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戎耀峡江”——王守春:守护雪域高原25载
栏目:宜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部门新闻 发布时间:2022-09-28 加入收藏
“戎耀峡江”——王守春:守护雪域高原25载日期:2022-09-28 17:10来源:枝江市局责任编辑:退役军人事务局   他驻守“世界屋脊”25载。参与西藏平

  他驻守“世界屋脊”25载。参与西藏平叛中,一块弹片残存脑部,至今未能取出。

  他乐于传承红色精神。退休后,仍奔走四方讲述革命故事,从未收取分文。

  他热心社会公益。多次捐款捐物,缴纳特殊党费。他说,这是一名党员,一名军人的责任。

  他叫王守春,今年89岁,枝江市军休所退休军干。由于脑部受伤,老人听觉受损,记者采访时,需要放大声音和文字辅助。

  但尽管如此,王守春仍腰板挺直,神情坚毅,坐在沙发上毫不显萎靡,换上旧军装的他,依稀可见昔日风采。

  “参加革命是真心,入党更要献终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王守春。我要在暮年,保持革命的晚节,有始有终献忠诚。”王守春在日记中写道。

  苦难童年 一朝入伍获新生

  1933年8月,王守春出生于枝江百里洲一个贫苦农村家庭。

  幼时,他的祖父母受地主压榨,交不起苛捐杂税。父亲经常被抓去当挑夫、做苦力,稍有不慎就被鞭打,伤痕累累,有冤无处诉。一家人常年吃糠咽菜,受尽苦难。

  1949年,解放军的到来,给王守春一家带来希望。“解放军来了,穷人终于翻身做主人。”

  怀揣满腔热忱,当年,王守春主动报名参军。可惜,因为体弱而未通过。

  “我不甘心,每天在河堤跑步,加强体能训练。”终于,1951年,他成功入伍。

  “那晚我一夜无眠,早起正在洗漱,外面突然锣鼓喧天,秧歌队已扭到家门口。农会和土改工作队的同志为我佩戴大红花。”说到这里,老人眼中满是怀念。“两边站满了欢送的人群,‘参军光荣’的口号此起彼伏。”

  平时训练中,王寿春非常刻苦,优质完成各项任务。“打扫卫生,生怕抢不到扫把,做群众工作,生怕挑不到水桶。”

  1951年、1952年,他两次参加国庆阅兵,连续两年被评为“受阅模范”。

  进藏戍边 参与平叛头部中弹

  1957年3月,王守春奉命调往西藏军区。成都到西藏2000多公里,经十多天的颠簸,王守春到达青藏高原。短暂休整,就前往最艰苦的藏北黑河地区(后改为那曲地区),担任黑河警备连一排排长。

  那曲地区海拔高度4500米,昼夜温差30多度,空气中含氧量不到平原的45%,紫外线强度却高出50%。条件艰苦,可见一斑。

  “初到那曲,高原反映强烈,经常流鼻血,耳鸣,嗜睡。”不仅如此,生活物资也是极为匮乏。“喝的水是从山沟里放下来的,水里什么都有,羊粪蛋、牛粪蛋……可我们管不了那么多,只能凑合喝。”

  部队基本全年都在雪山、草地、戈壁滩巡逻,要忍受饥饿、缺氧、严寒以及寂寞的困扰。“那曲面积大,在大草原上巡逻一圈至少要一个月,却好多天都见不到人影。”

  在此期间,王守春还参与了西藏平叛。头部的弹片,便是当时留下。

  “一次和叛匪的面对面较量中,我和队友们迎头痛击,阵前伤亡十余人。”战斗持续了约四小时,直至大部队赶到,敌人才投降。

  “可就是在此时,一个匪徒躲在暗处,向我开了一枪,我头部中弹昏迷过去。”王守春回忆,那时缺医少药,没有先进设备,卫生员只能简单止血包扎。头部的弹片便一直遗存至今。

  “这是我战斗的勋章。”王守春指了指自己的头,爽朗笑道。

  藏族同胞热忱 是最佳治愈良药

  从1970年8月起,王守春调任那曲地区申扎县人武部部长。这里气候恶劣,山高缺氧,王守春一干就是八年。“申扎县有11个藏族部落群,8个人民公社,14座高山,12条河流。”即使过去多年,王守春对申扎县的一草一木仍如数家珍。

  王守春经常下乡检查人民公社、巡防民兵工作和战备情况,把基层各处走一遍,骑马最少也得三个月。带上电台、干粮、草料和帐篷,一行人常年奔走在茫茫大漠中。

  “1972年,我们到岗琼山下的雄美公社检查巡防,到山脚下时,突遇暴风雪,山口被大雪封住,我和四名战友爬进山洞,五天五夜,饿了吃干粮,渴了吃雪。”最后,雄美社武装部长带人四处寻找,才把他们从山洞中救了出来。

  藏北大草原上,天寒地冻中,也有温暖的往事。大草原里人烟稀少,遇到藏族同胞,他们总是热情地向王守春打招呼。

  “他们总是说‘金珠玛米(解放军)!亚古都(好)!扎西得勒(吉祥如意)!’,还为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邀请我们进帐篷取暖,请我们吃糌粑,喝酥油茶。”说到这里,王老满是欣慰。坚守纪律的王守春和战友们谢绝了藏族同胞的糌粑,但酥油茶必须喝,这是他们的礼节。

  退休后 四处讲课发挥余热

  1982年,王守春回到湖北,任孝感军分区副司令员。1989年3月,王守春在宜昌军分区副师职上退休。

  “退休是法定工作时间的到点,但只要生命不止,一息尚存,就还要发挥余热继续工作。”王守春说。

  多年来,他时刻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这代人的青少年时期和现在的青少年相比较,真是天壤之别。如果对这代青少年疏于教育,忘记了过去的苦难和革命的传统,那就是我们的失责。”

  王守春到访过数十所学校与机关事业单位讲述革命故事,听众达万余人次。为了给学生们讲好课,他翻阅大量参考书,自费购买大量历史书籍,认真摘录。为避免泛泛而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他时常登门拜访学校的负责人和老师,并坚持自己亲笔写讲稿,一写就熬到深夜。

  他不图名,每次讲课都谢绝拉欢迎标语或横幅,台上一坐就讲。

  他不图利,未取分文报酬,谢绝请客吃饭,一下讲台骑着自行车就走。

  不仅如此,热爱家乡的王老还多次为家乡建设捐款捐物。1980年,他为百里洲钢铁小学捐款1000元,后又再次捐款600元。2008年,他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000元,又到组织部缴纳1000元特殊党费。2018年“七一”期间,王老又缴纳特殊党费2万元。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他再次捐款1万元。

  “回忆自己参加革命工作的历程,为党为人民做的工作很不够,但我收获的荣誉和待遇却很高。这让我很是惭愧。我愿尽己之力,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王守春说。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