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200547号提案的答复
栏目:湖北乡村振兴局-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20-11-09
关于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200547号提案的答复

郝正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金融精准扶贫的建议收悉,经商省扶贫办、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现就您提出的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着力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深化对全省脱贫攻坚的金融支持力度,为我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到2019年12月末,全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958.8亿元,较年初增长15.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个百分点。

一、关于“完善金融精准扶贫诚信体系”的建议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等部门积极推进全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农村信用环境,不断提升贫困户信用意识及信用等级,着力解决贫困户融资缺“信用”等问题,为金融机构扩大扶贫信贷投放创造了有利环境。

一是注重政策引导,推进信用建设。省信用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湖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鄂信用办[2016]20号),指导各地信用办及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采用适合农村特点的宣传方式和载体,多渠道宣传、普及信用和相关金融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经济主体、参与各方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认识,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二是依托“一站一库”,开展信用评价。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与省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贫困村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建设工作的通知》,由村两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和主办银行在全省合作共建4821个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工作站按照“划片包干、责任到村”的原则,负责协调推进贫困户的信用信息采集、共享,组织实施信用评价。按照“系统共享采集为主,人工采集为辅”的思路,由主办银行搭建金融精准扶贫数据库,将扶贫部门、农村网格化管理系统、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涉农银行四个方面的信息批量导入金融精准扶贫数据库,为贫困户建立信用档案。截至2019年末,全省共完成贫困户信用评价130.75万户。

三是创新评价方法,提升信用意识。在深入调研分析基层实际和贫困户特点的基础上,将贫困户信用评价内容归纳为“六看”,具体是: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有无读书郎”;五看“围绕什么产业忙”;六看“是否诚信和善良”。指标权重设置向“劳力强不强”、“围绕什么产业忙”和“是否诚信和善良”倾斜,淡化“房”和“粮”的权重,助推贫困户迈入银行信贷门槛。基于农村熟人社会特点,创新提出“五老”(老支书(老村主任)、老党员、老模范、老妇联主任和老族人等五类在农村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熟悉村情人情的代表)评价,对第六看“是否诚信和善良”进行评分。“六看、五老”贫困户信用评价简洁易行、覆盖面广,突出了农村世俗社会中道德品行的评价,有力促进了贫困户信用意识的提高。开展“六看、五老”信用评价以来,仅黄冈英山一县就有100多户贫困户主动偿还拖欠银行贷款本息90多万元。

二、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建设”的建议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省财政厅等部门大力推动贫困地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综合运用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脱贫攻坚的资金支持力度。

一是加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全省共设立农村商业银行77家、村镇银行66家,机构总数2308个,基本覆盖所有贫困县;银行机构在全省贫困地区设立网点1338个,布设ATM机具4631台、POS机具80296台、其他银行卡受理终端398台、助农取款服务点15704个;共建设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4821个,惠农金融服务站18336个,覆盖所有行政村。

二是充分用好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利用支农(扶贫)、支小再贷款优惠利率政策,落实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和县域法人金融机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政策,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扶贫、涉农领域信贷投放。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支农(扶贫)、支小再贷款余额102.5亿元。

三是加大财税政策倾斜支持。对金融机构向农户、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的小额贷款(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有效降低金融机构涉农扶贫业务经营成本。认真落实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加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奖补资金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扶贫贷款投放力度,支持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网点建设。鼓励县级政府将财政扶贫资金的存放与扶贫贷款发放量挂钩,调动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扶贫业务的积极性。

三、关于“加强金融精准扶贫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建议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模式,满足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

一是创新产业扶贫信贷产品。各金融机构围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推出“羊羊得益扶贫贷”、“药药裕实创富贷”、“绿水青山兴游贷”、“银光闪耀光伏贷”、“生生不息流量贷”等系列接地气、见实效的金融支持产业扶贫产品和模式,有效对接黑山羊养殖、茶叶生产、中药材种植、乡村旅游、光伏发电、农村电商等扶贫产业,努力形成“各地有特色、各机构有重点、各产业有支持”的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格局。截至2019年末,全省产业带动精准扶贫贷款余额534.8亿元,较年初增长29.9%,是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2倍多。

二是拓宽抵质押担保范围。积极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帮助盘活农村资产。截至2019年末,全省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15.5亿元。积极推进政府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缓解涉农扶贫贷款难问题。截至2019年末,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在保涉农贷款余额28.5亿元,在保项目3664笔。

三是加大线上产品服务运用。各金融机构主动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积极开发纳税信用贷、金闪贷、小微快贷等线上类贷款产品30余个,持续提升扶贫贷款可得性和便利度。截至2019年末,全省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达1281亿元,较年初增长6.9%。大力推广“善融商务”、“融E购”等电子商城,帮助贫困地区开展消费扶贫。建行湖北省分行帮助全省贫困地区168家扶贫商户上线“善融商务”,2019年交易额达到4.64亿元。

四、关于“构建风险补偿机制,保障金融精准扶贫可持续性”的建议

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充分发挥财政、担保、保险资金的增信分险作用,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扶贫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为撬动金融扶贫资金投入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支持贫困地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省、市、县三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支持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在贫困地区开展涉农扶贫贷款担保业务,并适当降低贫困地区业务准入条件。截至2019年末,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共在市州设立分支机构11个,在重点县设立办事处11个,业务覆盖全省96个县(市、区),占全省县(市、区)的93.3%。安排财政专项借款支持市县担保机构提高增信能力,并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同时督促市县政府强化主体责任,建立与担保贷款规模相适应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持续补充机制。

二是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按照“省级整合、市州协调、县级统筹”的原则,县级统筹安排资金,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各县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贷款需求,对风险补偿金进行年度补充调整,充分发挥风险补偿作用。据统计,到2019年末,全省共有96个县建立风险补偿金26亿元。

三是不断提升保险保障作用。省财政厅会同相关部门切实加大农业保险提标增品扩面力度,同时在保险费率水平上对深度贫困地区予以倾斜,对英山县等9个深度贫困县降低农业保险费率,减轻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户的保费负担。2019年,共对全省37个贫困县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68亿元。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意义重大。下一阶段,我分行将会同相关部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持续深化我省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有力助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附件: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