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幕阜山连片地区推进扶贫发布会
栏目:湖北乡村振兴局-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15-08-19 加入收藏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时间:2015-08-18嘉宾:黄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杜水生; 咸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闫英姿; 阳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德世;通山县委常委方家忠。内容: 最近,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精心策划组织了“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第4场。邀请了黄石市、咸宁市、阳新县、通山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介绍有关情况。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谢双林: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5场--有关市县"插花"地区及大柴湖区域推进精准扶贫的部署与措施。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精心策划组织了"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在这之前,我们分别邀请了十堰市、襄阳市、保康县等20个市(县)的相关领导,召开了秦巴山片区、武陵山片区、大别山片区、幕阜山片4场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第5场系列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了荆州市、仙桃市、潜江市、钟祥市、广水市相关领导介绍有关情况。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二项议程,一是通报情况,二是记者自由提问。我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荆州市委常委万卫东同志;仙桃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印家利同志;潜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玉梅同志;钟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劲松同志;广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左扬同志;首先,请荆州市委常委万卫东同志,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荆州市委常委万卫东: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荆州市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荆州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相关情况向大家作个简要介绍。一、我市扶贫攻坚的目标荆州市属于湖北省插花贫困地区,无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十二五"期间,省政府确定荆州市重点老区乡镇21个、插花贫困乡镇27个、贫困村371个。根据2014年建档立卡数据,我市贫困户13.5622万户,贫困人口41.02万人。全市扶贫攻坚的总目标为:全市建档立卡的371个贫困村、13.5622万贫困户、41.02万贫困人口在2018年全部实现脱贫。全市扶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是:2015年底实现16.408万人脱贫;2016年底实现12.306万人脱贫;2017年底实现8.204万人脱贫;2018年底实现4.102万人脱贫。二、我市扶贫攻坚的部署和措施今年6月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先后两次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扶贫开发工作,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鸿忠书记在全省扶贫攻坚动员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深入研究全市贫困现状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召开扶贫攻坚推进会,安排部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制定了 "三年扶贫攻坚行动"的规划。8月1日,我市召开第四届市委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三年扶贫攻坚行动"的决议》。并将出台《中共荆州市委、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三年扶贫攻坚行动"的决定》。在全会上,市委书记李新华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以造福一方的使命担当、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和决心,用三年时间,到2018年底率先全面完成"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扶贫攻坚任务。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村到户,我们的措施是:(一)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一是完善建档立卡数据,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核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资料信息,建立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到村到户扶贫项目、帮扶责任人等相关信息档案。二是以建档立卡数据为基础,分类识别贫困村和贫困户,确保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三是利用建档立卡成果,落实年度减贫任务。按照2018年全市农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如期脱贫的目标,确定全市年度减贫任务,将年度减贫任务分解到县市区,县市区将减贫任务分解到乡镇、村。(二)突出抓好"五大工程"一是强力实施整村推进。按照村户并扶、以村带户、直扶到户、村户共享的原则,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市、县两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1亿元,其中市级财政列支2000万元用于扶贫攻坚。二是深入推进产业扶贫。通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整合部门投入和引导社会投入,提高整村推进投入水平,对列入当年脱贫的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投入各类资金不少于200万元。三是大力开展智力扶贫。把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实施教育帮扶。加大"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培训力度,简化补贴对象认定程序,实行应补尽补、直补到户,每年补贴不少于3000元。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市每年培训1万人以上,逐步使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做好培训的基础上,市级劳动就业部门每年安排进城务工的贫困人口公益性就业岗位300个以上,县市区劳动就业部门每年安排公益性岗位200个以上。市、县两级房管部门积极为进城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公租房、廉租房便利服务,其中市级房管部门每年提供300套以上公租房和廉租房,县市区每年提供200套以上公租房和廉租房。四是积极探索金融扶贫。积极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主要是对贫困户实行"5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贷款,为贫困户打通金融扶贫服务"最后一公里"。五是扎实推进片区扶贫开发。片区开发要坚持规划先行,以县为单元对财政扶贫资金与其他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围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争取用2至3年时间,使片区贫困面貌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有较大提升。特别要进一步加大对散居少数民族乡的扶持力度,荆州市和松滋市、洪湖市两级财政,2016年至2018年分别列支专项财政扶贫资金,对卸甲坪土家族乡和老湾回族乡实施重点帮扶。(三)严格落实责任追究一是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政府成立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组长和组长,统筹协调、强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市、县、乡层层签订军令状,打一场决战决胜的攻坚战。二是全面落实部门扶贫责任。全面落实各级行业部门扶贫攻坚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部门。三是全面落实驻村扶贫工作队责任。确保全市每个贫困村有驻村帮扶工作队、联系单位,每个贫困户有帮扶责任人,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市直单位和县(市、区)直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每年投入帮扶资金分别不得少于10万元和5万元。四是完善精准扶贫绩效考核制度。重点考核各级各部门脱贫任务完成情况和驻村帮扶进展情况,对每年完成目标任务情况进行通报和问责。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全市机关绩效考核和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制定出台单位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评分细则,把扶贫工作成效与单位及干部年度考核紧密挂钩。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我市下一步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部署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举全市之力,聚焦发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41.02万贫困人口在2018年年底前实现全部脱贫。请仙桃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印家利同志,向大家发布有关情况。仙桃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印家利: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仙桃市委、市政府对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一直以来给予仙桃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关心支持与厚爱表示衷心的感谢!