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探索出新路子
栏目:宜昌市财政局-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1-12-27 加入收藏
秭归县位于鄂西山区,全县辖186个村,农业人口达32.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3.45%,耕地面积40万亩,2006年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2199元,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尽管该县濒临长江黄金水道,但由于境内海拔高差悬殊,降水严重不均,加之无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支撑,全县“十年九旱&

  秭归县位于鄂西山区,全县辖186个村,农业人口达32.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3.45%,耕地面积40万亩,2006年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2199元,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尽管该县濒临长江黄金水道,但由于境内海拔高差悬殊,降水严重不均,加之无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支撑,全县“十年九旱”。最近,县财政局组织人员,对归州、杨林桥、两河口等5个乡镇12个村的分户建设水窖、水池,田间蓄水抗旱(以下简称为“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模式进行了专题调研,笔者认为,“分户建池,田间蓄水”适合该县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对推动该县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分户建池,田间蓄水”的主要做法

 

  秭归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适宜栽植柑橘、烤烟、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然而干旱却成为了农民奔小康的“拦路虎”。据统计,从1950年到2005年的55年间,秭归县共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75次,其中大旱23次,干旱给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带来了惨重的损失。为了探索解决贫困山区农田灌溉难题的出路,从2001年开始,该县在借鉴“天河水窖”模式的基础上,在水田坝乡王家桥、郭家坝镇王家岭等村进行了“分户建池,田间蓄水”试点。经过五年多的实践,该县初步总结出“分户建池,田间蓄水”的试点经验,并在全县迅速推广实施。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为适应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和水源状况不同的实际,秭归县推出“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模式的两种类型。一是“长藤结瓜”型。通过政府适当投入、农户有偿用水等手段筹集资金,加强对现有的水池、堰塘、水渠等公共水利设施的管理维护,以水渠为“藤”,将水引到分户建设的水窖、水池,确保水到田间。归州镇向家湾、屈原庙、周家湾三个村依托永乐和黄家淌水库修建了万米长渠,并兴建了1000多口分户水池,保证了数千亩柑桔园的灌溉用水。第二种是天河水窖()型。即在缺乏水源的地方,通过分农户、分田块修建天河水窖、水池来实现田间蓄水。这些水窖水池多建在承雨面积较大、方便田间灌溉的地段,水经过沉沙池过滤后引入窖池。由于秭归县90%以上的耕地缺乏固定灌溉水源,因此这种类型最为普遍。

  2、统一协调,捆绑资金。实施“分户建池,田间蓄水”后,秭归县进一步加大了涉农水利建设资金整合力度,在坚持国家投资政策的前提下,除调剂一部分用于公共水利设施的建设维护外,剩余的资金全部捆绑安排用于“分户建池”项目。2005年,全县共整合发改、烟草、水利、农业等部门水利专项资金1400万元,共建池13000多口。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支持“分户建池”3万余口,极大的缓解了农村旱季用水矛盾。

  3、突出重点,严格管理。秭归县始终围绕柑桔、烤烟、蔬菜等效益较好的重点产业和容易受到干旱影响的产业基地等重点地区,大力推广“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截止2005年底,全县烟叶产区建池2090口,蔬菜产区建池1000余口,柑桔产区建池28000余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确保项目规范运行和广大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秭归县实行“一个部门归口、多个部门配合”的管理模式,按照“立项一张表确认、实施一本账管理、调项一支笔审批、调度一个机构综合”的办法对项目集中管理,由水务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后方能将项目补助直接兑现到农户。

  4、配套改革,增添活力。为了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增添新型水利建设模式的活力,秭归县进行了一系列的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将过去集体所有的堰塘、水库、水渠的产权或使用权转让给个人,所得资金全部用于维护公共水利设施。这样不仅使部分田间水池有了水源保障,而且极大的激发了老百姓对水利设施“建、管”的积极性。

 

  二、“分户建池,田间蓄水”取得的主要成效

 

  “分户建池,田间蓄水”让宝贵的水源直接流入田间地头,不仅使公共水利设施发挥了效益,而且有效解决了山区农田灌溉的“最后1公里问题”,日益彰显出强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分户建池,田间蓄水”的实施,彻底改变了农民几千年来“靠天吃饭”的境况,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一次性投入建设水池后,在提高防旱抗旱能力,节约抗旱投入的同时,实现了农产品增效,农民增收。据统计,秭归县现已建成的3万余口分户窖(),每年可使全县烟叶增效250.8万元,蔬菜增效80万元,柑桔增效2865.6万元。二是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分户分田块建池建窖,实现了农田的适时灌溉、均衡灌溉,能够有效调节田间温度和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确保农作物顺利生长。同时由于抗旱能力的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明显增强,农药化肥的使用次数相应减少,推动了全县绿色无公害食品的发展。归州镇周家湾村柑农鲁成忠,自2004年建起了田间抗旱水池,根据脐橙生长期实行适时灌溉,柑桔病虫害少、果品着色好、含糖量高,优质率达到80%以上。三是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户建池后,农民开始自觉地调整种植结构,使柑桔、蔬菜、烤烟等经济作物有了较快发展,促进了秭归县从传统旱作农业向集水农业的转变。2007年,全县柑桔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蔬菜达7.74万亩,烤烟达2.55万亩,已经成为带动农民稳步增收的三大支柱产业。

