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见证:峰回路转是平川——驻夷陵区柏果埫村工作队精准扶贫纪实
栏目: 宜昌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0-10-19 加入收藏
见证:峰回路转是平川——驻夷陵区柏果埫村工作队精准扶贫纪实
日期:2020-10-19 09:07

 

柏果埫村自然风光 彭定新 摄

民建宜昌市委会邀请武汉夏小中医院赴柏果埫村送医送药活动现场

市工商联组织开展助力柏果埫村脱贫攻坚爱心捐赠活动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皮祖武进村调研走访慰问贫困户

高山蔬菜合作社发放种籽农药肥料

中蜂养殖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技术培训服务

初秋雨后,天朗气清。记者和夷陵区三斗坪镇柏果埫村首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李达明一同驱车再访柏果埫村。

经过翻坝高速,驶过三斗坪集镇,进入土三路(土城至三斗坪二级公路),眼前铺展开来的是奇山险峰,山间云雾缭绕、草木葱翠。对户外运动爱好者们而言,柏果埫村并不陌生,冲天炮、野马溪、美座峡、九柱香、庙屋岩都是驴友打卡的“网红”景点。

“我们曾想法开发这里独特的旅游资源,但难度高,投资大、周期长,难以推进。”李达明说,虽然旅游产业扶贫模式暂时行不通,但驻村扶贫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们一起不断试,不断摸索,终于找到了以“生态种养+务工经济”为主导的脱贫致富路。

“我们这里有条叫冲天炮的徒步路线,崎岖难行,但坚持到最后峰回路转,出现一块儿开阔地,一马平川!”现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李东海说,脱贫攻坚之路也是一样,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但只要立足实际,用心用情,踏踏实实地干,总能找到奇山险峰中的“平川”,脱贫致富路上的“金钥匙”。

扶贫带着真感情 一盘沙最后拧成一股绳

柏果埫村位于夷陵区西部,南与点军区接壤,西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相连,北与秭归县毗邻,素有“一脚踏三县,鸡鸣三地闻”之说。全村土地总面积24.43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94户,总人口1778人。2015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85户430人。

走在柏果埫村,新建的党群众服务中心,宽敞的文化广场,整洁干净的集中安置房依次映入眼帘……李达明说,“五年前,这里完全不一样,基础设施落后不说,人心还是散的。不少耕地荒了,长满杂草,还有的户屋塌了也不修,全家人在外地打工,村里45岁以下的单身汉就有140多个……”

2015年8月16日,由宜昌市总工会、宜昌市工商联、民建宜昌市委会、夷陵区劳动监察局四家单位组成的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宜昌市总工会为队长单位,时任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李达明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

“进村第一周,我们就开始入户调查和走访,掌握村里的基本情况,贫困户致贫原因,了解大家的真实想法。”李达明说,走访结束后,他们组织召开了全村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宣讲柏果埫村精准脱贫规划。会议现场热烈,村民情绪高昂,沉寂的山村歌声飘荡。有的村民说,党的扶贫政策,让他们有盼头、有奔头了!

真心服务群众,才能聚拢人心。历任扶贫工作队队员始终把“扶贫带着真感情”当作开展工作的第一原则。宜昌市工商联工作人员、扶贫工作队队员李岭先后两次主动要求驻村,驻村时间超过三年,每次从村里回家他都要带上满满一车农产品,帮村民们跑市场、找销路;民建宜昌市委会企业家齐灵娥在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同时,定期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为了切断穷根,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对18名考上大学、大专、高中的困难学生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资助,协调社会爱心人士对2名单亲特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每年分别给予2000元、1500元资助,直至大学毕业;连续三年举办“杀年猪、备年货”农产品推介会,通过活动推介村里的优质农产品,提升柏果埫村作为户外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办好群众关心的每一件小事,就能赢得他们的信任。”李东海回忆,2018年3月,易地搬迁安置房开建了,67岁的贫困户王元美和她的老伴却始终不同意搬迁。市总工会分管扶贫工作的党组成员、副主席彭定新步行2个多小时上门做工作,感动了两位老人,王元美答应搬出养不活人的大山。2019年8月13日,交钥匙那天,老人反悔不愿接钥匙。李东海问老人还有什么要求,老人说,水电还没接到屋里,不能住。李东海明白老人年纪大了,担心张罗不好这些事,主动承诺组织村里的能人帮老人免费走线、免费接水。老人听了接过钥匙,后来搬进新家后主动找到工作队表示感谢。

“现在大家很团结也很配合我们的工作。”村党支部书记黄成说,2018年村里启动高山蔬菜种植项目,主要包括土豆、四季豆、黄瓜等蔬菜种植,项目实施要求集中连片,100多户村民主动参加,此后每年都有村民加入,他们主动调整种植品种,接受合作社统一规规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管理,共同擦亮了柏果埫高山蔬菜品牌。

脚踏实地补短板

好货出深山奇景迎客来

柏果埫村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不仅森林覆盖率高,还有冲天炮、野马溪、九柱香等丰富的户外旅游资源。

2015年,李达明在走访中了解到已经有许多户外旅游爱好者来到柏果埫村,便和村干部、村民代表一起实地踏勘了各个景点。“虽然因为投资巨大,旅游开发计划暂时搁置,但我们的工作没有停步。”李达明说,村级道路狭窄,部分路段破损严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只要路修好了,配套服务跟上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驴友过来,一样能带动乡村旅游。