仙桃是重点革命老区,也是插花贫困地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仙桃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领全市人民精准脱贫不落一人还存在一定差距,截至2014年底,全市还有省重点扶持老区镇3个、插花贫困镇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9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4819户81079人,扶贫开发任务还十分艰巨。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重要战略部署,全省扶贫攻坚动员誓师大会后,仙桃市委、市政府快研究、快部署、快落实,先后组织扶贫开发专题调研,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委全会,安排部署扶贫开发工作。并按照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总要求,确定了"一年夯实基础、两年全力攻坚、三年巩固提升"的精准扶贫工作目标,确保3年内全市8107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在全省率先实现"脱贫摘帽"。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落实"五个到位"保障,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五个一批"工程即:一是扶持生产脱贫一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资源,全面改善贫困村和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引导扶持贫困镇、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三年以内、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帮助15000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脱贫。二是推动就业转移一批。建立"就业扶贫"信息化系统,加强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引导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50人以上的企业,给予50万元以内的贴息贷款支持。优先吸纳安置有就业愿望和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公益性岗位就业。积极开展贫困户创业培训,支持创业致富带头人在贫困村创办各类新兴农业经营实体,推进灵活就业和创业带动就业。三是助学扶智提升一批。大力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对贫困户子女实施"9+3"免费教育,以及特惠营养餐政策,精准补贴贫困户子女。为贫困户子女就读普通高校提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对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户子女,提供每生每年不低于3000元的补助,确保9000名在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全面就业。四是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逐步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与国家贫困线"两线"合一,同步增长。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低保救助和五保供养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确保平均补差水平达到农村低保保障线的60%以上,3年内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达到全市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90%以上,全市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0%以上。五是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市政府每年列支1000万元用于提高贫困人口大病报销比例和救助标准,贫困户享受与低保对象同等的大病医疗救助待遇。对贫困户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实行3年财政全额补贴政策,为贫困户购买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建立民政、卫生、慈善等共同支撑的综合救助机制,动员、鼓励、引导和支持全社会参与社会救助。"五个到位"保障即: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长为组长、市级相关领导为副组长、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仙桃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全面落实扶贫攻坚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各级各部门"限期脱贫"责任制,确保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二是资金投入到位。市级财政每年按要求将不低于200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金和每个贫困村10万元的生产发展扶持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为每个贫困村安排不低于100万元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整合项目资金。同时,将每年新增财政收入的15%用于扶贫开发。三是驻村帮扶到位。实行市委常委1人包保1个镇,市"四大家"1人包保3个贫困村,109家市直部门包保95个贫困村,百家重点企业联系95个贫困村,24819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结对帮扶24819户贫困户的"五个全覆盖"包保帮扶措施,打通精准扶贫"滴灌"管道。四是督查问责到位。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各地各部门目标管理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评内容,作为单位评先表模、干部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完善精准扶贫专项督查问责机制,对扶贫工作实行"月督查、季巡查、半年抽查、年度考核",对作风不实、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严格问责。五是基层组织建设到位。为95个贫困村选派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任期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今年底前完成贫困村软弱涣散支部整顿工作。扶贫攻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以更加坚强的领导、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谢谢大家!请潜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玉梅同志,向大家发布有关情况。潜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玉梅: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是连接湖北东西部的桥梁城市,武汉城市圈的成员单位。全市国土面积200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3万。"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有省定插花贫困镇3个、重点老区镇3个,2014年建档立卡核定贫困村51个,贫困人口19370户64080人,2014年已脱贫0.65万人,目前还有贫困人口5.76万人,2015年预计脱贫0.68万人。2016年至2018年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为5.08万人。根据"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我市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精准施策,强化责任,决战决胜,确保在2018年底以前全面完成扶贫攻坚任务。一、在规划执行上实行挂图作战在全面调查摸底、科学论证分析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全市三年扶贫攻坚规划,将任务分解到每一年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贫困镇"摘帽"和贫困村出列方面,2016年实施整村推进15个村,2017年1个贫困镇"摘帽"、实施整村推进15个村,2018年2个贫困镇"摘帽"、实施整村推进21个村;在贫困人口脱贫方面,2016年脱贫1.08万人,2017年脱贫2万人,2018年脱贫2万人。二、在精准施策上实行对症下药根据扶贫攻坚"四个一批"的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拟用"扶贫八法"针对贫困群众不同的致贫原因实行对症下药:一是发展生产扶贫,全力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数村一品"的特色扶贫产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小龙虾龙头企业的产业优势,扶持贫困户养殖小龙虾;在已形成产业优势的地方大力发展葡萄种植、网箱养鳝、畜禽养殖等优势产业。二是解决就业扶贫,通过开展就业创业活动,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帮扶脱贫。积极做好农村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以劳务品牌创建为主要抓手,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力扶持农家乐、南水北调兴隆闸生态观光农业等产业的发展。三是医疗救助扶贫,全力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和医疗救助水平,缓解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四是上学教育扶贫,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建立健全教育资助体系,确保学生不因家庭困难、生活困难、学习困难而失学。五是开展培训扶贫,推广普及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围绕工业园区及新城区失地农工(农民)组织实施就业培训,围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建设和发展农家乐,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雨露计划"提高贫困家庭子女就业素质和能力。六是危房改造扶贫,加大贫困户危房改造力度,保障贫困群众住房安全。七是基础设施扶贫,整合部门资源,着力解决影响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通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生产用电等方面的难题。八是救助兜底扶贫,农村低保全面实施"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农村"三无"老人全部纳入五保供养,并进一步提高财政补助水平;完善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制度,政府每年筹资500万元建立特困群众救助基金,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因病、因灾、因突发事件造成就医、就学及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三、在驻村帮扶上实行优化组合根据省委统一安排,2016年的"三万"活动将以扶贫攻坚为主要内容。