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省扶贫办关于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工作情况
栏目:湖北乡村振兴局-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14-11-18 加入收藏
近年来,我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1〕22号),按照《湖北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工作规则(暂行)》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有序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提高了依法行政和政务服务水平。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报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情况的通知》(鄂政办电〔2014〕113号)和《关于对2014年政务信息公开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办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  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对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和提供高效便民服务,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办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完善制度,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省扶贫办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暨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和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党组书记、主任担任,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各处室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处,各处明确一名信息联络员,负责日常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同时,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各处主要负责人、保密办主任和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  (二)完善制度。我办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章立制工作要求,修订完善了《省扶贫办党组会议制度》《党组决策重大事项议事规则》等39项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省扶贫办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政务信息公开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扶贫信息工作的意见》、《省扶贫办网上信访工作制度》、《省扶贫办新闻发言人制度》、《省扶贫办信息公开目录》、《省扶贫办信息上网发布管理制度》、《省扶贫办计算机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办法》等,做到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有章可循,用制度管人管事。同时,规范了政务信息公开上网保密审查程序,确保了国家秘密、内部工作信息、敏感信息不泄露。  (三)强化教育培训。选派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精的干部参加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发言人、网站建设等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政策把握能力、舆情研判能力、解疑释惑能力和回应引导能力。为提高全办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和保密意识,统一购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及保密法释义读本,人手一本,组织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大大地提高了机关工作人员界定和鉴别秘密信息的能力,为信息的安全发布筑起了牢固的基础防线。  二、规范政务服务工作流程,及时公开发布政府信息  (一)认真开展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清理。按照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转变工作职能,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经清理,我办没有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和行政执法事项。我办五易其稿,制定省扶贫办省级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共5类19项。其中,监督检查类2项,行政奖励类1项,专项资金类2项,行政服务类11项,其他权力类3项。按照省监察厅《关于公示省级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的通知》精神,我办于2013年12月16日至24日,在省扶贫网上进行公示。根据领导小组确认结果进行完善并定稿汇总,形成了《省扶贫办省级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汇总表》、《省扶贫办通有的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汇总表》、《省扶贫办省级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登记表》、《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内部、处部流程图》、《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法制监督控制点》的资料汇编。按照便民利民的要求,进一步改进政务服务,坚持“权力下放、明确责任、规范程序、强化监管、提高效率、确保安全”的基本思路,修订完善我省专项扶贫项目六个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在省政府公报和政府网公开发布。根据扶贫开发的工作对象绝大多数是农村贫困地区,信息传递不畅的特点,我办把扶贫项目的选择、申报及实施全过程通过项目所在地的公告牌(屏)进行公示公告,方便了贫困地区群众获知政府的扶贫惠民信息。通过强化扶贫项目公开,增强公众对扶贫开发政策知情权、项目监督权,不断规范从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为贫困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政务服务。  (二)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规则,定期召开党组会、主任办公会,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班子每位同志,注重交换意见、沟通情况,注重维护大局、维护团结,创造合作共事的良好局面和氛围。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逐步扩大行政决策公开的领域和范围,推进行政决策过程和结果公开,对起草的规范性文件,均通过网站、微信公示公告。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前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或者公布意见采纳情况。