  2、生态效益。一是推动了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秭归县有1000多个农户把田间水池建设与生态家园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了“房前屋后建水池,灌溉池下责任田,一年四季有水吃,保旱保用美家园”。归州镇柑农何宝福在自家屋后修建水池,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形成了“池上养猪、池中养鱼、池下灌溉”的生态产业链。二是减少了水土流失。分户建池实现了农田浸润式灌溉,使土壤不板结,团粒不破坏,可以有效减少水、土、肥的流失。同时在易旱的坡地上修建水池,可以有效拦截雨水,减轻冲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土流失。三是节约了资源。一方面节约了土地资源,一个水窖建成后的占地面积在2平方米左右,而且可以深埋地下,几乎不占地。一口水池占地在10平方米左右,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且选址灵活,有利于土地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节约了水资源,分户建池让“公共水”、天河水变成了农民的私有水,充分利用了有限的水资源。

  3、社会效益。一是维护了社会稳定。分户建池后,受益农户不再为抢水引发矛盾,民事纠纷大幅度减少。郭家坝镇王家岭、夫子头等6个村成立了“用水者协会”,负责对水利设施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维护。二是充分发挥了公共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益。分户建池后,农民成了水利设施建设的真正主体,他们为了保证“自留地”常年有水,变过去的应急维护为现在的常年维护,使公共水利设施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分户建池为田间微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近年来,郭家坝、归州两个乡镇已开始大面积推行田间微喷灌、滴灌技术,水利用率高达90%以上。

 

  三、推行“分户建池、田间蓄水”的几点体会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创新投入机制和建设模式,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农村水利建设是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秭归县实施的“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模式无疑是一个成功探索和尝试,在贫困山区推广和运用这种模式是一个有效选择。

  1、“分户建池,田间蓄水”破解了山区农业灌溉的难题,符合山区实际。一是符合山区气候特征。秭归县降雨极不均衡,突出表现为“夏初多雨,伏秋多旱”,“分户建池”让千家万户在雨水丰沛季节集雨蓄水,在干旱季节抗旱保收,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二是符合山区地势特征。秭归县境内山高坡陡,沟谷交错,不适宜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农户因地制宜建设田间水池蓄水抗旱,是从根本上解决抗旱难题的有效选择。三是符合农民的承受能力。分户建池投资小、见效快,以建设一口20立方米水(窖)池为例,即使把投工投劳折算成现金计算,总投资在20002500元,政府每口窖()补助1000元左右,农民的现金投入不过300500元,大多数家庭完全可以承受。

  2、“分户建池”化解了建管分离的矛盾,与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相适应。秭归县曾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以“搬大水、建大池、抗大旱”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适宜建设骨干水利工程的地方建成了一批水库、堰塘、引水渠等公共水利基础设施,但这些“政府项目”建成后大多形成了“政府无钱管、部门无法管、百姓无人管”的局面,水利设施综合效益低下。“分户建池,田间蓄水”具有“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鲜明特征,产权明晰,责任明确,彻底解决了建、管分离的矛盾,全面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3、“分户建池,田间蓄水”破解了公益事业难办的课题,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于自身财力有限,贫困山区投入项目建设的能力不足,农村公益事业难办的问题日益突出,水利建设也不例外,而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引导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正是通过政府给予适当补贴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正确引导他们自主投入、自主建设、自主管理,充分尊重了农民的话语权和知情权。同时,农户每建设一口水窖(),政府补贴占总投资的45%左右,农民只承担55%左右的投资投劳,充分发挥了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四、进一步推广“分户建池,田间蓄水”的几点建议

 

  “分户建池,田间蓄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处在探索、实践和积累阶段,要充分发挥这种模式的作用,使其得以全面推广,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四项机制”。

  1、明确重点,建立健全项目投入保障机制。秭归县虽然已解决了近3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但全县高效经济林高达25万亩,因此要彻底解除干旱对农业的威胁任重而道远。部分乡镇虽有良好的地理条件,但苦于无任何水源,抗旱能力差,县乡两级政府由于财力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扶持农民分户建池,成为了制约农民致富、农业发展的桎梏。因此,在考察论证“分户建池,田间蓄水”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争取上级进一步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健全项目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模式在贫困山区全面推广。

  2、整合资源,建立健全资金捆绑运行机制。在现有的投资体制和管理模式下,分户建池涉及多个部门、多种项目,落实到乡镇往往是“撒葫椒面”,既不能从根本上集中解决一个地方的灌溉问题,又增加了基层的工作量,尤其是增加了项目落实的成本,造成了“一类项目、多头管理、多个标准”的局面。因此,进一步加大资金捆绑力度,研究和制定切合基层实际的项目资金捆绑及运行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多头管理,标准不一”的问题,真正实现“捆绑资金办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

  3、加强指导,建立健全项目建管长效机制。尽管“分户建池,田间蓄水”工艺相对简单,但对于在特殊地段建设而言,仍有一定的难度,往往会出现窖池漏水、水质差或无法验收达标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结合“阳光工程”、“温暖工程”等项目来加强农村水池建设的技术培训,建立健全水池管理长效机制,使每个村至少有3-5名技术明白人,指导、带动其他农户规范建设、科学管理,确保一劳永逸。

  4、强化宣传,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激励机制。尽管“分户建池,田间蓄水”优点众多,但还有少数群众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突出表现为等、靠、要的思想较为严重。因此,在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车等形式加强宣传的基础上,推行以奖代补等激励机制,号召有经济能力的农民自发建设水池,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分户建池的积极性。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