目前,我市正在对全市驻村单位进行调整,确保全市380个行政村(分场)均有工作队驻村帮扶,并实行优化组合,由职能较强的部门帮扶贫困村;每名党员干部(老党员、致富能人等)都有帮扶对象,做到不脱贫不脱钩。驻村工作队在时间上实行长驻,找准贫因,制定对策,抓好落实,实现扶持一户、脱贫一户。四、在经费保障上强化多方筹资初步测算,我市2016年至2018年扶贫攻坚总资金需求量约为3亿元。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市直相关部门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二是市政府每年按政策要求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三是深入挖掘社会资本,通过慈善募捐、企业捐赠等多种形式筹集扶贫开发资金。五、在机制保障上打造落实链条一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强化市、镇、村三级扶贫攻坚责任,层层分解落实任务;二是建立工作督办机制,由市委常委分片包干,率市委督办室、市政府政务督查室对各地扶贫攻坚进展情况定期督办;三是建立考核结账机制,市政府与各地签订扶贫攻坚目标责任状,将市直相关部门行业扶贫情况纳入全市目标考核范畴。六、在力量保障上实行大员上阵一是成立潜江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切实加强组织保障;二是深化市领导联系制度,每个市领导都联系一个贫困村,一对一帮扶贫困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充实市扶贫办和乡镇扶贫办工作力量,配齐配强扶贫干部,确保有人干事、干得成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各位朋友,扶贫开发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全省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大幕已经开启,军号已经吹响,我们将牢牢把握"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迎难而上、只争朝夕,坚决打好扶贫攻坚大决战,确保我市在2018年底以前全面完成扶贫攻坚任务,为湖北率先在中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请钟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劲松同志,向大家发布有关情况。钟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劲松: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代表钟祥市委、市政府,衷心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钟祥市各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钟祥市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钟祥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版土面积4488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人。钟祥是插花贫困地区,现有柴湖、丰乐两个插花贫困乡镇,74个贫困村,贫困户18250户55722人。 "十二五"以来,我市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等重点工作,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93854人减少到55722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我市将围绕到2018年底,实现全市1825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74个贫困村全部"销号"、2个贫困乡镇全部"摘帽"的目标,确保贫困群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一、全面推进,全面小康,实现钟祥"不落一人"1. 产业扶贫,增强实力。未来三年,我市将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一难点和重点,在村企共建、龙头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三个方面发力,大力推动贫困对象早日摆脱贫困。一是村企共建,注重实效,实现互利共赢。全市74个贫困村这次共派驻94家骨干企业进行对接,按照村企自愿、互利共赢、注重实效的原则,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支持包联企业延伸投资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到贫困村兴办基地、流转土地,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就业,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50人以上的,给予50万元以内的贷款贴息支持。力争通过企业帮扶,每年转移贫困对象3000人。二是龙头带动,合作社引领,促农民增收。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对吸纳贫困户参股、带动增收效果好的产加销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给予扶贫财政资金、信贷规模支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贫困村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对连片流转土地、林地、山场达100亩以上的,分别一次性给予每亩200元、100元、50元的补助。三是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大力发展"一高三新"。发展高效农业,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通过万元田、香稻嘉鱼等模式带动农民增收。2.整合资金,办好实事。"十二五"以来,钟祥市共整合各类帮扶资金近6亿元用于扶贫开发。为了发挥各类资金的聚合效应,我市将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的筹集和管理。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从2015年开始,市财政每年新增经常性财政收入用于扶贫开发的比例不低于15%;建立财政扶贫贷款风险金,对有发展能力和资金需求的贫困户实行"5万元以内、3年期限、无抵押、免担保、全贴息"的信用贷款,并逐年增加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二是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整合涉农资金、扶贫资金,把扶贫与国土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绿满荆楚、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起来,每年整合资金量在3亿元以上,重点向贫困乡村倾斜,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每村整合资金不低于200万元。三是市直部门落实帮扶资金。每个市直部门每年不少于5万元。3.严格考核,保证实效。钟祥市把精准扶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及新一轮"三万"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一脱四化"为主题,把精准脱贫与绿色化、洁净化、网格化、公交化一起抓。市委、市政府将扶贫攻坚纳入重点督办事项,实行一季一汇报、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考核。检查包联单位突出"六到村六到户",要求做到派驻到村、目标到村、规划到村、项目到村、监管到村、验收到村,结对帮扶到户、扶贫计划到户、项目安排到户、产业扶贫到户、跟踪检查到户、金融服务到户。具体来讲,考核工作组包村重点是"结对子、找路子、美村子、强班子"等"四子"指标;考评干部包户重点是"修缮房子、致富路子、美化院子、救助学子、兜好底子"等"五子"要求。通过严格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标准、强化考核结账,推动精准扶贫措施落到实处。二、突出重点,攻坚克难,确保柴湖整体脱贫柴湖镇是全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也是全省重点插花贫困乡镇。柴湖整体脱贫、振兴发展,是我市全面小康的重点、难点,也是脱贫摘帽的主战场。长期以来,中央、省、荆门对柴湖给予了充分的关爱和扶持,省委、省政府先后四次召开支持柴湖发展现场会,钟祥在市级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预算安排2000万元(不包括柴湖工业园征地、水电路基础设施投入)支持柴湖发展。省、荆门、钟祥三级联动扶贫攻坚,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实施民生项目12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5个,产业发展项目46个,助推柴湖的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柴湖镇贫困人口逐步减少,全镇贫困人口占比由1985年的35.2%,减少到目前的9.3%。到2014年底,全镇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4520户13568人下降至3816户11319人。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没有柴湖小康,就没有钟祥小康"的责任意识,强化"省级战略、优先优厚"的机遇意识,坚持举全市之力,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优先优厚、重点保障。1.挂出"一张作战图"。 坚持总体布局、分步实施,前两年集中攻坚,后两年巩固提高,确保到2018年,实现全镇贫困人口11319人全部脱贫,20个贫困村全部销号,与钟祥同步进入全面小康。市委书记马朝晖挂帅包联柴湖镇,20个市直单位和20家市直骨干企业,抽调专班人员进驻20个贫困村。另安排11个市直部门进驻非贫困村的移民村。集294名副科级干部、421名市直单位和二级单位中层干部,再加上柴湖镇村干部采取"一对一"帮扶方式,对该镇3816户贫困户实行全覆盖。2.推进"三个一体化"。一是推进柴湖开发区与钟祥南湖新区产城一体化。沿武荆高速连接线两侧规划布局96平方公里的产城融合发展新区,实施"南下北上、沿路对接"战略,依次规划建设南湖产业园、楚商产业园、现代物流园、纺织服装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畜牧产业示范园等十个功能分区,实现柴湖及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安居乐业。二是推进柴湖开发区与钟祥产业发展一体化。扶持柴湖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品牌童装、电子信息三大产业,建成万亩花卉、万亩果蔬、万亩药材、万亩花生"四大高效农业发展基地",实现全域土地流转、新能源应用、高效农业模式"三个百分之百";建成百亿品牌童装、百亿电子信息两大工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三是推动柴湖开放开发与钟祥冲刺百强一体化。突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投融资体制创新、招商引资体制创新,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柴湖达到100亿元,柴湖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年超全市平均水平,实现整体脱贫、同步小康。3.实现"五个全覆盖"。 一是土地流转实现全覆盖。