百花开”,形成了“一个影响一片,一片带动一群”的良好民族团结氛围,凝聚起共绘“同心圆”强大磁场。

强化宣传教育把牢思想“定盘星”

“我们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努力推动‘爱我中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郧西县实验小学校长陈波告诉笔者。该校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主题班会、文艺表演、民族节日交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图片3_副本.png


郧西县始终坚持以思想引领铸牢民族团结进步之“魂”。组建宣讲团2个,开展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巡回宣讲33场次,组织培训9期。在民族宗教界开展“三爱五史五个认同”主题教育活动120余场次,向各族群众赠送《中国共产党郧西历史》等书籍1800余册,利用王家坪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等红色基地,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发以“郧剧”和“郧西三弦”为主导的系列民族文化品牌,提档升级《坎子山的脊梁》《魏登殿送礼》等文化精品项目,举办“七夕”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以优秀的作品、先进文化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加快乡村振兴铸造繁荣“动力源”

“今年16个大棚草莓又喜获丰收,村里举办了集采摘、美食、游乐为一体的采摘节,县内外游客和‘网红’纷纷前来打卡。”观音镇垭子湾回族村党支部书记魏国清说,该村探索“党建+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新模式,发展林果园700余亩、蔬菜230亩,马头山羊1200多头,带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兴、村民富。


微信图片_20230316163439_副本.jpg


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为促进民族乡村高质量发展,郧西县在政策、资金、项目上大力扶持。开发利用房前屋后山场资源,突破性发展庭院经济、订单经济,培育了以烟叶、畜牧和蔬菜为主的支柱产业,成立了郧西县泗峡祥辉农产品深加工有限公司、坎子山无公害蔬菜等合作社27个,吸纳社员1400余户,年收购农产品1亿多元,带动户均增收1.3万元。争取帮扶资金4000余万元,实施道路、学校、养老院等一批民生项目建设。统筹资金1亿多元,推进湖北口回族乡特色小镇建设,开发坎子山石林、涝池大院“郧西会议”遗址等一批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打造生态环境优良、富民产业兴旺的特色乡村,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扬帆正当时,起航砥砺行。站在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新起点上,郧西县将用扎实的行动、优异的成绩,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郧西篇章。

(郧西县委统战部供稿)


本文由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如需查看原文,请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