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解读《关于推进宜昌城区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
栏目:宜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政策文件 发布时间:2015-04-07 加入收藏
城因人兴、人因企活。没有蓬勃发展的工业,城市迟早会走向“空心化”。近年来,城区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城区工业发展较县域滞后,呈现“县域强、城区弱”的状态。2月5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城区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城因人兴、人因企活。没有蓬勃发展的工业,城市迟早会走向“空心化”。

  近年来,城区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城区工业发展较县域滞后,呈现“县域强、城区弱”的状态。2月5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城区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振兴城区工业经济不仅仅是口号,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开始激起城区企业、各区级政府的巨大热情。

  这一《意见》出台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意见》掐准了阻碍城区工业发展的哪些“穴位”?城区各级政府部门、各企业从《意见》中会看到什么样的重大机遇?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城区工业发展现状

  3月2日,记者走进《2014城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报告》的起草方——市经信委,采访了经信委主任陈敏仁,他分别就城区工业优劣作了充分分析。

  城区工业好的方面主要表现有五点:一、产业结构向优势行业集中。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作为城区工业的主体规模不断壮大。宜化、兴发宜昌精细化工园、安琪、人福药业、广汽中兴、乐星红旗等企业是代表;二、产品结构向精品名牌集聚。全市45个重点产品中,城区11种重点工业产品为全市独有,活性干酵母、人福系列麻醉药、硫酸新霉素、药用丁基胶瓶塞、季戊四醇、草甘膦、大型低速柴油机、钢琴产量等都位居全国前列;三、企业规模向大中型企业集聚。2014年,全市150家重点工业企业中,城区有33家,这3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城区工业总量的83.08%。一批企业成为世界知名、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如宜化集团、安琪集团、宜昌人福药业、三峡药业、华强科技、长机科技是其中的代表;四、企业技术实力不断增强;五、工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如2014年,城区工业投资项目数、全年计划完成投资额、已完成投资额同比都有明显增长。

  城区工业不足之处也一目了然。

  从横向比较,“县域强、城区弱”尚未得到明显改观,城区工业占全市的比重不断下降,发展速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规模企业总量和增量偏少,经济效益、项目投资力度均不如县域。

  我们从一组数据来看清城区工业比重的变化(见表)。

  从中可看出,从2010年来,城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已连续4年下降,从2010年的26.34%一路下滑至2014年的14.44%,已累计下降11.9个百分点。与县域工业相比,2012年城区工业总产值799.96亿元,高出县域排名第一的夷陵区170亿元;2013年城区工业总产值712.37亿元,低于夷陵区和宜都市;到2014年,城区工业总产值718.98亿元,低于夷陵区、宜都市、枝江市和当阳市。

  从纵向比较,城区工业发展速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14年除伍家岗区产值增幅达到15.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外,其他各区增幅仅保持个位数,均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与县域发展速度的差距较大。

  城区规模企业数量和增量少,城区规模工业企业152家,仅占全市规模企业总数的10.82%;2014年净增16家,仅占全市规模企业净增总量的8.84%。

  城区工业经济效益不如县域,城区工业总产值是东部四强县市区平均水平的86.9%,但实现利税、利润却远低于东部四县市,甚至低于远安;城区工业亏损企业数量和亏损额超东部四县市之和;另外,城区工业项目投资力度比县域差。

  ﹥﹥影响城区工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如果要分析是什么导致了城区工业发展呈逐年下降趋势,体制机制根源为主因。”陈敏仁告诉记者。

  从过去十多年的发展情况看,城区工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一直存在。从客观来看,有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从主观来看,城区工业发展滞后有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根源。究其原因,有部分企业陷入困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和体制机制不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发展工业的氛围不浓。工业投资大、见效慢、面临的困难多,区级政府更愿意抓易增收、易出成绩、易树形象的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工业在城区经济的主导地位不断弱化,城区上下没有形成以工业为龙头、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抓工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抓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按照企业税收市区六四分成的办法,区级政府发展工业投入大、收益小,没有积极性。如引进一个占地几十亩的小企业,政府在基础设施配套上投入就达几百万元,按企业上缴税收区级所得部分,得十年左右才能收回政府投入,区级财政无力支撑。

  高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显现不够。运作的工业园区过多,战线太长,管理难度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分散,园区配套能力不强,项目落地困难,土地闲置,投入资金沉淀未能发挥效益,效率不高,高新区与各城区之间存在行政区划和利益障碍,没有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

  招商引资理念有错位。重大轻小,只注重引进大项目,不重视有发展潜力的小项目,致使市场主体少;重外轻内,对本地企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扶持;重形式轻内容,签约多、落地少。

  园区开发机制不完善。园区规划变动调整过于频繁,如白洋园区规划三年修改三次,产业发展定位不断变化,影响配套设施建设和项目落地。工业用地只有出让一种方式,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不足,配套能力较差。

  ﹥﹥《意见》将着重解决哪些问题

  “《意见》提了4个方面共12条措施,企业评价为含金量极高的好政策。《意见》出台,就是表明市委、市政府要用最大的决心、最硬的举措、最优的政策、最好的作风、最强的合力,推动城区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陈敏仁说。

  首先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认识,强调了要牢固树立“工业强市、产城共融”的理念。《意见》为此指明了两条措施:一是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抓好四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坚定不移地主攻工业,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坚定不移地合力兴工,逐步提升城区工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二是大力推进城区工业“竞进提质增效”发展。明确城区工业发展的产业导向和推进产城共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坚持工业与服务业“两轮驱动”。

  其次是政策较过去有较大调整。主要表现在三大措施。一是坚持宜昌高新区“一区统筹”、工业园区“分区实施”。维持高新区一区统筹的统计模式不变,高新区负责东山园区、生物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和白洋园区,猇亭区负责猇亭工业园、深圳宜昌工业园和临空产业园。两区在产业发展上各有侧重,相互促进,调动猇亭区的积极性。二是推进城区工业经济一体化。各城区引进的工业项目,根据产业规划分别落户各工业园区,解决城区缺少工业用地的问题。三是坚持“大小兼顾、内外并重”。在培育市场主体上,既要抓大项目,也要抓中小企业。对本地企业与引进企业一视同仁,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再是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共四条措施:一是支持设立区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以2014年为基数,对今后新增工业企业税收市级分成部分在10年内全部投入各区设立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强区级财力,加大工业投入;二是实施多元化土地供给方式。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角度,灵活使用分期供地、先租后让等方式,加强对工业用地资源的调控;三是进一步发挥市级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与银行合作的方式放大资金倍数,发挥杠杆作用,加大对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四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发展融资担保、风投、创投等新型融资平台,鼓励企业上市、发债,进行直接融资。

  第四是改革城区工业发展的领导和目标考核管理。共三条措施:一是强化城区工业发展的领导机制,实行“五个一”的工作机制;二是完善市区两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采取一对一帮扶,帮助企业解难题、谋发展;三是进一步强化对城区工业发展的目标考核管理。将工业经济发展和市场主体培育作为城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和党政主要领导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高新区与猇亭区分开考核,考核指标数据不再交叉。招商引资工作注重实效考核。

  “宜昌工业化、城市化正处于加速期、发力期,经济增长关键取决于工业,经济转型关键也取决于工业。《意见》的出台,必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强化城区工业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此关键时刻出台,可谓正得其时。”在结束采访时,陈敏仁强调说。(章良、杨春艳、卞健鑫采写)

http://www.zcbk.cn/uploads/allimg/20210508/1-21050Q11431415.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