对全镇贫困户,鼓励引导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工具、农业设施等资源参股到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探索将财政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折股量化到贫困户并投入市场主体,实行按股分红、"负盈不负亏"等模式,并对该类经营主体给予政策资金、贷款贴息等支持,确保在2018年前实现贫困户土地流转全覆盖。二是发展高效精品农业全覆盖。快速推动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向贫困村全覆盖。以片区为单位,建设万亩花卉、万亩果蔬、万亩药材、万亩花生等四个万亩基地,在2018年前,形成高效设施农业、精品特色农业、整村连片板块农业并存的格局。三是有就业能力贫困人口就业全覆盖。以市技工学校柴湖分校、三鑫精品花卉园为阵地,通过采取集中办班打造培训主题课堂、基地实践打造培训实境课堂,分类施教打造培训特色课堂等形式,着力提高有就业能力贫困人口整体素质和致富能力。通过自主创业发展一批、发展高效农业安置一批、城市就业解决一批、园区就业带动一批、外出务工分流一批,引导有就业能力的贫困对象通过技能培训后,实现就业全覆盖。四是安置安抚措施实现全覆盖。通过最低生活保障、建立集中供养场地等,对全镇1248名丧失发展能力的鳏寡孤独等贫困人口全面兜底脱贫,确保2016年实现对低保户、五保户,因灾、因伤、因残、教育致贫以及失独家庭保障和救助的全覆盖,到2018年,进一步提高低保和救助标准,最低生活保障线及救助标准达到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40%以上。五是贫困家庭住房条件改善全覆盖。借助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工程,整合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等资金,同时,引进民间资本,采用PPP模式,通过股权合作的方式联合成立项目公司,投资12.3亿元整体建设、开发、运营大柴湖产城融合生态新城项目,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引导移民向新城集中。2018年全部完成搬迁目标,实现贫困家庭住房条件改善全覆盖。我们坚信,有省委、省政府和荆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有全市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钟祥市提前两年整体脱贫的目标任务一定能够按期完成。希望在座的媒体朋友继续关心、关注钟祥,推动钟祥跨越发展。谢谢大家!请广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左扬同志,向大家发布有关情况。广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左扬: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够代表广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一直以来对广水市扶贫开发事业的热心关注和大力支持。广水市地处鄂东北,是典型的丘陵岗地,有省定重点老区乡镇和插花贫困乡镇10个。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2011年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积极帮扶下,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下,我市不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有效激发了贫困地区发展的内在活力,扶贫事业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全市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9.6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7.1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3.3个百分点。二是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劳务输出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同时食用菌、油茶、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成为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三是民本民生有效改善。广大贫困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贫困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四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重点贫困乡镇和老区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820元增加到2014年的8100元,年平均增幅达28%。"十二五"扶贫开发以来,我们通过采用一系列扶贫措施进行开发建设,使得区域性贫困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但农户插花贫困仍相当突出。一是山区、库区面积大,成为扶贫"难啃的硬骨头"。我市有超过一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山区、库区,那里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交通信息不畅,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现阶段需建设的项目有很多,要投入的资金缺口也很大。据调查统计,我市需产业开发扶持脱贫24399人,助学扶智3229人,移民搬迁及危房改造5952户,医疗救助9730人,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需投入资金达34亿元。二是贫困人口分布点多面广,精准扶贫难度大。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6万人,有5.27万人集中在10个省定重点镇,有1.89万人分布在7个非重点的镇办。在上一轮的扶贫开发中,我市先后探索实施了产业扶持入户、畜牧养殖互助入户等精准扶贫措施,尽管取得一些实效,但由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难度大、矛盾多,最终末能全面推行。三是因灾返贫率高,巩固扶贫成果任务艰巨。广水连续四年大旱,一些已经脱贫的农户又因灾返贫,甚至原先不是贫困人口的也因灾致贫。同时,一些农村群众因病或透支高额教育费用,也是脱贫人口返贫率居高不下的又一主要因素。四是贫困人口占有资源少,生态建设压力大。统计显示,在51个重点贫困村中,贫困人口人均耕地面积0.72亩,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54亩,人均林地面积1.83亩,人均林果面积0.14亩,人均水域面积0.23亩。人均占有土地、林地、耕地等资源少,生产生活矛盾比较突出,制约了贫困农户的发展与脱贫。鉴于这些因素,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创新扶贫思路,强化靶向定位、对症下药,通过开展"五大行动",着力构建精准扶贫新格局。一是"精准识别"行动。我们通过开展"开发扶持脱贫一批、助学扶智脱贫一批、低保五保兜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基础设施建设脱贫一批"六个一批调查摸底,全面核实贫困对象,找准致贫原因,收集脱贫需求,建成广水扶贫攻坚"数据库"。目前,全市贫困户精准需求信息已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实施方案重大项目库"的重要基础数据,纳入振兴发展规划。二是驻村帮扶行动。在重点贫困村,组建全市扶贫攻坚"七联"工作队。即:每个贫困村有一名县级领导联系,有2个以上市直单位联村,有一名"第一书记"驻村,有一个龙头企业联建,有一名干部联户,有一家银行联贷,有一家保险公司联保,按照不脱贫不脱钩的要求,强化责任一包到底。在非重点村,整合全市扶贫资源,实行驻村帮扶全覆盖,明确驻村任务,建立驻村责任制,按照"一村一队、全面覆盖、一次确定、帮扶五年、分年考评、限期脱贫"的原则,重新调整驻村工作队,确保工作队换人不换村、不脱贫不撤队。三是"整村推进"行动。按照"村为单元、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分工实施"的原则,确保规划、项目、资金、行业扶贫、领导联系、社会帮扶等六到村。按照"随州市级领导联镇(10个贫困镇办)、本市‘四大家‘领导联村(51个贫困村)、部门专班驻村、财政资金到村、社会力量帮村、‘第一书记‘进村"的方式,逐村现场办公,制定并实施脱贫规划。采取"集中资源、整合力量、捆绑项目"的办法,坚持一年一统筹,一村一纪要,一季一督查,一轮一考核。四是助学扶智行动。把"雨露计划"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引导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提素质、学技能、稳就业、增收入、"拔穷根",阻断贫困世代相传。要做到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初、高中毕业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全覆盖。落实补贴资金,严格资金监管,保证培训质量。五是金融扶贫行动。从今年开始,我市已筹措100万元以上扶贫专项资金,用于贷款贴息和风险金。今后将逐步增加财政风险担保金和贴息资金,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提高贴息标准,适当放宽贴息额度。今年我市扶贫小额贷款规模将达到1000万元,力争到2016年达到1亿元。依托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引导金融机构向扶贫对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引导群众发展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确保贷款放得出、用得好、还得上,促进扶贫信贷持续健康发展;引导、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林)场等市场主体带动扶贫对象发展特色产业。扶贫攻坚,任重道远。我们将以本次新闻发布会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总体部署,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强烈的责任感、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谢谢大家!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谢双林:接下来,欢迎媒体朋友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各自媒体名称。感谢5位领导的情况介绍。党中央和国务院、湖北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扶贫工作,今天参加新闻发布插花贫困地区的5个市在 "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各有特色,比如仙桃市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落实"五个到位"保障,钟祥市推进"三个一体化",实现"五个全覆盖",荆州市突出抓好"五大工程",广水市开展"五大行动,潜江市采用"扶贫八法"等措施,构建了精准扶贫新格局,有力的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请省市主要新闻媒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做好宣传报道。请中央媒体对系列新闻发布会宣传给予大力支持。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jQuery(‘#qrcodeCanvas‘).qrcode({text:document.location.href,width:112,height:112}); 附件:

