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破除藩篱,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
栏目:湖北省科学技术厅-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2-05-09
近年来,秭归县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思想,坚持以科技赋能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催生了新动能、塑造了新优势。一是以生态“破题”,明晰科技创新路径。秭归县把创新型县建设作为“十四五”期间推动区域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和“主抓手”。以“科技支撑生态文明”为主题,充分发挥生态文明优势,精准对接科技元素,形成创新能力突出、创新辐射引领作用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按照全员、全域、全程创建理念,倒逼创新发展。重点抓好政策落地、产业创新、创新资源聚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惠民、体制机制创新等工作,为实现“三个倍增”、打造“五个高地”、建设“四县四区”的既定目标提供创新驱动“加速器”。通过创新型县建设,旨在把秭归打造成三峡库区“两山”理论先行区、鄂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引领区、长江中上游港口物流集散优势区和全国创新驱动生态发展样板区。二是以平台“破局”,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统筹推进锻造长板和补齐短板,以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要素聚集,构建企业科技创新“强磁场”。围绕完善载体抓平台建设。指导企业通过开展研发平台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和成果产出效益,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和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省级创新平台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省级“星创天地”2个。围绕量质提升抓主体培育。结合产业实际,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双倍增”行动,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2021年,全县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入选科创“新物种”企业2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6家。围绕校企合作抓成果转化。通过组织企业参加“联百校 转千果”活动,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实现成果落地转化。2021年全县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5亿元,100多项成果在生产一线得到转化应用。三是以项目“破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和“以项目论英雄”导向,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存量变革”“增量崛起”,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管理水平。2022年已谋划各类科技创新项目13项,总投资达15亿元。围绕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围绕国家政策调整,结合全县七大产业布局认真谋划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实施的华新水泥“绿色新材科技园”项目和三金硅“硅基新材料”项目将有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集群产业提升头部企业创新能力。鼓励头部企业提升产业链带动能力、研发创新能力,发挥“头雁作用”,谋划实施了戈碧迦光电公司“光电材料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围绕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抓手,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谋划实施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一般固废处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科技项目成为打造“三峡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内容。四是以服务“破冰”,点燃科技创新热情。为构建长效扶持机制,激励创新主体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争取各级资金和项目支持,编制印发了《秭归县关于支持民营及中小微企业政策汇编》,把政策宣讲和政策落实作为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环节,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聚焦关键环节,推动政策落地。盯准痛点、瞄准堵点,开展干部入企讲政策工作,打通惠企政策“最后一公里”。2021年,兑现落实技改补贴资金1800多万元。同时,梳理“免申即享”事项13个,通过“一竿子插到底”的创新直达机制,第一时间兑现“免申即享”惠企科技政策资金1482万元。聚焦为企松绑,强化减税降费。安排县级财政科技研发专项资金1914万元,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兑现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1189万元。通过财政激励,减税降费的乘数效应得到进一步凸显,一大批企业科技投入提速,创新成效显著。聚焦修炼内功,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党员干部遍访市场主体活动,严格落实“首席服务员”制度,深入了解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和技术难题,为企业量身定制技术创新年度计划和“技术成长路线图”。附件:

近年来,秭归县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思想,坚持以科技赋能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催生了新动能、塑造了新优势。

一是以生态“破题”,明晰科技创新路径。秭归县把创新型县建设作为“十四五”期间推动区域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和“主抓手”。以“科技支撑生态文明”为主题,充分发挥生态文明优势,精准对接科技元素,形成创新能力突出、创新辐射引领作用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按照全员、全域、全程创建理念,倒逼创新发展。重点抓好政策落地、产业创新、创新资源聚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惠民、体制机制创新等工作,为实现“三个倍增”、打造“五个高地”、建设“四县四区”的既定目标提供创新驱动“加速器”。通过创新型县建设,旨在把秭归打造成三峡库区“两山”理论先行区、鄂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引领区、长江中上游港口物流集散优势区和全国创新驱动生态发展样板区。

二是以平台“破局”,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统筹推进锻造长板和补齐短板,以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要素聚集,构建企业科技创新“强磁场”。围绕完善载体抓平台建设。指导企业通过开展研发平台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和成果产出效益,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和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省级创新平台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省级“星创天地”2个。围绕量质提升抓主体培育。结合产业实际,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双倍增”行动,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2021年,全县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入选科创“新物种”企业2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6家。围绕校企合作抓成果转化通过组织企业参加“联百校 转千果”活动,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实现成果落地转化2021年全县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5亿元,100多项成果在生产一线得到转化应用。

三是以项目“破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和“以项目论英雄”导向,依靠科技创新推“存量变革”“增量崛起”,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管理水平2022已谋划各类科技创新项目13项,总投资达15亿元。围绕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围绕国家政策调整,结合全县七大产业布局认真谋划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实施华新水泥“绿色新材科技园”项目和三金硅“硅基新材料”项目将有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集群产业提升头部企业创新能力。鼓励头部企业提升产业链带动能力、研发创新能力,发挥“头雁作用”,谋划实施了戈碧迦光电公司“光电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围绕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抓手,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谋划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一般固废处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科技项目成为打造“三峡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内容。

四是以服务“破冰”,点燃科技创新热情。为构建长效扶持机制,激励创新主体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争取各级资金和项目支持,编制印发了《秭归县关于支持民营及中小微企业政策汇编》,把政策宣讲和政策落实作为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环节,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聚焦关键环节,推动政策落地。准痛点、瞄准堵点,开展干部入企讲政策工作,打通惠企政策“最后一公里”。2021年,兑现落实技改补贴资金1800多万元。同时,梳理“免申即享”事项13个,通过一竿子插到底的创新直达机制第一时间兑现“免申即享”惠企科技政策资金1482万元。聚焦为企松绑,强化减税降费。安排县级财政科技研发专项资金1914万元,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兑现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1189万元。通过财政激励,减税降费的乘数效应得到进一步凸显,一大批企业科技投入提速,创新成效显著。聚焦修炼内功,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党员干部遍访市场主体活动,严格落实“首席服务员”制度,深入了解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和技术难题,为企业量身定制技术创新年度计划和“技术成长路线图”。

附件: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