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一碗清水”变“一碗好水” ——省民宗委助力鹤峰石龙洞村“治水”记
栏目:湖北省人民政府-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2-09-02 加入收藏
恩施州鹤峰县石龙洞村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山高林密。近年来,省民宗委定点帮扶下,该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土豆种植等产业,已蝶变成鹤峰县产业脱贫第一村。大山为石龙洞村产业发展带来优势,也给村民饮水带来了困难。村支书杨俊介绍,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全村已实现“一碗清水进农家”的目标,但因喀斯特地区地下暗河暗洞遍布,村庄无池塘,石龙洞村没有持续稳定的水源。从7月上旬开始,湖北省民宗委的驻村干部又忙活起来,他们打算依托全省范围内开展的“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助石龙洞村修建一个标准规范的水厂,彻底为村民的饮水质量来一次“大升级”。本村老党员:义务管水十几年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多年来,石龙洞村为了吃水没少想办法、动脑筋、花精力。世代生活在大山里的石龙洞村民,早期一直依靠肩挑手提来运水。当地发展烟叶种植后,烟草公司为集中种植区域修建了配套的灌溉水窖,这成了石龙洞村第一批规模修建的水窖。2010年前后,在村“两委”的组织带动下,村里陆续修建起数个容积200立方米以上的大水池。从水源地到蓄水池,通常要铺设数千米的引水管。管水员这个岗位也就应运而生。“如果这里没有水了,就算发生天大的事,也得先丢下,去把水管修好再说。”田怀之指着滤水池前一根源源不断流淌着泉水的水管,告诉记者它的重要性。田怀之为村里义务管水16年,是村里的老党员。上游水管有没有被碎石堵住?引水管有没有破损?过滤池有没有落入枯叶?老田每周都要定期检查。2021年6月,省民宗委被确定为石龙洞村定点帮扶单位。经过前期脱贫攻坚期的努力发展,石龙洞村已达到安全饮水标准,成功把一碗清水送进了石龙洞村266户农家。“现在水质标准为最低标准,也就是饮用水中无肉眼可见杂质、无异色异味、用水户长期饮用无不良反应。我们不仅希望村民吃上水,更希望他们吃上好水。”8月16日中午,村六组水厂建设工地上热浪滚滚,省民宗委驻村第一书记刘平元站在工地前说。村民喝上了水,但村民用水还是存在枯水季节蓄水池蓄水不足,水质标准为最低标准的问题。今年年初,如何为村里修建一个规范的水厂,对村民饮水质量进行提档升级,成为驻村干部拳拳在念的一件大事。一个“安全饮水提档升级工程”也在他们心中逐渐成型。驻村新干部:攀石上山找水源8月16日上午,经过70分钟颠簸的碎石山路后,记者一行终于到达怪石嵯峨,树木丛生的朝阳坪水源地——经过6个月的全盘摸查,在4个村9个水源地之间反复权衡后,最后确定的优质水源地。经过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的实地调研,寻找稳定可靠的水源地,摆脱对自然降水的依赖;建设覆盖全村的村级水厂,提高水质标准,成为进行石龙洞村安全饮水提档升级工程的两个必要条件。找到优质水源,是第一步。从立项开始,省民宗委和村支两委就组成了水源探寻小组,在石龙洞村方圆20公里的大山深处开启了漫长的寻水之路。今年农历正月初十,一场大雪覆盖燕子镇石龙洞村的大地山川。驻村工作队员钟超俊与村支书杨俊开着皮卡车到朝阳村查找水源。途中大雪将一片树林压倒在路上,皮卡车一头扎进树林进退两难。附近的村民闻讯赶来,经历2个多小时的清障,皮卡车才得以顺利通过。近6个月的时间,寻水小组走遍了这片莽莽密林,最终在新行村、北古荒村、菜坡村、朝阳村4个村之间进行反复对比分析,敲定了朝阳村水源地。“朝阳坪这个水源地首先是稳定,无论秋冬枯水期还是春夏丰水期,都有较稳定的水流。其次是水质好,水流透明清亮,经化验,可以直接饮用。最后这里地势还高,方便后期设管直接引流。”驻村工作队员苏金华站在水源地已修建好拦水坝上介绍。从朝阳村水源地山脚下的拦水坝走到水源源头,大概需要1个半小时。这一路都是陡峭的上坡,全程没有现成山路,只有一块接一块散乱分布,布满青苔的山谷巨石。找水过程中,驻村干部经常需要请村民带路。刘平元说,在找水源、选厂址、建水厂过程中,发动群众齐出力,想法子、找路子是他们一直坚持的思路。“不是运气的运,是永远的永。”采访三组组长陈永恩时,刘平元凑过来,向记者解释组长的名字。驻村1年,省民宗委的驻村干部们逐渐从知之甚少的外来干部,变成对村里情况了如指掌的“新”老乡。村内老百姓:带路出工让土地  “清除障碍我们才能看到水源的大小。”8月16日上午,在朝阳村水源地下游,村五组的马东华砍掉面前一根斜伸出来的细竹。和以往一样,每次带寻水小组来到水源地,马东华都带着草帽和镰刀,和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一起在前方砍除枯枝杂草,为后期建设清障。“村里的干部要帮我们建水厂,我们心情都很激动的!山路复杂,肯定要我们带一下,大家很愿意过来出份力。”马东华对记者说。除了在寻水过程中带路开路,石龙洞的村民也充分参与在水厂的建设中来。“我们习惯了,打赤膊还是凉快些。”8月16日下午,三组村民樊成林正在水厂建设工地前砌墙。记者在工地上见到樊成林时,他已经在工地上干了一个多星期的活。关于工钱的问题,他目前还只字未提。像他这样不提钱直接开工的本村建筑工,有6人。“这是我们村自己吃水的事,也是造福后世子孙的好事。”关于为什么价钱没谈好就开工了,樊成林语言质朴。水厂下基的这块工地,原本是石龙洞村六组村民刘贵艳家的宅基地,面积160平方米左右,海拔处于全村最高处,很适合修建水厂。现在水厂的地基已经打好,大概两周之后就能彻底完工。“我们是住家,又不是租户。修了水厂能吃上更稳定,更干净的水,也是造福子孙的事,就是天大的困难我也愿意让出来。”刘贵艳说,开工前村里干部、驻村干部找到她谈这个事,没有丝毫犹豫,她当场就答应无偿把宅基地让出来用于建水厂。“水厂建好后,村民水龙头里出来的水就是直饮水了。”刘平元高兴地告诉记者,通过这次安全饮水提档升级工程,石龙洞村安全饮水将达到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4项指标全部达标,并实现自来水供应全村全覆盖。  (何庆良 魏萌叶)编辑:张  静责编:黄  啸审核:何习文