  • 时间:2015-08-18

  • 嘉宾:黄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杜水生; 咸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闫英姿; 阳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德世;通山县委常委方家忠。

  • 内容: 最近,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精心策划组织了“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第4场。邀请了黄石市、咸宁市、阳新县、通山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介绍有关情况。

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谢双林: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5场--有关市县"插花"地区及大柴湖区域推进精准扶贫的部署与措施。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精心策划组织了"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在这之前,我们分别邀请了十堰市、襄阳市、保康县等20个市(县)的相关领导,召开了秦巴山片区、武陵山片区、大别山片区、幕阜山片4场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第5场系列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了荆州市、仙桃市、潜江市、钟祥市、广水市相关领导介绍有关情况。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二项议程,一是通报情况,二是记者自由提问。

我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

荆州市委常委万卫东同志;

仙桃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印家利同志;

潜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玉梅同志;

钟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劲松同志;

广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左扬同志;

首先,请荆州市委常委万卫东同志,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荆州市委常委万卫东: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荆州市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荆州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相关情况向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一、我市扶贫攻坚的目标

荆州市属于湖北省插花贫困地区,无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十二五"期间,省政府确定荆州市重点老区乡镇21个、插花贫困乡镇27个、贫困村371个。根据2014年建档立卡数据,我市贫困户13.5622万户,贫困人口41.02万人。全市扶贫攻坚的总目标为:全市建档立卡的371个贫困村、13.5622万贫困户、41.02万贫困人口在2018年全部实现脱贫。全市扶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是:2015年底实现16.408万人脱贫;2016年底实现12.306万人脱贫;2017年底实现8.204万人脱贫;2018年底实现4.102万人脱贫。

二、我市扶贫攻坚的部署和措施

今年6月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先后两次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扶贫开发工作,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鸿忠书记在全省扶贫攻坚动员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深入研究全市贫困现状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召开扶贫攻坚推进会,安排部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制定了 "三年扶贫攻坚行动"的规划。8月1日,我市召开第四届市委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三年扶贫攻坚行动"的决议》。并将出台《中共荆州市委、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三年扶贫攻坚行动"的决定》。在全会上,市委书记李新华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以造福一方的使命担当、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和决心,用三年时间,到2018年底率先全面完成"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扶贫攻坚任务。

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村到户,我们的措施是:

(一)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一是完善建档立卡数据,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核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资料信息,建立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到村到户扶贫项目、帮扶责任人等相关信息档案。二是以建档立卡数据为基础,分类识别贫困村和贫困户,确保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三是利用建档立卡成果,落实年度减贫任务。按照2018年全市农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如期脱贫的目标,确定全市年度减贫任务,将年度减贫任务分解到县市区,县市区将减贫任务分解到乡镇、村。

(二)突出抓好"五大工程"

一是强力实施整村推进。按照村户并扶、以村带户、直扶到户、村户共享的原则,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市、县两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1亿元,其中市级财政列支2000万元用于扶贫攻坚。二是深入推进产业扶贫。通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整合部门投入和引导社会投入,提高整村推进投入水平,对列入当年脱贫的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投入各类资金不少于200万元。三是大力开展智力扶贫。把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实施教育帮扶。加大"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培训力度,简化补贴对象认定程序,实行应补尽补、直补到户,每年补贴不少于3000元。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市每年培训1万人以上,逐步使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做好培训的基础上,市级劳动就业部门每年安排进城务工的贫困人口公益性就业岗位300个以上,县市区劳动就业部门每年安排公益性岗位200个以上。市、县两级房管部门积极为进城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公租房、廉租房便利服务,其中市级房管部门每年提供300套以上公租房和廉租房,县市区每年提供200套以上公租房和廉租房。四是积极探索金融扶贫。积极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主要是对贫困户实行"5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贷款,为贫困户打通金融扶贫服务"最后一公里"。五是扎实推进片区扶贫开发。片区开发要坚持规划先行,以县为单元对财政扶贫资金与其他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围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争取用2至3年时间,使片区贫困面貌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有较大提升。特别要进一步加大对散居少数民族乡的扶持力度,荆州市和松滋市、洪湖市两级财政,2016年至2018年分别列支专项财政扶贫资金,对卸甲坪土家族乡和老湾回族乡实施重点帮扶。

(三)严格落实责任追究

一是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政府成立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组长和组长,统筹协调、强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市、县、乡层层签订军令状,打一场决战决胜的攻坚战。二是全面落实部门扶贫责任。全面落实各级行业部门扶贫攻坚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部门。三是全面落实驻村扶贫工作队责任。确保全市每个贫困村有驻村帮扶工作队、联系单位,每个贫困户有帮扶责任人,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市直单位和县(市、区)直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每年投入帮扶资金分别不得少于10万元和5万元。四是完善精准扶贫绩效考核制度。重点考核各级各部门脱贫任务完成情况和驻村帮扶进展情况,对每年完成目标任务情况进行通报和问责。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全市机关绩效考核和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制定出台单位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评分细则,把扶贫工作成效与单位及干部年度考核紧密挂钩。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我市下一步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部署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举全市之力,聚焦发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41.02万贫困人口在2018年年底前实现全部脱贫。

请仙桃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印家利同志,向大家发布有关情况。

仙桃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印家利:

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仙桃市委、市政府对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一直以来给予仙桃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关心支持与厚爱表示衷心的感谢!

仙桃是重点革命老区,也是插花贫困地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仙桃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领全市人民精准脱贫不落一人还存在一定差距,截至2014年底,全市还有省重点扶持老区镇3个、插花贫困镇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9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4819户81079人,扶贫开发任务还十分艰巨。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重要战略部署,全省扶贫攻坚动员誓师大会后,仙桃市委、市政府快研究、快部署、快落实,先后组织扶贫开发专题调研,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委全会,安排部署扶贫开发工作。并按照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总要求,确定了"一年夯实基础、两年全力攻坚、三年巩固提升"的精准扶贫工作目标,确保3年内全市8107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在全省率先实现"脱贫摘帽"。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落实"五个到位"保障,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五个一批"工程即:

一是扶持生产脱贫一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资源,全面改善贫困村和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引导扶持贫困镇、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三年以内、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帮助15000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脱贫。

二是推动就业转移一批。建立"就业扶贫"信息化系统,加强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引导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50人以上的企业,给予50万元以内的贴息贷款支持。优先吸纳安置有就业愿望和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公益性岗位就业。积极开展贫困户创业培训,支持创业致富带头人在贫困村创办各类新兴农业经营实体,推进灵活就业和创业带动就业。

