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2017年全省财政工作计划
栏目:湖北省财政厅-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17-02-15
一、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统筹财力支持“两圈两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支持“一主两副”和多级带动、多级支撑发展。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支持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整合设立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专项,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加大电力、建材、化工、造纸、印染等行业落后产能和工艺设备的淘汰力度。继续落实营改增等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财税政策环境。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严格执行目录清单制度,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行为。创新政府投资管理体制,优化投资结构,强化基础设施、优势产业、生态文明等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投资,加大力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重点支持事关全局的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创新平台建设和公共服务。改进财政科技专项使用方式,引入实施后补助机制。推进对科研和成果转化项目资助方式改革,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实施“双创”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打造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创新平台,支持产业发展载体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经济培育和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改革,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做好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集中使用政府债券资金用于铁路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等方面的重大公益项目。加快推进PPP项目规范运作,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开展对外财经交流,拓宽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渠道。  二、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开发扶贫与社会保障两轮驱动、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同步推进,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强化财政保障机制。深入推进统筹使用财政资金工作,支持贫困县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使用财政资金,确保“推得动、接得住、管得好”,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补贴政策,探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培育农村新业态,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完善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的农发资金绩效分配制度。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调整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充实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机制,提升公益性服务质量。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撬动涉农信贷投放,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水平。以城乡建设与发展“以奖代补”资金为引导,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三峡后续工作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管理,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全面落实民生政策,兜牢兜实民生底线  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原则做好民生工作,加大重点民生投入力度,强化市县主体责任和统筹资金责任,确保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注重民生制度的相互衔接,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坚持积极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制定财力可支撑可持续、社会预期可把握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健全就业创业政策。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管,建立健全基金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大社会救助资金统筹使用力度,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完善多层次的救助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政策,推进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财政补助政策。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全面实施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支持开展保障基本医疗服务改革等工作。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支持提高教育质量。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支持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制度。支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实施重点文化惠民项目,引导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发展。支持文化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继续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棚改货币化安置以奖代补办法,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重。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资金分配与市县资金结存、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机制,促进加快资金支出进度。落实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布局,支持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大湖泊生态保护力度。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促进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动态调整转移支付范围,推动生态质量改善和提升。加大政法保障力度,支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等工作。  四、深入推进财政改革,积极构建现代财政制度  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大县级财力统筹力度,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支持困难地区财政运转和民生兜底。建立完善“下退上收”的约束机制,督促市县落实支出责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清理整合力度,着力解决财政支出结构固化、僵化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继续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在中期财政规划的框架内,统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细化预算编制,减少部门待分配资金,严格控制部门预算中未细化到单位和项目的待分配资金规模。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推进项目预算评审,逐步实现项目预算评审全覆盖。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的力度。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逐步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覆盖。加快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促进绩效目标编审结果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绩效目标与绩效评价有机结合。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规范评价结果反馈整改。完善统筹盘活财政资金新机制,加强年度预算编制与盘活存量资金的统筹。改进项目库管理,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审论证,切实做到从源头盘活。  五、强化财政监管职能,提升财政管理绩效  加强财政法制宣传,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严格执行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氛围。落实收入预期管理原则,实事求是确定收入预期目标。依法加强财政收入组织工作,密切跟踪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加强分析研判,加强与税务等部门协调,促进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强化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及时纠正截留、滞缴或不缴非税收入问题。加强对财政收入质量的监督检查,建立监控体系,健全通报机制,维护财经秩序。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转移支付提前下达比例。规范预算调整行为,严格控制执行中的各类调整事项,增强预算执行刚性,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落实预算单位预算执行主体责任。继续执行支出进度通报制度,提高财政支出的均衡性。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加强地方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严格执行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报告制度,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依法公开政府预决算信息,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细化预决算公开内容。强化部门主体责任,增强部门预决算公开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围绕确责、明责、追责、问责,对财政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修订,扎牢扎紧制度的“笼子”。优化和完善会计监督,充分发挥会计监督服务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优势。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政策执行以及精准扶贫、“三农”发展、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关系社会发展和民生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能力建设,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从严从紧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大对一级预算单位、汉外垂管单位的财务监督检查,进一步整顿财经秩序。建立健全财经管理法规中有关审批责任追究制度,深入推进财政系统内部控制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推进行政事业资产依法管理。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加强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管理。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提高评审质量,控制评审风险。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  六、加强财政系统自身建设,为财政改革发展提供保障      持续深入推进巡视整改。按照标本兼治原则深化整改落实,以更严的精神、更实的作风巩固和扩大巡视整改成果。加强财政系统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传导和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深入推进财政部门党建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大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把党建工作抓严抓实。深入开展纪律作风建设,继续推进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加强财政系统政风、行风、作风建设。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妇建、带团建,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推动财政机关和全省财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财政反腐倡廉工作,坚持挺纪在前、执纪必严,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旗帜鲜明地支持纪检部门履行监督职责。加大廉政警示教育力度,强化思想观念,筑牢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强化支部履行落实、统筹、教育、监督、管理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环境,构建预防腐败长效机制。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和形式,协助、引导、督促各级财政系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培训实效。做好机关管理、后勤服务和离退休干部工作,加强机关事务管理服务和综合协调,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jQuery(‘#qrcodeCanvas‘).qrcode({text:document.location.href,width:112,height:112}); 相关附件:

  一、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统筹财力支持“两圈两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支持“一主两副”和多级带动、多级支撑发展。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支持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整合设立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专项,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加大电力、建材、化工、造纸、印染等行业落后产能和工艺设备的淘汰力度。继续落实营改增等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财税政策环境。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严格执行目录清单制度,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行为。创新政府投资管理体制,优化投资结构,强化基础设施、优势产业、生态文明等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投资,加大力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重点支持事关全局的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创新平台建设和公共服务。改进财政科技专项使用方式,引入实施后补助机制。推进对科研和成果转化项目资助方式改革,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实施“双创”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打造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创新平台,支持产业发展载体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经济培育和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改革,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做好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集中使用政府债券资金用于铁路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等方面的重大公益项目。加快推进PPP项目规范运作,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开展对外财经交流,拓宽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渠道。

  二、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开发扶贫与社会保障两轮驱动、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同步推进,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强化财政保障机制。深入推进统筹使用财政资金工作,支持贫困县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使用财政资金,确保“推得动、接得住、管得好”,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补贴政策,探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培育农村新业态,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完善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的农发资金绩效分配制度。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调整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充实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机制,提升公益性服务质量。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撬动涉农信贷投放,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水平。以城乡建设与发展“以奖代补”资金为引导,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三峡后续工作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管理,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全面落实民生政策,兜牢兜实民生底线

  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原则做好民生工作,加大重点民生投入力度,强化市县主体责任和统筹资金责任,确保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注重民生制度的相互衔接,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坚持积极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制定财力可支撑可持续、社会预期可把握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健全就业创业政策。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管,建立健全基金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大社会救助资金统筹使用力度,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完善多层次的救助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政策,推进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财政补助政策。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全面实施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支持开展保障基本医疗服务改革等工作。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支持提高教育质量。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支持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制度。支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实施重点文化惠民项目,引导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发展。支持文化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继续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棚改货币化安置以奖代补办法,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重。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资金分配与市县资金结存、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机制,促进加快资金支出进度。落实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布局,支持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大湖泊生态保护力度。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促进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动态调整转移支付范围,推动生态质量改善和提升。加大政法保障力度,支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等工作。

  四、深入推进财政改革,积极构建现代财政制度

  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大县级财力统筹力度,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支持困难地区财政运转和民生兜底。建立完善“下退上收”的约束机制,督促市县落实支出责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清理整合力度,着力解决财政支出结构固化、僵化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继续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在中期财政规划的框架内,统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细化预算编制,减少部门待分配资金,严格控制部门预算中未细化到单位和项目的待分配资金规模。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推进项目预算评审,逐步实现项目预算评审全覆盖。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的力度。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逐步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覆盖。加快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促进绩效目标编审结果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绩效目标与绩效评价有机结合。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规范评价结果反馈整改。完善统筹盘活财政资金新机制,加强年度预算编制与盘活存量资金的统筹。改进项目库管理,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审论证,切实做到从源头盘活。

  五、强化财政监管职能,提升财政管理绩效

  加强财政法制宣传,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严格执行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氛围。落实收入预期管理原则,实事求是确定收入预期目标。依法加强财政收入组织工作,密切跟踪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加强分析研判,加强与税务等部门协调,促进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强化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及时纠正截留、滞缴或不缴非税收入问题。加强对财政收入质量的监督检查,建立监控体系,健全通报机制,维护财经秩序。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转移支付提前下达比例。规范预算调整行为,严格控制执行中的各类调整事项,增强预算执行刚性,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落实预算单位预算执行主体责任。继续执行支出进度通报制度,提高财政支出的均衡性。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加强地方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严格执行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报告制度,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依法公开政府预决算信息,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细化预决算公开内容。强化部门主体责任,增强部门预决算公开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围绕确责、明责、追责、问责,对财政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修订,扎牢扎紧制度的“笼子”。优化和完善会计监督,充分发挥会计监督服务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优势。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政策执行以及精准扶贫、“三农”发展、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关系社会发展和民生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能力建设,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从严从紧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大对一级预算单位、汉外垂管单位的财务监督检查,进一步整顿财经秩序。建立健全财经管理法规中有关审批责任追究制度,深入推进财政系统内部控制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推进行政事业资产依法管理。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加强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管理。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提高评审质量,控制评审风险。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

  六、加强财政系统自身建设,为财政改革发展提供保障

      持续深入推进巡视整改。按照标本兼治原则深化整改落实,以更严的精神、更实的作风巩固和扩大巡视整改成果。加强财政系统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传导和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深入推进财政部门党建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大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把党建工作抓严抓实。深入开展纪律作风建设,继续推进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加强财政系统政风、行风、作风建设。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妇建、带团建,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推动财政机关和全省财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财政反腐倡廉工作,坚持挺纪在前、执纪必严,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旗帜鲜明地支持纪检部门履行监督职责。加大廉政警示教育力度,强化思想观念,筑牢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强化支部履行落实、统筹、教育、监督、管理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环境,构建预防腐败长效机制。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和形式,协助、引导、督促各级财政系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培训实效。做好机关管理、后勤服务和离退休干部工作,加强机关事务管理服务和综合协调,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相关附件: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