恩施州鹤峰县石龙洞村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山高林密。近年来,省民宗委定点帮扶下,该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土豆种植等产业,已蝶变成鹤峰县产业脱贫第一村。

大山为石龙洞村产业发展带来优势,也给村民饮水带来了困难。村支书杨俊介绍,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全村已实现“一碗清水进农家”的目标,但因喀斯特地区地下暗河暗洞遍布,村庄无池塘,石龙洞村没有持续稳定的水源。

从7月上旬开始,湖北省民宗委的驻村干部又忙活起来,他们打算依托全省范围内开展的“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助石龙洞村修建一个标准规范的水厂,彻底为村民的饮水质量来一次“大升级”。

本村老党员:义务管水十几年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多年来,石龙洞村为了吃水没少想办法、动脑筋、花精力。

世代生活在大山里的石龙洞村民,早期一直依靠肩挑手提来运水。当地发展烟叶种植后,烟草公司为集中种植区域修建了配套的灌溉水窖,这成了石龙洞村第一批规模修建的水窖。

2010年前后,在村“两委”的组织带动下,村里陆续修建起数个容积200立方米以上的大水池。从水源地到蓄水池,通常要铺设数千米的引水管。管水员这个岗位也就应运而生。

“如果这里没有水了,就算发生天大的事,也得先丢下,去把水管修好再说。”田怀之指着滤水池前一根源源不断流淌着泉水的水管,告诉记者它的重要性。田怀之为村里义务管水16年,是村里的老党员。

上游水管有没有被碎石堵住?引水管有没有破损?过滤池有没有落入枯叶?老田每周都要定期检查。

2021年6月,省民宗委被确定为石龙洞村定点帮扶单位。经过前期脱贫攻坚期的努力发展,石龙洞村已达到安全饮水标准,成功把一碗清水送进了石龙洞村266户农家。

“现在水质标准为最低标准,也就是饮用水中无肉眼可见杂质、无异色异味、用水户长期饮用无不良反应。我们不仅希望村民吃上水,更希望他们吃上好水。”8月16日中午,村六组水厂建设工地上热浪滚滚,省民宗委驻村第一书记刘平元站在工地前说。