三是助学扶智提升一批。大力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对贫困户子女实施"9+3"免费教育,以及特惠营养餐政策,精准补贴贫困户子女。为贫困户子女就读普通高校提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对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户子女,提供每生每年不低于3000元的补助,确保9000名在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全面就业。

四是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逐步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与国家贫困线"两线"合一,同步增长。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低保救助和五保供养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确保平均补差水平达到农村低保保障线的60%以上,3年内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达到全市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90%以上,全市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0%以上。

五是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市政府每年列支1000万元用于提高贫困人口大病报销比例和救助标准,贫困户享受与低保对象同等的大病医疗救助待遇。对贫困户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实行3年财政全额补贴政策,为贫困户购买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建立民政、卫生、慈善等共同支撑的综合救助机制,动员、鼓励、引导和支持全社会参与社会救助。

"五个到位"保障即: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长为组长、市级相关领导为副组长、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仙桃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全面落实扶贫攻坚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各级各部门"限期脱贫"责任制,确保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

二是资金投入到位。市级财政每年按要求将不低于200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金和每个贫困村10万元的生产发展扶持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为每个贫困村安排不低于100万元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整合项目资金。同时,将每年新增财政收入的15%用于扶贫开发。

三是驻村帮扶到位。实行市委常委1人包保1个镇,市"四大家"1人包保3个贫困村,109家市直部门包保95个贫困村,百家重点企业联系95个贫困村,24819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结对帮扶24819户贫困户的"五个全覆盖"包保帮扶措施,打通精准扶贫"滴灌"管道。

四是督查问责到位。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各地各部门目标管理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评内容,作为单位评先表模、干部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完善精准扶贫专项督查问责机制,对扶贫工作实行"月督查、季巡查、半年抽查、年度考核",对作风不实、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严格问责。

五是基层组织建设到位。为95个贫困村选派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任期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今年底前完成贫困村软弱涣散支部整顿工作。

扶贫攻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以更加坚强的领导、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

谢谢大家!

请潜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玉梅同志,向大家发布有关情况。

潜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玉梅:

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是连接湖北东西部的桥梁城市,武汉城市圈的成员单位。全市国土面积200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3万。"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有省定插花贫困镇3个、重点老区镇3个,2014年建档立卡核定贫困村51个,贫困人口19370户64080人,2014年已脱贫0.65万人,目前还有贫困人口5.76万人,2015年预计脱贫0.68万人。2016年至2018年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为5.08万人。根据"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我市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精准施策,强化责任,决战决胜,确保在2018年底以前全面完成扶贫攻坚任务。

一、在规划执行上实行挂图作战

在全面调查摸底、科学论证分析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全市三年扶贫攻坚规划,将任务分解到每一年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贫困镇"摘帽"和贫困村出列方面,2016年实施整村推进15个村,2017年1个贫困镇"摘帽"、实施整村推进15个村,2018年2个贫困镇"摘帽"、实施整村推进21个村;在贫困人口脱贫方面,2016年脱贫1.08万人,2017年脱贫2万人,2018年脱贫2万人。

二、在精准施策上实行对症下药

根据扶贫攻坚"四个一批"的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拟用"扶贫八法"针对贫困群众不同的致贫原因实行对症下药:一是发展生产扶贫,全力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数村一品"的特色扶贫产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小龙虾龙头企业的产业优势,扶持贫困户养殖小龙虾;在已形成产业优势的地方大力发展葡萄种植、网箱养鳝、畜禽养殖等优势产业。二是解决就业扶贫,通过开展就业创业活动,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帮扶脱贫。积极做好农村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以劳务品牌创建为主要抓手,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力扶持农家乐、南水北调兴隆闸生态观光农业等产业的发展。三是医疗救助扶贫,全力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和医疗救助水平,缓解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四是上学教育扶贫,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建立健全教育资助体系,确保学生不因家庭困难、生活困难、学习困难而失学。五是开展培训扶贫,推广普及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围绕工业园区及新城区失地农工(农民)组织实施就业培训,围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建设和发展农家乐,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雨露计划"提高贫困家庭子女就业素质和能力。六是危房改造扶贫,加大贫困户危房改造力度,保障贫困群众住房安全。七是基础设施扶贫,整合部门资源,着力解决影响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通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生产用电等方面的难题。八是救助兜底扶贫,农村低保全面实施"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农村"三无"老人全部纳入五保供养,并进一步提高财政补助水平;完善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制度,政府每年筹资500万元建立特困群众救助基金,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因病、因灾、因突发事件造成就医、就学及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三、在驻村帮扶上实行优化组合

根据省委统一安排,2016年的"三万"活动将以扶贫攻坚为主要内容。目前,我市正在对全市驻村单位进行调整,确保全市380个行政村(分场)均有工作队驻村帮扶,并实行优化组合,由职能较强的部门帮扶贫困村;每名党员干部(老党员、致富能人等)都有帮扶对象,做到不脱贫不脱钩。驻村工作队在时间上实行长驻,找准贫因,制定对策,抓好落实,实现扶持一户、脱贫一户。

四、在经费保障上强化多方筹资

初步测算,我市2016年至2018年扶贫攻坚总资金需求量约为3亿元。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市直相关部门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二是市政府每年按政策要求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三是深入挖掘社会资本,通过慈善募捐、企业捐赠等多种形式筹集扶贫开发资金。

五、在机制保障上打造落实链条

一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强化市、镇、村三级扶贫攻坚责任,层层分解落实任务;二是建立工作督办机制,由市委常委分片包干,率市委督办室、市政府政务督查室对各地扶贫攻坚进展情况定期督办;三是建立考核结账机制,市政府与各地签订扶贫攻坚目标责任状,将市直相关部门行业扶贫情况纳入全市目标考核范畴。

六、在力量保障上实行大员上阵

一是成立潜江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切实加强组织保障;二是深化市领导联系制度,每个市领导都联系一个贫困村,一对一帮扶贫困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充实市扶贫办和乡镇扶贫办工作力量,配齐配强扶贫干部,确保有人干事、干得成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各位朋友,扶贫开发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全省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大幕已经开启,军号已经吹响,我们将牢牢把握"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迎难而上、只争朝夕,坚决打好扶贫攻坚大决战,确保我市在2018年底以前全面完成扶贫攻坚任务,为湖北率先在中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请钟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劲松同志,向大家发布有关情况。

钟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劲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代表钟祥市委、市政府,衷心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钟祥市各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钟祥市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