2015年以来,柏果埫村共修建硬化村级道路28.2公里,9.2公里路段加宽到4.5米,全村路网形成,实现了到组公路全覆盖。“进村道路弯多路险,碰到连续阴雨天气容易塌方。”李东海最多一天经历了6处塌方。2015年以来,为了使进村道路通畅安全,扶贫工作队多方联系,筹措道路维修资金28万多元,先后修复堡坎780多方。

路通了,农产品的价格也上去了。原来交通不畅,信息不通,村里部分农产品滞销或卖不上价。“以前路不通,全靠肩挑背扛,山下卖一头猪,成本就要400到500元,现在路通了,请两个人帮忙抬上车就行。”黄成说,原来土豆5角钱一斤没得人要,现在可以卖到1元多。

自2015年驻村以来,驻村扶贫工作队协助争取项目及帮扶资金2100多万元,用于路、水、电、地、房、网等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蓄水池15个,蓄水量可达1850立方米,布设管网30000多米,彻底解决了村民安全饮水问题,另建农田灌溉水池达到51口,较好解决了村民生产用水问题;完成危房改造307户,其中贫困户157户;异地搬迁集中安置16户28人;新建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文化广场、100KW光伏发电站……

基础设施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越来越多游客来到柏果埫村。2019年,为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扶贫工作队实地踏勘景点,清理道路杂草,邀请三峡大学团队规划了4条徒步路线,并统一设计了线路名、线路图、指示牌,对徒步路线中破损的道路进行了修补。如今的柏果埫村已经成为夷陵区最火的户外徒步游目的地之一,村里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红火。

实事求是抓产业

因户施策找准脱贫之路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

柏果埫村没有优势明显的核心产业,驻村扶贫工作队经过不断摸索,放弃了集中力量发展单一产业的模式,化整为零,推进“生态种养+务工经济”为主导,多种产业并进的发展模式,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找准脱贫致富路。

柏果埫村有注册合作社5家,分别是三丰蔬菜专业合作社、诚星茶叶合作社、玖宏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九匹岭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祥农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充分发挥合作社带动作用,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共同研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柏果埫村2019-2020年扶持(奖励)合作社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各合作社要从选种、培育、技术指导,到管理、收购、销售实行“一条龙”服务,带动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增产增收。带动贫困户增收幅度与合作社奖励额度钩挂。

今年56岁的牛平章右手先天残疾,爱人去世,子女在外读书,原先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很艰难。在合作社指导帮助下,他发展种养殖业,逐渐成为致富能人。“今年我又种了4亩四季豆,喂了15头猪,200多百只鸡,还成了茶叶代收点、四季豆代收点负责人,帮村民做点事。”牛平章说,扶贫工作队为他制定了产业发展计划,一点点看到希望,他也变得越来越勤劳,如今已能带动其他人一起发展生态种养殖。

2020年,通过各合作社技术指导、病害防治、产品收购与销售等措施,该村发展蔬菜750亩(其中四季豆项目200亩)、茶叶1150亩、养殖生猪3580多头(其中贫困户446头)、养殖山羊3100多只(其中贫困户324只)、土鸡14000多只(其中贫困户3781只)、蜜蜂400多箱(其中贫困户114箱),共带动贫困户149户,较好地发挥了“带贫减贫”作用。

鉴于柏果埫村的山林和土地大部分处于海拔800米左右位置,山大人稀,劳动力日趋缺乏等实际情况,今年驻村扶贫工作队组织合作社和茶叶种植大户,在现有的1150亩茶园的基础上,探索合作化、规模化、机械化、品牌化茶叶种植项目。通过项目运作稳定村民收入,防止贫困户返贫。截至目前,已投入帮扶资金20万元,完成樟树湾120亩茶园进行清蔸、锄草、施肥、剪枝整治,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有效带动80多户贫困户。

在工作队和村“两委”带领下,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约6800元提高到2019年约9600元,预计2020可达到10000元以上。截至2019年底,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

深山藏宝藏,柏果埫村山上山下都是奇山异景、绿色优质农产品。“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我们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李东海说,“为了把藏在大山里的宝藏,变成村民们致富的源泉,我们还要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管长远的产业扶持措施落到实处!”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高秉喜 曹阳 孙晓陵

本版未署名图片由驻村扶贫工作队提供

 

一线感言

李达明(首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驻村期间,我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帮扶措施,村里一天天变了样,群众生活逐渐改善,我和他们也成了亲人、朋友。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次深化党性教育、提升党性修养、淬炼更强党性的绝好机会,让我对基层情况有更深的了解和思考,让我更有信心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更大贡献。

李东海(现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对于我来说,农村就像是一所大学校,一个大舞台,有学之不尽的东西,有施展拳脚的空间!你耐心倾听老百姓的诉说,他们就会信赖你;你尽力为老百姓解难事,他们就会向着你;你认真办好老百姓的小事,他们就会对你竖大拇指;你真心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他们就会把你当亲人,舍不得让你走……

黄成(柏果埫村党支部书记):四家单位组成的扶贫工作队从成立那天起就在柏果埫村扎下根来,历任工作队长、工作队员带着真感情开展扶贫工作,走遍了柏果埫的山山水水,挨家挨户摸情况、想法子、办实事,带领大伙树立脱贫信心、做好致富实事。5年来,村里发生了大变化,水、电、路都通了,通讯网络也全覆盖,五家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搞产业,生态种植、养殖越来越红火。他们流的汗、出的力,我们村民心里都有一本账。谢谢他们!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