村民喝上了水,但村民用水还是存在枯水季节蓄水池蓄水不足,水质标准为最低标准的问题。今年年初,如何为村里修建一个规范的水厂,对村民饮水质量进行提档升级,成为驻村干部拳拳在念的一件大事。一个“安全饮水提档升级工程”也在他们心中逐渐成型。

驻村新干部:攀石上山找水源

8月16日上午,经过70分钟颠簸的碎石山路后,记者一行终于到达怪石嵯峨,树木丛生的朝阳坪水源地——经过6个月的全盘摸查,在4个村9个水源地之间反复权衡后,最后确定的优质水源地。

经过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的实地调研,寻找稳定可靠的水源地,摆脱对自然降水的依赖;建设覆盖全村的村级水厂,提高水质标准,成为进行石龙洞村安全饮水提档升级工程的两个必要条件。找到优质水源,是第一步。

从立项开始,省民宗委和村支两委就组成了水源探寻小组,在石龙洞村方圆20公里的大山深处开启了漫长的寻水之路。

今年农历正月初十,一场大雪覆盖燕子镇石龙洞村的大地山川。驻村工作队员钟超俊与村支书杨俊开着皮卡车到朝阳村查找水源。途中大雪将一片树林压倒在路上,皮卡车一头扎进树林进退两难。附近的村民闻讯赶来,经历2个多小时的清障,皮卡车才得以顺利通过。

近6个月的时间,寻水小组走遍了这片莽莽密林,最终在新行村、北古荒村、菜坡村、朝阳村4个村之间进行反复对比分析,敲定了朝阳村水源地。

“朝阳坪这个水源地首先是稳定,无论秋冬枯水期还是春夏丰水期,都有较稳定的水流。其次是水质好,水流透明清亮,经化验,可以直接饮用。最后这里地势还高,方便后期设管直接引流。”驻村工作队员苏金华站在水源地已修建好拦水坝上介绍。

从朝阳村水源地山脚下的拦水坝走到水源源头,大概需要1个半小时。这一路都是陡峭的上坡,全程没有现成山路,只有一块接一块散乱分布,布满青苔的山谷巨石。

找水过程中,驻村干部经常需要请村民带路。刘平元说,在找水源、选厂址、建水厂过程中,发动群众齐出力,想法子、找路子是他们一直坚持的思路。

“不是运气的运,是永远的永。”采访三组组长陈永恩时,刘平元凑过来,向记者解释组长的名字。驻村1年,省民宗委的驻村干部们逐渐从知之甚少的外来干部,变成对村里情况了如指掌的“新”老乡。

村内老百姓:带路出工让土地

  “清除障碍我们才能看到水源的大小。”8月16日上午,在朝阳村水源地下游,村五组的马东华砍掉面前一根斜伸出来的细竹。

和以往一样,每次带寻水小组来到水源地,马东华都带着草帽和镰刀,和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一起在前方砍除枯枝杂草,为后期建设清障。

“村里的干部要帮我们建水厂,我们心情都很激动的!山路复杂,肯定要我们带一下,大家很愿意过来出份力。”马东华对记者说。

除了在寻水过程中带路开路,石龙洞的村民也充分参与在水厂的建设中来。

“我们习惯了,打赤膊还是凉快些。”8月16日下午,三组村民樊成林正在水厂建设工地前砌墙。记者在工地上见到樊成林时,他已经在工地上干了一个多星期的活。关于工钱的问题,他目前还只字未提。像他这样不提钱直接开工的本村建筑工,有6人。

“这是我们村自己吃水的事,也是造福后世子孙的好事。”关于为什么价钱没谈好就开工了,樊成林语言质朴。

水厂下基的这块工地,原本是石龙洞村六组村民刘贵艳家的宅基地,面积160平方米左右,海拔处于全村最高处,很适合修建水厂。现在水厂的地基已经打好,大概两周之后就能彻底完工。

“我们是住家,又不是租户。修了水厂能吃上更稳定,更干净的水,也是造福子孙的事,就是天大的困难我也愿意让出来。”刘贵艳说,开工前村里干部、驻村干部找到她谈这个事,没有丝毫犹豫,她当场就答应无偿把宅基地让出来用于建水厂。

“水厂建好后,村民水龙头里出来的水就是直饮水了。”刘平元高兴地告诉记者,通过这次安全饮水提档升级工程,石龙洞村安全饮水将达到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4项指标全部达标,并实现自来水供应全村全覆盖。  (何庆良 魏萌叶)

编辑:张  静

责编:黄  啸

审核:何习文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