钟祥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版土面积4488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人。钟祥是插花贫困地区,现有柴湖、丰乐两个插花贫困乡镇,74个贫困村,贫困户18250户55722人。 "十二五"以来,我市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等重点工作,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93854人减少到55722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到2018年底,实现全市1825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74个贫困村全部"销号"、2个贫困乡镇全部"摘帽"的目标,确保贫困群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全面推进,全面小康,实现钟祥"不落一人"

1. 产业扶贫,增强实力。未来三年,我市将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一难点和重点,在村企共建、龙头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三个方面发力,大力推动贫困对象早日摆脱贫困。一是村企共建,注重实效,实现互利共赢。全市74个贫困村这次共派驻94家骨干企业进行对接,按照村企自愿、互利共赢、注重实效的原则,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支持包联企业延伸投资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到贫困村兴办基地、流转土地,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就业,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50人以上的,给予50万元以内的贷款贴息支持。力争通过企业帮扶,每年转移贫困对象3000人。二是龙头带动,合作社引领,促农民增收。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对吸纳贫困户参股、带动增收效果好的产加销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给予扶贫财政资金、信贷规模支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贫困村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对连片流转土地、林地、山场达100亩以上的,分别一次性给予每亩200元、100元、50元的补助。三是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大力发展"一高三新"。发展高效农业,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通过万元田、香稻嘉鱼等模式带动农民增收。

2.整合资金,办好实事。"十二五"以来,钟祥市共整合各类帮扶资金近6亿元用于扶贫开发。为了发挥各类资金的聚合效应,我市将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的筹集和管理。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从2015年开始,市财政每年新增经常性财政收入用于扶贫开发的比例不低于15%;建立财政扶贫贷款风险金,对有发展能力和资金需求的贫困户实行"5万元以内、3年期限、无抵押、免担保、全贴息"的信用贷款,并逐年增加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二是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整合涉农资金、扶贫资金,把扶贫与国土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绿满荆楚、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起来,每年整合资金量在3亿元以上,重点向贫困乡村倾斜,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每村整合资金不低于200万元。三是市直部门落实帮扶资金。每个市直部门每年不少于5万元。

3.严格考核,保证实效。钟祥市把精准扶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及新一轮"三万"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一脱四化"为主题,把精准脱贫与绿色化、洁净化、网格化、公交化一起抓。市委、市政府将扶贫攻坚纳入重点督办事项,实行一季一汇报、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考核。检查包联单位突出"六到村六到户",要求做到派驻到村、目标到村、规划到村、项目到村、监管到村、验收到村,结对帮扶到户、扶贫计划到户、项目安排到户、产业扶贫到户、跟踪检查到户、金融服务到户。具体来讲,考核工作组包村重点是"结对子、找路子、美村子、强班子"等"四子"指标;考评干部包户重点是"修缮房子、致富路子、美化院子、救助学子、兜好底子"等"五子"要求。通过严格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标准、强化考核结账,推动精准扶贫措施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攻坚克难,确保柴湖整体脱贫

柴湖镇是全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也是全省重点插花贫困乡镇。柴湖整体脱贫、振兴发展,是我市全面小康的重点、难点,也是脱贫摘帽的主战场。长期以来,中央、省、荆门对柴湖给予了充分的关爱和扶持,省委、省政府先后四次召开支持柴湖发展现场会,钟祥在市级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预算安排2000万元(不包括柴湖工业园征地、水电路基础设施投入)支持柴湖发展。省、荆门、钟祥三级联动扶贫攻坚,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实施民生项目12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5个,产业发展项目46个,助推柴湖的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柴湖镇贫困人口逐步减少,全镇贫困人口占比由1985年的35.2%,减少到目前的9.3%。到2014年底,全镇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4520户13568人下降至3816户11319人。

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没有柴湖小康,就没有钟祥小康"的责任意识,强化"省级战略、优先优厚"的机遇意识,坚持举全市之力,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优先优厚、重点保障。

1.挂出"一张作战图"。 坚持总体布局、分步实施,前两年集中攻坚,后两年巩固提高,确保到2018年,实现全镇贫困人口11319人全部脱贫,20个贫困村全部销号,与钟祥同步进入全面小康。市委书记马朝晖挂帅包联柴湖镇,20个市直单位和20家市直骨干企业,抽调专班人员进驻20个贫困村。另安排11个市直部门进驻非贫困村的移民村。集294名副科级干部、421名市直单位和二级单位中层干部,再加上柴湖镇村干部采取"一对一"帮扶方式,对该镇3816户贫困户实行全覆盖。

2.推进"三个一体化"。一是推进柴湖开发区与钟祥南湖新区产城一体化。沿武荆高速连接线两侧规划布局96平方公里的产城融合发展新区,实施"南下北上、沿路对接"战略,依次规划建设南湖产业园、楚商产业园、现代物流园、纺织服装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畜牧产业示范园等十个功能分区,实现柴湖及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安居乐业。二是推进柴湖开发区与钟祥产业发展一体化。扶持柴湖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品牌童装、电子信息三大产业,建成万亩花卉、万亩果蔬、万亩药材、万亩花生"四大高效农业发展基地",实现全域土地流转、新能源应用、高效农业模式"三个百分之百";建成百亿品牌童装、百亿电子信息两大工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三是推动柴湖开放开发与钟祥冲刺百强一体化。突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投融资体制创新、招商引资体制创新,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柴湖达到100亿元,柴湖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年超全市平均水平,实现整体脱贫、同步小康。

3.实现"五个全覆盖"。 一是土地流转实现全覆盖。对全镇贫困户,鼓励引导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工具、农业设施等资源参股到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探索将财政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折股量化到贫困户并投入市场主体,实行按股分红、"负盈不负亏"等模式,并对该类经营主体给予政策资金、贷款贴息等支持,确保在2018年前实现贫困户土地流转全覆盖。二是发展高效精品农业全覆盖。快速推动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向贫困村全覆盖。以片区为单位,建设万亩花卉、万亩果蔬、万亩药材、万亩花生等四个万亩基地,在2018年前,形成高效设施农业、精品特色农业、整村连片板块农业并存的格局。三是有就业能力贫困人口就业全覆盖。以市技工学校柴湖分校、三鑫精品花卉园为阵地,通过采取集中办班打造培训主题课堂、基地实践打造培训实境课堂,分类施教打造培训特色课堂等形式,着力提高有就业能力贫困人口整体素质和致富能力。通过自主创业发展一批、发展高效农业安置一批、城市就业解决一批、园区就业带动一批、外出务工分流一批,引导有就业能力的贫困对象通过技能培训后,实现就业全覆盖。四是安置安抚措施实现全覆盖。通过最低生活保障、建立集中供养场地等,对全镇1248名丧失发展能力的鳏寡孤独等贫困人口全面兜底脱贫,确保2016年实现对低保户、五保户,因灾、因伤、因残、教育致贫以及失独家庭保障和救助的全覆盖,到2018年,进一步提高低保和救助标准,最低生活保障线及救助标准达到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40%以上。五是贫困家庭住房条件改善全覆盖。借助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工程,整合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等资金,同时,引进民间资本,采用PPP模式,通过股权合作的方式联合成立项目公司,投资12.3亿元整体建设、开发、运营大柴湖产城融合生态新城项目,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引导移民向新城集中。2018年全部完成搬迁目标,实现贫困家庭住房条件改善全覆盖。

