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长阳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栏目: 宜昌市科学技术局 -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12-05-04 加入收藏
长阳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日期:2012-05-04 15:24来源:长阳科技局
责任编辑:1

  自长阳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被批准为省级实验区以来,长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实验区建设工作,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实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建设“特色农业大县、新型工业强县和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的工作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顺利实施。一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双百工程”,大力开展生态招商引进,全力推进全民创业,着力改善民生,努力促进和谐,基本完成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2011)》的工作任务,为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加强宣传,可持续发展意识日益增强。

  通过加强宣传培训、实施示范工程,推广典型经验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显著增强。县委、县政府在制定区域整体发展规划过程中,把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把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作为重要战略写进了党代会和人代会工作报告。各职能部门能够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本部门的实际工作;各类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主动参与到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来,与政府密切配合;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树立良好的生活和消费观念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是科学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自治县委、县政府紧扣科学发展第一要务,全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经济发展始终行驶在快车道上。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5.3亿元,比同期增长16.1%,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亿元,增长28.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90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57元,年均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8亿元,增长50.8%;外贸出口4435万美元,增长124%。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呈现较快增长速度和幅度。招商引进农产品加工、新型工业、生态文化旅游项目45个,协议投资210亿元;长阳清江画廊旅游快速发展,2011年接待中外游客226.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8亿元,增长40.8%。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前进13位,为全省进位最多的县市。

  特色产业化稳步提升。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大县建设目标,大力实施“一村一品”计划,“中国魔芋之乡”“木本油料产业大县”“优质绿茶之乡”“药用木瓜之乡”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农业精品园、“五个一”重点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全年新发展魔芋1万亩、核桃油茶等木本油料4.6万亩、栀果1.3万亩,改造和新发展茶叶基地1万亩。“火烧坪包儿菜”成为该县第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资丘木瓜”成为该县第一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良好,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5亿元,粮食产量达到9.8万吨,增长2.5%;出栏生猪65万头、山羊51万只;实现渔业总产值3.9亿元,增长12.8%。全县各类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92家。

  旅游开发全面升级。清江画廊被国家旅游局纳入申报5A旅游景区范畴。武落钟离山二期、游客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工,旅游码头、景区公路和标识标牌系统等配套设施全面改善。成功引进广州岭南集团开发该县旅游,协议投资额达100亿元。北纬30°岛进入高端旅游市场。十大星级酒店和十大企业总部项目成功签约。龙津星城·凤凰酒店开工建设。清江古城四星级酒店、巴国剧场、巴人展览馆即将投入使用。巴国故都景区建成开园。丹水漂流重组营业。盐井寺复建基本完成。天柱山创4A景区、麻池古寨开发等项目相继启动。全县星级农家乐520家,其中三星级以上30多家,乡村游蓬勃发展。成功举办“湖北名歌大家唱·唱响长阳”“第六届中国长阳清江画廊横渡极限挑战赛暨第二届廪君文化旅游节”“全国百强旅行社游长阳”等活动,品牌影响力日渐深远。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226.2万人次,增长36.8%;实现旅游总收入12.8亿元,增长40.8%,旅游经济实现了连续七年大幅增长,清江画廊公司经营呈现拐点,开始盈利。

  三是突出重点,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交通条件大为改善。紧紧围绕国家和省武陵山片区开发战略,加大交通项目争取力度,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到3亿元。“龙五”一级公路已进入初设阶段。沪渝高速龙舟坪接线路建成通车,彻底打破了进出该县的交通“瓶颈”。完成青堡公路一期、长阳火车站连接线、水布垭至枝柘坪公路等项目和113公里通村公路硬化工程。渡改桥、危桥改造和站场建设项目全面推进。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认真抓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农水重点县、低丘岗地改造、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防治、低产林改造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72个项目实施,投入资金达3.7亿元。完成了白氏坪中小河流治理、马磨河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解决了3.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实施了农村清洁能源入户工程,新建沼气池4000口,推广使用太阳能948台、生物质气化炉1500个,建成龙舟坪镇郑家榜村等4个“一池三改”示范区;完成了高家堰、贺家坪等乡镇10个中心村的村庄整治工作,何家坪村被省爱卫会命名为“湖北省卫生村”。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依托,加快推进县城区组团、新区和重点中心乡镇建设。投资近亿元实施了龙舟大道二期改造、亲水平台四期、生态走廊、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工程和城区供水管网、污水管网、集贸市场、停车场、星级公厕等项目建设,经济开发区供水改扩建项目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39%,绿化覆盖率达44%,清江山水花园小区被评为“湖北省园林示范小区”。完成了王家棚、郑家榜、麻池村“宜居村庄”建设。扎实开展“三城联创”工作,城市品位大幅提升。

  四是民生优先,社会建设取得新业绩。

  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大力推进“校安工程”,新改扩建校舍面积4.3万平方米。创立了希望工程“英子姐姐”公益助学基金,“助学启智”工程不断深入。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3万多人发放新农合住院补助、“大病关爱壹佰基金”救助金4000多万元。为35名贫困残疾儿童实施了抢救性康复治疗。全面推进计划生育民福工程,继续巩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成果,开展免费健康检查8万多人次,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服务率达到100%。文化强县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土家源”文化工程深入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农家书屋”建设全覆盖。《巴土恋歌》荣获全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大奖。该县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竞技体育捷报频传,该县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获得3枚金牌,田涛获得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举重比赛冠军。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为边远贫困农户配发直播卫星接收设备4340套。完成了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7000户。

  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全面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参保人数达到20.5万人,综合参保率达到91%。城镇职工“五项保险”扩面新增7588人次,参保人数总计达15.2万人次。就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156万元,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资金470万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0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13.5万人,年创劳务收入12.4亿元。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扩面新增4138人。为4万多名低收入群众发放价格补助350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423户,建成保障性住房2030套。重点优抚对象住房保障工作得到国家民政部充分肯定。

  社会管理得到加强。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大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大调解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维稳工作得到加强。应急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受理法律援助事项2445件,为农民工追讨各类补偿650多万元。全面完成了“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各项任务和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更加安定和谐。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