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加以规范,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近几年,先后会同省人大、省政府法制办先后修订《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湖北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代省政府拟订关于贯彻落实《湖北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实施意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规划以及代省委、省政府拟订柴湖振兴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均广泛征求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学者意见建议,发布前召开专家咨询会、论证会。开展廉洁性制度评估工作受到省纪委充分肯定。规范性文件报送、备案率均达到100%,所有规范性文件均在省政府公报发布。  (三)及时发布扶贫政务信息。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坚持“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原则,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网站、扶贫微信、广播、电视、报纸以及公示公告电子屏等多种媒体,及时、准确、全面公开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扶贫政策信息、工作动态等,加大政府扶贫信息公开力度。充分利用政府新闻发布会权威性、规格高、影响大、受众面广的特点,认真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结合扶贫业务工作,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扶贫信息。坚持网上在线值班制度,主动做好重要政策法规解读、妥善回应公众质疑、及时澄清不实传言。2012年以来共召开了18次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年度扶贫开发报告、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报告、“10.17”扶贫日活动情况、省委省政府扶贫工作重点督查等情况。2014年1-10月,我办向社会主动公开扶贫政务信息861条。通过省政务网主任信箱、网上信访22件次,公众诉求平台接受群众来信6封,办结率100%,回复群众在线沟通300多人次。几年来,我办未接到依申请公开的请求,未接到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举报投诉。  (四)加强政务服务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2014年,我办开通扶贫微信平台,自今年10月开通扶贫微信平台以来,目前已发布扶贫微信140多条。同时,以湖北扶贫网为平台,打造多元化的政务信息公开载体。湖北扶贫网是省扶贫办主办的,立足互联网面向公众宣传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政策和公开政府扶贫信息的门户网站,网站设置了服务群众的政务信息公开栏目,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法规、扶贫开发、片区攻坚、脱贫奔小康、老区建设、公众互动、热点专题、规范性文件等;开通了包括主任信箱、在线沟通、公众诉求等与民互动的信息交流平台。自2014年,在扶贫网站新增了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扶贫项目资金审计整改等内容,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知晓率高,覆盖面大的优势,我办常年与省广电总台和湖北日报合作,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发布政府扶贫开发信息,年均在《湖北日报》共发表宣传信息20多条。  三、严格政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党政机关和涉密单位网络保密管理的规定>的通知》(中办发〔2011〕11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网络失泄密防范工作的通知》(厅字〔2012〕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57号)等文件的要求,我办注重从源头防范,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较好地防止了政府信息公开中发生失泄密问题。  (一)强化网络监管。针对新形势下信息网络安全保密工作的新特点,我办进一步加强对电脑网络和网站管理,切实加强网络失泄密源头防范,严格执行计算机网络技术防范规定,健全网络信息发布制度,大力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查找整改存在问题,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省扶贫办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办法》,加大对《省扶贫办非涉密移动储存介质保密管理制度》和《省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涉密文件销毁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落实的督办力度。我办所有载体严格实行使用人负责制,计算机、存储介质全部登记到人。网络实行双网物理隔离,外网与互联网连接,内网与外网之间物理隔离,内网中的计算机不能以任何方式接入互联网,所有办公信息均在内网处理,对内外网移动存储介质实行分类,彻底分开使用。对涉密介质和涉密计算机我办采取保密人员集中管理的方式,只有机要保密人员才能使用,增强了信息载体的安全性。年初,我办和各处室签订保密责任书,消除了责任不明、界线不清造成的信息安全隐患。  (二)规范保密设备的管理。我办建立对保密设备的运行情况、保管情况、交接情况记入工作台帐的制度,确保每一个保密设备都处在监控之中,严格落实“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时刻提醒大家谨慎从事,切实增强保密观念。机关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工作专班检查保密工作并记录在案,网络安全保密工作,重点检查个人计算机内外网使用情况、存储介质及密级文件等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促使每名工作人员强化保密防范意识。  (三)严格信息公开审查。按照《湖北省扶贫办信息公开指南》、《湖北省扶贫办信息公开目录》和《省扶贫办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要求,严格实施信息上网发布审查。需要通过《湖北扶贫网》公开发布的信息,坚持先审查、后公开,一事一审、全面审查。做到处室初审,主管保密和信息公开的综合处全面审查,分管保密工作和网络管理工作的领导审核后上网,确保公开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公开。我办对起草、印制内部文件资料,严格按照知悉范围最小化原则,对使用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对不属于国家秘密但不宜公开的文件资料,均标注“内部使用”,明确发放范围,严把信息公开关。同时,无擅自公开上级机关制发的公文和违规公开上级政府其他工作信息情况。经自查,我办没有制作涉密文件,所有收文涉密文件没有上网发布,办公均在内网上处理,无违反保密要求的情况,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无失泄密事件发生,确保了国家秘密安全。  近几年来,我办的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信息内容公开不够全面,公开形式不够丰富,政务服务不够到位等问题。对此,我办将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调查研究,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质效,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 jQuery(‘#qrcodeCanvas‘).qrcode({text:document.location.href,width:112,height:112}); 附件:


  近年来,我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1〕22号),按照《湖北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工作规则(暂行)》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有序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提高了依法行政和政务服务水平。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报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情况的通知》(鄂政办电〔2014〕113号)和《关于对2014年政务信息公开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办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

  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对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和提供高效便民服务,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办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完善制度,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省扶贫办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暨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和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党组书记、主任担任,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各处室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处,各处明确一名信息联络员,负责日常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同时,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各处主要负责人、保密办主任和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

  (二)完善制度。我办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章立制工作要求,修订完善了《省扶贫办党组会议制度》《党组决策重大事项议事规则》等39项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省扶贫办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政务信息公开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扶贫信息工作的意见》、《省扶贫办网上信访工作制度》、《省扶贫办新闻发言人制度》、《省扶贫办信息公开目录》、《省扶贫办信息上网发布管理制度》、《省扶贫办计算机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办法》等,做到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有章可循,用制度管人管事。同时,规范了政务信息公开上网保密审查程序,确保了国家秘密、内部工作信息、敏感信息不泄露。

  (三)强化教育培训。选派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精的干部参加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发言人、网站建设等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政策把握能力、舆情研判能力、解疑释惑能力和回应引导能力。为提高全办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和保密意识,统一购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及保密法释义读本,人手一本,组织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大大地提高了机关工作人员界定和鉴别秘密信息的能力,为信息的安全发布筑起了牢固的基础防线。

  二、规范政务服务工作流程,及时公开发布政府信息

  (一)认真开展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清理。按照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转变工作职能,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经清理,我办没有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和行政执法事项。我办五易其稿,制定省扶贫办省级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共5类19项。其中,监督检查类2项,行政奖励类1项,专项资金类2项,行政服务类11项,其他权力类3项。按照省监察厅《关于公示省级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的通知》精神,我办于2013年12月16日至24日,在省扶贫网上进行公示。根据领导小组确认结果进行完善并定稿汇总,形成了《省扶贫办省级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汇总表》、《省扶贫办通有的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汇总表》、《省扶贫办省级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登记表》、《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内部、处部流程图》、《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法制监督控制点》的资料汇编。按照便民利民的要求,进一步改进政务服务,坚持“权力下放、明确责任、规范程序、强化监管、提高效率、确保安全”的基本思路,修订完善我省专项扶贫项目六个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在省政府公报和政府网公开发布。根据扶贫开发的工作对象绝大多数是农村贫困地区,信息传递不畅的特点,我办把扶贫项目的选择、申报及实施全过程通过项目所在地的公告牌(屏)进行公示公告,方便了贫困地区群众获知政府的扶贫惠民信息。通过强化扶贫项目公开,增强公众对扶贫开发政策知情权、项目监督权,不断规范从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为贫困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政务服务。

  (二)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规则,定期召开党组会、主任办公会,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班子每位同志,注重交换意见、沟通情况,注重维护大局、维护团结,创造合作共事的良好局面和氛围。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逐步扩大行政决策公开的领域和范围,推进行政决策过程和结果公开,对起草的规范性文件,均通过网站、微信公示公告。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前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或者公布意见采纳情况。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加以规范,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近几年,先后会同省人大、省政府法制办先后修订《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湖北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代省政府拟订关于贯彻落实《湖北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实施意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规划以及代省委、省政府拟订柴湖振兴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均广泛征求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学者意见建议,发布前召开专家咨询会、论证会。开展廉洁性制度评估工作受到省纪委充分肯定。规范性文件报送、备案率均达到100%,所有规范性文件均在省政府公报发布。

  (三)及时发布扶贫政务信息。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坚持“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原则,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网站、扶贫微信、广播、电视、报纸以及公示公告电子屏等多种媒体,及时、准确、全面公开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扶贫政策信息、工作动态等,加大政府扶贫信息公开力度。充分利用政府新闻发布会权威性、规格高、影响大、受众面广的特点,认真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结合扶贫业务工作,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扶贫信息。坚持网上在线值班制度,主动做好重要政策法规解读、妥善回应公众质疑、及时澄清不实传言。2012年以来共召开了18次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年度扶贫开发报告、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报告、“10.17”扶贫日活动情况、省委省政府扶贫工作重点督查等情况。2014年1-10月,我办向社会主动公开扶贫政务信息861条。通过省政务网主任信箱、网上信访22件次,公众诉求平台接受群众来信6封,办结率100%,回复群众在线沟通300多人次。几年来,我办未接到依申请公开的请求,未接到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举报投诉。