我们坚信,有省委、省政府和荆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有全市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钟祥市提前两年整体脱贫的目标任务一定能够按期完成。希望在座的媒体朋友继续关心、关注钟祥,推动钟祥跨越发展。

谢谢大家!

请广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左扬同志,向大家发布有关情况。

广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左扬: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代表广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一直以来对广水市扶贫开发事业的热心关注和大力支持。

广水市地处鄂东北,是典型的丘陵岗地,有省定重点老区乡镇和插花贫困乡镇10个。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2011年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积极帮扶下,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下,我市不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有效激发了贫困地区发展的内在活力,扶贫事业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全市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9.6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7.1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3.3个百分点。二是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劳务输出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同时食用菌、油茶、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成为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三是民本民生有效改善。广大贫困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贫困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四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重点贫困乡镇和老区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820元增加到2014年的8100元,年平均增幅达28%。

"十二五"扶贫开发以来,我们通过采用一系列扶贫措施进行开发建设,使得区域性贫困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但农户插花贫困仍相当突出。一是山区、库区面积大,成为扶贫"难啃的硬骨头"。我市有超过一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山区、库区,那里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交通信息不畅,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现阶段需建设的项目有很多,要投入的资金缺口也很大。据调查统计,我市需产业开发扶持脱贫24399人,助学扶智3229人,移民搬迁及危房改造5952户,医疗救助9730人,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需投入资金达34亿元。二是贫困人口分布点多面广,精准扶贫难度大。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6万人,有5.27万人集中在10个省定重点镇,有1.89万人分布在7个非重点的镇办。在上一轮的扶贫开发中,我市先后探索实施了产业扶持入户、畜牧养殖互助入户等精准扶贫措施,尽管取得一些实效,但由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难度大、矛盾多,最终末能全面推行。三是因灾返贫率高,巩固扶贫成果任务艰巨。广水连续四年大旱,一些已经脱贫的农户又因灾返贫,甚至原先不是贫困人口的也因灾致贫。同时,一些农村群众因病或透支高额教育费用,也是脱贫人口返贫率居高不下的又一主要因素。四是贫困人口占有资源少,生态建设压力大。统计显示,在51个重点贫困村中,贫困人口人均耕地面积0.72亩,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54亩,人均林地面积1.83亩,人均林果面积0.14亩,人均水域面积0.23亩。人均占有土地、林地、耕地等资源少,生产生活矛盾比较突出,制约了贫困农户的发展与脱贫。

鉴于这些因素,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创新扶贫思路,强化靶向定位、对症下药,通过开展"五大行动",着力构建精准扶贫新格局。一是"精准识别"行动。我们通过开展"开发扶持脱贫一批、助学扶智脱贫一批、低保五保兜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基础设施建设脱贫一批"六个一批调查摸底,全面核实贫困对象,找准致贫原因,收集脱贫需求,建成广水扶贫攻坚"数据库"。目前,全市贫困户精准需求信息已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实施方案重大项目库"的重要基础数据,纳入振兴发展规划。二是驻村帮扶行动。在重点贫困村,组建全市扶贫攻坚"七联"工作队。即:每个贫困村有一名县级领导联系,有2个以上市直单位联村,有一名"第一书记"驻村,有一个龙头企业联建,有一名干部联户,有一家银行联贷,有一家保险公司联保,按照不脱贫不脱钩的要求,强化责任一包到底。在非重点村,整合全市扶贫资源,实行驻村帮扶全覆盖,明确驻村任务,建立驻村责任制,按照"一村一队、全面覆盖、一次确定、帮扶五年、分年考评、限期脱贫"的原则,重新调整驻村工作队,确保工作队换人不换村、不脱贫不撤队。三是"整村推进"行动。按照"村为单元、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分工实施"的原则,确保规划、项目、资金、行业扶贫、领导联系、社会帮扶等六到村。按照"随州市级领导联镇(10个贫困镇办)、本市'四大家'领导联村(51个贫困村)、部门专班驻村、财政资金到村、社会力量帮村、'第一书记'进村"的方式,逐村现场办公,制定并实施脱贫规划。采取"集中资源、整合力量、捆绑项目"的办法,坚持一年一统筹,一村一纪要,一季一督查,一轮一考核。四是助学扶智行动。把"雨露计划"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引导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提素质、学技能、稳就业、增收入、"拔穷根",阻断贫困世代相传。要做到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初、高中毕业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全覆盖。落实补贴资金,严格资金监管,保证培训质量。五是金融扶贫行动。从今年开始,我市已筹措100万元以上扶贫专项资金,用于贷款贴息和风险金。今后将逐步增加财政风险担保金和贴息资金,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提高贴息标准,适当放宽贴息额度。今年我市扶贫小额贷款规模将达到1000万元,力争到2016年达到1亿元。依托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引导金融机构向扶贫对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引导群众发展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确保贷款放得出、用得好、还得上,促进扶贫信贷持续健康发展;引导、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林)场等市场主体带动扶贫对象发展特色产业。

扶贫攻坚,任重道远。我们将以本次新闻发布会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总体部署,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强烈的责任感、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谢谢大家!

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谢双林:

接下来,欢迎媒体朋友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各自媒体名称。

感谢5位领导的情况介绍。党中央和国务院、湖北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扶贫工作,今天参加新闻发布插花贫困地区的5个市在 "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各有特色,比如仙桃市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落实"五个到位"保障,钟祥市推进"三个一体化",实现"五个全覆盖",荆州市突出抓好"五大工程",广水市开展"五大行动,潜江市采用"扶贫八法"等措施,构建了精准扶贫新格局,有力的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请省市主要新闻媒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做好宣传报道。请中央媒体对系列新闻发布会宣传给予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附件: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