  (四)加强政务服务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2014年,我办开通扶贫微信平台,自今年10月开通扶贫微信平台以来,目前已发布扶贫微信140多条。同时,以湖北扶贫网为平台,打造多元化的政务信息公开载体。湖北扶贫网是省扶贫办主办的,立足互联网面向公众宣传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政策和公开政府扶贫信息的门户网站,网站设置了服务群众的政务信息公开栏目,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法规、扶贫开发、片区攻坚、脱贫奔小康、老区建设、公众互动、热点专题、规范性文件等;开通了包括主任信箱、在线沟通、公众诉求等与民互动的信息交流平台。自2014年,在扶贫网站新增了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扶贫项目资金审计整改等内容,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知晓率高,覆盖面大的优势,我办常年与省广电总台和湖北日报合作,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发布政府扶贫开发信息,年均在《湖北日报》共发表宣传信息20多条。

  三、严格政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党政机关和涉密单位网络保密管理的规定>的通知》(中办发〔2011〕11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网络失泄密防范工作的通知》(厅字〔2012〕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57号)等文件的要求,我办注重从源头防范,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较好地防止了政府信息公开中发生失泄密问题。

  (一)强化网络监管。针对新形势下信息网络安全保密工作的新特点,我办进一步加强对电脑网络和网站管理,切实加强网络失泄密源头防范,严格执行计算机网络技术防范规定,健全网络信息发布制度,大力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查找整改存在问题,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省扶贫办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办法》,加大对《省扶贫办非涉密移动储存介质保密管理制度》和《省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涉密文件销毁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落实的督办力度。我办所有载体严格实行使用人负责制,计算机、存储介质全部登记到人。网络实行双网物理隔离,外网与互联网连接,内网与外网之间物理隔离,内网中的计算机不能以任何方式接入互联网,所有办公信息均在内网处理,对内外网移动存储介质实行分类,彻底分开使用。对涉密介质和涉密计算机我办采取保密人员集中管理的方式,只有机要保密人员才能使用,增强了信息载体的安全性。年初,我办和各处室签订保密责任书,消除了责任不明、界线不清造成的信息安全隐患。

  (二)规范保密设备的管理。我办建立对保密设备的运行情况、保管情况、交接情况记入工作台帐的制度,确保每一个保密设备都处在监控之中,严格落实“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时刻提醒大家谨慎从事,切实增强保密观念。机关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工作专班检查保密工作并记录在案,网络安全保密工作,重点检查个人计算机内外网使用情况、存储介质及密级文件等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促使每名工作人员强化保密防范意识。

  (三)严格信息公开审查。按照《湖北省扶贫办信息公开指南》、《湖北省扶贫办信息公开目录》和《省扶贫办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要求,严格实施信息上网发布审查。需要通过《湖北扶贫网》公开发布的信息,坚持先审查、后公开,一事一审、全面审查。做到处室初审,主管保密和信息公开的综合处全面审查,分管保密工作和网络管理工作的领导审核后上网,确保公开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公开。我办对起草、印制内部文件资料,严格按照知悉范围最小化原则,对使用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对不属于国家秘密但不宜公开的文件资料,均标注“内部使用”,明确发放范围,严把信息公开关。同时,无擅自公开上级机关制发的公文和违规公开上级政府其他工作信息情况。经自查,我办没有制作涉密文件,所有收文涉密文件没有上网发布,办公均在内网上处理,无违反保密要求的情况,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无失泄密事件发生,确保了国家秘密安全。

  近几年来,我办的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信息内容公开不够全面,公开形式不够丰富,政务服务不够到位等问题。对此,我办将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调查研究,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质效,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

附件: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